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暴露民進黨政商關係問題的「浩鼎案」是咋回事?
身陷「浩鼎案」風波中的臺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滯留美國多次跨海請辭未果後,於25日再次向馬英九辦公室遞上辭呈。「浩鼎案」近期在臺灣持續發酵,有輿論認為,這一場風暴不但暴露出民進黨政商關係中的漏洞,也使本屬高度受關注的臺灣生物科技業頓遭重挫。
何為「浩鼎案」?
今年2月21日,被譽為臺灣「生計股王」的浩鼎公司,突然宣布其運用運用翁啟惠醣分子技術生產的「乳癌疫苗」臨床試驗失敗,一股高達755元(新臺幣,下同)的浩鼎股票一落千丈。在浩鼎市值蒸發300多億元之際,島內「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第一時間公開力挺浩鼎新藥的前景。2天後,蔡英文更是力挺處於股災中的浩鼎,公開稱「要讓生技產業成為臺灣成長的基石」。
沒想到在一個月後,臺媒爆料翁啟惠女兒翁鬱琇是浩鼎第十大股東。翁鬱琇在浩鼎正式掛牌的前一周,便以31元低價購入9300萬元的浩鼎股票,又在浩鼎收到臨床試驗失敗報告的前一天、正式公告的三天前,突然以681元的高價拋售持股。這種「股神」級的表現,很快讓翁鬱琇涉入「內線交易」爭議,被檢方立案偵查,翁啟惠也因此捲入此案。
在女兒持股、買股內幕揭開後,正在以色列開會的翁啟惠立即致電馬英九請辭,被拒後並改變行程赴美,拒絕出席3月31日的「立法院」質詢。直至4月15日翁啟惠才回到臺灣。
「浩鼎案」與民進黨有何瓜葛?
「浩鼎案」看似本是翁啟惠與浩鼎之間的事,為何還會牽扯到民進黨?其實,翁啟惠以及臺灣的「生計業」都與民進黨有頗深的淵源。
十年前,受陳水扁提拔,翁啟惠出任「中研院院長」,他與綠營政客交往甚密。蔡英文當年任「行政院副院長」時積極推動核四續建,翁啟惠等人鼓吹「核四非建不可」;2014年4月,臺灣爆發「反核四運動」,他卻加入「反核」行列,並痛批馬當局「未能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此外,蔡英文近年來力推生計產業,翁啟惠也是積極呼應,他成為綠營最倚重的科學家之一。
在此次浩鼎案件中,除了翁啟惠的女兒,蔡英文的哥哥蔡瀛陽也被曝出是第五大股東,民進黨公布的準「經濟部長」李世光的胞弟竟也為股東。浩鼎案雪球越滾越大,難怪島內輿論議論,「浩鼎案」讓綠營的政商關係暴露出冰山一角,違反利益迴避原則。
臺灣生技業蒙陰影
近10餘年來,臺灣各方寄望生物科技能成為困境下引領下一波經濟發展的「領頭雁」。而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是臺灣生物技術類的「股王」,同時還受到翁啟惠領銜的「中研院」研發團隊、知名企業家尹衍梁、蔡英文及副手陳建仁等各方的共同支持,並享有《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各種便利。
隨著此次「浩鼎案」的不斷發酵,生技業可觀的投入及巨大的風險引來島內輿論諸多質疑。據報導,當前臺灣生技產業上市公司市值約7千億元,佔股票市場不及3%。但臺灣當局每年約1千億元的科技計劃經費卻有20%投注在生技領域。因此,近期不斷有專業人士表達憂慮,如此揠苗助長,加上民間資金盲從跟進,臺灣恐怕會失去其他領域諸多機會。
(責編:王楠(實習)、劉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