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華網
【財華社訊】京信通信(02342-HK)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期內,公司收入為22.38億元(港幣,下同),按年同期減少18.6%;股東應佔利潤為0.53億元,按年同期減少35.4%;毛利率增加0.8個百分點至32.5%。每股基本盈利2.09港仙,中期股息每股0.7港仙,派息比率為33.5%。
公司主席霍東齡表示,新冠疫情影響5G建設,但是疫情催生各行各業大量的信息化需求並且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智能化和線上化的發展令5G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更加凸顯。受第一季度疫情影響,中國主要運營商5G建設步伐放緩,隨著疫情好轉,5G建設進程逐漸恢覆正常。
他又說,集團繼續和三大運營商保持良好的合作,攜手推進5G建設,共同促進中國經濟的數位化轉型、智能升級和融合創新。集團亦不斷深化和中國鐵塔合作,提供適用於不同場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疫情之下,集團5G產品供貨穩定,部分產品在歐洲和亞太地區獲得商用。
國內方面,4G網絡建設於去年已完成,5G網絡建設初期主要採用AAU站型,運 營商直接採購需求大幅下降,但隨著中移動和中廣電基於700MHz、中聯通和中電信基於2.1GHz合建5G網絡,需求將重回增長。
公司管理層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客戶中三大運營商佔41.5%,同比下降38.8%,但是中國鐵塔佔總收入7.7%,同比上升63.4%。
網絡產品方面,公司採取「宏基站+小基站」建網模式,上半年公司5G雲化小基站已在三大運營商10餘省份開展試點。管理層說,上半年逐步推進5G小站的科研試點和行業應用,部分項目已獲訂單合同。此外,公司還致力打造有競爭力的5G雲小站+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整體解決方案。
國際市場方面,期內來自國際客戶及核心設備製造商的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了4.9%至8.12億元,佔集團於收入的36.3%。管理層說,國際客戶主要覆蓋亞太、歐洲、中東等客戶,期內部分地區收入仍有增長,其中歐洲上升10%,印度市場同比上升289%。
期內,來自天線及子系統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45.0%至8.34億元,佔集團收入的37.3%。收入下降主要由於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國內外部分需求延緩,以及國內運營商直接採購需求下降。
此外,來自網絡系統業務的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7.8%至4.05億元。管理層說,各國「封鎖隔離」導致流量發生區域變化,同時網絡流量需求大增,網絡容量不足亦帶來擴容需求。
公司管理層又說,隨著國內加快5G網絡部署,公司5G天線市場有機會大幅增長,目前已經完成產品準備、需求孵化和規模試點,進入批量供貨階段,將為業績作貢獻。
公司主席霍東齡及其他管理層出席視頻記者會並回答提問,節錄如下:
Q: 有市場消息指,國內設備商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令5G基站出貨速度減慢,加上美國主要用諾基亞和愛立信做5G。這一情況對下半年公司業務的影響?
A: 國內設備商的傳聞真假尚不知。目前來講,雖然出現中美之間的問題,但是全球分工大趨勢沒有改變,特別是民間資本動能依然很大。全球的經濟秩序可能會出現一些調整,在歷史長河裡這不是一個大的問題。對於公司來說,合規、合法的經營很重要,我們尊重產權,也做了很多工作。現在出現的情況是暫時的,目前沒有對我們產生大的影響,海外業務的擴大多少受到疫情和地緣政治的影響,但是依然有我們的發展機會,目前業務發展是平穩的。
Q: 公司提到疫情影響,但是中國的情況好於其他國家,疫情是不是影響公司業績的唯一原因?
A: 業績的下降一方面是疫情,一方面是我們在進行4G向5G的轉型,而且5G的建設進度受到疫情影響有一些滯後,但是我們對下半年的建設進度有信心。
Q: 中興通訊的5G訂單情況。
A: 在上半年我們收到了一些有關5G設備的訂單,在5G訂單上我們看到了穩定的增長,我們預計今年中興通訊的5G訂單會有不錯表現。
Q: 若華為被美國制裁,對公司未來建小基站的影響?
A: 由於提供設備不是只有一間公司,我們會根據自己的成本效應來決定,取決於自己的投入產出。從成本效益來說,小基站有自己的優勢和互補性。我們很難猜測影響,只能根據市場的變化來應對,並對所有客戶保持中立的態度。
Q: 海外訂單和內地訂單的毛利率有什麼差異?
A: 一般海外訂單的毛利率優於中國內地。這兩個很難做對比,由於海外的個別國家和地區提供的產品不同,這個數據沒有可比性。
Q: 小基站晶片用歐美和中國內地的佔比是多少?
A: 我們在通訊領域上既有合作又有分工,我們也致力用各領域先進的技術去構建小基站。不管是國內,還是歐美,在基站裡能發揮最大效用的,我們都會使用。我們內部有嚴格的條例,亦會遵循各國法律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