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吳新宙:P7視角下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背後的視覺感知技術

2020-12-03 雷鋒網

本文為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來稿,以小鵬P7視角從L2級感知需求、高級別感知需求、自動駕駛研發架構等方面,解讀了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背後的視覺感知技術。

以下為正文的內容

我們知道,開始向電力驅動邁進,是如今每一家汽車製造商都必須要做的事情,但只有真正的智能電動汽車才是汽車未來的下一個賽道。

小鵬的自動駕駛是小鵬汽車智能化的最主要標籤,也是小鵬的最核心差異化。隨著 P7 的推出,我們的主要自動駕駛功能會在下半年通過 OTA 逐步向用戶釋放。作為小鵬自動駕駛的 「掌門人」,我也想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逐步的向大家深度解析一下我們自動駕駛的核心能力,讓鵬友們在使用小鵬自動駕駛功能的同時,能夠了解一些 under the hood 的核心算法,同時也能對我們未來功能的演進和規劃有一個了解和期待。

今天我們先說一下視覺感知,這可能也是對用戶最直觀、最容易理解的能力;後續我們也會逐步深度解析一下其餘部分,包括定位、融合、規劃等核心算法模塊,我們的硬體能力和規劃,以及我們在中後臺(大數據)的布局和思考。

高級別自動駕駛( L2+)的核心是視覺感知能力

視覺感知是自動駕駛的上遊模塊之一(小鵬自動駕駛算法架構見上圖),也是高級別自動駕駛中的最核心能力。每一家注重自動駕駛的量產車企,都會把視覺感知作為一個重中之重來布局,不管是通過自研還是走供應商的方案。從某個意義上講,視覺方案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會決定該自動駕駛方案的高低優劣之分,以及功能的魯棒性和穩定度。因為,到了今天,毫米波雷達的能力已趨成熟,功能、性能上的差異化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視覺。另外,隨著 L2 級自動駕駛逐漸成為整車的標配,許多車廠開始布局甚至部署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這對感知,特別是視覺感知,也產生了更高的要求。隨著 P7 的上市,小鵬會在今年下半年在 P7(智尊版)上逐步釋放更高級的自動駕駛能力,包括在 XPILOT 3.0 中。而這其中,最核心的行車功能是導航輔助駕駛,簡稱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

具體來說,對 L2 的核心功能而言, ACC(自適應巡航)需要對前車的穩定檢測, LCC(車道居中)則需要對本車車道線的穩定檢測;但是對於更高級自動駕駛來說,自主變道是最核心的功能,他帶來了比 L2 級自動駕駛高出許多的感知需求。為了方便描述,對於感知需求或者是感知能力,我們可以分為兩類:

幾何感知:這是指對周圍環境或事物體的空間理解能力,或者說是對相關物體準確的定位能力。語意感知:這是指物體類型,屬性,意圖的理解。對於高級別自動駕駛而言,首先,360° 的精準感知成了必須—除了對前車的檢測和判斷,我們需要對周圍所有車輛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進行跟蹤,來服務於變道的決定,這是幾何感知需求。另外,語意級信息變得更為重要,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某些簡版的 LCC 實現中,本車車道線屬性都不是特別重要的。但是自主變道的需求把這個變成必須——因為本車需要避免在車道實線時作出變道的決策;另外,不光是本車車道線屬性,旁車道車道線屬性也需要準確檢測,因為我們需要去推測旁車是否會有切入、變道的意圖。另外,對每條車道的駕駛限制屬性(是直行車道或是下高速的匝道),每條車道的限速,該車道與前方其他車道的連接關係,本車都需要個判斷。最後,對於旁車,我們不僅要判斷他在當前的位置,還需要對他的接下來的行為做一個判斷,是為預測。而準確的預測,就需要對該車和它所屬環境中的語意信息都需要個了解。我們可從下表把這個需求的不同做個概述。

隨著 L2+ 級自動駕駛對語意,幾何感知的需求的增長,視覺感知也會起到越來越關鍵的作用。因為和其他傳感器相比,攝像頭在獲取語意信息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它有比毫米波雷達高得多的像素密度(2到3個數量級)。同時,通過先進的算法,攝像頭也可以精確的測量周圍環境中的物體位置,同時通過傳感器融合減少誤解和漏檢,極大的提高感知在幾何和語意信息的準確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視覺感知是級別自動駕駛的核心能力,而視覺感知能力的 360° 覆蓋,也是邁入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重要門檻。

接下來我們具體聊下小鵬在視覺感知上的布局。 超強的視覺硬體部署小鵬在 P7 上通過 14 個視覺攝像頭的布置,完成了對遠,中,近三個區域的全方位視覺覆蓋。

小鵬 P7 搭載 XPILOT 3.0 系統

小鵬 P7 搭載 XPILOT 3.0 系統這樣強大的攝像頭組合在國內外都是常領先的,也為我們在泊車和行車上做出差異化打下了基礎。

遠區域(50m+): 前視主攝像頭和 narrow 攝像頭;後視主攝像頭;中區域(3m至100m): 魚眼攝像頭,覆蓋360°;近區域(0m至10m):環視攝像頭,覆蓋 360°;主要用於泊車。超魯棒的車輛和車道線檢測是視覺感知能力的基石無論是對於 L2 或是更高級自動駕駛,視覺感知的基石一定是車輛和車道線的檢測能力。在這兩個方面,小鵬主要注重三大項的工作:

(1)建立高多樣性,涵蓋中國儘可能大部分的駕駛場景數據集;過去兩年,P7 的感知開發處於完成 0 到 1 狀態,或者說是冷啟動狀態。為此,小鵬建立了自己的數據採集團隊,歷經兩年,在不同的城市、不同場景、採集了大量的 360 度攝像頭數據。

(2)建立快速的數據獲取和網絡訓練之間的閉環機制,高效解決感知性能的長尾問題 。深度學習網絡的性能往往在一定數據訓練量之後性能會趨於飽和,比如在準確度達到 90% 以後,往往增加數個百分比的性能需要倍增訓練數據量。比如下圖顯示了車道線檢測準確率隨著訓練數據量的變化,在 90% 以後,使簡單增加訓練數據量的方法對性能的增長是非常緩慢的。

為了打破這個長尾的迷局,小鵬在數據上的核心戰略是定向標註和定向獲取。所謂定向標註,也就是從目前網絡性能的缺陷或是測試過程中發現的核心視覺感知問題,能夠定向地從現有資料庫中尋找相關的數據,進行標註和增加到訓練數據集。目前小鵬內部的工具鏈已經有在數天內完成這個閉環的能力(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所謂定向獲取,是要更好的解決更長尾事件( 0.1%,0.01%,…),因為這些數據可能在現有的數據集中也是匱乏的。

作為主機廠,小鵬的核心布局是建立可以從自己的數據採集車和用戶車輛中可以在線檢測這些長尾事件,並獲取這些數據上傳至雲端,用於算法改進。這兩項能力,是我們快速迭代核心感知算法功能和性能的核心能力。在下圖顯示了這個策略的效果,我們只用了約 12% 的定向數據,取得了最後性能的快速提升。

(3)軟硬體結合,高效實現網絡在硬體中的實現 。14個攝像頭,N 個深度學習網絡,數十個深度學習輸出物,需要在小鵬基於 Xavier 的主控 ECU 上並行處理,同時平衡好網絡性能和魯棒性。在此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對網絡的大量優化,讓網絡在不同任務間,設置不同攝像頭之間共享資源,同時充分利用 Xavier上強大的運算資源(GPU,DLA等)。 小鵬自研的車道線檢測就是上述策略很好的例子。為了用戶在國內特有的駕駛場景下有更好的體驗,我們在過去年內完成了【 X】版絡的更新和【 Y】個corner case的增強。目前來看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內部測試中,我們的 LCC 顯示了非常強悍的抗幹擾能力。

字符幹擾

雨天、遮擋

暴雨、夜間

另外,在解決車輛、車道線的檢測準確率之外,我們也在快速地加入和車輛,車道線更多的特性,來幫助感知在幾何和語意上的能力。首先,攝像頭有非常強的相對幾何測量能力——車輛的長寬高比例、車輛在車道線中有多居中,還有旁車和本車相比的相對位姿,這些我們都在通過深度學習網絡來實現。而這些信息通過毫米波雷達往往是很難拿到個準確信息的。同時,這些信息對旁車的判斷和行為預測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對旁車切入意圖的判斷,除了看旁車和車道線的相對位置外,準確的車輛航向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簡短總結下。視覺感知是自動駕駛能力,特別是 L2 以上級別自動駕駛的最核心能力。通過之前兩到三年持續不斷的努力和投入,小鵬已經建立起了端到端自研自動駕駛全算法堆棧的能力,包括視覺感知,並將隨著 P7 的上市而量產。這在國內的主機廠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目前我們正在高速和城市場景的視覺感知上持續發力,力爭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給小鵬 P7 的用戶在中國駕駛環境下帶來不一樣的駕駛體驗。萬分期待 P7 的自動駕駛能力與大家的早日見面,和逐步提升!

原文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06695/answer/1312701085

雷鋒網 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敢於放言超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小鵬汽車做對了什麼?
    所謂全棧自研,不僅包括基於車端的感知、定位、規劃和控制等模塊的自研,而且在數據通路及雲端數據採集與標註、分布式網絡訓練等方面自研,由此形成數據和算法的全閉環,並為其快速的功能迭代打下技術基礎。何小鵬表示:「智能已經在用戶的購車決策裡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智能汽車將成為未來趨勢已成行業共識,而自動駕駛的全棧自研量產能力正是小鵬汽車的核心優勢。」
  • 小鵬自動駕駛專家訪談紀要:小鵬、蔚來、特斯拉是互相促進的關係
    英偉達優點是開發自由度高,能更好的做客戶體驗,目前沒有顯著的缺點,但是感知層毫米波雷達的供應商博世等因為研發響應等問題會拖後腿:視覺感知自己開發算法,用GPU的算力提取關鍵的位置、速度、寬度等信息,此外還可以更方便的根據國內交通狀況和場景提取更多細節的信息,有利於更好的做用戶體驗的優化。
  • 小鵬P7正式上市:雙自動駕駛計算機平臺布局,支持全場景語音智能交互
    記者 | 周純粼14月27日,小鵬第二款車型——純電動轎跑P7上市。售價22.99萬元-34.99萬元。新車發布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首先不忘感謝5年來支持小鵬汽車的朋友和投資人。同時,談了談當前獲得的成績。
  • 讓馬斯克、小鵬爭論的雷射雷達,會是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前者技術原理和戰鬥機的相控陣雷達類似,量產成本很高。後者原理是快閃,可以一次性完成對整個場景的3D繪製。兩者都是明日之星,現在汽車還高攀不上。當前,混合固態雷射雷達是最有希望快速落地的方案,它把所有的機械部件集成到單個晶片上,通過電路來控制旋轉,所以雷達本身不需要大幅旋轉,真實路況下不容易損壞,量產能力大幅提高,在晶片摩爾定律助力下,未來量產成本有望降低至數百美元。
  • 纏鬥特斯拉,小鵬汽車的危險遊戲
    小鵬汽車充電樁從自建逐步轉向了合作,可見自建超充樁無法成為小鵬汽車的壁壘,而且在現階段也並不是優先級足夠高的事項。充電樁之於小鵬汽車,更像是一種補短板似的推進,缺乏整體聯動性,更加談不上是對企業發展的多要素驅動。 在補能效率和服務網絡沒有突破的前提下,小鵬更會押注那些有可能贏的技術板塊(闢如自動駕駛),而且可能會更激進。
  •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報告2020(上): 感知篇——浪潮已至
    隨著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興起,自動駕駛為提升交通安全與效率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自動駕駛綜合了人工智慧、通信、半導體、汽車等多項技術,涉及產業鏈長、價值創造空間巨大,已經成為各國汽車產業與科技產業跨界、競合的必爭之地。技術進步、政策推動、巨頭入局、資本進入、成本下降、場景成熟,從各方面跡象來看,自動駕駛經過十多年的探索,目前已經站在商業化落地的關鍵節點。浪潮已至。
  • 小鵬P7鵬翼版很拉風,但我更期待搭載雷射雷達的小鵬新車
    在今年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帶來了極為拉風的P7旗艦作品——小鵬P7鵬翼版。該車型有四驅及後驅兩個版本,售價36.69-40.99萬元。與此同時,小鵬汽車也發布了下一代自動駕駛的軟硬體體系,並宣告將於明年發布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BlackBerry聯手德賽西威為小鵬P7提供智能駕駛支持
    【TechWeb】8月25日消息,BlackBerry今日宣布與德賽西威攜手推出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IPU 03正式應用於小鵬P7並實現量產,該車是由中國電動汽車和技術公司小鵬汽車打造的超長續航智能轎跑。QNX OS for Safety作為IPU 03採用的作業系統,為小鵬P7的智能駕駛系統提供了安全保障。
  • ACC系統遭小鵬P7車主質疑,「十幾個雷達,幹嘛去了?」
    近日,微博一名「王大累贅」的青島網友吐槽小鵬P7稱,「開放acc不開放自動剎車?如果這是一個小孩子突然出現了呢?這還是在封閉路段,表現這個樣子。很驚人了。」 從該名網友發布的視頻看,當時他正在高速一擁堵路段最內側行駛,速度不超過20km/h。
  • 另一位挑戰者:小鵬P7 VS 比亞迪漢 靜態對比
    那是因為比亞迪品牌名氣大,歷史悠久,技術實力雄厚,所以各個新勢力車企才會以它為目標啊。先聲明一下,我這裡只介紹靜態體驗,由於我沒開過實車,所以不評價動態表現。如果大家想體驗動態表現請去試乘試駕。先來介紹小鵬P7。小鵬汽車這個品牌是2014年由何小鵬等人創立於廣州,自創立之初就主攻新能源車型的研發。可以說,小鵬與蔚來、理想等品牌同屬於新勢力車企這一品牌類型。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與此同時,蔚來之外,理想汽車、小鵬等頭部玩家同樣也都在遵循「一步到位」的主線。同樣擲地有聲的信號來自華為。事實是,在華為內部,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座艙、智能車雲五大汽車業務矩陣已然成型,幾乎覆蓋全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關鍵新技術。除此之外,百度、滴滴、美團、騰訊、阿里、京東……但凡能說得上名號的網際網路大廠和車企,都早已經成為自動駕駛牌局的玩家,趨之若鶩之下是對政策的即時反饋和未來的篤定。
  • ALC、LCC為OTA重頭戲,小鵬的L2.5級自動駕駛是什麼?
    LCC、ACC與ALC三者,被視為小鵬邁入自動駕駛L2.5時代的標誌。毫無疑問地,ALC自動變道輔助與LCC道路居中控制是此次OTA的重頭戲。所謂ALC自動變道輔助功能,指的是在開啟該功能的前提下,駕駛員按下轉向燈撥杆,ALC系統將對環境進行判斷,然後輔助駕駛員將車輛駛入相鄰車道。
  • 自動駕駛的視覺密碼丨科技說
    與之對應的,視覺晶片的圖像數據計算能力也正以每年十幾甚至幾十倍的速度快速迭代。在當下主流的多傳感器融合路線中,視覺感知技術本身玩法固然稱不上激進顛覆,卻始終被認為是自動駕駛落地整體方案的基石。某種層面上,只有理解了視覺,才能更好地認知自動駕駛。
  • 馬斯克隔空懟小鵬汽車,特斯拉慌了?
    11月20日,小鵬汽車在廣州車展表示,小鵬汽車將從2021年生產的車型開始,升級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 屆時,小鵬P7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汽車。
  • 智能駕駛究竟是怎樣實現的?
    二、智能汽車眼睛誰來當? 視覺方案模仿的是人眼,主要是靠「看」,相當於一個二維照相機。雷達方案模仿的是蝙蝠,是立體的「掃」,相當於一個三維照相機。 視覺方案的好處在於,已經相對成熟。以攝像頭主導、配合毫米波雷達等低成本元件,構成純視覺計算,可以滿足當前L2級自動駕駛的需求,典型代表就是特斯拉。
  • 小鵬「吃了幾碗涼粉」,雷射雷達是對是錯?
    特斯拉認為小鵬汽車招募了至少 5 名從特斯拉離職的工程師,承擔的工作都非常相似,其中 2017 年加盟小鵬汽車的谷俊麗成為小鵬汽車自動駕駛項目的副總裁,在 2018 至 2019 年間主導了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而曹光植則是 Autopilot 項目中 40 個有權限獲取軟體原始碼的員工之一。
  • ...Fellow Alberto Broggi 教授:雙目立體視覺路線與自動駕駛廣闊...
    雷鋒網新智駕對話安霸半導體義大利總經理、VisLab 創始人、帕爾馬大學計算機工程教授 Alberto Broggi ,了解安霸的雙目立體視覺背後的底氣和技術路線。商業策略上,安霸有 CVflow 和 Stereo Vision 兩個法寶,不論是單目還是雙目的視覺感知系統,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安霸做出了最貼合市場需求的策略。其中雙目立體視覺技術目前可作為一種「高級技術儲備」,其技術門檻高,但前景廣闊。
  • 自動駕駛關鍵技術報告:慣性導航和背後的晶片大戰【附下載】| 智...
    這個目標的關鍵是利用車載傳感系統和信息終端實現與人、車、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換,使車輛具備智能的環境感知能力,能夠自動分析車輛行駛的安全及危險狀態。世界各國及各大汽車公司都在布局自動駕駛。自上世紀 70 年代開始,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經歷了技術研究的興起、自動駕駛技術可行性和實用性方面的進展等階段,目前行業已經逐步進入到了市場化的階段。
  • 自動駕駛四大核心技術的環境感知的詳細概述
    自動駕駛四大核心技術的環境感知的詳細概述 易水寒 發表於 2018-05-13 09:15:08 人類駕駛員會根據行人的移動軌跡大概評估其下一步的位置,然後根據車速
  • 自動駕駛地圖與定位技術產業
    前言:高精地圖的發展與自動駕駛汽車緊密相關,自從自動駕駛汽車開始上路公開測試以來,高精地圖產業就應勢而生並飛速發展。相對於以往的導航地圖,高精地圖是專為自動駕駛而生的,其服務的對象並非人類駕駛員,而是自動駕駛汽車。對於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而言,高精地圖是必備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