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浩鼎案」下,臺灣生物科技業蒙陰影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綜述:「浩鼎案」下,臺灣生物科技業蒙陰影

2016-04-23 00:13: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劉舒凌)近10餘年來,臺灣各方尤其產官學人士寄望生物科技能延續ICT(資訊與通信科技)產業前30年所創造的輝煌,成為困境下引領下一波經濟發展的「領頭雁」。「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捲入其中的「浩鼎案」,一場巨型風暴讓本屬高風險的臺灣生技業頓遭重挫。

  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臺灣市場上動見觀瞻的生技類「股王」,有翁啟惠領銜的「中研院」研發團隊、知名企業家尹衍梁、即將於「5·20」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及副手陳建仁的共同支持,並享有《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各種便利。今年2月下旬,其抗乳癌疫苗新藥臨床實驗結果不如預期後成為了市場上眾矢之的,更讓公眾沒想到的,是其身後的非法利益輸送被逐步揭開。

  美國矽谷某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鄭志凱透過臺灣《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的專欄指出,從成功機率、投資失敗的殘值和回收的豐碩程度看,生技產業像好萊塢電影、百老匯歌舞劇,成王敗寇。過去10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每年核准的新藥約25種(其認證為新藥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其中又以首創新藥及治療罕見疾病的「孤兒藥」居多,兩者均非臺灣強項;臨床實驗中,未能過關的新藥難以計數,其間隱藏可觀的財務風險。他勸誡,生技產業不是ICT,臺灣要打底,不要揠苗助長。

  「浩鼎案」進入調查階段後,臺灣金融監管部門為確保投資人權益已決定強化監理生技產業。但是,藥學博士、臺灣工銀證券投顧協理廖昌亮就指出,浩鼎本次新藥「解盲」結果雖不如市場預期,但其中許多有意義的科學及臨床信息,為下一步產品發展提供方向,仍有重大收穫與進展。

  不過,生技業可觀的投入及巨大的風險引來民間諸多質疑。當前,臺生技產業上市公司市值約7千億元新臺幣,佔股票市場不及3%。當局每年約1千億元新臺幣的科技計劃經費卻有20%投注在生技領域。近期,不斷有專業人士表達憂慮,如此揠苗助長,加上民間資金盲從跟進,臺灣恐錯失其他領域諸多機會。

  尹衍梁作為臺灣生技業近年來最大投資人,從早期虧損到逐漸取得回報,也將面臨失去重要幫手翁啟惠及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的衝擊。

  尤其作為臺灣最高學術機構負責人的翁啟惠,如今因涉犯貪汙、背信等罪被限制出境。臺灣檢調懷疑,「中研院」在翁的主導下、賤賣技術給「浩鼎」;他還疑似以女兒之名私下持有浩鼎股票。今後相當一段時間,他和數位生技業核心人物不得不花費很多心力面對司法和公眾。

  「浩鼎案」案情有待逐步解開,對於臺灣生技產業的短期衝擊會否進一步擴大,已引發產學界憂慮。「浩鼎」公布臨床實驗結果後兩天,蔡英文選定五大創新研發產業進行所謂「產業之旅」,首站就選擇生技業;她發言鼓勵「浩鼎」及家族成員持有該公司股份,近日因此備受輿論質疑。

  政策學者丘昌泰在臺灣媒體刊發的文章中就聯想到,陳水扁執政時代號稱「兩兆雙星產業」的半導體與面板,因輔導政策的失靈而變成「兩造傷心慘業」。可以看到,臺灣經濟轉型面對重重困難,需要集中精力來固本培元,包括蔡英文及其團隊最看重的生物科技這一希望產業。(完)

相關焦點

  • 暴露民進黨政商關係問題的「浩鼎案」是咋回事?
    原標題:暴露民進黨政商關係問題的「浩鼎案」是咋回事?   身陷「浩鼎案」風波中的臺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滯留美國多次跨海請辭未果後,於25日再次向馬英九辦公室遞上辭呈。
  • 這家讓臺灣「中研院」院長落馬的企業,與蔡英文家族也有關係
    臺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創下了個不光彩的記錄,成為「中研院」歷史上首位被調查的掌門人。4月21日凌晨,由於牽涉「浩鼎案」,翁啟惠被移送士林地檢署。檢察官認為,翁啟惠涉嫌觸犯貪汙、背信等罪,雖然沒有羈押必要,但被告知「限制出境」。
  • 臺灣前「中研院長」翁啟惠涉賄遭起訴
    臺灣前「中研院長」翁啟惠涉賄遭起訴 2017-01-09 20:58: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綜述:捷運殺人案陰影未散 臺灣鐵路局演練防暴
    綜述:捷運殺人案陰影未散 臺灣鐵路局演練防暴 2014-06-12 15:11:05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6月12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救命啊……好痛啊……抓住他……」  12日上午10時許,緩緩駛進臺灣新北市臺鐵板橋站的火車一打開車門
  • 綜述:木質素生物合成的調控
    近日,奈良理工大學Misato Ohtani和Taku Demura在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的總結了木質素的調控網絡。NAC-MYB基因調控網絡由兩層構成。第一層中的主要轉錄因子是VNS蛋白亞家族,其作用是激活木質部細胞分化所需的基因,包括細胞骨架發育、細胞信號傳導和細胞程序性死亡的調節因子。
  •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最新綜述
    本綜述概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研究的最新進展,並著重強調了明確微生物物種的概念,預測全球變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分布模式,以及採用分離培養法來確定微生物功能結構等幾方面研究的重要性。但我們不僅對「微生物物種」概念仍缺乏共識,對微生物-微生物和動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也知之甚少,儘管這些相互作用在驅動土壤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們對全球變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類群分布模式的認識也十分匱乏,這限制了我們對全球變化背景下生態系統功能變化的預測能力。
  • 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
    打開APP 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09:43:43 近日,IEEE
  • 他造就臺灣最大半導體聚落!
    隨著未來臺積電最先進的 5 奈米、3 奈米先進位程在南科生產,南臺灣將超過新竹、臺中,成為臺灣最大半導體群聚
  • 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及外周生物標記物:傘狀綜述
    核心發現本項傘狀綜述顯示此外,證據較強的高危因素或生物標記物還包括成年期應激事件、母親產科併發症、血清葉酸水平低。醫脈通編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研究簡介日前,來自希臘、巴西、英國、荷蘭、西班牙、加拿大等國家的研究者合作開展了一項傘狀綜述(umbrella review),即「針對綜述的綜述」,對那些納入觀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及孟德爾隨機化研究進行了系統評估,旨在探討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的高危因素及外周生物標記物
  • Day37-生物分析法檢測HClO綜述
    收穫:1、光聲成像(1)技術了解光聲成像是一種用於體內生物成像的新興技術。 該技術依賴於基於PA效應將光激發轉換為聲波。 作為一種替代技術,PA成像可提供更深的組織穿透力和更高的體內空間解析度。光聲成像用於生物發光分析不需要外部光照射,使得體內HOCl檢測不受入射光穿透深度和毒性的影響。
  • 韓國練習生娶臺灣老婆!在臺灣長住7年:叫我臺灣女婿超開心
    梁煒鈿曾在韓國當4、5年練習生,一邊上課一邊教英文,後來好不容易接到角色,卻因為劇本關係直接被砍角,最後他輾轉來到臺灣,跟現在的老婆相識,去年結婚,已經在臺生活7年,「聽到人家叫我臺灣女婿真的很高興,覺得某部分被認可。」
  • 傳臺灣科技業巨子投奔大陸,兩岸半導體技術戰一觸即發
    文章來源於:DeepTech深科技,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繼先後網羅蔣尚義、蔡力行等臺灣半導體大將後
  • 設計生物相容性樹枝形分子用於癌症診療綜述
    然而直到現在人們對於以樹枝形分子為基礎的治療是否和其他納米醫學一樣具有長期的存活力及生物相容性並不了解。 在這篇綜述中作者針對用於癌症診斷和治療的生物相容性樹枝形分子的設計策略進行了綜述。針對樹枝形分子的生物相容性特性例如納米毒性作用、長期循環及降解進行了討論。
  • 臺灣圖霸電子地圖平臺 挑戰Google Maps收費模式
    研鼎智能(6529)今(27)日舉辦「臺灣圖霸電子地圖API說明會」,參與廠商涵蓋科技業,保險業,房仲業,車隊管理等各行業,會中提出非常具競爭力的價格,挑戰Google Maps意味濃厚。    此次說明會主要針對臺灣圖霸電子地圖平臺API功能新增,提供更各行各業應用電子地圖的showcase進行介紹。
  • 瀋陽自動化所發表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綜述文章
    瀋陽自動化所發表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綜述文章 2021-01-06 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柔電院發表綜述文章: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研究進展
    )的綜述文章。文章聚焦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在人體生理信號,包括生理電信號、生物物理信號以及生物化學信號等健康監測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系統討論了材料、力學結構與器件設計在推動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不斷向前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了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尚存在的挑戰,為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
  • 高彩霞發表農業與植物生物技術中CRISPR-Cas應用綜述文章
    相比於傳統育種,來自於原核生物的CRISPR-Cas系統可以準確、高效、可編程地對農作物基因組進行編輯,為未來農業發展提供新機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致力於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創新及作物分子設計育種應用研究。
  • 研究人員發表農業與植物生物技術中CRISPR-Cas應用綜述文章
    相比於傳統育種,來自於原核生物的CRISPR-Cas系統可以準確、高效、可編程地對農作物基因組進行編輯,為未來農業發展提供新機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致力於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創新及作物分子設計育種應用研究。
  • 浙江清華柔電院「綜述」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研究進展
    近日,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前沿研究中心在國際柔性電子領域頂級期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npj 柔性電子)上發表了題為《Flexible inorganic bioelectronics》(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的綜述文章。
  • 工科之生物醫學工程類專業綜述與簡介
    工科之生物醫學工程類專業綜述與簡介走馬觀花看專業之九(24)寫在前面的話教育部於2020年3月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老頭計劃在2020年高考前完成對《目錄》中包括的12個門類、92個專業大類,共703個本科專業(不包括軍事類),按專業大類進行綜述和簡介。以供學生和家長在志願報考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