洪秀全在歷史上留下了七種形象,究竟哪一種才是他的真實形象

2021-01-13 張生全精彩歷史

洪秀全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現在都有些糊塗了。洪秀全從出生到現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他有過七個不同的形象。這七個形象中,哪一個才是他的真實形象呢?

(洪秀全劇照)

一、倒黴的落第童生。

洪秀全出生在耕讀世家,從7歲開始讀書,到25歲時,他連續參加過三次「童生試」。可是三次「童生試」都失敗了。

什麼叫「童生試」?就是考秀才的那種最初級的考試。我們一般都把古代考得不好的讀書人叫做「落第秀才」。其實,「落第秀才」多多少少是考中了秀才的。可是洪秀全,考了三次,考到25歲,連「半個秀才」都沒有撈到,他還不倒黴嗎?

古代的讀書人,若是無法進士及第,是當不了官的。當不了官,一般就只能憑著一個「秀才」的身份在村裡教私塾,勉強混碗飯吃。但是洪秀全25歲了,竟然連個秀才也不是。你說他能幹什麼呢?所以他才會重病一場,從此精神失常,舉止怪異。

二、虔誠的宗教領袖。

洪秀全此後讀到了西方傳教士的《勸世良言》這樣的書。書裡宣傳的基督教的教義和西方的價值觀,再加上他在科舉考試上的失敗,讓他創建了「拜上帝教」。

有人說,洪秀全創建「拜上帝教」是裝神弄鬼,是搞邪教。其實,我倒是認為,洪秀全是一種真正的信仰。他是真正相信他是上帝的二兒子,真正相信他是上帝派下來傳道,普度眾生的。

歷史上,所有的宗教,都是在現世生活極端困苦,精神陷入極大迷茫的情況下產生的。無論基督教,還是佛教、伊斯蘭教等,無不例外。

有人又會說,洪秀全如果真正信教,他就應該信基督教,按照基督教的教義來行事。為什麼卻自創一個「拜上帝教」呢?顯然他一開始就是有陰謀的。

我認為,這是沒有考慮到洪秀全所處的環境,以及他的認知水平。基督教作為一種帶有西方價值觀的宗教,在中國其實並沒有很廣闊的市場。其原因,就是由於其教義和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現實並不吻合。洪秀全創造一個改良的宗教,就是他在中國土壤上,做出的一種理解。

而正因為洪秀全是在中國土壤上做出的一種理解。所以,他的信徒才突然之間變得那麼多。大家都擁戴他,認為他講的是很有道理的。

(創建拜上帝教,圖取其意)

三、平庸的開國皇帝。

洪秀全在看到他的教眾變得如此眾多的時候,萌生了利用教眾的擁護,爭奪天下的想法,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畢竟在古代,讀書的目的無非也就是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如果能夠直接當皇帝,那所建的功業,當然是最大的。所以洪秀全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並最終建立了太平天國,定都南京。

但是,洪秀全作為一個開國皇帝,顯然水平極為有限。他不能駕馭群臣,沒有治國手段,缺乏戰鬥意志,貪圖享樂腐化。他在定都南京以後,所有的作為,不像一個開國皇帝,倒像是那種王朝末年的世家皇帝。江山沒有完全打下來,內亂倒已經開始了,最終曇花一現,成為個「混世魔王」。

四、殘暴的長毛寇首。

太平天國運動被清朝政府撲滅以後,清朝政府對洪秀全的形象進行了大肆的詆毀,這種詆毀,大致包括三個關鍵詞:殘暴、長毛、寇首。

「殘暴」就是說洪秀全和他的太平軍手段殘忍,嗜殺成性。

因為現在已經無法回到當時的場景,而且歷史上也沒有留下多少太平天國的真實史料。因此,洪秀全究竟是不是殘殺,已經不可考。但我們可以問幾個問題:如果洪秀全殘殺,他為什麼要殘殺?他殘殺的是什麼人?他既然那麼殘殺,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擁護他?

這三個問題顯然無法解釋的。因此,清政府的說法,也是值得懷疑的。

「長毛」就是說洪秀全詆毀儒家學說,破壞封建禮教。太平天國不束髮,不纏足,就是破壞封建禮教的表現。這一點,並沒有說錯。但是,當時的那些封建禮教,該不該破壞呢?為什麼幾十年過去的「五四運動」,進步的青年們都站出來,要砸爛「孔家店」呢?

「寇首」這個容易理解,是封建統治者對農民運動領袖的一貫稱呼。

(金田起義)

五、自發的革命先驅。

這是清政府將要滅亡的時候,革命黨人對洪秀全的認為。

那時候,改良派已經失敗,革命派大行其道。革命派認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推翻封建制度,才能把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裡救出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顯然是中國自近代以來的一次自發革命運動,是一個革命的摸索。雖然失敗了,卻為後來的革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六、最後的農民領袖。

這是在建國後,認為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是中國古代農民運動的最高峰,和陳勝、吳廣開啟的農民起義,是一脈相承的。太平天國失敗後,證明農民已經不可能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者,不可能把中國從深淵裡帶出來。

七、荒唐的邪教教主。

這是在當下網絡時代,很多網友對洪秀全的一種看法。這些網友,從直觀上,從清朝的那些支離破碎的史料上,從「反叛」教科書的角度出發,因而對洪秀全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

那麼,洪秀全究竟是一種什麼形象呢?這個,只能留給大家繼續討論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相關焦點

  • 越王勾踐的歷史形象,是怎樣從明君變成「鳥盡弓藏」的小人的?
    這位春秋時期帶領一個蠻荒小國崛起的霸主,一方面以他的忍辱發憤、勵志圖強的故事讓人傳誦,另一方面又因其成功後對功臣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讓人唏噓不已,大大影響了他的歷史形象。勾踐也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因為誅殺功臣而遭到人們唾棄的君王。
  • 洪秀全的「書法」曝光,看完才知道,他為啥4次科舉都沒有中榜
    清朝末期著名的太平天國運動首領洪秀全,他就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據記載洪秀全出生在廣西一個耕讀之家,家中雖不富裕卻能夠供得起他從小讀書。7歲上私塾,15歲通讀四書五經成為鄉裡著名的神童。不僅夫子對他信心滿滿,就連他自己也認為必定能獲取功名,一飛沖天。  結果他直到25歲還沒考過童生試,連考4次落榜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因此他乾脆起兵造反掀起了太平天國運動。究竟為何被稱為神童的洪秀全,連考4次都落榜,莫非是他學識不夠?這個問題在洪秀全書法被曝光後,終於得到了解答。
  • 如果有神,為何神有不同形象?
    看到終極真理的人與看到終極真理的人聊天,一定能夠互相理解對方對終極真理的描述,但如果要對周圍未看過終極真理的人描述「道」,就要使用他人所能理解的文字和文化,因此,「道」會有不同的形象。如果那些看到終極真理的人留下的著作和話語,未曾被曲解,我們將能根據他們所給出的指示,探尋終極真理,不管是哪一種指示,指向的都是終極真理。有個前提,指示是看到終極真理的人留下的指示,並且未被曲解。
  • 洪秀全為何迫不及待地扯旗稱王,難道他不懂得「緩稱王」的道理?
    然而深受儒學薰陶,博古通今的洪秀全豈能不知「緩稱王」之典?究竟是何緣何促使他早早稱王以至於對外招風呢?洪秀全登極前,楊秀清和蕭朝貴曾借天父、天兄附體的名義處理過軍政,但上帝和天兄附體傳言並非常態化,形式上並不能完全體現出「天意」。歷史上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數不勝數,它們的舉義方式,波及範圍,持續時間等諸多方面不盡相同,但在建號稱王這一方面可謂出奇的一致;因為在封建社會下,王號向來是號召天下的一面大旗,洪秀全等人豈會不知其中利害?
  • 留下超前遺址的瑪雅文明,如今卻銷聲匿跡,究竟哪去了?
    留下超前遺址的瑪雅文明,如今卻銷聲匿跡,究竟哪去了?人類在宇宙中誕生幾百萬年的時間,如果精細計算的話,專家也無法計算出人類誕生真正的時間,在這段歷史中,人類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期間也有過諸多的分支,才有了現在。其中有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些保留至今。
  • 生而為上公,沒而為神人:姜太公的歷史形象及其人格神崇拜
    可見,用所謂「公」「師」「尚」等字來稱呼呂望,都是出於對他的崇敬,所以當我們使用「姜太公」來具體指稱這一歷史人物時,其實隱含了一種讚美的意味。最後,關於廣為人知的「姜子牙」,這個名字大約是後人的一種誤傳。
  • 這七種觀賞魚美到了一種境界,魚原來也可以這麼美!你見過幾種?
    而這些熱帶魚中,還數以下的七種最為漂亮。七種最漂亮的熱帶魚鑑賞第一種:小丑魚小丑魚身體上顏色之間的對比十分顯眼。看上去很的簡約風格,很讓人舒心。曾經在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的形象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現實中的小守約其實和那個差不多,體型大約可以長到10cm左右。主要的品種分為公子小丑魚、紅小丑魚、 透紅小丑魚等等。
  • 太平天國運動的先驅者:洪秀全,是怎樣走上自己的傳教之路的?
    洪秀全的傳奇經歷洪秀全和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詭奇的人和事件之一。,最終完全消亡,一段轟轟烈烈的農民戰爭史就這樣結束了,當然這段歷史也有不少的書籍和文章出版,而我們要說的是他前期的創業歷史,畢竟創業唯艱,他是怎樣建立這龐大的信仰帝國的呢?
  • 「妖魔化」的伊斯蘭形象
    梅諾·裡夫斯精心地梳理了一千多年來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在歐洲的形象。儘管歐洲也不乏文化的良心,也不乏對伊斯蘭教及其創建者的正面描述,但是那些負面的形象是如此的觸目驚心,它們在歐洲各階層留下的影響實在太惡劣了,遠非那些正面描述可以抵消。當這種負面的東西從西方文化的深層被媒體喚醒的時候,歐洲傳統上對伊斯蘭的敵意就成了西方民眾支持政府攻擊伊斯蘭國家的強大民意基礎。
  • 當代中國國家形象定位的核心要素
    所以,亨廷頓聲稱「那些具有西方基督教遺產的國家正在取得經濟發展和民主政治的進步」,卻忽略了拉丁美洲一系列國家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困境;他認為「東正教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發展前景尚不明朗」,但卻無法排除東正教文明的某個代表比如俄羅斯重新恢復上升勢頭的可能;他認為「各穆斯林共和國的前景則很暗淡」,但卻沒有給出這種「暗淡前景」與穆斯林文化之間究竟存在什麼樣的必然的邏輯聯繫。
  • 夏王朝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恐龍化石都找到了,它究竟在哪?
    夏王朝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恐龍化石都找到了,它究竟在哪?當我們都在上中學歷史課時,第一課是背誦中國歷史王朝的代表人物。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夏朝是中國的第一個朝代,也正是因為夏朝的存在,中華文明才有了五千年的歷史。
  • 創新的熊貓形象傳遞中國新形象
    他認為,創新的熊貓形象傳遞的是中國新形象。  蔣效愚說,2022年冬奧會是我們國家重大歷史節點的重大標誌性活動,傳遞給世界的是新時代中國人面向未來的自信。  蔣效愚:熊貓是中國本土珍稀動物,是我們的國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國際上一看大熊貓,就會想到中國,這個不用任何的語言解釋,選擇熊貓它的認同度會高。  但是選大熊貓做我們冬奧會吉祥物,確實是自個兒給自個兒出了道難題。  你在熊貓形象上如果沒有創新,沒有與眾不同,那就落入了一個老套子,最後就是不被認同,這就是失敗。
  • 麒麟在中國歷史上的形象多次變化,明朝時已經變成長頸鹿
    麒麟是中國文化中一種特有的瑞獸,是古往今來無數儒家學者、帝王將相、藝術家和廣大勞動人民寄寓了眾多美好希望和豐富想像的一種神獸。但是古往今來,卻沒有人能說得清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它真的存在嗎? 麒麟的形象在上古時期已經出現,其原始形象像鹿,全身為黃色,頭上生有獨角,角端有肉。
  • 洪秀全和他的拜上帝會——一個誕生在中國的「基督教」
    #歷史上的今天#在1851年的1月11日,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整個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也給後來的諸多起義打下了基礎。太平天國起義中有一個核心的東西,類似往常黃巾起義張角的那種神神叨叨的東西,洪秀全在起義前也用了拜上帝會這個西方的東西籠絡人心,凝聚力量。
  • 洪金寶形象越來越兇狠,張耀揚形象越來越面善?大概是物極必反吧
    一個演員在公眾面前的形象,很大程度是由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決定的。比如馮遠徵,無可否認他可以演很多好人,但在一段時期內人們看到他就想到家暴的安嘉和,另外其實馮遠徵這個人平時是非常隨和的,而且喜歡笑。
  • 骷髏與鐮刀:漫談守望先鋒與世界各國的死神形象
    死神的來源和演變的始終很難說清楚,要追溯文明的傳播,文化交流的歷史。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宗教和文化當中。死神擁有各種名稱,收割者的形象只是死神的一個代表,而且它的形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總逃不過黑色、紅色和白色,似乎變成了構建死亡這一主題的代表色。黑暗與死亡,鮮血和白骨,古人們讓收割者披上黑色的鬥篷可不是心血來潮之舉。
  • 歷史上真實的「劉羅鍋」是怎樣的人?他是如何與和珅鬥法的
    (劉墉劇照) 那麼,歷史上真正的劉墉究竟是怎樣的呢?和影視作品中的形象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一、劉墉出生名門,書香世家。 歷史上的劉墉出生於山東諸城。劉家從其曾祖父劉必顯開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舉,並在朝為官,被歷任皇帝所倚重,至劉墉這一代時,已是4代進士了。 劉必顯是順治九年的進士,一度官至戶部員外郎。其膝下有4子。其中老二劉果在順治十七年高中進士,出任刑部郎中。老三劉棨是康熙二十四年的進士,擔任過四川布政使,是當朝有名的清官。
  • 動物形象的運用
    文/遊天保 動物形象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擁有鮮明的性格特徵及形象的可識別性,並和人類有著特殊的情感關聯,是優秀標誌設計的重要素材來源。標誌作為一種視覺符號,既是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基礎部分,也是其核心。小到公司的一張名片、一個信封,大到品牌包裝、各種宣傳海報等,標誌都始終處於關鍵的位置。
  • 《七宗罪》裡面的七騎士原來源於是《聖經》撒旦的七個惡魔的形象
    故事主要發生在虛構的大陸「布裡塔利亞」上的國家「裡昂妮絲王國」,王國的聖騎士們為了準備傳說中的聖戰而進行軍備強化,然而聖騎士團的諸多暴行使得整個國家民不聊生,甚至發動政變囚禁了國王。擔憂著國家現狀的第三王女「伊莉莎白」,將救國的希望寄託於十年前因涉嫌顛覆王國而被通緝的騎士團「七宗罪」從而獨自踏上尋找的旅程。
  • 國家形象隱藏在「事件」之中
    一次銅礦坍塌事故,反而成就了智利的國家形象,起決定作用的正是智利政府。無論是智利總統成為「礦難營救現場的常客」,還是多種救援方案齊頭並進,都向世人傳遞出正面的、積極的國家形象信息:這個國家重視普通人的生命,為救人不惜一切代價。由此,智利國民為自己的國家感到驕傲,其他國家民眾則對智利這個國家產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