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實現基於丙酮酸響應基因迴路的中心代謝動態調控

2020-09-09 生物世界

近日,Nature Chemical Biology 期刊在線發表了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生物系統與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陳堅院士團隊劉龍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Pyruvate-responsive genetic circuits for dynamic control of central metabolism。


如何實現微生物中心代謝網絡代謝流的最優分配是構建微生物底盤細胞的關鍵。基因迴路目前被廣泛應用於代謝網絡的動態控制,其可以有效避免有毒中間代謝物的積累,平衡細胞生長與產物合成的代謝流,從而提高產物的合成效率。這些基因迴路大多通過響應外界環境信號、中間代謝物和信號分子發揮功能。然而,目前缺乏能夠響應胞內關鍵中心代謝物的基因迴路,例如丙酮酸

丙酮酸是連接細胞糖酵解途徑與三羧酸循環的關鍵中心代謝物,其一方面為產物的合成提供碳骨架,另一方面進入三羧酸循環為細胞生長提供能量與還原力。因此,構建響應胞內丙酮酸濃度的基因迴路能夠實現碳中心代謝流的動態控制,進而促進中心代謝衍生產物的高效合成。


本研究首先基於大腸桿菌來源的丙酮酸響應轉錄因子PdhR,在枯草芽孢桿菌B. subtilis)中設計、構建了丙酮酸響應基因迴路,進一步通過突變以及改變PdhR在啟動子上的結合序列與位置,優化了丙酮酸響應基因迴路的動態範圍,隨後測試了所構建基因迴路的正交性和響應閾值。

基於PdhR的丙酮酸響應基因迴路的構建和特性


然而,獲得的基因迴路都為丙酮酸激活型的迴路,為構建丙酮酸抑制型的基因迴路,需要在基因迴路中引入「非」門,實現正負信號的轉換。反義轉錄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基因表達調控方式,其通過形成反義RNA以及轉錄幹擾影響正義鏈編碼基因的表達。相對目前常用的sRNA和CRISPRi調控系統,反義轉錄並不需要在細胞中引入異源的調控蛋白且能夠同時發揮順式與反式的調控功能,因此具有更好的潛在應用前景

作者首先驗證了反義轉錄在枯草芽孢桿菌中的功能,並結合實驗數據以及模型預測,發現轉錄幹擾是反義轉錄發揮功能的主要機制,並揭示活性越強的啟動子越容易因為「自閉塞效應」而受到轉錄幹擾的影響。此結果意味著反義轉錄的調控元件不需要在質粒上進行表達,就能夠通過順式作用的方式有效的調控目的基因的表達。隨後,作者結合反義轉錄以及高通量篩選技術,成功獲得丙酮酸抑制型的基因迴路。從而獲得受胞內丙酮酸誘導的功能基因迴路

枯草芽孢桿菌中反義轉錄調控作用的功能測試


利用反義轉錄構建丙酮酸抑制型基因迴路


最後,作者利用雙功能的丙酮酸生物傳感器設計反饋控制系統,該系統使細胞能夠自發地響應胞內丙酮酸濃度,動態優化枯草芽孢桿菌中心碳代謝途徑的代謝流,從而使枯草芽孢桿菌高效合成葡萄糖二酸。通過動態下調糖酵解途徑中的pgi基因,戊糖磷酸途徑中的zwf基因和動態上調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徑中ino1基因的表達,葡萄糖二酸的搖瓶產量提高了154%,而傳統的靜態調控策略僅提高35%。動態調控菌株中的丙酮酸含量出現了振幅式變化,證明所建立的反饋迴路成功動態控制了枯草芽孢桿菌的中心碳代謝途徑

枯草芽孢桿菌中葡萄糖二酸合成的動態調控

據悉,江南大學博士生徐顯皓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陳堅院士和劉龍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870069,31930085,21676119)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A0900300,2018YFA0900504)、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KYCX18_178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專項資金(JUSRP51713B)和BBSRC (BB/R01602X/1)的資助。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0-0637-3

相關焦點

  • Nat Microbiol | 真核系統基因迴路的自動化設計
    該文章在發展釀酒酵母轉錄調控元件定量設計的基礎上,首次實現了真核生物中基因迴路的自動化設計,並實現了大規模基因迴路長時間(包含11個轉錄因子,大於兩周時間)的穩定狀態切換和動態過程預測。在這些相互作用中,基於DNA——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轉錄調控有多種形式可以實現不同的運算,同時兼有信號放大的作用,因此最常被用來構建基因迴路【1】。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建立基於細胞內源性群體感應和CRISPRi的新型多靶點動態調控系統
    該研究在鏈黴菌中創建了一種便捷、普適、自發驅動的動態調控系統,可以同時對多個基因進行強度可調的動態轉錄幹預,有效地提高目的產物的合成效率,為微生物天然產物細胞工廠的研究與改造提供了新策略。隨著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傳統的基因敲除和過表達等靜態代謝工程手段的局限性逐漸顯現,對新技術、新策略的需求日益迫切。
  • 丙酮酸激酶調控胰島素分泌通路的信號強度
    丙酮酸激酶調控胰島素分泌通路的信號強度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3:44:19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Matthew J. Merrins和耶魯大學Richard G.
  • 萜類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關鍵酶改造和調控研究等系列學術報告
    周景文,博士,江南大學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和2006年分別獲華中農業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9年獲江南大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微生物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強化微生物合成植物天然產物相關研究。
  • Nature子刊: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to nutrient availability」的研究論文,揭示秀麗隱杆線蟲轉錄調控蛋白HLH-11及其哺乳動物同源蛋白TFAP4能夠感知營養條件,調控脂質代謝。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快速有效的利用脂質供能可以為機體提供生存優勢,因此該機制在物種間具有保守性。環境中營養物質水平的變化能夠調控脂質代謝相關酶的轉錄,導致代謝的重編程。有研究表明,轉錄因子HLH-30/TFEB,核激素受體NHR-49/PPARα等能夠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通過調節脂質代謝相關基因的轉錄,促進脂質的分解供能。然而,對於營養條件對脂質代謝調控的理解還需要更近一步的研究。
  • 劉穎組報導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在線蟲中,編碼脂質代謝酶的基因atgl-1,lipl-1,lipl-3,acs-2,fat-7的表達水平可以受到飢餓的調控【6,10-11】。轉錄因子在調控這些基因的表達上起到了關鍵作用。HLH-11及其哺乳動物同源蛋白TFAP4能夠響應營養狀態,調控脂質代謝。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2020年度,來自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朱健康院士以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共發表了 6 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內容。
  • Cell Metabolism:Warburg效應新視角:M2型丙酮酸激酶如何調控細菌...
    2015年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M2型丙酮酸激酶四聚化能逆轉細菌內毒素LPS引起的Warburg效應M2型丙酮酸激酶在穩定Hif-1α 和調節Hif-1α 下遊的靶基因表達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2型丙酮酸激酶四聚化能減弱細菌內毒素LPS引起的M1型巨噬細胞反應M2型丙酮酸激酶是激活的巨噬細胞糖酵解代謝途徑轉變的重要決定因子
  • 廣州大揭示生物鐘基因GmLHY調控大豆乾旱脅迫響應的分子機制
    . | 廣州大學劉寶輝/李美娜團隊揭示生物鐘基因GmLHY調控大豆乾旱脅迫響應的分子機制責編 | 逸雲,發現四個GmLHYs基因功能同時缺失會增強氣孔對乾旱的響應,降低大豆葉片失水速率,進而增強植株的耐旱性,說明它們在大豆耐乾旱脅迫中起負調控作用。
  • 【學術前沿】劉穎組報導HLH-11/TFAP4響應營養物質水平調控脂質代謝
    環境中營養條件的變化能夠被機體感知,從而調控上述代謝酶的轉錄,進行代謝的重編程【3,5,6,9】。在線蟲中,編碼脂質代謝酶的基因atgl-1,lipl-1,lipl-3,acs-2,fat-7的表達水平可以受到飢餓的調控【6,10-11】。轉錄因子在調控這些基因的表達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 PNAS|愛荷華州立大學|PPDK基因與玉米品質性狀的精準調控
    玉米胚乳中重要的轉錄調控因子Opaque 2 基因發生突變會使玉米中的賴氨酸含量大幅度上升,可極大地改善玉米籽粒的蛋白質品質,利用 opaque2 ( o2) 突變體是目前獲得高賴氨酸優質蛋白玉米的主要手段。但 o2玉米常會產生一些不良的農藝性狀,尤其會形成粉質胚乳。
  • 腦科學日報:免疫細胞可塑造大腦的神經迴路;莫扎特音樂的益處
    遺傳電路,即相互作用的基因網絡,可以用於執行生化計算。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的陳業研究員,就在發展釀酒酵母轉錄調控元件定量設計基礎上,首次實現了真核生物中基因迴路的自動化設計,並實現了大規模基因迴路長時間(包含 11 個轉錄因子,大於兩周時間)的穩定狀態切換和動態過程預測。
  • Plant Cell | 英國利物浦大學通過調控景天酸代謝途徑研究植物對乾旱脅迫的響應機制.
    2020年2月12日The plant cell發表了來自英國利物浦大學的James Hartwell和Peter J. D.
  • 組蛋白乳酸化修飾調控基因表達
    組蛋白乳酸化修飾調控基因表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4 16:57:06 美國芝加哥大學Yingming Zhao和Lev Becker等研究人員發現,組蛋白乳酸化修飾能夠調控基因表達。
  • 雙酚類似物對HepG2細胞的代謝調控
    六個途徑(苯丙氨酸代謝; D -穀氨醯胺和D-穀氨酸代謝;丙酮酸代謝;甘氨酸,絲氨酸和蘇氨酸代謝;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穀氨酸代謝;糖酵解或糖原異生),其中包括兩個以上的目標,在整個過程中被BPAF影響(圖4B)。
  • 科學家開發出高通量檢測單細胞mRNA動態
    細胞命運轉變以及響應外界信號的過程中會改變細胞類型特異(cell-type-specific)的基因表達,而基因表達的豐度(total RNA level)是由mRNA轉錄、加工、降解等過程共同決定的。在含有多種細胞類型的複雜組織和系統中,在單細胞水平準確測定這些 mRNA動態變化過程對於理解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科學家在工業微生物中建立新型多靶點動態調控系統—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姜衛紅研究員課題組在工業微生物鏈黴菌中創建了一種便捷、普適、自發驅動的動態調控系統,可以同時對多個基因進行強度可調的動態轉錄幹預
  • 天津工生所在微生物代謝調控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
    代謝調控技術是構建微生物細胞工廠的重要技術手段,構建高效平衡的代謝途徑能夠抑制副產物或者中間產物的積累,提高目標化合物產量。代謝途徑的優化一般是在轉錄水平和翻譯水平上進行代謝途徑基因的優化,包括啟動子工程、RBSs工程、DNA拷貝數、細胞器的劃分和動態啟動子調控等。
  •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黃來強教授共同主持完成世界首個蘭花全基因...
    這是「蘭花基因組計劃」取得的最新重大研究成果,由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黃來強教授和國家蘭科植物種質資源保護中心暨深圳市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簡稱國家蘭科中心)劉仲健教授共同發起和主導,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臺灣成功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等多個研究機構組成的國際團隊合作攻關完成。
  • 糖代謝PCR晶片分析雙酚類似物對細胞的代謝調控
    擾亂的通路分析分析BP類似物擾亂的代謝途徑。我們發現7個途徑(苯丙氨酸代謝; D-穀氨醯胺和D-穀氨酸代謝;賴氨酸降解;氨基醯基-tRNA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謝;甘氨酸,絲氨酸和蘇氨酸代謝;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穀氨酸代謝)與15在BPA暴露中鑑定的代謝物相關(圖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