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納| 教老年人用智慧型手機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2020-12-08 浙江在線

2020-12-05 06:57 |北京青年報

資料圖

近日,四川成都市一家老年大學開設公益講堂,為老年朋友普及智慧型手機基礎知識和使用技巧,講師手把手教老人如何使用軟體在網上購物。有老年人參加培訓課學會了網購,表示網購「省錢又省時」。

在生活中,不少老人在電子產品面前遭遇了束手無策的困境,例如:不會網絡購物,不會手機預約看病,不知道如何線上發紅包,等等。當老年人成為數字時代的邊緣群體,不僅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也不利於激發社會活力。開設智慧型手機培訓課的初衷就是消弭「數字鴻溝」,讓這些與網際網路時代脫節的老人重新與時代接軌。

網際網路不僅會改變老年人的消費行為,也會為他們搭建社會互動、社會融入的社交平臺。老年人也渴望從朋友圈的照片和文字中發現和捕捉子女和孫輩的近況,他們也盼望和老同學、老朋友、老同事、老鄉說說家長裡短,他們也期望在網際網路上展示「真我的風採」。擁抱數字時代不僅會改變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還會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

在人口結構老齡化的今天,不能放任老人成為數字時代的絕緣體和邊緣人。實際上,一些老人已經擁有智慧型手機,他們也想自學自助。但是,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沒有人教,有的老人想學卻找不到地方去學。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培訓課」,顯然尊重和回應了老年人的利益訴求,實現了課程設置的「與時俱進」。

網際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既讓生活更美好,也充滿著形形色色的誘惑與陷阱。觸網的老年人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眼中容易忽悠、欺騙的對象。因此,「智慧型手機培訓課」不僅要教會老人們操作技巧,也需要對他們進行風險防範的安全教育,讓他們意識到人性的複雜多變、網絡的魚龍混雜,避免老年人遭遇財產損失,承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

網際網路企業可以通過對軟體進行適老化改造來便利老年人,讓產品可以調節更大的字體和聲音,更契合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對老年人更加友好。說到底,等一等、幫一幫老年人,讓他們和年輕人一起進入數字時代,既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一種人文關懷。

1607122625000

相關焦點

  • 用智慧軟體結帳 掃碼掛號 視頻聊天……這是智能生活?不,老年人...
    家住南岸區回龍路的許建新是個90後,他平時購物習慣用各種智能軟體。他覺得對於老年人來說,用智慧型手機聊微信都顯得很費勁,再讓他們用智能軟體結帳就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了。  孫子發病  老兩口拿著手機不知如何掛號  11月19日晚上,3歲的樂樂反覆地嚷著耳朵疼。
  • 黑客利用聲納原理:通過人耳聽不見的聲音破解智慧型手機
    最近,蘭開斯特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在arXiv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演示了他們如何利用智慧型手機的麥克風與揚聲器系統竊取設備的解密信息。儘管人們短期內還無需為此類攻擊感到擔憂,但研究人員們確實證明這種攻擊的安全隱患。
  • 成都一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課,教老人網上購物、繳費
    94歲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老奶奶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老年人在網際網路面前「被拒」的新聞屢見不鮮。網際網路已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當年輕人擁抱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步入老齡階段的人們該如何跨過這道「數字鴻溝」呢?
  • 深度調查|追趕智能時代的老年人:帶我們網上衝浪,拜託請安排!
    菜攤前,72歲的李爺爺眯著眼睛用手機點開微信支付頁面,不知什麼原因一直沒成功,最後掏出了現金……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儘管成都一些公共場合加大對老年人的引導和協助,保留原有的線下辦理渠道,但在政務服務和社會服務日趨智能化的大趨勢下,仍遠遠不夠。
  • 用企業的社會責任還手機用戶一個「綠色天空」
    用企業的社會責任還手機用戶一個「綠色天空」  8月底,移動手機用戶小趙收到廣告垃圾簡訊,而發信方的手機號碼怎麼也打不通。據調查,此類垃圾簡訊來源不一,有的來自群發器,更高級的來自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
  • 網際網路時代的老齡化:中國老年人的社交困局和突圍
    張慧覺得年輕人並不理解老年人。「這是一種社會現象,也不能怪年輕人,他們覺得這很正常,不認為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在一些年輕人眼裡,老年人的世界是緩慢的、弱勢的,需要社會伸出援手,但有時他們也無可奈何。今年10月底,四川成都的「90後」律師譚澤宇在一個展覽館前碰到兩位從外地過來看展的老人,老人因為沒有健康碼無法進入展館。
  • 破解老年人「被智能拒絕」的困境,vivo手機讓科技也有溫度
    不會使用「健康碼」無法進入超市、地鐵;不會使用手機掛號,只能苦苦等待延誤病情;買東西結帳時,卻被告知不收現金。以上種種場景其實在生活中都很常見,而這些無一不顯示著,智能技術已經成為橫在老年人和基本生活服務之間的「數字鴻溝」。那麼,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能夠幫助老年人適應時代發展、提升生活質量呢?
  • 因為不會用手機,老年人就要被時代拋棄嗎?
    教會了他們使用微信、玩兒抖音、快手,用喜馬拉雅聽書,用支付寶付款,我以為我做的已經足夠多的,但是當他們想學用支付寶交水電費、用滴滴打車、還有用剪映自己剪視頻的時候,我說了什麼?"唉,這個你們用不到,又學不會,費這個勁幹嘛。"
  • 老年人智能多功能晴雨傘
    摘要:文章描述一種基於MCU控制技術、GSM技術、傳感器技術和GPS定位導航技術的老年人智能多功能晴雨傘的設計與製作。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126.htm0 引言社會人口老齡化嚴重,一對年輕夫妻目前需要照顧的老年人數量正逐步增加,老年人看護難的問題日益嚴重。老年人的生活護理和健康保障是城市建設亟須解決的問題。
  • 開發老年人「簡易」智慧型手機操作
    如今,在武漢老年大學,「智慧型手機操作」是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專家建議,考慮老年群體的實際情況,應儘量聚焦他們使用場景中的難點、痛點,開發「簡易」版本,讓老年人儘快上手。(據新華網)漫畫/阿本來源: 大連日報
  • 是「智能」還是「只能」?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國家這樣...
    近日,「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和「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兩條短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熱議。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 輸入法暴露你的年齡:用五筆和九宮格輸入法的都是老年人?
    今天看到我打字時突然驚呼,你居然用五筆?我尷尬的回應是啊,你會用嗎?她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並再次反問我,你手機用什麼輸入法啊?我回答說是九宮格,小姐姐一拍手笑著說,五筆加九宮格,老年人標配。無言以對的我只能尷尬的摸摸鼻子,心裡卻在吐槽:難道用五筆和九宮格輸入法的都是老年人?與智能抖音輸入法相比,五筆輸入法的歷史要古老一點。
  • 數字時代 不能落下老年人
    對於年輕人來說,只需要一部智慧型手機或一臺電腦,就可以完成很多事。在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便利的同時,有一個群體卻「前進」得格外困難,那就是由於不會上網和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便利的老年人群體。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 中興Blade V2021 5G時光機 用科技創造有溫度的智慧型手機
    今年疫情以來,線上數字經濟發展迅速,點外賣、在線預約掛號和自助繳費、微信掃碼點單、在小程序上獲取健康碼這些在我們看起來稀疏平常的事情,卻讓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長輩群體犯了難。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提高了社會治理和服務效能。
  • 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本報北京12月4日訊 記者顧陽報導: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等24個部門今日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就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工作做出部署。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事關億萬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完善社會治理、促進公平正義、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  會議強調,要從老年人視角和立場出發,充分尊重老年人、關心關愛老年人,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成都這樣幫老人破解數字困局:舉辦智慧型手機使用講座 用紙質證明...
    上述事件,看似「手機問題」,卻指向養老困局與社會文明程度。縱觀全國,多地已開展相應服務,助力老人融入數字時代。早在2016年4月,成都雙流區老年大學就舉辦了智慧型手機使用講座。而在浙江、北京、深圳、瀋陽等地,近年來,相關活動亦不鮮見。  智慧型手機的缺席,是否意味著晚年生活的孤獨?科技發展,如何才能不以老人被邊緣化為代價?
  • 手機課堂進社區 老人樂享"智能生活"
    11月26日,居民在揚州市文匯街道春江社區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  當日,江蘇省揚州市文匯街道春江社區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志願者為社區居民講解智慧型手機日常使用,包括微信、公交出行、掃碼購物等,幫助老年人了解掌握智慧型手機的操作方法。
  • 老年人「數字鴻溝」有多深?專家:智能科技發展要有溫度
    近期網上報導的一名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家人抬到銀行進行人臉識別;以及一名老人冒雨去醫保局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的兩則消息不僅讓人感嘆,老年人該如何面對這個數字世界?疫情期間,還發生了多起老年人因不會使用健康碼而寸步難行的問題,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 國辦發文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不得拒收現金
    截圖來源:中國政府網《通知》明確,在政策引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
  • 養老資訊|把智能技術變成連結幸福晚年的彩虹
    智能化並不簡單等於人性化,讓智能技術更加人性化,需要用愛心和關懷來加溫。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會,需要各方面鼓勵和幫助老年人勇於邁出第一步,先從心上「破冰」,不躲避、不迴避,建立對智能技術的興趣,樹立主動學習的態度,通過自主學習、相互學習、快樂學習,逐漸掌握智能技術運用方法,進而敞開心扉擁抱數字生活,讓智慧科技為晚霞添彩。科技適老,家庭成員應擔起第一責任。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