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差點要了他的命

2021-02-21 君君電影院


《天際行者》預告



考考大家,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人,知道是誰嗎?

楊利偉?並不是,那已經是2003年了。

早在1965年,人類就第一次在太空行走的經歷就已經誕生。

他是前蘇聯一位名叫列昂諾夫的太空人,他在太空艙外行走了12分鐘,被世界矚目。

今天推的這部電影,就是這個真實事件的完整版。


適用人群:太空題材、災難片愛好者


推薦理由: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跨時代意義


時       長:2小時


推薦指數:★★★★

觀看平臺:土豆視頻

《天際行者》又名《太空第一步》,顧名思義,講述的是人類首次太空漫步的前前後後。

太空題材,少不得絕佳的美景奇觀,浩瀚宇宙,星辰大海,一樣不缺。

其實一部太空電影能否讓人看的意猶未盡,關鍵在於兩點。

一是特效能否過關,二是如何拍出新意。

很顯然,這部《天際行者》跟大製作的好萊塢太空科幻片相比,畫面呈現感還是稍遜一籌。

但勝在故事的真實性和獨特性——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外太空行走,這是裡程碑式的意義。


接下來君君就為大家梳理下這部2小時的電影究竟講了些啥——

「基友情」

和《太空救援》一樣的人員安排,這部影片中也是派了兩位中年大叔前去太空。

其中一位腿雖受了傷但堅韌不屈始終堅持鍛鍊,另一位則不離不棄的陪在身邊,上演了一場實實在在的「基友情」

還有地面工作者為太空飛行做的準備,都在前半部分影片裡。

太空囧途

兩位大叔好不容易升空了,危險卻接踵而至。

先是飛船自帶的衛星自爆了。

再是出艙太空行走後,太空服氣壓飆升。

後來返回艙內氣壓下降,供氧系統增加,氧氣含量又飆升。

最後返程時,飛船偏離軌道,降落到了西伯利亞冰雪天地。

可謂是九死一生的兩個人,最後靠頑強的意志力熬到了最後,成功獲救。

當然,這兩位前蘇聯太空人的英雄事跡,也被記錄了下來。

那段12分鐘的太空行走記錄,1965年3月18日,莫斯科時間上午11:35,也成為了人類最偉大的一步!

除了太空故事以外,電影本身也折射了很多深層的意蘊。

比如國家與個人利益的選擇

一個官員說:「我們必須趕在美國發射太空船前搶飛,讓全世界知道,我們是第一個。」

另一個人則說:


我不在乎美國人是否會先發射,但沒有準備的宇宙飛船不能升空,如果你非要我的人加入,必須踩過我的屍體」。

這段同《太空救援》裡的「二選一」非常相似,也是關於選擇。

不同的是,前者是關於生死的選擇,後者是關於國家與個人之間的選擇。

但不變的卻是,這兩部俄羅斯電影,都非常體現對每個生命的尊重。

這種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令兩部影片大放異彩。

(得知太空人獲救後,終於放下心的長官)

其實對於這種太空題材電,大家應該不會忘記《地心引力》帶來的震撼,《火星救援》帶來的反思;

《星際穿越》帶來的感動,以及《阿波羅13號》帶來的驚險刺激。

(《星際穿越》)

而《天際行者》在大熒幕上呈現出的質感,很難想像是一部來自戰鬥民族拍的電影。

(《天際行者》)

一般,我們對於太空題材的電影都會打上「硬科幻」的字眼,但《天際行者》卻是真實事件改編。

其實一直以來,君君想看的不僅僅是多逼真的特效,而是一部取材於真實科學事件的電影。

因為有科學基礎的太空題材電影,不僅能讓觀眾看的過程中收穫知識,更能令觀眾認識到人類文明與太空探索的偉大。


《天際行者》做到了,不管拍的好不好看,但它還原了真實太空事件的這個做法,就值得給它打call。

想起這點,我就特別為國產電影可惜。

我們也有太空素材——神州5號,7號;也有升天英雄——楊利偉;

但結果呢,只看到一部航天題材的,至於效果,不忍多說。

真希望將來某一天,咱們也能有自己的太空作品,類如《天際行者》,甚至超越《星際穿越》。

畢竟,類似這樣的「真實事件」,我們並不缺。




▼戳閱讀原文看電影,順便zan個吧!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太空人差點無法回倉
    在此,我們特地選編了43年前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幾次著名的太空行走的稿件,以饗讀者。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列昂諾夫完成了人類太空史上的壯舉太空行走,成為太空行走第一人。  1934年5月30日,列昂諾夫出生於蘇聯克麥羅沃州利斯特維揚卡市,現在是退役的俄羅斯太空人,空軍將軍。
  • 人類的第一次太空行走,三次都差點要了他的命
    俄羅斯總統普京第一時間對他的逝世表示哀悼,稱讚列昂諾夫為「真正的先驅,一個堅強而英勇的人。1965年的3月18日,在12分鐘的時間裡,列昂諾夫和人類一直仰望、幻想與憧憬的那片太空,只隔著一層玻璃面罩。在那12分鐘裡,他看到了前所未見的壯美,其後也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波折,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與太空親密接觸的人。
  • 53 年前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太空人三次都差點丟了命
    現實中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遭遇的成像故障,就是太空人出艙活動修復的。實際上,53年前蘇聯的「上升 2 號」(Восход-2)飛船的飛行中,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成為第一個出艙活動的人類。但這次太空行走作為這種技術的第一次實踐,列昂諾夫幾次差點丟掉性命。
  • 太空行走第一人去世!從太空中看地球,他說「地球是圓的!」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太空行走第一人去世。前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於1965年去世,享年85歲。他於1965年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人。俄羅斯聯邦太空公司羅斯科斯莫斯(Roscosmos)在一份聲明中說:「他是世界太空時代的第一批太空人之一,將一生奉獻給國家和工作,他的名字將在世界太空史上永遠銘記。」 「隨著阿列克謝·阿克希波維奇的去世,一個完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1960年,列昂諾夫與尤裡·加加林一起被選為首批接受太空人訓練的20名蘇聯空軍飛行員,兩次飛入太空,共飛行了7天32分鐘。
  • 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順利完成
    最早飛上太空的人類——尤裡·加加林、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尼爾·阿姆斯特朗、最早進行太空行走的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無一例外都是男性。在航天時代開啟的時候,女性在太空中慢了一步。但是,隨著女性在科研領域等方面存在感的增強,NASA近年來也在擴張女性太空人的數量。目前,NASA的女性太空人已經達到了總數的50%,全由女性擔當的太空行走也確實是近在咫尺了。
  • 影評|首次太空行走,他遭遇了什麼?——《天際行者》所講述的故事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的背後,竟有如此驚心動魄的故事,不需要過多的戲劇化改編,只需要如實記錄即可。從2013年到2017年,俄羅斯陸續發行了好幾部根據前蘇聯期間航空航天的真實事件所改編的紀錄性質的電影,除了再現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完成人類第一次太空飛行的影片《太空搏擊》以及2018年初引進中國大陸的描述禮炮7號空間站對接與維修經過的《太空救援》之外,2018年4月中國大陸又引進了《天際行者》,講述人類首次進行太空行走的震撼經歷。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背後的故事:太空人帶著2公升的液體,九死一生
    太空行走是人類邁向太空的關鍵一步,在沒有太空艙的保護下,人類穿著一件太空服,直接面對高溫、低溫、宇宙輻射、真空等一系列的極端環境,稍有差錯,將會萬劫不復。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背後的故事。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行走時徹底脫離了飛船,會怎麼樣?
    目前人類已經有過數百次的太空行走,甚至在1984年就完成了首次無繩連接太空行走,均沒有發生過意外,所以太空行走的安全性還是很高的。在電影《地心引力》中,講述了太空人遭受隕石雨撞擊,然後徹底脫離宇宙飛船,在經歷重重困難後得救的故事,在實際當中,一旦太空人徹底脫離宇宙飛船後,是十分危險的。
  • 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十周年了
    IT之家9月28日消息 2008年9月27日,我國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人乘坐神舟七號飛船出徵太空,翟志剛代表中國人,首次進行太空行走。日前,央視新聞官方微博帶領大家重新回顧當年翟志剛出艙進行太空行走的視頻,這段視頻中,展示當年翟志剛出艙太空行走的全過程,包括一系列對話和中間遇到的小狀況。畫面中顯示,翟志剛在首次開門出艙時還是非常費勁的,翟志剛稱,艙門有一股向外吸的力量。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列昂諾夫(圖)
    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號飛船進入太空飛行,在艙外活動24分鐘,系安全帶離開飛船達5米,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人。這次飛行歷時26小時2分鐘。1975年7月15日,擔任聯盟19號飛船指令長再次進入軌道,同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的3名航天員進行6天的聯合飛行。
  • 人類史上的第一次太空漫遊,差一點要了他的命!
    如今現年 83 歲的他,卻成了日出(Voskhod)計劃的 5 名太空人中活得最長的那一個。幾年前的 80 大壽上,為表彰他的傑出貢獻,俄羅斯總統普京還進行了親自慰問。人類的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遊究竟有多難?今天極客君就和大家聊聊。
  • 人類太空行走第一人,自己回憶出艙後一直在旋轉,還差點回不了艙
    比如人類的首次太空行走。1965年,美蘇都有計劃送太空人上太空實現出艙行走。飛船解體燒毀未必是大事,關鍵是搜集到的可以用於出艙太空行走的參考數據都沒了。蘇聯情報機構已經獲得美國可能會在1965年6月前進行太空行走的消息。如果要趕在美國之前,就必須在此之前發射載人飛船。但測試飛船的燒毀,說明目前的飛船可能是存在問題的。
  • 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世界首名太空行走太空人病逝
    據俄羅斯媒體10月11日報導,歷史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5歲。列昂諾夫太空行走這一壯舉開啟了人類航天史的新篇章。 1965年3月18日,這一天註定要被記入人類太空探索的歷冊。
  • 太空遊客將可能在2023年進行首次太空行走90分鐘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4日消息,美國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俄羅斯代表處對衛星通訊社表示,有望進行太空行走的第一位太空遊客,將可能在國際空間站艙外停留90-100分鐘。他說:「這將是出艙90-100分鐘,相當於圍繞地球約一圈。太空遊客不是專業太空人,這種行走與6、7小時(取決於訓練情況)行走具有原則性區別。」
  • 兩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上周五(10月18日)上午,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克和傑茜卡·邁爾走出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在太空行走期間,兩位太空人還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副總統邁克·彭斯通了電話。安全的太空旅行!---特蕾莎周一,我三歲寶寶最好的朋友說,她在萬聖節不能扮成太空人了,因為「沒有女性太空人」。我等不及給她看看這段視頻了。孩子在觀看首次#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 翟志剛完成太空行走 我國首次空間出艙取得成功
    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完成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田兆運、孫彥新)北京時間9月27日17時,航天員翟志剛在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並按預定方案進行太空行走後,安全返回神舟七號軌道艙。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登月艙相機差點被他賣掉
    幸運的是,他們的任務——第三次登月和米切爾唯一的太空之旅都取得了成功。謝潑德在月球表面行走了9個多小時,採集了約43公斤樣品。他們首次展示了太空人在月球上可以走很遠的距離,而第二次月球表面探險範圍僅囊括3公裡。這可以證明:如果類似於火星探測器的月球車發生故障,以後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可以步行返回他們的太空飛行器。
  • 人類太空行走第一人:太空人去太空逛了一圈,發現太空艙進不去了
    他們從科技到軍事,從陸地到太空,誰也不服誰。可是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雖然推動了世界科技的發展,但其實還是發生過一些插曲的。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當時蘇聯的一位太空人,他實現了人類首次在太空行走,但走了一圈後卻發現遇到了大麻煩--回不去了。
  • 俄航天專家: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是全人類的成就
    據新華社莫斯科9月27日電(記者聶雲鵬)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主管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27日說,他對中國航天員當天成功完成太空行走表示熱烈祝賀,中國成為繼俄羅斯與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完成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全人類的成就。
  • 1984年2月7日:人類第一次在太空無繩索行走
    1984年2月7日,人類首次,美國太空人布魯斯·麥克坎德萊斯(Matthew McCandless II)在太空中實現無繩索行走。1984年2月7日,人類首次,美國太空人布魯斯·麥克坎德萊斯(Matthew McCandless II)在太空中實現無繩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