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刊彙編譯看來,文獻資料的整理和歸納要以研究專題為中心,也就是根據研究專題的材料方法、結果、討論等,將搜集的文獻資料組織成邏輯嚴密、語義嚴謹的敘述性文字,並準確識別和揭示該領域內的核心期刊、文獻、作者群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從而挖掘出大量文獻背後的知識基礎、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再經過綜合、調整和文辭修飾,匯總成有價值的文獻段落、章節以致全文,達到一氣呵成的結構和表述。實現這個目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所收集、整理的資料能比較全面地反映該專題的學術概況,在學術價值上具有科學性、指導性和引領示範性。
二、在分析文獻資料時,須仔細閱讀材料方法中涉及到的樣本、耗材、儀器、試劑的作用和實驗步驟,明確統計學結果的推演,也就是把實驗過程和結果看明白。結果和討論是對實驗過程的總結和分析,前後是否科學一致,與實驗數據是否存在相悖的問題,尤其對同一種實驗在不同作者文獻中出現的不同結果甚至矛盾結論,可探索性地從課題設計、方法、操作步驟方面找出相關依據,進行詳細的比較和論證,這是醫學類綜述能否利用文獻透徹地闡述核心問題的關鍵。
三、資料的歸納就是對一次文獻的再加工和再創造的過程,將相同或相近的學說綜合在一起,把相左的觀點也有機地表述,才能客觀地論證專題研究的實際概況。表述時,把中心問題概括成通俗易懂文欄位落,前後文之間銜接自然,邏輯通暢,切忌流水帳式陳述文獻而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總結。使整理歸納後的內容既包含了原文獻的宗旨,又體現了專題研究在一個時期的發展特徵和趨勢。有些綜述只是簡單地羅列文獻,沒有分析、歸納和提煉,全文寫成了堆砌論點,且名詞術語及縮寫也不規範。這種現象在的參考文獻的格式書寫上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