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再說柴窯,傳世真品很少話題很多,何種魅力吸引了我們?
今天小編再一次帶領大家來欣賞一下柴窯藝術精品。作為凌駕於宋代五大名窯之上的柴窯瓷器,一直以其神秘的面紗吸引著眾多瓷器收藏者的關注。雖然柴窯的傳世真品很少,但是關於柴窯的話題是非常的多,然而這種瓷器生產的年代卻非常的短。正是這種非常珍貴的瓷器,它神奇的魅力,深深地額吸引了我們。
柴窯瓷器主要生產於五代後周時期到北宋初年。生產時間幾十年的時間。存世的真正柴窯瓷器,可謂鳳毛麟角。柴窯瓷器是在唐朝瓷器發展基礎之上,一款新的瓷器種類。唐朝瓷器出現,越窯為代表的瓷器,其中秘色瓷就是其中最優秀的代表作品。個人感覺,秘色瓷器的顏色,並不是很穩定。但由於唐代是瓷器開始發端的時期,這種難得的秘色瓷器的顏色,也使得秘色瓷成為瓷器中的珍品。
隨著技術的提高,宋代成為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而介於唐宋之間的五代後周時期,必然成為瓷器發展歷史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現在所說的宋代五大名窯,除位於北方的定州窯以外,其他四大名窯基本上都位於南方地區,而五代的柴窯,至今仍然沒有發現具體的窯址。但如果根據歷史記載,柴窯應該是在周世宗柴榮的親切關懷下,而創製一種瓷器。這個瓷器的窯口,應該在後周的首都開封附近。
有學者大膽推論,柴窯瓷器應該是在唐朝越窯瓷器之後,在開封附近生產的一種新的瓷器產品。柴窯的燒制,為後世汝窯瓷器,奠定了良好的生產基礎。我們現在由於能夠確認的柴窯瓷器,幾乎是沒有的,因此目前有許多近似於汝窯的瓷器,人們認為是柴窯作品,但是專家學者對此並沒有準確的定論,大家只是在猜測這種瓷器到底是否是傳說中的柴窯。
現代的一些著名的瓷器收藏家們,比如馬未都先生手中,收藏了一件傳說是柴窯瓷器碎片而製作的工藝品。雖然不是完整的柴窯瓷器,但通過研究這些瓷器碎片,可能也會解開神秘的柴窯瓷器的面紗。
前幾年在日本展出的一隻據說是柴窯百合花瓶,被某些學者認為是柴窯作品,但大多數國內專家學者,根據其顏色判斷,應該是宋代初年產品,類似於一種汝窯的色彩。或者說,這個花瓶,應該是柴窯到汝窯過渡的類型。
各位喜愛收藏的朋友們,不知道您對柴窯瓷器有何看法,不妨留言與在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