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的先驅者:洪秀全,是怎樣走上自己的傳教之路的?

2020-12-05 歷史有點料

文/凰鵠

關於中國古代的農民戰爭的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關於農民戰爭的性質,史學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而提起農民戰爭時,大部分人所想除了秦末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元末農民大起義等外,一定還會提起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因為對於近代歷史來說,它具有重要的意義,並且影響深遠,但不可避免的是,它又陷入了農民戰爭的自有的弊端,目光的狹隘性導致了這場起義最終只能走向失敗的命運。

其實,縱觀古代多次的農民起義,都不難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後期的絕對領導者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的農民出身,他們有的經商,有的還是地方秩序的維護者,還有一些從事手工業,有些本身還是王朝的軍官與貴族,他們或許是與統治者意見不合,也有一些是因為自身利益的需求,走上了起義的道路,很多時候,史學界用領袖者的身份來否定農民戰爭的性質,其實就是誤會了農民戰爭的主體,要知道不管怎樣,他們的主體始終還是農民。而我們今天說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典型的農民戰爭的代表,並且意義深遠,它的領導者洪秀全還是晚清的一名秀才,應該算是當時社會的知識分子,社會地位也應該不低,那他是怎樣一步步走上自己的反抗之路,最終成就了近代歷史的一段傳奇的?

洪秀全的傳奇經歷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詭奇的人和事件之一。19世紀,洪秀全出生於華南一個普通的農家,做過村裡的塾師,當時傳入中國的西洋思想讓年輕的洪秀全深為著迷,其中以某些基督教教義影響他的命運最深,甚至深信自己是耶穌的幼弟,天父交給了他特殊的使命,要把神州大地從滿族大的統治下解救出來,帶領著選民,最終到達他們自己的人間天堂。

而有了系統思想的他,開始走上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從1840年末代開始糾集一支「拜上帝教」信徒,到了1850年匯成太平天軍,他帶領這支軍隊,轉戰華南華中,攻無不克,但也生靈塗炭,往往付出巨大的人員傷亡以及社會財產損失,在定都天京(南京)之後,領導人之間又互生間隙,逐漸引發內亂,並且他們又熱衷於享樂,將起義之初的規則忘的一乾二淨,就洪秀全自己個人來說,妻妾成群,步入了前代農民起義的的後塵,直至病死於其位,太平天國再經過幾年的喘息,最終完全消亡,一段轟轟烈烈的農民戰爭史就這樣結束了,當然這段歷史也有不少的書籍和文章出版,而我們要說的是他前期的創業歷史,畢竟創業唯艱,他是怎樣建立這龐大的信仰帝國的呢?

來華傳教的洋人們

早期的來華傳教者中國大地上出現外來的思想,歷史上應該是很早的,早在秦漢時期,佛教就已經傳入了中國,並逐漸融入了中國文化之中,不斷本土化,甚至在中國的土地上得到蓬勃的發展,到了唐代,因為社會的更加開放,許多國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來到中國,除了帶來他們的物品之外,還帶來了他們的思想,拜火教、景教、伊斯蘭教等各種思想大放光彩,在當時產生了重要的社會影響。而到了元代,喇嘛教被定為國教,佛教思想蓬勃發展,到了清朝時期,佛教、道教等利用社會思想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尤其是明清時期,不少的傳教士來華,他們在前期的傳教中,發現了其中有很大的阻礙,除了語言不同之外,還不懂中國人的需求,因此他們適時改變政策,逐漸於當時社會中的一些官員靠攏,甚至有些還接近到了帝王,逐漸產生了一些影響。但前期的影響還只是一些小的方面,受眾面也十分的窄,並未在當時社會掀起多大的波瀾。而到了19世紀時期,中國社會開始被迫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中國加速融入了世界的進程。

19世紀來華傳教的基督徒當時的廣東作為中國對外交往的前地,社會繁華,外來人員眾多,也為許多的傳教士來華以及傳教提供了便利。1832年,一位叫埃德溫.史蒂文斯的牧師來到了廣州,他住在美國館,遵循嚴格的讀經傳教的規律,每到禮拜六就坐上願意載他的洋船副艇,沿著珠江順流而下,前往黃埔傳道、散發傳單,遠洋船舶主要停泊再次,到禮拜一再返回洋行,抱著為主傳播光輝的心態,這位牧師想要讓他的思想傳遞給更多的人。

史蒂文斯為了更了解在中國傳教的工作,曾與一位來自廣州的華人基督徒梁髮長談。這位梁發在廣州附近刻字版為生,在信了教之後,為他的傳教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有利於引發 更多的小冊子,洪秀全當初拿到的那一本可能都是出自他之手。有了人員以及思想之後,傳教的規模不斷擴大,可能史蒂文斯也沒有想到自己在中國的傳教工作後來會被洪秀全搞的那樣轟轟烈烈,影響了一個時代,甚至改變了中國社會。

洪秀全初遇基督教

1836年初,洪火秀(洪秀全的原名)到廣州參加府試。一個月之前,他剛在老家附近的花縣縣城考了縣試,如今他得與來自廣州府所轄十四縣的生員競爭,每回幾千名考生之中,經過嚴酷的淘汰之後,只有極少數才能通過,洪秀全當然希望自己是那極少數,但命運並不會那麼如願。

洪秀全在備考的這些年都與家人同住——上有老父,洪秀全的生母亡故之後,父親再婚,但繼母無出,作為家裡的頂梁柱,洪秀全很希望自己能夠一鳴驚人。而作為家裡的讀書人,親戚們都希望他能夠出頭,因為在古代社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下,洪秀全被報以眾望,但是又因為農民出身,家裡供不起他專事讀書,所以在平時會在私塾裡面教書賺點收入。也許在多數人的幻想中,命運可能顧及這些人的可憐身份,給他們一個好的結果,但赤裸裸的社會現實,讓所有的幻想都會頃刻之間破滅。

1836年,二十二歲的洪火秀夾雜在生員之中,走在貢院附近布政使衙署以外的大街,有兩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個是廣州人,像是給另外一個漢語講得結結巴巴的洋人做翻譯,這位洋人穿戴奇特,洪火秀後來想起,他穿著一件似乎是前明式樣的「寬袖短袍」,頭髮則是在「頭頂結一束」,此人透過翻譯給旁觀的人「算命」,雖然並沒人要他這麼做。他對洪秀全說到:「你將位居至尊,但傷感致病,顧忌之」。

第二天,洪火秀又見到了這兩人站在龍藏街上,比他們昨天站的地方還南面一點,但更靠近貢院。這次他們沒說話,但其中一人遞給洪火秀一本書。洪火秀接了過來,這本書就是梁發的《勸世良言》,也許我們相信洪秀全是粗略了解過這本書的,但是因為自己心中有所希望,如果自己中舉,自己就會成為人上人,自然不會理會這兩個騙子。

但是洪秀全落了第,他留下了這本書。

洪秀全走上了自己的傳教之路

1837年陰曆二月底,洪秀全得知,雖然他過了花縣縣考,但是卻在廣州府試之中再次失利。他心灰意懶,沒力氣走回家,便僱了兩名轎夫抬他返鄉。在他回到家鄉之後,累的不能動彈,便上床休息了。在他床前圍了一大群人,喚他去見閻羅王。這是一場夢,洪秀全覺得這是必死之兆,便把家人喊到床前,他的倆個哥哥扶她坐了起來。據他的堂弟回憶說,他向親人訣別:「我的日子短了,我的命不久了。父親母親啊,我不能報答大恩了!我不能一舉成名以顯揚父母了。」洪秀全的妻子也坐在床邊哭泣,他對她說:「爾為吾妻,爾不可嫁,爾身懷妊,未知男女,男歟當依兄勿嫁,女歟亦然。」完全就是在交代自己的後事。

洪秀全躺在床上,家人也知道他大限已到,他躺在床上,雙目緊閉,身體一動不動,但他心裡亂鬨鬨的,腦海裡出現了嘈雜的人群,未及,又有多人奏樂近前,伴著一些身穿黃袍的童子,來人抬著一華美大轎,請其乘坐,秀全登輿,任人抬向東方。

不久停在了大門前,男女浴在光裡頭迎接他。迎他的人身穿龍袍,頭戴烏紗帽,穿戴不是「活無常」的那套錦裝,也並非那種汙穢的斑雜的土衫。雖然他們也是拋開了他的肚子,但並非是中國古典描述的地獄的樣子,只是取出腹中的汙穢,再將傷口複合。之後他的眼前慢慢展開一副捲軸,其上文字清晰可辨,他逐漸慢慢讀完了它,瞭然於心。之後在一位自稱他母親的人帶領下去見他的父親。

洪秀全見他的父親身材高大,手按膝蓋,巍然高踞寶座之上,身穿烏龍袍,頭戴高沿帽盔。金胡濃密,長及腹肚,幾不見嘴。洪秀全朝他匍匐膜拜,及其謙恭地站到了一邊,而他一見洪秀全立即悲憤交加,留下淚來,與所有親人離別在見面的劇情一樣,這是,洪秀全所見之人是他夢中的天父。而通過他的描述,我們發現即使他有著外國人的臉孔和發色,但絲毫掩蓋不住他身上深厚的中國化的氣息,洪秀全的這段回憶自然也讓人深受懷疑,但是在當時的時代條件下,洪秀全反而成為了「神人」。

在這段夢境之中,洪秀全與自己的天父相遇,並且教給他不少的知識與內容,還告誡他消除世間的妖魔,「如你覺得妖魔容他不得,或可起而行事。」,這位他後來的起義打下了堅實的輿論基礎,不管今天的人們是否相信,這段經歷使得洪秀全的身份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一位落榜的考生,轉變了天父的兒子,一夕之間時代將要發生變化。

當時有人說他瘋了,完全就是瘋子的行為。但不久,他也逐漸平靜了下來,家人和朋友也逐漸習慣了他「洪秀全」的新名,妻子賴氏為他生了一個女兒,他也回頭讀儒家經典,準備再次應考,他到附近一個村莊重執教鞭,而那段夢境無法解釋,因此大家都認為,這個夢毫無意義。但是在洪秀全的心中,早已埋下了火苗,如果有什麼風來吹動一下,一定會燃起一場大火。

希望破滅,決定起事

秀全在1843年的夏天終於明白,解開問題的鑰匙就在他的手裡。在這些年裡頭,他周而復始的祭祀儀典、科考、家庭瑣事絆住,自己的辛辛苦苦的堅持終究被世間的惡所掩蓋,自己的希望破滅,而那個夢卻在他的心裡久久存在,也許夢中天父的指示對他來說會是一個好的選擇。而鴉片戰爭的失敗,更讓他看清了當時清朝統治者的腐敗與無能,對於這個社會他也不再抱有什麼希望。因此他開始了自己的傳教宣教之路,經過長期的探索,他有了自己的感悟,並且也出版成冊,打算影響更多的人。

因為清朝統治者對於這些秘密教會的管控十分嚴格,洪秀全早期的傳教機會都是在窮鄉僻壤,在沒有形成強而有力的勢力時,他選擇不與清朝硬碰硬。先要建立自己的勢力,有了一定的實力之後,他要揮起他那把斬妖的寶劍,給社會沉重的一擊。如果按照傳統古代社會的劇情發展,這段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一定會改朝換代,但是卻因為發生在近代列強欺辱的大地之上,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存在。

總結

對於太平天國的評價,爭議自然是不斷,尤其時對於洪秀全本人的研究,更是深受關注,有人認為他是當時時代的先鋒者,但也有人認為他還是擺脫不了傳統農民起義的缺陷,讓自己陷入了歷史循環,但不可否認的時,太平天國運動給了當時的清政府沉重的一擊,尤其是也暴露了清朝存在的嚴重問題,地方勢力也在這個時候不斷興起,清朝內部自身也需要一次重要的改革,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但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們,深處自己閉塞的牢籠,只是當列強的炮火燃燒到他們的老窩之後,才發現為時已晚。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

相關焦點

  • 洪秀全和他的拜上帝會——一個誕生在中國的「基督教」
    #歷史上的今天#在1851年的1月11日,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整個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也給後來的諸多起義打下了基礎。太平天國起義中有一個核心的東西,類似往常黃巾起義張角的那種神神叨叨的東西,洪秀全在起義前也用了拜上帝會這個西方的東西籠絡人心,凝聚力量。
  • 落榜秀才宣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弟弟,還娶了88個老婆
    據說有一天洪秀全在床上病殃殃地躺著的時候,突然夢到了基督教的上帝,上帝在夢中對他說:「我命你為人間之王,快點去替我斬妖除魔吧。」得到「啟示」的洪秀全大徹大悟,從此再也不迷信功名了。他還索性把村裡私塾裡擺著的孔子像換成了上帝像,號召大家一起「拜上帝」。彼時的兩廣地區是中國殖民地最嚴重的兩個省,有很多西方的傳教士在這兩省傳教,基督教有一定的傳播基礎。
  • 王的盛宴——瘋狂封王的太平天國
    公元1851年,清鹹豐元年,1月11日,拜上帝教教主洪秀全的生日,上萬教眾齊聚廣西桂平縣金田村,高呼「洪教主仙福永享,壽與天齊」,正式拉開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序幕。東鄉稱王與永安建制洪秀全本來是個讀書人,但幾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
  • 洪秀全為何迫不及待地扯旗稱王,難道他不懂得「緩稱王」的道理?
    相反太平天國卻坐實了「出頭鳥」角色,此後甚至榮升為全國起義軍的「帶頭大哥」;諸如天地會、小刀會、捻軍等起義軍紛紛向太平天國遞表以示忠心,他們在太平天國的鼓舞和庇護下不斷壯大,掀起了新一輪的反清運動高潮。人怕出名豬怕壯,各路義軍均不稱王,清廷的優先鎮壓對象自然就是規模,影響力及綜合實力全方面「拔尖」的太平天國起義了。
  • 為什麼太平天國打不過清朝?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起義其實也沒什麼新意,也是走的宗教開路,拉攏人心的路子。問題是,洪秀全就因為看過一本半懂不懂的基督教小冊子,搞出了個土不土洋不洋的拜上帝教,在拜上帝教裡面,上帝是擁有最高權威的神,是天父,耶穌是上帝的長子,是天兄,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在人間,洪秀全掌握這最高權威,是天王。這套體系在初期還玩得挺溜,但是到後面就出現問題了。
  • 創上帝會,建太平國,天王洪秀全有多瘋狂?
    ,整個人開始變得瘋瘋癲癲地,好像是腦子出了什麼問題一樣,回到家中大病了一場,醒來後就開始胡言亂語,他說自己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是專門來到人間完成除魔任務的,幸好,洪秀全的家人還有一絲絲理智和希望,把洪秀全勸了下來,但是第四次科舉考試失敗後,洪秀全完全喪失了理智和希望,也就是從這時起,洪秀全正式開始實施他心中「上帝」委派給他的任務,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並開始傳教,此刻,洪秀全正式開始造反。
  •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歷史為何不承認是一個國家?
    這些人被清軍稱之為「長毛」後逐漸演變成一支差點顛覆清政權的民間武裝力量,史稱「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於1850年由洪秀全、楊秀清、馮雲山、石達開等人在兩廣地區發起的農民武裝力量,並於1853年攻下江寧,此後定都於此(南京),讓人較為意外的是,太平天國立國近14年卻始終沒有得到歷史的承認,為何?
  • 洪秀全在歷史上留下了七種形象,究竟哪一種才是他的真實形象
    洪秀全在看到他的教眾變得如此眾多的時候,萌生了利用教眾的擁護,爭奪天下的想法,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畢竟在古代,讀書的目的無非也就是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如果能夠直接當皇帝,那所建的功業,當然是最大的。所以洪秀全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並最終建立了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但是,洪秀全作為一個開國皇帝,顯然水平極為有限。
  • 太平天國:近代中國第一場意識形態戰爭
    太平天國北上打到湖南的時候,曾國藩在《討粵匪檄》裡說出了這次造反跟歷代造反的不同,在於它是一場「滅教」運動:儒釋道都要被基督教消滅。曾國藩把跟太平天國的戰鬥視為捍衛儒教、撲滅邪教的「聖戰」。儘管太平軍在自己的檄文裡打出了漢滿華夷之辨的民族牌,但在「教」的層面,它對儒釋道的激進破壞做法,無法說服廣大儒生歸服,最終還是被一幹儒教士大夫消滅了。
  • 楊秀清對太平天國有多重要?傳達上帝旨意,他死了太平軍就是散沙
    比如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以宗教為基石建立起太平天國,而楊秀清作為宗教的代言人,深受太平軍的信賴,他就是太平天國的基石,如若他倒下,失去信仰的太平天國終將走向了衰亡。01楊秀清,生於清朝時期廣西的一個貧苦農民家中,以耕山燒炭為業。1846年,因緣際會加入「拜上帝教」。
  • 太平天國「男女分營、天下一家」是什麼意思?是進步還是後退?
    太平天國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運動,甚至提出許多看似合理又不合理的要求,尤其是在社會組織上實行「男女分營」,代之以「天下一家」的組織形式,究竟行得通嗎?洪秀全的規定:實行男女分開管理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得到許多農民的響應,定都天京後,洪秀全對自己的「王國」進行了變革化的管理,發布了第七天條:別男行女行的規定,對觸犯「天規」的奸邪者,「一經查出,立即嚴拿斬首示眾」。可見他對自己指定的制度是多麼的有自信。
  • 太平天國為什麼有個奇怪的國名?它昭示了太平天國必出大問題
    但是,人們對太平天國的評價又非常低,覺得他們連一個國名都選不好,叫「太平天國」。這個國名,怎麼看怎麼不像一個正經國名,「太平」,感覺就是「太平間」的意思;而「天國」,也像是人死後去的地方。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國名很奇怪,確實很奇怪,這個國名,一開始就昭示了太平天國立國之本,是追求未來生活的宗教。
  • 曾國藩與洪秀全的區別,其實就是聖人與神棍的區別
    太平天國失敗,洪秀全敗給曾國藩是必然的。因為曾國藩與洪秀全的區別,其實就是聖人與神棍的區別。當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崛起於東南之時,誰最高興?帝國主義列強最高興。因為洪秀全說他是耶穌的弟弟,這就預示著一個新的基督帝國有望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出現,傳教士們興奮地奔走相告。與此同時,大批傳教士企圖湧入金陵,與洪秀全展開理論。理論些什麼呢?補敘一下,在洪秀全創立太平天國之後,他很快下令燒毀一切書籍,不管儒家的還是道家的書籍,他都稱之為妖書,全部燒掉,然後他自己編書。
  • 洪秀全領兵數十萬殺到南京後,專門殺一類人,婦孺老幼皆慘死
    ,那便是洪秀全領導的關於太平天國的起義運動。即便是後來一舉剿滅太平天國的曾國藩,他也曾被太平軍逼到絕路差點跳河自殺,從中足以見得當時的太平天國是多麼強大,清軍是多麼不堪一擊。到最後因為太平軍的入侵違背了西方各國列強的利益,引發列強的出動,再加上太平天國內部就有許多矛盾,這才阻礙了太平軍向北進軍的步伐。戰爭總是殘酷血腥的,這是不爭的事實,洪秀全高喊著救國救民的口號,以此方便自己的起義,然而他卻做過一件殘忍的事,引發無數爭議。
  • 英國公開一份機密檔案,看完後學者不禁感慨:這鍋都被洪秀全背了
    英國公開一份機密檔案,看完後學者不禁感慨:這鍋都被洪秀全背了眾所周知的天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歷史一次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場起義的領導者就是洪秀全。這個人目關短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不在乎長遠的發展,導致了這場奇異的額失敗。
  • 洪秀全的「書法」曝光,看完才知道,他為啥4次科舉都沒有中榜
    清朝末期著名的太平天國運動首領洪秀全,他就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據記載洪秀全出生在廣西一個耕讀之家,家中雖不富裕卻能夠供得起他從小讀書。7歲上私塾,15歲通讀四書五經成為鄉裡著名的神童。不僅夫子對他信心滿滿,就連他自己也認為必定能獲取功名,一飛沖天。  結果他直到25歲還沒考過童生試,連考4次落榜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因此他乾脆起兵造反掀起了太平天國運動。究竟為何被稱為神童的洪秀全,連考4次都落榜,莫非是他學識不夠?這個問題在洪秀全書法被曝光後,終於得到了解答。
  • 太平天國有寶藏嗎?慈禧太后下了一道懿旨,曾國潘的回答很意外
    公元1864年,天京城最終是被拿下來了,太平軍的都城垮臺,想當年多麼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在14年後終於被滅,這得益於曾國藩曾國荃兄弟二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勇猛的湘軍憤怒地衝進天京城,俘虜了太平天國的首領之一的李秀成和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繼而殘忍的殺掉所有太平天國的殘黨餘孽,儘管清政府對太平天國恨之入骨
  • 洪秀全每天吃啥?牛肉,蜈蚣,臨死前吃的「甘露」是什麼極品?
    太平天國影視劇配圖這寫的正是宰夫衙的工作場景,太平天國每七天分肉一次,每逢禮拜日是分肉日,這一天「宰夫衙宰豬動以千計」。也就是說,洪秀全也好,從東王楊秀清直到總制和更低級官兵也罷,他們所能領到的肉,是以豬肉為主的。
  • 洪秀全主演的中國版《索多瑪120天》
    這就是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中學歷史告訴我們,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史最後一場農民革命運動。這場中國版的索多瑪129天,從洪秀全率眾起事,到佔領南京建立天國政權,維持了整整11年的時間最終灰飛煙滅,可謂拉長版本的索多瑪120天,這也引起了後人的無盡深思!23歲的小洪在省城參加考試,從這時起,小洪的遭遇就有了一點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