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關於海洋生物的書太混搭了!一邊科普一邊還教你怎麼燒

2021-01-11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雯 通訊員 張夢楠一位是清朝手繪師聶璜,一位是有560萬粉絲的「博物小亮」,相隔300年的「相遇」,會有怎樣的碰撞?

  1月7日,「博物小亮」張辰亮攜新書《海錯圖筆記》,在杭州嘉裡中心的西西弗書店舉行分享會。當天下午2點,距離分享會開始還有一個小時,書店裡已經坐滿了年輕人。

  一位金姓女孩說,她喜歡張辰亮是因為在他與粉絲在微博上的互動特別密切,沒有距離感。而她之所以來見張辰亮,是因為她「喜歡燒菜」。

  出版方說,這本書面向的對象是:博物粉絲群、科普愛好者、海洋生物研究者、有好奇心的年輕人、有閱讀習慣的都市人群。好像,沒有說到愛燒菜的年輕人。不過,翻一翻《海錯圖筆記》,就會明白為什麼愛燒菜的女孩會來參加這場分享會。

  說起《海錯圖》,大家都不陌生。《海錯圖》由清代畫家兼生物愛好者聶璜繪製。

  聶璜苦於自古以來都沒有海洋生物的相關圖譜流傳,決定自己畫一本。康熙年間,他遊歷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多地,考察沿海生物。每看到一種,就把它畫下來,並翻閱群書進行考證,還會詢問當地漁民,來驗證古書中記載的真偽,共描繪了300多種海洋生物。

  經過幾十年積累,聶璜最終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完成了《海錯圖》。這也是他唯一傳世的作品。

  張辰亮說,聶璜是杭州人。不過,除了一本《海錯圖》,這個杭州男人並沒有留下太多痕跡。

  「聶璜不是官員,也不是大畫家,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民間生物愛好者。」張辰亮說,聶璜完成《海錯圖》之後,就從歷史中消失了,書也沒了下落。直到雍正四年這部書才重現江湖。這一年的皇宮檔案記載,太監蘇培盛把《海錯圖》帶入了宮中。

  對,就是《甄嬛傳》裡的那個蘇培盛。之後,乾隆、嘉慶、宣統等皇帝都翻閱過這部圖譜。聶璜與張辰亮,雖然是不同時代的博物愛好者,但他們對大自然的探索熱愛是一致的。

  2014年,《海錯圖》出版。自小對動物感興趣的張辰亮,立馬跑到故宮神武門旁的售賣點,買了一本。

  張辰亮發現,由於時代所限,《海錯圖》中也有很多不靠譜之處,有些動物聶璜僅根據別人描述而繪製的外形,就會有很大的失真。關於生物習性的記載,也是真假混雜。

  例如,《海錯圖》描寫了這樣的一個場景:一條帶魚咬鉤後,另一隻會咬住它的尾巴,從而被一起提出水。

  舊時,帶魚的這種行為引發了人們的想像。《海錯圖》寫道, 《物鑑》等古書說,帶魚本來就是一個叼著一個的尾巴,排隊遊泳的。只要抓到一條,就能像拽纜繩一樣拉起「帶魚鏈」。

  而漁民告訴聶璜:「帶魚咬鉤後,在水中掙扎。旁邊的帶魚為了救他,會咬住他的尾巴拽,結果自己也被釣了上來,頂多兩三條而已,什麼幾十條連成串的都是瞎傳,不要信。」

  張辰亮說:「在今天看來,這個漁民的『闢謠』只對了一部分。帶魚連串確實沒有數十條那麼誇張,但它們咬尾巴不是為了救同伴,而是同伴的掙扎引發了它們的食慾。」

  從2015年夏天開始,他用今天生物學的角度,對《海錯圖》中的生物進行分析考證,辨別真偽,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後,鑑定出畫中生物的真身。

  「這就像在破案一樣,非常過癮。」他和聶璜一樣,走了很多路,但是比較而言,他走得更為廣闊,「我還去了遼寧、福建、廣東、廣西、天津及日本、泰國等地搜集素材、實地考證……」

  最後,張辰亮讀《海錯圖》的30篇筆記,就形成了這本被年輕人追捧的《海錯圖筆記》。書中,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紙堆裡的考據,有中國人和大海之間的逸事,也有一些我個人的絮叨」,燒菜自然也包括其中。

  比如,淡菜的燒制、豆腐魚的做法、馬鮫魚的吃法……張辰亮筆下的經驗,有別樣的趣味。難怪,文章開頭那位金姓女孩這樣說張辰亮:「書寫得好,魚也做得這麼好!」


相關焦點

  • 大冬天裡一邊曬太陽一邊吹電風扇 杭州這裡醬貨大戰開場
    立刻,太廟察院前巷這一帶就上演了「醬貨大戰」。太廟這裡,一直富有老杭州的生活氣息。而老杭州冬天的餐桌上,怎麼能少得了醬鴨等醬貨呢?陽光暖洋洋地曬下來,面前徐徐展開一片醬貨的海洋,我衷心覺得,這一刻這種醬貨的香味,勝過了世界上任何一種香水。
  • 一邊是「連續2天明顯下降」,一邊是「拐點還未到來」,怎麼回事
    因為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得到良好的防控,所以大家有理由堅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這一場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阻擊戰!武漢加油!祖國加油!我們一定能贏!然而,又看到一則消息說「疫情拐點還未到來」,這意味著我們還需繼續做好防控疫情的措施,千萬不能有任何鬆弛,應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仍需繼續努力,堅決與病毒鬥爭到底。
  • 科學教育界的迪士尼,一邊玩一邊漲知識的廈門科技館
    一邊玩一邊漲知識,跟我們曾經的「紙上談兵」相比,現在的娃太幸福!廈門科技館被大家譽為科學教育界的「迪士尼」,上萬平方米的展區內,共有「海洋·搖籃」、「探索·發現」、「創造·文明」、「和諧·發展」、「兒童·未來」五大主題展館和4D影院、飛行影院等,目前前五大主題展館在2020年4月3日已恢復正常開放。
  • 全球最神奇的湖:一邊淡水一邊鹹水,一邊鳥語花香,一邊寸草不生
    至於說為什麼這個湖很神奇,想必知道這個湖的人也就知道了,因為這個湖呢一邊淡水一邊鹹水,一邊鳥語花香,一邊寸草不生,雖然聽起來有點複雜,但是下面看我慢慢說就懂了。但是呢在印度的就是鹹水,也沒有什麼生機,就是很荒涼光禿禿的,不得不說還真的是有點奇怪呢,也就是因為這神奇的景象,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裡旅遊。不過感覺這個湖還是蠻偏心的,怎麼能這麼明顯呢?哈哈,不過也是開玩笑,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定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不知道你去過這裡沒有?
  • 百度輸入法上線「滑行輸入」功能,這是要一邊滑行一邊打字?
    頓時讓我浮想聯翩,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輸入姿勢?難道要一邊滑行一邊打字?但轉念一想不對啊,這樣就不能算輸入法的新功能了。最多只能算一種新的打字姿勢。翻開百度輸入法的宣傳頁面,才了解「滑行輸入」的真相。原來是手指不離開屏幕,直接滑動輸入的打字方法。還真的是蠻有趣的方式。
  • A關於提升記憶力的書,這三本值得一看!
    在書中,東尼提到:記憶的基本元素有兩點,就是聯想和想像。不過除了這兩點之外還有來自古希臘人的「記憶基石」——地點。這三大要素貫穿了記憶術的始終,是我們學習記憶技巧所需要領會的三個概念。而關於記憶技巧,書中提到12個關鍵要素,它們分別是:感官、符號、運動、色彩、聯想、順序、性、「積極」的形象、幽默、誇張、想像、數字編號。這12種元素是上面三大要素的分支或者拓展,如果感興趣可以自己去買來看一看。在書中還介紹了基礎記憶訓練的核心體系,以及高級記憶體系。不過重心還是放在對記憶基礎的講解。
  • 霍金一邊喊話廢除中國天眼,一邊自己尋找外星人,你怎麼看?
    霍金,自從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西方知名度最高的物理學家,被稱之為宇宙之王,雖然他的身體被禁錮在了輪椅上,可這並不妨礙他的大腦神遊宇宙。近年來,中國在基礎科學方面的進展突飛猛進,尤其是中國天眼的落成,讓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擁有國。
  • 最新《自然》:一邊用電腦一邊刷手機,可能會損害記憶力?
    ▲一邊用電腦一邊刷手機成為不少人的常態這是一項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員們還做了一個單獨的調查,請這些志願者填寫問卷,評估他們的每周「多媒體多任務」(如一邊看電視一邊發消息)的操作量、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症)症狀、打遊戲的情況等一系列信息。
  • 最新《自然》:一邊用電腦一邊刷手機,可能會損害記憶力?
    網際網路用戶就像是算法的奴隸,在信息繭房裡被動地接受著「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的輪番轟炸。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最新研究,指出我們可能都是多媒體時代的受害者——同時使用多種形式的數字媒體,可能對青壯年的記憶力帶來負面影響。▲一邊用電腦一邊刷手機成為不少人的常態 | 123RF這是一項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
  • 一邊旅行一邊航拍下動人風景
    最近,她一邊旅行一邊航拍的達古冰川和烏蘭湖,讓她在抖音上獲得不少關注。 水瓶座的她,喜歡玩滑板,愛旅行,鑽研航拍時可以整夜不睡覺。她說,一邊旅行,一邊航拍下那些「立體的」動人風景,每次都覺得心胸開闊、心靈自由,仿佛自己就像鳥兒一樣,嗖的一下,就飛到了天空。
  • 大冬天裡一邊曬太陽一邊吹電風扇!杭州這裡醬貨大戰開場
    文娟一邊和客人討價還價,一邊分心對付我:「我做了幾年醬鴨了?我50歲開始做的,今年67歲了。」17年裡,其他東西可能變化很多,文娟做醬鴨卻是秉承老底子的做法。時間,要等天氣冷到蒼蠅沒了,可以開始做。鴨子,選呆大鴨和老鴨兩種。醬油,分馬大嫂和湖羊兩種。
  • 《自然》最新研究:一邊用電腦一邊刷手機,可能會損害記憶力?
    網際網路用戶就像是算法的奴隸,在信息繭房裡被動地接受著「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的輪番轟炸。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最新研究,指出我們可能都是多媒體時代的受害者——同時使用多種形式的數字媒體,可能對青壯年的記憶力帶來負面影響。
  • 超能全職媽媽養育兩個混血女兒,一邊帶娃一邊學習早教課程
    這對珊珊來說,尤為貼切。要知道,她是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養育兩個女兒。這期間她一邊帶娃,一邊學習早教課程,還開了一家兒童俱樂部,以及不定期地舉辦喜悅兒童市集——專為孩子提供經濟體驗的平臺。做全職媽媽,得擁有強大的內心「我覺得內心要非常強大,才能做全職媽媽,否則走著走著就要開始懷疑人生了。」珊珊說。
  • 華東政法大學校長文章:一邊走路一邊背英語的李克強
    由於我們這一代人的小學、中學都在「文化大革命」中度過的,沒有外語的基礎,所以克強入學時的英語也不好,但他非常勤奮,自己製作一個小本本,正面是一個英語單詞,反面是中文解釋,苦記硬背,看到英語單詞認識了,理解了,就翻過去;不認識或者還不太記得住,就看反面的中文解釋(《南方周末》去年發表的關於北大法律系77級的那篇文章,記者將這一點搞錯了,寫成:「正面是英語,反面也是英語」,這樣,就無法讓讀者理解當時我們背外語的方法和過程
  • 《勝利曙光》場景原畫:一邊冒險一邊遊歷
    《勝利曙光》場景原畫:一邊冒險一邊遊歷 作者:GM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0-31 16:53:00手機訂閱
  • 「魚療」餐廳異常火爆,一邊用餐一邊魚療,遇上腳氣重的人咋辦?
    「魚療」餐廳異常火爆,一邊用餐一邊魚療,遇上腳氣重的人咋辦?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上開始呈現出激烈的商業鬥爭。各行各業紛紛展露鋒芒,為自己爭取一份利益。吃飯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一邊魚療一邊享受用餐的快感。但是所有事物都會有弊端,如果有人有腳氣,那周圍的人還有辦法就餐嗎?魚療餐廳採用的是一種專門給人按摩的魚,會在水裡吃掉死皮,但是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反而可以有助於經絡循環。但是進行魚療就要考慮到脫鞋脫襪子以及腳氣的問題,因為如果氣味非常嚴重,就會嚴重影響顧客們就餐的體驗。
  • 她一邊種田,一邊收割美男獸
    她一邊種田,一邊收割美男獸書蟲們好!你們最愛的小編瀟瀟又來給大家推小說啦!最近書荒沒有?瀟瀟今天精選了幾本好看的小說送給大家,強推第一本,穿越到蠻荒獸時代變成一隻母老虎?且看羅曼如何在蠻荒,一邊種田,一邊收割美男獸!希望大家喜歡!一、《蠻荒小農女》作者:龍寶寶精彩導讀:穿越到蠻荒獸時代變成一隻母老虎?
  • 10首簡短有趣的「謎語詩」,一邊背古詩一邊猜謎語!你能猜對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0首簡短有趣的「謎語詩」,這些古詩詞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既是經典的古詩詞,也可以是一個謎語,可以讓孩子一邊背古詩一邊猜謎語,用更有趣的方式教孩子學古詩詞,快來看看能猜對這些謎語嗎?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很多人都會背誦,其實這就是一首典型的謎語詩,詩的題目《風》就是謎底,如果不知道題目的情況下,就可以讓孩子來猜謎語,非常有趣味。像這樣的謎語詩還有很多,讓人忍不住感慨古代文人墨客「太有才了」,給我們留下這麼多有趣又有文化底蘊的古詩詞。
  • 桃心話丨一邊撩騷曖昧,一邊不肯離婚的男人是怎麼想的?
    他就是臭不要臉,整天跟我說哎呀,你怎麼長得這麼漂亮啊,我怎麼找不到你做我的老婆啊,我要是娶到你做我的老婆多好啊。剛開始不好意思跟他拉臉,就說你老婆跟了你這麼多年勤儉節約操持家務,我認識你老婆不怕我跟他說呀。他就說你去說我不怕,看我老婆相信你還是相信我。後來發展成對我動手動腳,我就開始跟他翻臉罵了他,他安分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又開始對我言語騷擾。
  • 這10本書設計師必讀的書你還差幾本?
    很喜歡一句話「你讀過的書,都會變成你的氣質和修養」你所汲取的一切也都會呈現在你的作品上2018年,想與你一起讀書,一起設計,講述了為什麼應該站在主流用戶一邊,以及如何從他們的真實需求和期望出發,創造出歷久彌新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