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兩次將中國的核工業抱在懷中、為中國的核工業培養了一半人才

2020-06-28 芸上之殤

他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博士,專攻高能物理、核物理。他在歸國前早已名滿歐美,曾與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盧瑟福博士研究探討高能物理的相關問題。他決定歸國後,卡文迪許實驗室贈予他50毫克放射鐳。這50毫克放射鐳是中國高能物理的全部家當。

他是趙忠堯教授,一個時時刻刻將我國高能物理放在心中的科學家。

他從歐洲歸國後,他任教於清華大學,他待回來的50毫克放射鐳就存放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組建的北平高能物理研究所。七七事變爆發後,平津淪陷,正在外地工作的他,不顧一切的返回北平,從研究所中取出那50毫克放射鐳,然後將盛放鐳的鉛筒裝在一個鹹菜罐子裡,把罐子往脖子上一掛就開始逃亡之路。從北平到長沙,為了躲避日軍的搜查,他扔掉了包括自己手稿在內的一切行李,全身上下只剩下那個鹹菜罐子。他到達長沙臨時大學時,保安還以為他是乞丐,不許他進入校園,幸好他認識路過的教授師生,才得以進入校園。

在長沙臨時大學還沒坐熱,又得繼續往昆明趕路,清華的幾百噸校產都入不了他的眼,他全程就只管把盛放鐳的鉛筒抱著,吃飯睡覺都寸步不離。護送校產的隊伍進入香港後,由於貨物裝船的時間要一周左右,同行的教授們大多選擇去住小旅館,順便出去看看香港的風景。趙忠堯教授依然選擇陪著他的鉛筒,哪裡也不去,待安全進入西南聯大後,那隻鉛筒在他的胸前留下一道深深的血印。誰也不知道那隻鉛筒能不能擋住鐳的放射線,或許趙忠堯教授知道吧。然而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將它抱在了懷中。

抗戰勝利後,他作為唯一的中國科學家,到美國參觀核試驗。並留在加州理工學院繼續從事核物理研究,留在美國的三年裡,他暗地裡進行核材料的收集,在經過一系列偽裝後,1950年他正式啟程歸國,途中收到美國軍方的多方刁難,在國家領導人的積極營救下,趙忠堯教授為新中國帶回了第一批核材料。中國的核工業從這裡走向世界。

他是趙忠堯教授,一個親眼目睹了我國原子彈爆炸,氫彈研究成功,第一艘核潛艇下水。親自主持我國的第一臺粒子加速器的研製。兩彈元勳中超過一半是他的弟子,包括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曾師承於他。

1998年,老人與世長辭,2002年,為了表彰老人的豐功偉績,由中國科學院牽頭給老人舉行一百周年誕辰紀念活動。2008年,趙忠堯教授的塑像在中國科技大學揭幕。

得益於像趙忠堯教授一樣的中國科學家的努力和付出,中國的核工業早已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席位。早已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重大利器。

然而,趙忠堯教授確實兩次擁抱過中國的核工業。

相關焦點

  • 自主創新是中國核工業之魂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核集團及所屬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科研單位大力推進核聚變科研攻關,相繼建成了中國環流器一號(HL-1)、中國環流器新一號(HL-1M)、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等重大科研裝置,目前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裝置正在進行總體安裝,磁約束受控核聚變研究取得了一批自主創新的科研成果。
  • 中國核工業大學初步設計初步過審,這所大學究竟有多厲害?
    中核集團和天津市政府將圍繞核產業,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訓、碩士及博士學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核心技術研發等功能於一體的中國核工業大學,聽著就非常厲害有沒有,而且還是首座!,還是中國首所「國」字頭的核工業大學,我國核領域的優質資源也將更加集中。
  • 紀念核工業創建65周年座談會召開並向71人授予中國核工業功勳獎章
    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餘劍鋒號召,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核工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抓住機遇,奮發努力,不辱使命,再攀高峰,加快建設核工業強國,續寫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
  • 【核工業往事】中國第一塊鈾礦石的問世
    我國在1954年從廣西採集的中國第一塊鈾礦石如今完好地保存在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她見證了共和國建國初期核工業和地質事業的光榮歷史,是中國鈾礦地質事業的開拓石,也是引導我國鈾礦地質事業不斷前進和發展的光輝旗幟。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人沒有自己的鈾礦地質事業,只有個別地質人員對鈾礦進行了零星的極其初步的探索。
  • 中國核工業尋根 走訪第一顆原子彈核原料產地(組圖)
    湖南郴州,已廢棄的七一一鈾礦礦井入口,該礦被稱作」中國第一功勳鈾礦」。 攝影:黎萌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改革開放40年,也恰逢中國核工業第一批廠礦創建60周年。整整60年前的1958 年5 月,我國開始建設自己的核工業,它們被稱為「核工業第一批廠礦」,七一一礦、七一二礦、七一三礦、二七二廠……一個個數字符號帶著很強的時代烙印。我國核工業體系就在這些廠礦裡發端,它們的建成與投產,從源頭上保障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第一艘核潛艇的成功研製。時間往前推至1955年1月15日,這是共和國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
  • 中國核工業從這裡走來——來自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
    中國核工業從這裡走來——來自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蹲點報告新華網  作者:高敬、安娜  2019-04-25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中國核工業從這裡走來
  • 五中全會解讀:加速核工業數字信息賦能發展
    ;有利於我國核工業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方向發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信息系統、平臺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極大提升研發、生產效率,縮短項目周期,有效降低成本,控制工期。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數字信息技術的應用可替代傳統管控模式,降低人為失誤因素,及時發現問題故障,保障安全生產運行。
  • 專場招聘(一)——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簡稱中核華興)隸屬於中核集團,是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企業)的重點成員單位。公司始建於1958年,曾承擔過我國「兩彈一艇」試驗基地以及許多重要核工程、軍工工程的建設。公司隨著我國核工業的發展經風歷雨,不斷砥礪前行。
  • 「核工業功勳」人物李冠興院士逝世
    今天,突然傳來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的消息。李冠興院士是「核工業功勳」人物之一。中核集團宣傳文化中心正在進行核工業功勳人物的系列報導,就在一周前,編者還簡訊聯繫過李院士,得到回覆「十分抱歉,我在住院治療。」
  • 還記得中國核工業事業奠基人嗎
    2018年10月  面對中國在貿易談判桌上的寸步不讓  氣急敗壞的川普  在萊特希澤等主戰派的慫恿下  竟再次向中國舉起制裁大棒  10月10日,美國能源部宣布:  鑑於中國可能將美國的核技術運用到新一代核潛艇、以及核動力航母等軍用技術上,決定對中國廣核集團實施禁運,嚴格限制民用核技術輸出中國
  • 湖湘地理|「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勳鈾礦」,神秘與莊嚴褪去
    711礦,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座鈾礦,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第一顆氫彈升空、第一艘核潛艇下水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讚譽為「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勳鈾礦」。核工業711功勳鈾礦舊址,作為軍工遺產,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 中國核工業的創建與核燃料循環體系 - 新華網上海頻道-專題報導
    核工業是20世紀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是世界最偉大的工程成就之一。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完整的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
  • 中國核建: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引進投資者對子公司增資...
    證券代碼:601611       證券簡稱:中國核建         公告編號:臨 2020-087債券代碼:113024       債券簡稱:核建轉債轉股代碼:191024       轉股簡稱:核建轉股                   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引進投資者對子公司增資實施市場化債轉股的公告
  • 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及核工業精神巡迴宣講報告會在太原舉辦
    4月10日,在中輻院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之際,由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核工業科技館承辦的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及核工業精神宣講團巡迴宣講(太原片區)報告會在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國際報告廳隆重舉行。報告會分英明決策、發展原子能事業,艱苦創業、「兩彈一艇」驚天地,兩彈元勳、以身許國,不忘初心、核鑄強國夢四個篇章。
  • 安徽省核工業勘查技術總院到空間信息與測繪工程學院走訪調研並...
    1月6日上午,安徽省核工業勘查技術總院院長鄧舜喜、黨委書記蔣永兵等一行5人到空間信息與測繪工程學院走訪調研,雙方在學院樓南502會議室進行了座談交流。 學院黨委副書記劉瑞介紹了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的相關情況。    鄧舜喜介紹了安徽省核工業勘查技術總院的發展歷史、業務範圍、組織機構等方面的情況,以及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安徽省亳州市數據與應用中心的業務進展與人才需求狀況。蔣永兵從學習、人才招聘、交流等方面介紹了此次走訪調研的目的。
  • 核聚變中心組織全體黨員前往2020年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
    為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
  • 三方聯手 成都將成為「核」人才的搖籃
    昨日(6日)上午,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四川大學三方共建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協議籤字儀式舉行,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餘劍鋒,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院士代表三方在協議上簽字。這標誌著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的三方共建正式啟動。
  • 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專家委成員龐興才被查
    1986年8月參加工作,199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月,任核工業西南地質局二八三大隊高級工程師、核工業西南建設工程總公司副總工程師;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任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核工業西南建設工程總公司總工程師;2000年12月至2002年2月,任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核工業西南建設工程總公司執行經理;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任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核工業西南建設工程總公司總經理助理
  • 郭冬發力促國產質譜儀器發展——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
    日前,儀器信息網(www.instrument.com.cn)編輯專程採訪了郭冬發,請他為我們介紹了他目前的主要研究工作,質譜技術在核地質分析領域的應用情況,以及對於國產質譜儀器發展的看法和建議。
  • 「我要測網」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
    我要測訊 為了解中國檢測市場檢測機構的綜合實力,將好的檢測機構及其優勢檢測項目推薦給廣大用戶此外,「中心」的兩名博士生導師已經為社會培養多名地質行業優秀人才,「中心」技術人員多年來在《質譜學報》、《礦物學報》、《鈾礦地質》等期刊雜誌上發表論文上百篇;「中心」科研人員在2012、2013年連續發現多種新礦物,命名獲得國際礦物學會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