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等離子體改性材料應用研究獲進展

2021-01-09 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李家星課題組基於對等離子體改性材料的研究,應用低溫等離子體方法成功設計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的鱗片石墨材料,實現對U(VI)的高效富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環境類核心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Article ASAP上。低溫等離子體方法在改性材料方面具有許多優勢,如環境友好、處理材料方便、不會產生二次汙染。而鱗片石墨作為最穩定的碳同素異構體之一,不僅來源廣泛而且比表面積大,具有獨特的「三明治」結構。課題組應用低溫等離子體方法將氨基修飾到鱗片石墨上,實現對U(VI)的高效富集。此外,隨著對鱗片石墨等離子體處理的時間越長,氨基功能化的鱗片石墨對U(VI)的富集效果越好。原因在於隨著等離子體處理時間的增加,鱗片石墨表面的氨基數目以及活性位點均會相應增加,從而實現對U(VI)的高效富集。該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環境友好等優勢,在水汙染處理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另外,課題組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方法成功將富勒烯C60嫁接到碳納米管表面。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RSC Advances (RSC Adv., 2017, 7, 21124-21127)。近年來,用於合成類似結構碳納米材料(Carbon Nanobud)的方法大多僅限於高溫下的氣相沉積法,該方法反應條件苛刻,產率不高。該課題組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活化碳納米管和C60表面的碳原子從而使兩者發生加成反應,形成以碳碳鍵連接的C60-CNTs碳納米材料。該方法為合成新型C60-CNTs碳納米材料開闢了一個新思路。同時,此複合材料有望用於碳納米管連接的前驅體材料,從而能夠進一步應用到電子領域。

鑑於所在團隊在低溫等離子體化學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該課題組受邀撰寫了關於應用等離子體修飾材料並將其用到水汙染處理的綜述文章,發表在等離子體應用期刊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Plasma Process Polym., 4 APR. 2017, online)上。該文章對應用等離子體方法改性材料表面作了系統概括,重點包括等離子體技術的概述,等離子體技術在改性材料上的應用,並將其應用到水汙染處理的研究成果,以及對等離子體技術進一步應用到材料修飾方面進行了展望。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金、環保部公益項目資助。(來源: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低溫等離子體表面改性電極材料對液體電介質電荷注入的影響
    為了探究低溫等離子體改性電極對液體電介質絕緣性能的影響,採用真空濺射鍍膜法分別對鋁、銅和不鏽鋼三種電極材料濺射TiO2對其表面進行改性,測試改性前後液體電介質的擊穿電壓,並利用Kerr電光效應測量了改性前後三種電極材料向液體電介質注入空間電荷的分布情況。
  • 等離子體所低溫等離子體製備納米材料及應用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王奇博士的論文《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製備基於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複合材料及其在燃料電池中的應用》(Low-temperature plasma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based materials and their fuel cell applications
  • 低溫等離子體有哪些基本的應用?
    我們知道了等離子清洗機產生的等離子體屬於低溫等離子體中的冷等離子範疇,那麼低溫等離子體具有什麼特徵,在工業上又有哪些應用呢?真空(低壓)等離子清洗機低溫等離子體在應用上具有兩個主要特徵:與常規的物理、化學的其他方法相比,等離子體具有更高的溫度和能量密度
  • 芳綸纖維的改性研究進展
    在不同的酸鹼作用環境下,超聲波還能加快纖維表面與其他材料的靜電作用或化學相互作用。超聲波處理的缺點是改性後纖維比表面積的增大主要是由纖維的分絲和細化造成的。然而,增大超聲波功率的,給介質傳遞的能量也越大,纖維的強度和模量整體呈下降趨勢。1.2等離子體處理 等離子體處理是採用整體上呈電中性的電離氣體,從而改變材料的表面結構的改性方法。
  • 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工業廢氣中甲苯的研究進展
    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工業廢氣中甲苯的研究進展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甲苯作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代表,其治理技術已成為研究的熱點。介紹了低溫等離子體的概況及其處理甲苯的機理,重點概述了單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甲苯的放電形式、放電參數以及低溫等離子體協同催化技術處理甲苯的工藝、催化劑種類和放電模式,並對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工業廢氣中甲苯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工業廢氣中甲苯的處理效率高,但選擇性較差,通過協同催化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選擇性,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低溫等離子體及協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進展
    低溫等離子體及協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進展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綜合分析了國內外近年來關於去除VOCs的相關技術研究進展,指出低溫等離子體處理VOCs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有工藝簡單、適用範圍廣等特點,該技術協同催化能有效提高去除率、降低能耗、減少二次汙染,為VOCs
  • 等離子體所楊樹斌獲第九屆「奧加諾(水質與水環境)獎學金」
    奧加諾獎學金是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日本奧加諾株式會社和奧加諾(蘇州)水處理有限公司贊助,旨在獎勵全國從事「水質與水環境」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與應用並取得突出成績的研究生。自2007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九屆。
  • 煙氣SCR脫硝催化劑低溫改性研究進展
    以負載型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為主線,綜述了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燃煤煙氣低溫SCR脫硝催化劑的研究進展,較為全面的總結了該系列催化劑的脫硝性能及低溫SCR活性改進途徑,為提升該體系催化劑的低溫SCR活性提供參考,並展望了該領域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 合肥研究院在低溫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是一種高級氧化技術,可有效去除環境汙染物,利用該技術進行汙水處理成為當前研究熱點之一。
  • 大工在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基礎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容性耦合等離子體中非線性駐波現象的實驗觀察:在半導體晶片製造過程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工序需要利用低溫等離子體加工技術。容性耦合等離子體源由於具有放電均勻性好等優勢,已被廣泛應用於幹法刻蝕和薄膜沉積等晶片製造工藝中。
  • 關於耐低溫面磚膠粘劑的研究進展
    王金鑽,韓生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系,上海201418) 摘要:介紹了耐低溫面磚膠粘劑的研究進展(包括改性水泥砂漿型耐低溫面磚膠粘劑、環氧樹脂型耐低溫面磚膠粘劑、丙烯酸酯型耐低溫面磚膠粘劑和聚氨酯型耐低溫面磚膠粘劑等)。
  • 等離子體技術「法力無邊」 但還需廣泛賦能應用
    強場雷射等離子體物理有可能產生重大科學發現和大量新的技術應用;工業等離子體(等離子體醫學)也會迅速發展,從而產生全新的學科生長點。依託這些等離子體科學研究發展起來的一大批技術,能為人類社會下一步高新技術發展提供重要的源泉和保障。
  •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及其在VOCs處理中的應用
    近年,全球也已經湧現出許多治理環境問題的高新技術,如超聲波、光催化氧化、等離子體、微波等,其中等離子體作為一種高效、低能耗、操作簡單的環保新技術用以處理有毒及難降解物質,是近來研究的熱點。低溫等離子體已經被用於超細顆粒生產、廢氣處理、冶金提煉、刻蝕和材料表面處理等,它們當中許多已實現了工業化。但是利用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揮發性有機廢氣並實現工業化的卻極為鮮見。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對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應用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產品製造所需的材料品種種類越來越多,對各項性能方面的要求也是日趨提升,金屬材料便是其中之一。金屬材料的應用由來已久,在日常生活、機械製造、航天航海、交通能源、石油化工以及生物醫學等眾多行業和領域內的應用比重都很大。
  • 物理學院在低溫等離子體飲用水淨化方向取得新進展
    物理學院在低溫等離子體飲用水淨化方向取得新進展 2020-08-26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低溫等離子體 探索科學世界的「一扇窗」
    」黃青介紹,高溫等離子體離子和電子達到平衡,這隻有在溫度足夠高時才能發生,如太陽就是高溫等離子體,研究熱核聚變的全超導託卡馬克利用的就是高溫等離子體;低溫等離子體在常溫下就能發生,目前在誘變育種、生物醫學、農業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均有重要應用。
  • 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活性炭的表面化學性質改性就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改變活性炭吸附表面的官能團及其周邊氛圍的構造,控制其親水 / 疏水性能以及與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的結合能力,使其成為特定吸附過程中的活性點,從而可以控制其親水 / 疏水性能以及與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的結合能力。活性炭吸附表面化學性質的改性可以通過表面氧化改性、表面還原改性、負載金屬及化合物改性、低溫等離子體改性、酸鹼改性等進行。
  • 大連理工大學在低溫等離子體飲用水淨化方向取得新進展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院高壓放電等離子體研究團隊在低溫等離子體飲用水淨化方向取得新進展,該項研究提出了脈衝氣泡放電等離子體-吸附劑聯用技術,高效去除自然水體中微量天然有機物,並以「Ultra-high synergetic intensity for humic acid removal by coupling bubble discharge with activated carbon」為題
  • 功能化離子液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圖3 低密度離子液體在水相中隨溫度上升(25-35℃)過程中的變化行為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綠色化學與催化中心在功能化離子液體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該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傳統的無機碳硼烷材料進行陰離子功能化並和有機陽離子進行有效組合,獲得了一系列室溫下為液體的碳硼烷衍生的室溫離子液體材料。該類離子液體利用醚基的強柔韌性,提高了剛性碳硼烷類化合物的熔化熵,降低了熔點。比如,純碳硼烷在室溫下為固體、易升華,經過離子改性後得到了透明的粘度較小的液體(圖1),揮發性大大降低。
  • 等離子體技術的應用前景
    等離子體在半導體工業、新能源行業、聚合物薄膜、材料防腐蝕、冶金、煤化工、工業三廢處理、醫療行業、LCD顯示屏組裝、航天航空等諸多領域具有廣泛應用,潛在市場價值每年近2000億美金。閃電等離子體中帶電粒子間相互作用,性狀非常活躍,利用這種特性就可以實現各種材料的表面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