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暮暉熠熠&樂樂
市場上,經常有人把各種魚類偽裝成鱈魚。比如說小鱗犬牙南極魚Dissostichus eleginoides,俗稱巴塔哥尼亞齒魚(Patagonian toothfish)或南極犬牙魚。商品名會被叫作"(法國)銀鱈魚",但顯然並不是真正的鱈魚。
超市裡面賣的南極犬牙魚|攝影:樂樂
南極犬牙魚長這個樣子
還有另一種更過分的假鱈魚,竟然是一種淡水魚——短頭梭䰾Luciobarbus brachycephalus,這個傢伙與原產於中亞地區,和常見的鯉魚,草魚等同屬於鯉科Cyprinidae,因為出肉率高,適應性強,被很多國家引進養殖。不過,短頭梭䰾味道並不怎麼好。在剛引入我國時,這個傢伙商品名叫作"天山雪魚″"長江雪魚″等。後來因為人們的炒作,它的商品名乾脆就演變成了「銀鱈魚」或者「北極鱈魚」……但這種刺很多的魚,顯然是不適合給小寶寶做輔食的哦!
市場水族箱裡的銀鱈魚|攝影:樂樂&媽媽
所謂淡水銀鱈魚其實和旁邊的鯉魚是一個科的親戚|攝影:樂樂
雖然市場上到處都是"假鱈魚",但真正的鱈魚也不算很貴的。黃線狹鱈,之前被單獨作為一屬——Theragra,命名為Theragra Theragra chalcogramma。但是近來有證據表明,黃線狹鱈和大西洋鱈親緣關係非常近,應該歸為鱈科鱈屬,名為Gadus chalcogramma。如果是這樣,黃線狹鱈便成為了一種如假包換的真鱈魚。但它是一種平民食材,這些貨產量很大,廣泛分布於北太平洋,在白令海東部種群密度最高。不過它經常以「無頭魚″的形式在市場上出現。
青島沿海十分常見的大頭鱈Gadus macrocephalus,也叫太平洋鱈魚,同樣並不是一種很貴的魚,據說適合曬成幹或者做成美味的「龍鑽白雲」(燉豆腐)。
真正的鱈魚也不是很貴的魚|攝影:樂樂
活著的狹鱈魚
帥氣的太平洋鱈魚|圖片來自verifiedforskolin.com
然而,現代市場上最多的一種所謂鱈魚(塊),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面目——細鱗壯鱈(Albatrossia pectoralis)。細鱗壯鱈是一種體型巨大的鼠尾鱈科(Macrouridae)魚類,壯鱈屬(Albatrossia)唯一一個孤苦伶仃的物種。分布於北太平洋,在140米到3500米的深度都有發現。它們主要的食物是幽靈蛸和八腕魷等「深海怪物」。
市場上賣的鱈魚塊兒|攝影:樂樂
細鱗壯鱈:「知道我是誰嗎?」|圖片來自worldlifeexpectancy.com
八腕魷是壯鱈喜歡的食物|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另一種壯鱈喜歡的食物——幽靈蛸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這種長相恐怖的頭足動物也被人們稱為「吸血鬼烏賊」或者「吸血鬼魷魚」,但它們跟烏賊關係並不近,倒是跟章魚有較近的親緣關係。雖然長相可怕,但這種動物其實非常溫順,它們會用細長的觸絲捕食浮遊生物和有機碎屑,並沒有吸血的習慣
|圖自維基百科
這些大傢伙在活著的時候雖然體型還算優美,但面目極其猙獰,看上去就不是什麼善茬。但是小作者媽媽表示油炸著吃還是不至於乏善可陳的——因為種群數量及捕撈量巨大,這些「苦命的娃」經常會在冰鮮市場以「肉塊」的形式跟我們見面。
鱈魚煎雞蛋|攝影:樂樂
因為肌肉含有大量水分,它商品名一般就叫做水鱈魚,或者直接叫鱈魚段,精包裝者便美其名曰「深海鱈魚片」。它在內陸市場上也常見。雖然生前長得比較醜,但它們的營養價值並不比真鱈魚遜色多少。
對了,鼠尾鱈科種類繁多。一般體型都不算大,除了"大菜魚″壯鱈,我們身邊還經常能見到另一類這個家族的成員,它們就是腔吻鱈屬Coelorinchus的成員。這些可愛的底層魚類往往有一個容易破損的「長鼻子」,以及一條像老鼠一樣細長的尾巴。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腔吻鱈,在運輸運輸過程中往往變得殘缺不全。
市場上見到的腔吻鱈個體往往已經殘缺不全了|攝影樂樂
腔吻鱈完整的個體|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