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地球的生物來說,有三種東西是不可或缺的,陽光、水和氧氣。今天,我們重點談一下氧氣對生物的作用。
46億年前,地球剛誕生的時候,是沒有氧氣存在的,一直持續到28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光合作用生物——藍藻出現,他們不斷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源源不斷的注入空氣中,於是,地球迎來了第一次大換血。
至此,地球上第一批生物——厭氧生物逐漸滅絕,地球成為了喜氧生物的天堂,而且,根據科學研究,地球曾經有過富氧時代,那個時期,地球上的昆蟲都有數米長。
氧氣對人類究竟有多重要?
人類離不開氧氣,毋庸置疑。
但氧氣同時也存在著它的「陰暗」面,當人類享受氧氣帶給我們的痛快呼吸之時,我們也在因為氧氣而慢慢衰老。
我們知道,人類的體內存在著自由基,它和我們的衰老密不可分,而氧氣,就是它的幫兇。
氧氣是一種慢性毒藥?
如果氧氣含量過高,人類也會中毒,這一點對人們來說非常不可思議,不過實際上,它的確是真的。
如今,地球上氧氣含量為21%,如果氧氣含量過高,對人體就會產生副作用。
在純氧環境下,氧氣對所有的細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過多,會引起肺部毛細血管屏障被破壞,導致腦瘀血或者出血,嚴重則會影響呼吸功能,並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
如果氧氣濃度再高些,人會在數分鐘內發生細胞變性壞死,抽搐昏迷並死亡。
根據科學研究,大約80年左右,氧氣就會殺死一個生物,這其實就是氧氣進入體內,和自由基反應導致的人類衰老。
由於自由基高度的活潑性與極強的氧化反應能力,能通過氧化作用來攻擊其所遇到的任何分子,使機體內大分子物質產生過氧化變性,交聯或斷裂,從而引起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破壞,導致機體組織損害和器官退行性變化,從而導致人類產生病變或者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