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等離子體合成N-石墨烯在減輕二次電子發射中的應用前景

2020-08-27 材料分析與應用

成果簡介

氮摻雜的石墨烯(N-石墨烯)具有改變二次電子發射性能的能力。為此,開發了一種新穎的微波等離子可擴展路徑,用於連續和可控地製造獨立的N-石墨烯片。通過調整高能量密度等離子體環境,以規定的結構質量生產高質量的N-石墨烯,速率為0.5 mg / min。達到最高8%的氮摻雜水平,同時將氧含量保持在殘餘量(〜1%)。在大氣條件下,使用乙醇/甲烷和氨/甲胺作為碳和氮的前體,只需一步即可完成合成。摻雜的類型和水平受等離子體環境中注入N前體的位置以及所用前驅體類型的影響。重要的是,主要摻入吡啶/吡咯官能團中的N原子改變了石墨烯的集體電子振蕩(即等離激元)的性能。首次證明,電子結構變化與N摻雜引起的石墨烯π-等離子體激元減少之間的協同效應,以及獨特的「皺縮」形態,導致亞單位(<1)的二次電子產量。N-石墨烯可以被認為是預期的低二次電子發射和等離激元材料。


圖文導讀


圖1、等離子體反應器(a)的示意圖;等離子輸送N-石墨烯片(流動片為黃色)(b);合成了1克N-石墨烯粉末(c)。


圖2、合成後的N-石墨烯片的SEM圖像(×40 000)(a) 自上而下的氨前體(Q Ar  = 1,200,Q Eth  = 35 sccm,Q Am = 50 sccm);(b) 自頂向下方案的甲胺前體(Q Ar  = 1,200 sccm,Q Eth  = 35 sccm,Q Meth = 3 sccm);(cd)具有氨前體的N-石墨烯片的HRTEM圖像;(表示(例如1L等)層的數量)。


圖3、(a)N石墨烯片的SEM圖像(×40,000)和(b)在三個隨機選擇的位置(Q Ar  = 1,200 sccm,P = 2 kW,Q CH4  = 20 sccm,Q Meth  = 6 sccm )獲得的相應拉曼光譜),按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


圖4、(a)調查XPS頻譜;(b)C1s地區;(c)N1s區域,(d)O1s區域,由甲胺(Q Ar  = 1,200 sccm,Q CH4  = 20 sccm,Q Meth  = 6 sccm)合成,採用自頂向下的方案


圖5、片劑橫截面的SEM圖(a)顯示了N-石墨烯薄片的面內排列,(b)放大倍率更高的圖像清晰可見(頂部)無序N-石墨烯片;(c)N-石墨烯電導率與溫度的關係。


小結

本文,可以利用N-石墨烯,尤其是具有主要吡啶/吡咯鍵構型的N-石墨烯來降低碳材料的SEE。採用一種新的等離子體基方法,在石墨烯片組裝和生長過程中,在反應器的「溫和」等離子體區實現石墨烯片的原位摻雜。通過調節在等離子體環境中注入N前體的位置和氮前體的流動,可以實現對摻雜類型和水平的控制。

結果表明,等離子體合成的N-石墨烯可以被認為是預期的低二次電子發射材料。在改善等離激元材料的性能和啟發創新解決方案方面,已證明的調節石墨烯等離激元行為的可能性特別重要。


文獻:

Prospects for microwave plasma synthesized N-graphene in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mitigation applications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新方法突破等離子體製備石墨烯技術瓶頸
    本報訊(見習記者楊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夏維東研究團隊與合肥碳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出新方法,突破了熱等離子體工藝高能耗
  • 微波等離子體技術可以應用範圍與優勢分析
    目前,關於微波等離子體技術的應用研究較為廣泛的主要有元素檢測、薄膜沉積及廢氣處理,以微波等離子體高效、穩定的技術優勢在這些應用領域取得較高的測量精度和較好的處理效果,此外微波等離子體技術在表面清洗、輔助燃燒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 微波等離子體技術可應用範圍與優勢分析
    目前,關於微波等離子體技術的應用研究較為廣泛的主要有元素檢測、薄膜沉積及廢氣處理,以微波等離子體高效、穩定的技術優勢在這些應用領域取得較高的測量精度和較好的處理效果,此外微波等離子體技術在表面清洗、輔助燃燒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 石墨烯材料在鋰電池中的應用與前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通過對石墨烯結構、性能的分析,簡要地分析總結了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等方面的應用,從而分析目前石墨烯材料的優勢發揮和重點的研究方向,並對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應用前景進行一定的展望。
  • 石墨烯探測器利用等離子體波的幹涉揭示了太赫茲光的偏振
    資料來源:Daria Sokol/MIPT新聞辦公室物理學家已經基於石墨烯創造了太赫茲輻射的寬帶探測器。該設備在通信和下一代信息傳輸系統、安全和醫療設備方面具有應用潛力。這項研究發表在ACS納米快報上。新的探測器依靠等離子體波的幹擾。幹擾就是許多技術應用和日常現象的基礎。它決定了樂器的聲音,產生了肥皂泡中的彩虹顏色,以及許多其他效果。
  • 故都科技:石墨烯材料在鋰電池中的應用與前景!
    通過對石墨烯結構、性能的分析,簡要地分析總結了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等方面的應用,從而分析目前石墨烯材料的優勢發揮和重點的研究方向,並對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應用前景進行一定的展望。
  • 物理學家揭示了石墨烯中熱電子發射的奧秘
    當金屬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時,電子可以通過稱為熱電子發射的過程從表面噴射出來,該過程類似於從沸水表面蒸發水分子的過程。電子的熱電子發射在基礎物理學和數字電子技術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從歷史上看,熱電子發射的發現使物理學家能夠在真空中產生自由流動的電子束。此類電子束已被柯林頓·戴維森(Clinton Davisson)和萊斯特·格默(Lester Germer)在1920年代進行的標誌性實驗中用來說明電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物理學的奇異結果,標誌著現代量子時代的來臨。從技術上講,熱電子發射構成了真空管技術的核心,而真空管技術是現代電晶體技術的前身,它使第一代數字計算機得以發展。
  • 等離子體技術的應用前景
    等離子體是不同於固體、液體、氣體的物質第四態。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當施以高能量後,電子離開原子核,這時,物質就變成了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的等離子體。
  • 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及應用
    2 石墨烯的基本特性  至今為止,已發現石墨烯具有非凡的物理及電學性質,如高比表面積、高導電性、機械強度高、易於修飾及大規模生產等。石墨烯是零帶隙半導體,有著獨特的載流子特性,為相對論力學現象的研究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電子在石墨烯中傳輸的阻力很小,在亞微米距離移動時沒有散射,具有很好的電子傳輸性質。
  • AFM:石墨烯和多孔石墨烯材料的化學及其應用前景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構成六角型蜂巢狀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積、高楊氏模量、高電子遷移率和優異導熱率等理化性質。石墨烯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新材料之一,被列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在新能源、國家安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 石墨烯在光纖傳感中的應用
    本文綜述了石墨烯在光纖傳感器應用中的發展,介紹了石墨烯的常用製備方法,總結了石墨烯的光學性質和一些基於石墨烯的光纖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生物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1.它是一種非常穩定的材料,具有很高的機械強度以及良好的電子和光學性能。由於石墨烯的每個原子都是表面原子,因而對外部環境十分敏感,因此基於石墨烯的納米結構在各種類型傳感器(如本文介紹的光纖傳感器)的應用中具有巨大潛力。
  • 柔性電子常用材料是那些柔性電子那應用在那些行業
    萘四醯亞二胺和苝四醯亞二胺顯示了良好的n型場效應性能,是研究最為廣泛的n型半導體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小分子n型場效應電晶體當中。 無機半導體材料 以ZnO和ZnS為代表的無機半導體材料由於其出色的壓電特性,在可穿戴柔性電子傳感器領域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比如有一種基於直接將機械能轉換為光學信號的柔性壓力傳感器被開發出來。
  • 【科普知識】石墨烯的應用前景
    石墨烯以其非凡的性質在多個領域都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複合材料石墨烯由於具有極高的力學性能和電學性能,在作為聚合物基體的增強功能化添加劑方面被認為據有廣泛的研究前景。石墨烯的添加不僅有利於聚合物基體電性能,熱傳導性能的改善,對於提高玻璃化轉變溫度,改善複合材料力學性能也具有重大意義。
  • 固態功率源在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裝置中的應用優勢
    微波等離子體CVD製備金剛石膜的設備分為三代。第一代為石英管式裝置。第二代為石英鐘罩式和不鏽鋼反應室式。這兩代裝置除用於製備金剛石膜之外,還廣泛地用於微波等離子體的其他應用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對各種薄膜製備、刻蝕與清洗、表面改性處理等方面有極為廣泛的應用。
  • 納孔石墨烯的合成及其在分離分析中的應用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用透明膠帶反覆多次「粘剝」的方法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兩位科學家也因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石墨烯作為目前最為著名的二維材料,因其在眾多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而備受關注。石墨烯有多種衍生物,其中氧化石墨烯最為著名。
  • 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石墨烯氧化膜
    儘管當前存在諸多的技術可以用來在GO表面製備薄膜,如直接組裝、納米壓印、結合電子束蝕刻的平板印刷,這些技術要麼比較耗時、費錢或缺乏靈活性。來自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 Jianjun Yang團隊採用超快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laser plasmonic lithography (FPL))技術在140nm厚度的GO薄膜上製備出亞波長光柵。
  •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及其在VOCs處理中的應用
    近百年來,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劇增給環境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各種汙染問題層出不窮,由於汙染物可以在生物圈中停留相當長的時間,並且發生擴散和漂移,因此採取有效措施治理環境問題迫在眉睫。近年,全球也已經湧現出許多治理環境問題的高新技術,如超聲波、光催化氧化、等離子體、微波等,其中等離子體作為一種高效、低能耗、操作簡單的環保新技術用以處理有毒及難降解物質,是近來研究的熱點。
  • 石墨烯六大應用領域全面分析
    石墨烯應用在油墨的優勢主要有兩點:一是兼容性強,石墨烯油墨可在塑料薄膜、紙張及金屬箔片等多種基材上實現印刷;二是性價比高,與現有的納米金屬導電油墨相比,石墨烯油墨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 由於石墨烯的良好性能,其製成的油墨具有電阻小、導電性強以及光學透明性高等特點,在各類導電線路以及傳感器、無線射頻識別系統、智能包裝、醫學監視器等電子產品中有廣泛應用。
  • 低溫等離子體 探索科學世界的「一扇窗」
    黃青課題組與合作者通過低溫等離子體誘變技術,獲得了諸多高產蝦青素的雨生紅球藻突變株,其中最高單位蝦青素產量是誘導前的近兩倍,並驗證了突變藻株中蝦青素產量的提高與參與調控類胡蘿蔔素合成的關鍵酶基因表達水平密切相關。  等離子體即電離了的「氣體」,是一種由自由電子和帶電離子為主要成分的物質形態。看似「神秘」的等離子體,其實是宇宙中的常見物質。
  • 低溫等離子體改性材料應用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李家星課題組基於對等離子體改性材料的研究,應用低溫等離子體方法成功設計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的鱗片石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