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聯手 成都將成為「核」人才的搖籃

2020-12-04 央視網

    核科學與核技術在20世紀取得了輝煌成就,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能源、環境、材料檢測、醫學、國家安全等眾多領域,對涉「核」專業人才的需求由此急劇膨脹。昨日(6日)上午,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四川大學三方共建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協議籤字儀式舉行,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餘劍鋒,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院士代表三方在協議上簽字。這標誌著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的三方共建正式啟動。

    據了解,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為實體性學院,主要以四川大學物理學院為支撐,由核工程與核技術系、應用化學專業的放射化學方向等部分以及董事會單位的兼職專家和實驗室構成。學院將設立5個核類本科專業,為國家、地方培養急需的核科技人才。

    葛紅林在致辭中表示,作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國家「三線」建設時布局形成的核工業發展重要基地,成都歷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核工業發展,此次三方共建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適應國家建設需要,符合國家核工業發展戰略,順應先進生產力發展趨勢。相信四川大學必將把新學院建設成為我國核技術應用科研教育基地和國家培養核科學高級人才的基地,為我市核工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為推動成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關於核能的發展規劃預示著核工業廣闊的發展空間,對專業高級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中國核動力技術的主要研發基地就在成都。今日三方共建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適逢天時、地利、人和,可謂正當其時。」餘劍鋒說,中核集團將以推進學科建設、提供實習基地、促進科研學術交流、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共同申報課題、聯合科研攻關等方式參與共建。

    謝和平說,作為國家布局在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四川大學長期以來在利用自身科研與人才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此次三方共建四川大學核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正是四川大學在國家高度重視核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核能和核技術應用迅速發展的良好宏觀環境下,走校、地、企合作新路,探索「產學研」結合新模式的重大舉措,三方發揮各自優勢,必將共同推進中國核科學技術的發展。

    「我們計劃用3—6年建成4至5個核科學與技術類本科專業,招生逐年遞增。」負責籌備該學院建設的四川大學物理學院院長龔敏介紹說,目前,學院已經招收了核技術應用和核物理兩個專業的學生,招生人數為108人,「明年計劃新增核工程專業和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兩個專業,力爭把招生規模擴大到200人。」

    成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朱志宏出席籤字儀式。(記者 張魁勇 張崢)

責編:李興存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華東,誰才是石油人才的搖籃
    石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至關重要,而石油企業也一直是國家經營,很多家長和學生畢業之後也希望能夠進入石油類的企業,那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以石油命名的高等院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作為211工程大學,在行業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誰才是石油人才的搖籃呢?
  • 成都有望「聯手發展」的兩縣市,若能成功,或將迎來新機遇
    文/情感舵手梁菲菲(歡迎個人轉載與收藏)陪你聊情感,隨你看時光近年來,成都在自身的發展上風生水起,而且名氣也大漲。因此成都在自身的發展上將會迎來全新的變化,實現同城化對於成都的發展而言大有裨益。在成都的所屬範圍下有望聯手發展的兩個縣市分別是彭州市和都江堰市,這兩個地區在自身的發展上都非常不錯,而且二者之間的距離也非常近,平時的交流往來上也較為緊密。彭州市當地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坐落在市內一些較為發達的縣城周邊,使其受到這些地區的影響,在經濟層面的發展上有所提升。
  • 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亮相!「一核四區」,361.6平方公裡
    布局「一核四區」 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裡《徵求意見稿》中明確,科學城總規劃面積361.6平方公裡,由「一核四區」構成,形成「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一核」即成都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 2020中國大學院士校友排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成「中國院士搖籃」
    哪所高校是中國兩院院士的搖籃?哪些高校培養造就的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校友最多?哪些大學是立志成為學界領袖和科技精英的全國最優秀考生的首選?2020年7月23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公布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2020中國大學院士校友排名和2020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等榜單。
  • 青科會分論壇多個項目落地 溫州大學打造科創人才「搖籃」
    水生態環境健康國際研討會後,中國科學院院士、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金振民感觸滿懷:「重視教育、重視人才,溫州確實是科技創新的熱土,溫州大學有潛力成為科技人才培育的『搖籃』。」此次峰會上,溫州大學廣結科創「碩果」。
  • 「科技探索」一分鐘了解最新科技,中國可控核聚變最新研究成果
    從某種意義來說,核聚變的商業化一旦完成,將會為人類打開一個新時代。也正因此,各科技大國都在努力早日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而努力。核聚變材料來自於大海中的氘和氚,一公升海水可以換算成三百公升汽油。可控核聚變所帶來的清潔能源價值,從某種意義來說,將會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能量源。
  • 錢學森科技大學終於要來了,希望它是一所培養人才的搖籃
    希望以錢學森名字命名的錢學森科技大學,不要只是為了辦所大學而已,應該像錢學森一樣,讓這所大學成為科技的搖籃,人才培養的搖籃,為我國的科技事業貢獻一份力量,起到帶頭作用。
  • 「中國信息通信人才的搖籃」——重慶郵電大學怎麼樣?
    學校歷史可追溯至1950年,在抗戰時期交通部郵政總局原址上開辦郵政人員培訓班;之後在此基礎上,歷經變遷;1959 年由國務院批准成立為重慶郵電學院,並開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為當時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2000年由信產部劃轉重慶市管理,實行部市共建;2006 年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2013年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 [科技日報]中外展開先進核聚變能源研究合作
    本報訊 (楊保國 記者吳長鋒)8月13日,中國科大校長侯建國院士、普林斯頓大學等離子體物理國家實驗室主任Stewart Prager教授、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李建剛研究員代表三方籤署在先進核聚變能源研究方面進行全面的協議,三方將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在核聚變理論、裝置實驗、聚變堆總體、聚變堆關鍵技術研發方面進行全面合作,同時將醞釀成立以培養人才為核心內容的先進核聚變能源協同創新中心
  • 雄兵連目前最強敵人出現,惡魔天使地球將聯手對付三角體
    目前國產動漫雄兵連乾坤篇已經更新到第八集,而繼饕鬄被趕出銀河系之後,目前動漫雄兵連裡最強的敵人三角體出現了,根據第八集的劇情來看,惡魔天使地球將很有可能會聯手一起對付三角體。而天使和惡魔以及地球之間的戰鬥也是為了各自的利益,惡魔是為了弘揚自己的信念,天使則是為了不讓自己的信念墮落,地球自然則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家園,但是當三方的利益都受到了威脅的時候,三方聯手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
  • 中國"人造太陽"的搖籃,四川樂山585基地
    四川樂山最出名的是樂山大佛,今年樂山發大水「大佛洗腳」成為熱搜。在離樂山大佛不遠處有一個叫肖壩的地方,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從大城市來了一群人,在這裡幹成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中國的&34;受控核聚變在這裡誕生了,它就是中國第一個受控核聚變裝置一一中國環流器一號。
  • 喜訊| 萬新光學成為眼鏡行業首家職業技能等級「第三方評價機構
    萬新光學集團成為全行業首家獲得職業技能等級「第三方評價機構」的企業!江蘇省首家獲此資格的民營企業!  10月9日,以江蘇省職業能力鑑定中心主任蔣洪衛為首的職業技能鑑定中心評估專家組,對萬新光學集團申報的職業技能等級「第三方評價機構」項目進行了現場評估。
  • 成都與西南交大中車合作 共同推進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申建
    成都與西南交大中車合作 共同推進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申建 中 小】   2月26日,成都市與西南交通大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攜手將成都打造成為全球軌道交通產業發展高地
  • 中國核聚變發電技術會成為世界第一嗎?你怎麼看?
    中國核聚變發電研究目前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在國際上誰會成為第1個成功實現商業聚變發電的國家呢?今天就隨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中國的受控核聚變研究始於60年代初,基本與國際社會同步。雖然在早期,中國的聚變工程相對滯後,但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在受控核聚變領域的建設和研究迅速追上了發達國家。
  • 行在柳暗花明處 PET/CT將成為獨立影像中心的核心業務之一
    近日,由平安醫保科技旗下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主辦的「見微知著·核聚共贏」第一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在江城武漢圓滿召開。在供給失衡的情況下,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出現顯得尤為重要,PET/CT也必將成為其核心業務之一。
  • 《農村電商人才報告》:2025年人才缺口將達350萬 拼多多正在成為...
    「中國農產品的『網際網路+』剛剛進入高速發展的第二階段,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未來需要政府搭好政策舞臺,高校電商人才培訓體系和拼多多、淘寶等電商平臺全力投入,將推動農村電商迎來一個新的時代。」中國農大智慧電商研究院院長、課題組負責人郭沛說。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開幕!今天這場論壇,「北鬥」「5G」成...
    今日(11月22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配套活動——四川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論壇暨座談會在成都舉行,行業專家齊聚,共話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趨勢及四川導航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11月23日至25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舉辦,這也是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首次進入四川。
  • 中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圖為12月4日拍攝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工作人員在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的真空室內作業(2019年5月27日攝)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
  • 成都市市長王鳳朝調研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
    成都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王嘉圖介紹了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的建設規劃和重點平臺項目,表示中科院充分發揮建制化優勢,正在加快集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交叉研究平臺等科技創新資源,對標科技創新中心,高質量建設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積極引進中科院優秀團隊和資源,打造全國領先的科研體系。中科院作為成都科學城的重要支撐,將為成渝科創中心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 杭州武漢成都滅掉一線,虹吸人才
    搶人才大戰階段性成果已出現,中國最具吸附力的黑洞城市誕生了!這就是:杭州武漢成都!樓市資本論研究院據BOSS直聘發布的《2019春招旺季人才趨勢報告》顯示,春招旺季企業人才需求同比增長36%,杭州、武漢、成都成為求職者離開一線城市後首選的前三個城市。什麼是黑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