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造就臺灣最大半導體聚落!

2021-01-16 中國半導體論壇


隨著未來臺積電最先進的 5 奈米、3 奈米先進位程在南科生產,南臺灣將超過新竹、臺中,成為臺灣最大半導體群聚,佔臺積營收比重更將超過 50%。 這一切都要回到 17 年前,如果,當時的臺積電副總經理林本堅抗壓性弱一點,這些成果可能將不復存在......



金庸第一本小說《書劍恩仇錄》有個武當派高手,外號叫「綿裡針」,他是金庸創造的第一個人物,據說是拿報社專門催他稿的老編輯為原型。 是一個平時溫文、但是一旦認真起來,即便天王老子也敢拚命的生動人物。

臺灣科技業裡頭的「綿裡針」,則非兩年前退休的臺積電前研發副總經理林本堅莫屬。

中研院第一個產業界院士

林本堅是臺積電,甚至整個臺灣科技業的傳奇人物。 當前全球半導體高階製程所用的浸潤式微影技術,便來自他的發明。 他也因此成為中研院第一位產業界出身的院士。

3 月 30 日,是他自傳《把心放上去:林本堅的「用心則樂」人生學》的新書發表會。

書中最讓舊識好友們津津樂道的一段,就是林本堅早年在 IBM 半導體部門做深紫外光微影研究時,公司的發展主流,卻是另一項 X 光微影技術,不但人力資源遠超過他的團隊,而且,負責 X 光微影的主管,同時也是林本堅的頂頭上司。 他在公司處境之尷尬可想而知。

但這位以好好先生著稱,臺積電部屬十多年幾乎沒見他發過脾氣的「Burn(林本堅的英文名字)爺爺」,竟不甘忍氣吞聲,以幽默的方式,公開與上司唱反調。
某天,X 光微影技術有了重大進展,他的上司發給每人一件 T 恤「X ray works」(X 光有用)以資慶賀,林本堅竟是在後面加了 3 個字,成了「X ray works – for the dentists」(X 光可用,是在牙醫診所),還 用磁鐵掛在他辦公桌後面的文件柜上,昭告所有路過的同事(值得一提的是,深紫外光,成了半導體過去 30 年的主要光源,X ray 則至今仍未商用化)。

形勢比人強,林本堅還是在 50 歲,申請提早退休創業,並在 2000 年加入臺積負責微影研發。


工作兩年,就搞出大事

他到臺積電工作兩年,就搞出轟動全世界半導體界的大事。

當時業界主要微影光源──波長 193 奈米的雷射,性能已經難以持續推動摩爾定律。 而預計接棒的 157 奈米光源,因為種種技術難題,商用化時程一再延後,成為業界頭痛的問題。

當林本堅在 2002 年,應邀到 157 奈米的業界研討會,竟然以一個眾人都沒想到的技術──將既有技術小幅改良的 193 奈米浸潤式微影為演講主題,結果引起滿場轟動。

把摩爾定律推進七代

一個日本、美國、歐洲設備廠投下百億美元研發的技術,就因為林本堅一席話而被擱置。

當時是林本堅上司、臺積電共同前營運長蔣尚義回憶,當時確實有設備大廠的高層主管表達嚴重關切,「希望我能管管他,不要攪局,」他在林本堅的新書序裡寫著。
林本堅的新書中,將「發明並推廣浸潤式微影,把摩爾定律推進了七代」列入自己在投影微影領域的八項貢獻之一。

其中另一項,他在 IBM 工作時期完成的研究,「仿真機臺震動隊成像容忍度的影響」,看似不起眼,但對臺灣科技業的持續發展,亦有巨大貢獻。

一句話,讓臺積南科廠繼續蓋

時間回到 2001 年,當時臺灣朝野為了高鐵完工之後,以 300 公裡時速呼嘯而過產生的震動,會不會影響附近南科區內半導體廠生產,而爭論不休。

當時臺積的在南科已有一座六廠,十四廠廠房外觀剛完工,但設備尚未搬入,便暫停施工。 「整個園區都有這困擾,要不要蓋下去,不曉得怎麼辦? 」林本堅回憶。

蔣尚義推薦林本堅加入臺積內部的評估小組,因為他負責的光學微影對震動最敏感,他覺得沒影響,其他部份理應也沒影響。 他欣然同意,因為他在 IBM 做過過震動對機臺影響的研究,正巧派上用場。

他做了詳盡的實驗,細細分析之後,得出結論:「沒有影響。 」

「那個時候,假如我是為了保護自己,我會說不要做,就不蓋了,絕對不會出事,」林本堅說,「我說可以做,(萬一出事)就要負很大責任。 」
但他對於自己的實驗結果與計算很有信心,結果顯示,臺積電廠址距離高鐵震動影響最嚴重的地方,還有一段安全距離,「沒有證據都支持我說沒有不行,所有事實都是支持我說可以。 」

於是,在 2001 年 10 月底,臺積電出乎意料的宣布,經過該公司針對高鐵振動問題的項目小組評估,「確認在妥善的工程技術之下,未來高鐵行經南科附近時所帶來的振動對該公司集成電路生產不致造成影響。 」



▲ 南科已成為臺積電未來十年的擴廠重點。

帶動半導體群聚效應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一聲令下,原先停工的 14 廠復工。 紛擾一時的高鐵震動爭議,也因此煙消雲散。 聯電等其他半導體廠,也跟著在南科加碼投資。

目前南科已成為臺積電未來十年的擴廠重點,不但目前 16 奈米及 20 奈米製程均在南科生產,未來的 5 奈米、3 奈米先進位程也都將在此。 預計佔臺積營收比重,將超過 50%。 預計員工人數超過 1.4 萬人,帶動的群聚效應、投資外溢效果更遠超過這些數字。

而這都來自這個眼神專注安定的半導體大師,當年一個勇敢的決定。

問林本堅,為何這段軼事沒寫進自傳。 他莞爾一笑:「這小事。 」



***************END***************

半導體行業最火的微社區平臺!聚集100萬IC從業人員!

招聘、資訊、求購、專家觀點!


掃描二維碼進入微社區


1.新興企業微信群:

  1.長江存儲微信群

  2.成都格芯(GF)微信群

  3.合肥晶合微信群

  4.福建晉華微信群

  5.臺積電南京微信群2

  6.無錫華虹微信群


2.職業微信群

半導體職業群1/2/3/4/5/6/7...   

    主要職業交流,求職/招聘。目前群裡的HR有 臺積電HR、西安三星HR、中芯國際HR、武漢新芯HR、意法半導體HR、華虹宏力HR,大連Intel HR...


3.區域微信群

1.江浙滬半導體群

2.北京半導體群

3.深圳半導體群

4.西安半導體群

5.武漢半導體群

6.大連半導體群

7.成都重慶半導體群

8.合肥半導體群

9.廈門半導體群

10.臺灣半導體群

11.新加坡半導體群


4.產業微信群

1.半導體設計群

2.半導體製造群

3.半導體封測群

4.半導體設備EE群

5.臺積電南京微信群

6.半導體EHS群

7.半導體廠務群

8.半導體光刻(Photo)群

9.半導體LED群

10.半導體蝕刻(Etch)群


8萬人在群,所有微信群免費開放!

加群步驟:

  第一步: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半導體論壇微信公眾號。


  


 第二步:在公眾號裡面回復「加群」,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半導體公眾號推薦*******


   

爆料|投稿|合作|社群
文章內容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溝通

投稿商務合作聯繫iccountry

有償新聞爆料請添加微信
iccountry


相關焦點

  • 【深度】林本堅17年前的一個決定成就臺灣最大半導體聚落;FinFET...
    1.FinFET發明人胡正明:即使摩爾定律終止,半導體仍是好的產業;2.林本堅17年前的勇敢決定,造就臺灣最大半導體聚落;3.臺灣上市公司董監高平均工資臺積電最高;4.AI晶片或給用戶一個理由升級智慧型手機
  • 臺積電成功背後:臺灣半導體材料的迅速崛起
    在臺積電、美光等半導體廠投資帶動下,臺灣半導體材料產業近年蓬勃發展,連續9年都是全球最大半導體材料市場。本刊採訪發現,在這個新的千億商機下,有一群臺灣的隱形冠軍,正靠半導體市場穩穩獲利。20年前默克一度賣掉電子級化學基礎材料,過去幾年又重新投資半導體材料事業,就是看到機會。臺灣默克董事長謝志宏更透露,在經濟部鼓勵和協助下,默克今年也計畫在南臺灣投資先進的半導體沉積材料,「這些材料不是一車一車賣,而是以公克為單位供應」。過去多年,臺灣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市場;光是去年,臺灣就採購超過113億美元的半導體材料,臺幣價值超過3300億元。
  • 臺青聚落:一平方米裡的夢想有多大
    既有結合農民漆畫元素的新潮衣鞋,也有突出臺灣少數民族特點的手工飾品,可謂各有千秋。張釗瑞說,這是以「一平方米創業」為理念所打造的銷售模式,旨在為更多新銳創意提供實演展示的空間。「我們就是想告訴創業者,只要創意好,哪怕你只有兩三個小物件,我們都會給你足夠的舞臺去展示創意。」張釗瑞今年29歲。2016年,他隻身從家鄉臺灣臺中來到海峽對岸的福建福州打拼。
  • (兩岸關係)臺青聚落:一平方米裡的夢想有多大
    不消一會兒,他們便換上漢服,走上街頭,有說有笑地合影「打卡」…… 「這個項目叫『丹青漢服』,是與我們唯美客文創聚落合作展售的創意項目之一。」唯美客文創聚落董事長特助張釗瑞介紹,顧客可以在此試穿上百件漢服,定製各類古風妝發造型。 除了「丹青漢服」外,這處三四十平方米大的店鋪內還陳列著近20處文創產品展售臺。
  • 2020年全球半導體材料行業市場現狀 臺灣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臺灣地區連續十年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材料消費市場 半導體材料是製作電晶體、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的重要材料。半導體材料市場可以分為前端晶圓製造材料和後端封裝材料市場。
  • 傳臺灣科技業巨子投奔大陸,兩岸半導體技術戰一觸即發
    據臺灣Digitimes今日報導,傳內地行業領頭羊中芯國際要將梁孟松收入麾下,梁孟松或於5月出任中芯國際CTO或COO。和蔣尚義、蔡力行一樣,梁孟松同樣來自臺積電技術研發高層,他曾任臺積電資深研發處長。之前蔣尚義加入中芯時,已經是半導體行業的一枚重磅炸彈了,畢竟無論是從他40多年的行業經驗還是在臺積電的任職時間來看,他都堪稱元老。
  • 臺灣半導體產業再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臺灣半導體產業再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technews 發表於 2020-11-26 16:06:24 臺灣叱吒全球的半導體產業再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 發現丨臺灣團隊研發出革命性半導體材料
    來自臺灣的陳志泰博士為全球半導體材料帶來革命性突破,研究團隊以獨特的磊晶技術,製造氮化鎵成長於碳化矽基板這項材料,缺陷比傳統方式減少
  • 晶片破壁者(十三):臺灣地區半導體的古史新證
    在前面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日本半導體在消費領域大勢已去,韓國半導體除了財閥巨頭應者寥寥,而起步最晚的中國臺灣地區,在產業上中下遊都有企業盤踞,甚至相對韓日廠商更具影響力,如今更成功反超英特爾,這也成為半導體產業由西向東遷移時,獨特的觀察樣本。那麼說到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當下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一定離不開以下三個特徵:1.代工模式。
  • proteanTecs 將出席臺灣半導體高層峰會並介紹通用晶片遙測
    以色列海法2020年11月26日 /美通社/ -- 作為監控電子設備健康和性能的深度數據監控解決方案的領先開發商,proteanTecs 將出席於 2020 年 12 月 1-2 日在新竹舉行的臺灣半導體高層峰會 (TSES)。
  • 「半導體大王」張忠謀投資大陸謀劃半導體復興路
    張忠謀掌管集成電路業務6年間,力推德州儀器TTL產品家族成為市場邏輯半導體標準。德州儀器成為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商,張忠謀功不可沒。       1972年,張忠謀被任命為公司集團副總裁,負責半導體事業部。他管理著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製造業務,手下有2.5萬名僱員,在11個國家建有16個工廠,在矽谷華人圈內引起轟動。
  • 輻射4攻略 聚落經營的好處及技巧分享
    《輻射4》經營聚落都有些什麼好處呢,下面為大家帶來《輻射4》聚落經營的好處及技巧,不了解《輻射4》聚落有什麼用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先說一個bug,經營聚落期間,其中一個20人口的聚落莫名轉移到另一個聚落,人數徒降為1,另一個聚落暴增為40,結果這個1人聚落竟然在短時間內達到幸福度
  • 解讀半導體的歷史風雲
    說起全球半導體公司比較出圈的就是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等半導體巨頭,我們一起解讀美、日、韓、中國臺灣幾個重要產業基地的巨頭公司發展史。輝煌一時的仙童半導體1957年9月18日,八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直接炒掉了老闆創業,並且做得風生水起,被炒掉的老闆肖克利因為發明了電晶體,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春風得意,憤怒的肖克利痛斥他們「八叛逆」,誰能想到「八叛逆」最後成為矽谷的傳奇,並且成立了仙童半導體,帶動美國半導體行業強勢崛起
  • 原來臺灣有這麼多大陸情結的地名!
    ——《臺灣地名溯源》冠故鄉地名 慰思鄉之情清代,部分閩粵人由於生活所迫遷徙臺灣,他們十分思念家鄉,其安土重遷之情,表現在其移民地所建的新聚落,不少冠以故鄉閩粵兩省各府所轄的地名,形成冠籍地名(地緣村),如泉州厝、漳州厝、龍巖厝、福州厝、潮州裡、饒平厝等。
  • 臺灣地名的大陸情結:懂中國地理就不怕迷路
    一個臺灣地名,就是一個歷史片段,就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它猶如陳年老酒,甘醇綿厚,愈久彌香,值得我餘生慢慢品味。」5月16日,與記者聊起新書《臺灣地名溯源》(海風出版社出版),福建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陳名實的言語中透著幾分謙遜。  對臺灣歷史文化十分關注的陳名實,對臺灣地名亦有濃厚的興趣。每次到臺灣,他都會到處走一走,看一看各個縣市及各個街道、鄉村的地名,感受一下歷史文化氣息。
  • 為什麼塔裡木盆地中聚落多分布在山麓,而青藏地區多分布在河谷?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協作,因此人類是以群居為基本屬性的,人類因生產和生活活動而聚居的場所,就是「聚落」。聚落不僅僅包括房屋建築的集合體,還包括大量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相關的各種設施。按照聚落的性質和規模,通常可以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很多城市聚落都是由區位條件較好的鄉村聚落髮展而來的。
  • 張忠謀臺灣突圍
    2000年2月張直飛內地,在北京、上海、蘇州等考察一番,很快吸收到眾多海外投資,並獲得內地北大青鳥公司的幫助,隨後,以驚人速度敲定——在上海浦東張江設立中芯半導體。  幾乎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有臺塑背景的臺灣宏仁集團的王文洋,在朋友引薦下,帶領一批德基半導體的技術團隊,設立宏力半導體公司。
  • 智能硬體的各種春天背後,是大陸和臺灣在IC產業的爭奪-虎嗅網
    紫光斥資新臺幣194億元(折合約37.7億人民幣)認購力成私募新股,以每股75臺幣價格取得25%股權,成為力成最大股東,並將取得一席董事。這個消息猶如在臺灣的IC產業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紅色IC產業鏈開始進軍臺灣。 1. 臺灣IC產業發展歷程臺灣的IC產業發展可以追溯至1966年的高雄電子。
  • 富山縣的世界文化遺產:五箇山合掌造聚落
    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村落是岐阜縣飛驒地區的白川鄉及富山縣南礪市的五箇山合掌造聚落的總稱,1995年12月9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冬天的景色就像在童話故事中情境一般,被喻為「冬日的童話村」。 合掌造是指日本一種特殊的民宅形式,特色是以茅草覆蓋的屋頂,呈人字型的屋頂如同雙手合十一般,於是就被稱為「合掌」。
  • 臺灣花蓮遭5年來最強地震,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市場安好?A股這一風口已蠢蠢欲動
    據中國地震臺網4月18日下午發布地震正式測定消息:4月18日13時1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臺灣目前半導體產值高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是支撐臺灣經濟的第一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