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老年人「簡易」智慧型手機操作

2020-11-18 光明網

如今,在武漢老年大學,「智慧型手機操作」是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專家建議,考慮老年群體的實際情況,應儘量聚焦他們使用場景中的難點、痛點,開發「簡易」版本,讓老年人儘快上手。

(據新華網)

漫畫/阿本

來源: 大連日報

相關焦點

  • 破解老年人「被智能拒絕」的困境,vivo手機讓科技也有溫度
    不會使用「健康碼」無法進入超市、地鐵;不會使用手機掛號,只能苦苦等待延誤病情;買東西結帳時,卻被告知不收現金。以上種種場景其實在生活中都很常見,而這些無一不顯示著,智能技術已經成為橫在老年人和基本生活服務之間的「數字鴻溝」。那麼,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能夠幫助老年人適應時代發展、提升生活質量呢?
  • 老年人智能多功能晴雨傘
    摘要:文章描述一種基於MCU控制技術、GSM技術、傳感器技術和GPS定位導航技術的老年人智能多功能晴雨傘的設計與製作。老年人出行經常存在諸多不便,特別是下雨天氣,更是給老人帶去極大的不便甚至危險。老人出行依靠的雨傘目前大多只有遮雨的功能,因此,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的智能多功能晴雨傘亟待出現。
  • 聲納| 教老年人用智慧型手機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資料圖近日,四川成都市一家老年大學開設公益講堂,為老年朋友普及智慧型手機基礎知識和使用技巧有老年人參加培訓課學會了網購,表示網購「省錢又省時」。在生活中,不少老人在電子產品面前遭遇了束手無策的困境,例如:不會網絡購物,不會手機預約看病,不知道如何線上發紅包,等等。當老年人成為數字時代的邊緣群體,不僅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也不利於激發社會活力。開設智慧型手機培訓課的初衷就是消弭「數字鴻溝」,讓這些與網際網路時代脫節的老人重新與時代接軌。
  • 深度調查|追趕智能時代的老年人:帶我們網上衝浪,拜託請安排!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對於持有智慧型手機的病人,工作人員幫忙調取健康碼;老年手機的話則需要登記身份信息。門診大樓專門保留的現金掛號窗口前,幾位白髮老年人排著隊。70歲以下的老人,幾乎都用智慧型手機。尤其是50—60歲、剛剛退出勞動市場的老人,他們精力比較旺盛,求知慾也更強烈。經過學習後,一些不太複雜的操作如網購、支付等基本都沒問題,但涉及個人信息登記、人臉識別等諸多複雜程序,往往都是子女代勞。而70歲以上的老年人,近一半仍用所謂的老人機。
  • 新晉諾獎得主團隊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 不用PCR 可手機定量
    因此,科研人員一致在努力開發更快速、更簡便的核酸檢測。使用CRISPR技術加快檢測速度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此前也報導過著名學者張鋒博士率領的團隊和他的合作者們利用CRISPR技術開發簡易新冠病毒檢測的努力。
  • 芙蓉區開展老年朋友智慧型手機操作培訓 讓社區老人趕上時代潮流
    星辰在線11月9日訊(通訊員 張雲 王津)為了讓社區老年人全面掌握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方法,增強老年人學習和社交的能力,更好、更快地跟上現代化生活步伐和走入電子時代的節奏,享受網絡能夠帶來的生活便利,11月8日,芙蓉區湘湖街道車站北路社區為轄區老年朋友門開展了智慧型手機操作培訓課堂。
  • 國辦發文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不得拒收現金
    截圖來源:中國政府網《通知》明確,在政策引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
  • 手機課堂進社區 老人樂享"智能生活"
    11月26日,居民在揚州市文匯街道春江社區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  當日,江蘇省揚州市文匯街道春江社區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志願者為社區居民講解智慧型手機日常使用,包括微信、公交出行、掃碼購物等,幫助老年人了解掌握智慧型手機的操作方法。
  • 遠在千裡如何教父母使用手機?學會綠廠這些小功能,問題迎刃而解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強大,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做到無需出門,就可以在智慧型手機上直接辦理業務了。並且,有時候出門僅需帶上一臺智慧型手機,就可以完成行動支付、電商購物等,這些都變得輕鬆自如了。當然,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父母來說,想要操作智慧型手機內的功能也並不簡單。
  • 填補「數字鴻溝」,為老年人數字生活鋪平道路
    (據《北京日報》11月06日報導)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從字面來看並不難理解,就是指老年人與年輕一代人在信息獲取與使用上存在的差距。現如今聯網科技飛速發展,數位化已經涉及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小小的的手機就能輕鬆解決我們的出行、就醫、購物、金融服務等日常需求。
  • 觀察| 當老年人遇到數字鴻溝
    讓智能技術發展與老齡化社會相協調,讓老年人共享社會治理成果,首先要找出阻礙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障礙。  在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任遠看來,一方面老年人口擁有電腦、使用電腦、接入網絡服務、擁有智慧型手機和更低年齡人口相比存在不平等。另一方面,由於老年人不會使用移動互聯的信息化應用,不能獲得基於信息化的各種服務,因而日益被信息化社會隔離。
  • 用智慧軟體結帳 掃碼掛號 視頻聊天……這是智能生活?不,老年人...
    11月24日下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強調,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  老年人對智能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受不好?他們為何有了被拋棄的感覺?怎麼做才能讓他們也享受到智能生活的便利?
  • 是「智能」還是「只能」?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國家這樣...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數字困境怎麼破? 最近,在湖北廣水,一名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
  • 老年人不懂使用健康碼怎麼辦?綠廠提供這種解決辦法,快來 get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普及,我國社會正逐漸向數位化方向過渡。不過,這卻給老年人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因為老年人的學習能力較弱,難以在短時間內接受這麼多的新事物。好在社會各界已經注視到了這個問題,央視新聞最近就報導:「多部委提方案消除老年數字鴻溝」,而手機廠商們也在努力用產品關愛老人,比如我們所熟知的 OPPO 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多部委提方案消除老年數字鴻溝)OPPO 為了能夠讓老人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時更加便捷,在自家的手機中加入了「屏幕共享」功能。
  • 面向老年人的智能服務終端亮相南京!老年客戶怎麼說?
    「正在為您進入交電費」……12月18日上午,在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城南營業廳,一臺全新的智能服務雲終端機的亮相,吸引了周邊不少老年人的圍觀。這是全國首臺「長輩版」網上國網智能服務雲終端機正式投運。為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智慧化營業廳帶來的便利,該終端機充分考慮了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可以完全通過語音的方式完成查詢、繳費、列印發票等服務,流程更簡化,畫面更簡潔,極大方便老年人的操作。
  • 數字時代 不能落下老年人
    對於年輕人來說,只需要一部智慧型手機或一臺電腦,就可以完成很多事。在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便利的同時,有一個群體卻「前進」得格外困難,那就是由於不會上網和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便利的老年人群體。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 銀齡關懷① | 讓老年人不再迷失網絡,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因此,老年人的認知能力特點是經驗性強,但神經反應的敏感性會逐漸變弱。他們在上網時必須抵抗自身認知能力和記憶效果的退化,對網絡的熟悉和適應過程比較緩慢,而且在此過程中他們往往也得不到幫助。面對一些手機操作問題,老年人掌握起來會比較慢;一些軟體的英文界面也對他們構成極大的阻礙。
  • 魅族17家庭守護、大字簡易模式等功能,開啟老年機模式
    魅族手機也一直深受年輕人的喜愛,魅族還在京東獲得了學生最喜愛品牌排行榜第一名。不過魅族17同樣也非常適合老年人,今天我們就聊聊你不知道的魅族17。 給家裡的老人買手機首要肯定是方便老人觀看,開啟魅族17的大字簡易模式就能快速把手機變成一部老年機了。
  • 國辦:日常生活場景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 網際網路時代的老齡化:中國老年人的社交困局和突圍
    張慧說,她身邊的不少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比她更差,老年人不是不學習,而是真的老了。網際網路時代為社會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在很多老年人眼中卻遙不可及,張慧只是其中的一員。近幾個月,我國多地相繼出現老年人因為沒有智慧型手機導致出行、辦事遇阻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