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之珍貴,有宋代五大名窯:鈞、汝、官、哥、定窯傳世。在這之前,還有一種傳說中的柴窯: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01柴窯珍貴,世不一見
因為存世量少、窯址神秘而鮮為人知的柴窯,甚至被人們懷疑是否真實存在,是不是只是一個傳說。
青百合花瓶 被認為是柴窯實物
據說,柴窯是後周皇帝周世宗柴榮命人燒制的御瓷。清人朱琰《陶說》中記載:「柴世宗時燒者,故曰柴窯。」
《長物志》中記載道:「柴窯最貴,世不一見……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格古要論
《格古要論》曾說:「柴窯出北地。世傳柴世宗時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足粗黃土。近世少見。」
02關於柴窯,歐陽修表示我真的沒說過
柴窯的神秘還在於自誕生之日起,其間宋元幾百年並沒有相關文字記載。
坊間盛傳,關於柴窯最早的記載是北宋歐陽修的《歸田集》,書中在談及「汝窯花觚」時曾有:「柴氏窯色如天,聲如罄,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飾為器。北宋汝窯頗仿佛之,當時設窯汝州,民間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誰見柴窯色,天青雨過時。汝窯磁較似,官局造無私』。」
歐陽修
但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認為其中諸多解釋不通的地方。
歐陽修《歸田錄》一書著於1071年,第二年歐陽修便去世了;而汝窯的設置是在1086年宋哲宗登基以後的事情,所以歐陽修在書中談及「汝窯花觚」就不太可能。
後周世宗柴榮
另外受人詬病的一句是「北宋汝窯頗仿佛之」,歐陽修逝世的時候還是北宋中期,在他的時代,宋朝就是宋朝,根本就沒有「北宋」這個提法,直至趙構逃到杭州建立南宋之後,後世史學家才把宋朝區分成「北宋」和「南宋」。
更多人認同的是上述關於柴窯、汝窯的描寫是康熙年間翰林學士高士奇關於兩者的研究,蹭了歐陽修的熱度而已。
您認為關於柴窯的描寫真是歐陽修寫的嗎?您見過真的柴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