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寧:鸚鵡學舌並不是詩詞創造力

2021-01-16 姬安寧觀點

最近兩年,央視舉行的詩詞大會讓古老的詩詞火了一把,先是一個快遞小哥,後是一個洛陽13歲的女學生。

街談巷議之間,他們似乎都成了行家裡手,其實讓我說句真話,那就是,鸚鵡學舌根本不是詩詞創造力,這完全是兩碼事!

在課堂上,你總會發現,有些學生的背誦能力很強,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背誦能力和實際創造能力有一定關聯,但並不盡然。

再回到詩詞大會上,某一個人取得成功,無非是顯示他背誦的能力很強,他的反應很敏捷,但這跟一個人的詩詞創造能力沒有一點關係。

康震、酈波和蒙曼演講得很好,但一看他們的作品,則慘不忍睹,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演講和創造力是兩回事。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確實對於詩詞作者來說,初期首先要讀大量的優秀作品,一旦掌握精髓之後,就可以進行寫作了。

而寫作是非常困難的,主要是精神統領的作用,再加上一點技巧。這往往跟社會經驗和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關,必要的時候還需要一點運氣。

比如毛澤東的詩詞很好,因為他到過很多地方,比如《長徵》那首詩,一般人坐在家裡,怎麼可能寫出那樣的作品呢?

還有駱賓王的《詠鵝》,看似簡單,但沒有幾個月的觀察,你不可能寫出那樣的作品。

還有辛棄疾的豪放詞,讀者哪怕隔上千百年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悲憤和不平,為什麼?因為這一切詞中無時無刻不體現出辛棄疾強烈的抗金精神!

說到底,背誦一些詩詞有一定好處,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品位,但這跟詩詞創造力確實關係不大。

比如那個快遞小哥和13歲的女學生,你要讓他們將來創造出好作品,這對他們就過於奢求了,因為那需要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強烈的參與精神。

古代有些詩人都是很苦的,李白為了改善自己的地位,兩次娶的都是前丞相的孫女,結果怎麼樣,漂泊一生,最後醉酒,掉到江裡抓月淹死了。

杜甫從四川回河南,餓了九天,有一個縣令給他送了一車牛肉,結果吃得太飽,撐死了。杜甫當時默默無聞,直到南宋時期,才有人發現,他寫得不錯。

詩詞者,精神也,詩詞者,命運也,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藝術還是鸚鵡學舌?
    微軟AI 小冰  至此,以創作型為核心的職業也將被人工智慧取代,引發熱議,不過 在筆者看來,人工智慧在創作方面只是鸚鵡學舌,事實上,這是一首歌曲,或者AI能創作能演繹,但不能理解背後故事,顯然,人工智慧在自然語言理解層面遠遠不夠
  • 人類擁有八大智能 人工智慧是鸚鵡學舌?
    人工智慧是鸚鵡學舌?是否具有創造性機器人不可能擁有思想和創造力,對於人工智慧來說,有強大的計算和學習能力,但談不上創造和思考,人類千年文明的延續,就是不斷地對未來的探索和思考,尤其「要在不疑處有疑」,換句話說,在沒有任何疑問的地方產生懷疑,舉個例子來說,牛頓坐在蘋果樹下,一顆蘋果掉下來打在他的頭上,於是開始思考為什麼蘋果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飛?
  • 解析自閉兒鸚鵡學舌的秘密
    鸚鵡學舌包含部分音節的重複,有時候包括說話人應答模式的模仿。 鸚鵡學舌發生在正常的語言發展過程中,但是會隨著孩子獲得更多自主衍生的語言後減少。但是在自閉症兒童身上,鸚鵡學舌發生的頻率更高,且持續的時間更長,因為孩子經歷了發張自主性語言技能的明顯困難。
  • 3種巧妙教學擊破自閉兒的鸚鵡學舌
    上周我們推送了一篇文章(點擊閱讀:解析自閉兒鸚鵡學舌的秘密),幫助家長們講解分析了一下星孩常出現的鸚鵡學舌的情況。後來有很多家長在後臺頻繁的詢問孩子出現這些沒有溝通功能的語言怎麼辦?有時候這些語言會出現在不對的場景,造成很多尷尬。比如有家長糖***留言:之前帶孩子去參加了一位親人的葬禮,南方講究喜喪,所以當時現場有很多儀式。
  • 仿說和鸚鵡學舌,是一回事嗎?
    鸚鵡學舌意思是鸚鵡學人說話。比喻人家怎麼說,他也跟著怎麼說。仿說到底是什麼?在語言學中,模仿語言(Echolalia),也就是我們也俗稱的仿說,是兒童掌握語言的一把鑰匙,也是幾乎所有孩子在學習語言的時候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我們在很小的時候模仿著媽媽的嘴型喊出的那一聲「媽媽」,在公園裡爸爸指著遍地的小花教你說的「花花」......
  • 鸚鵡學舌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鸚鵡學舌,像鸚鵡一樣學人說話。常比喻跟著人家的話說;或指搬嘴學舌。出自: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近義詞有:拾人牙慧,反義詞有:獨闢蹊徑,鸚鵡學舌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 「鸚鵡學舌」主人被告 北京開審」八哥罵人」案
    「鸚鵡學舌   2002年11月6日15:5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6日電 一隻鳥兒「鸚鵡學舌
  • 森碟配音花絮曝光 「鸚鵡學舌」逗笑眾人(圖)
    森碟配音花絮曝光 「鸚鵡學舌」逗笑眾人(圖)   森碟「鸚鵡學舌」配音逗笑眾人  在大熱的明星真人秀親子欄目《爸爸去哪兒》中,率真活潑、運動神經發達的「森碟」田雨橙被觀眾們暱稱為「風一樣女子」,而隨著該節目收視上揚,「森碟」的人氣更是節節攀升。此次她為《神偷奶爸2》中艾格尼絲配音的消息一出,便立馬引來無數關注與熱議。
  • 鸚鵡學舌時需要動腦子嗎?它們的發音為什麼如此清晰準確?
    鸚鵡學舌的本領是獨有並且與生俱來的,它們的先天條件非常有利於模仿人類的發音。鸚鵡的舌頭非常圓滑並且肥厚柔軟,形狀也與人的舌頭非常相似,具備良好的發聲條件,所以可以發出非常準確清晰的音節。對於鸚鵡學舌,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只是一種它們的一種機械性的模仿行為。
  • 訓練鸚鵡學舌很簡單,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教會鸚鵡說話的,有秘訣
    會學舌的鸚鵡在任何地方都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我們知道養鸚鵡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教他們學舌頭並不是件簡單的事,訓練鸚鵡學舌很簡單,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教會鸚鵡說話的,其實有秘訣。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早晨的訓練訓練鸚鵡的舌頭需要好的時間和好的地方,早上的空氣很新鮮,鸚鵡還沒吃飯的時候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在安靜的地方教鸚鵡學舌的話,可以提高集中力,教鸚鵡都是邊餵邊教,讓鸚鵡吃飽了從易到難,今天的訓練剛好結束,這樣簡單的教學模式一般人都很清楚。
  • 鉅力教育:腦思維訓練與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激發
    在現實生活中,全球的教育仍然以左腦教育為主,右腦教育並未得到有效的推廣,但實際上,右腦所控制的想像力、創造力、超高速記憶能力和靈感等才是真正幫助孩子成為"小神童"的關鍵能力。韋鈺曾提出:"教育實質上就是在構建人的腦"。
  • 絕招是「鸚鵡學舌」 葉門小夥當選「漢語之星」(圖)
    絕招是「鸚鵡學舌」  「我出生於1978年,就是改革開放那一年;1997年在山東大學中文系學中文,就是香港回歸那一年;然後在天津醫科大學讀了8年醫學碩士,畢業後回國呆了兩年;2008年9月來浙大讀醫學博士,剛好又是北京奧運會那一年……」  一段開場白,讓在場的所有記者聽傻了眼。
  • 「鸚鵡學舌」的秘密,原來這麼簡單
    鸚鵡學舌其實只是一種條件反射。比如人們在訓練一隻鸚鵡時,把敲門與「請進來」兩者的聲音聯繫在一起刺激鸚鵡,鸚鵡便把這些信號存儲起來,經過反覆刺激,就會形成條件反射。所以當它聽到敲門聲的時候,可能就會大喊「請進來」。
  • 特魯多又來鸚鵡學舌?不恥「站隊」拜登,中方重磅反擊,振奮人心
    特魯多再次鸚鵡學舌,拉踩中國 在美國多家權威媒體官宣美國民主黨人拜登勝選之際特魯多再次鸚鵡學舌,甚至在通話中表示對中方的"脅迫外交"絕不妥協。 此外,在與拜登通話的當天,特魯多還發表推文表示與拜登討論了在華被捕加拿大公民康明凱、麥可的案件。而特魯多刻意在推文中大肆渲染此事,無疑是在急於讓美國為其"撐腰"。
  • 訓練鸚鵡學舌的方法很簡單,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教會鸚鵡說話的
    大緋胸鸚鵡清早訓練訓練鸚鵡學舌需要找個好時間和好地點,一大清早空氣清新,鸚鵡還沒有進食時它們的注意了很容易集中。在安靜的地方教鸚鵡學習說話,有利於它們集中注意力。訓練鸚鵡學舌的過程並不是什麼讓人高興的體驗,但若是教會了鸚鵡,那最終的成就感肯定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不要輕易放棄。
  • 小眾卻很驚豔的詩詞起名,美輪美奐,一眼萬年!
    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沉澱了太多美得令人窒息的古詩詞,而且每一首詩詞都有自己獨特的美,讓人回味無窮。所以,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詩詞中起名,既能見證古代詩詞作者的驚世才華,又能感受中華文化獨特的韻味美。那麼,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取自那些小眾但驚豔的詩詞中的好名字。
  • 解密鸚鵡學舌的真相,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太受教
    說道鸚鵡我們都會想到「鸚鵡學舌」,這個成語源自《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意思就是別人怎麼說,他就跟著怎麼說,像鸚鵡學人說話一樣,不知道話的含義。由此可見,鸚鵡只是單純地模仿人說話,並不能理解話的意思。
  • 蒼龍詩詞觀:什麼樣的詩詞是好詩詞?
    讀者如此還說得過去,可是連寫詩詞之人都如此,又怎麼知道自己詩詞的好壞程度呢?又怎麼知道別人的詩詞哪些好哪些不好呢?又怎麼去鑑賞別人的詩詞呢?所以基於這些情況,本人寫下了這篇《詩詞觀》,本文將儘量解釋得清楚全面,儘量立場客觀,儘量使其可實操性,儘量不用太玄虛的詞語解釋觀點。
  • 創造力的層次結構特徵
    創造力的層次結構特徵(一)創造力的層次心理學家對創造力的層次在認識上也是眾說紛紜,莫衷是,主要的有以下三種不同的觀點創造力分為高低兩個層次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類的創造力分為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特殊才能的創造力;另一種是「自我實現的創造力」前者指的是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等傑出人物的創造力由此產生出的新想法,新事物是整個人類社會中前所未有的
  • 特質對比,看看孩子是否擁有創造力?啟發孩子創造力的方法
    根據科學研究顯示,幼兒園孩子的創造力是小學生的3.76倍,小學生的創造力是中學生的1.93倍。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創造力在不知不覺中下降了,是什麼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如何區分你的孩子是否擁有創造力呢?看一看下面的特質對比,或許你會有所發現。★★具有創造力的孩子所擁有的特質:1.愛問「為什麼」,明顯的與眾不同。2.喜歡玩遊戲,善於發明新的遊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