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7大學科最傑出的開拓者,佔據我國初期科學界半壁江山

2021-01-13 強強說教育

中國近代以來七大學科代表科學家

1)水稻專家(農學)—袁隆平2)航天與飛彈專家—錢學森3)核物理學家—鄧稼先4)數學家—華羅庚5)地質學家—李四光6)天文學家—張鈺哲7)化學家—侯德榜

一、水稻專家(農學)—袁隆平

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

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農學系。

1960年,在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該水稻是自花授粉,無性狀分離,所以他推論該為天然雜交水稻,開啟了雜交水稻研究之路。

1966年,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論文,也就是後來的「三系配套」理論。後來的雜交水稻專家都是根據這套理論開展工作。

1977年,發表了《雜交水稻培育的實踐和理論》與《雜交水稻制種與高產的關鍵技術》兩篇雜交水稻應用實踐的重要論文。

二、航天與飛彈專家—錢學森

錢學森,「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是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和中國綠色貢獻終身成就獎。

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

1935年,獲得留美資格,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在校期間,他先後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

1939年,獲加州理工學院航空、數學博士學位。

1955年,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兒女回到祖國。

1956年,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飛彈研究所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發射,錢學森擔任首席科學家。

三、核物理學家—鄧稼先

鄧稼先,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設計者,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奠者。

1945年,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8年,進入美國普渡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

1950年,放棄了國外優越的工作,和二百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回到祖國。

1965年,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鄧稼先是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的主要參與者。

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問世,根據「鄧-於方案」理論基礎上完成氫彈。

四、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是中國解析數論創始人和開拓者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

1925年,進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求學。

1930年,華羅庚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轟動數學界。

1935年,數學家諾伯特·維納把華羅庚推薦給英國著名數學家哈代。

1936年,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學習。

1939年-1941年,完成了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素數論》。

1956年,他的《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論文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五、地質學家—李四光

李四光,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為中國石油的勘探和開發作出重大貢獻。

、創立地質力學理論 。

1904年,官費赴日本留學。

1905年,加入同盟會,並參加了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

1907年,進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學習。

1913年,考入英國伯明罕大學,學習採礦、地質。

1931年,以《中國北部之科》被英國伯明罕大學授予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1932年,任中央大學代理校長。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六、天文學家—張鈺哲

張鈺哲,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小行星的發現者。

1919年,考入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學校。

1923年,進入康奈爾大學求學,就讀建築系。

1925年,轉學到芝加哥大學天文系。

1928年,發現了第1125號小行星,定名「中華」。

1929年,獲芝加哥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

1934年,中國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建成,張鈺哲擔任特約研究員。

1937年,成功預測出了4年後將在中國出現的一次日全食。

1941年,拍攝了中國境內第一張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

1946年,發表了《新發現的食變星BD-6°2376的速度曲線》。

1957年,發表中國第一篇論述人造衛星軌道的論文,應用天體力學基礎理論對人造衛星軌道問題作了開創性研究。

七、化學家—侯德榜

侯德榜,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傑出化學家,是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和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

1913年,是清華學堂第一批留美學生,並被保送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科學習。

1926年,永利鹼廠生產的紅三角牌純鹼在美國費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榮獲了金質獎章。

1932年,《制鹼》以英文在美國出版,從此揭開了索爾維制鹼法的神秘面紗。

1957年,侯德榜發現用碳化法製取碳酸氫銨。

1955年起,受聘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院士。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美國佔據半壁江山,中國三大企業入榜
    目前世界上最受關注的科技領域將就是半導體晶片行業,原因也是非常的簡單,至少在未來的數十年的發展時間當中,晶片都將會是主流的發展方向,我們生活中出現的智能設備當中,無一例外都會涉及到晶片,晶片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 中國佔據全球12大海洋館榜單近半壁江山
    就有外媒評選出了全球最大的12 座水族館 ,來自中國的四座水族館進入了榜單,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哪四座: NO.12 上海海洋水族館(中國上海)上海海洋水族館坐落於上海浦東新區。場館內區域和展館眾多,向遊客展示來自非洲、澳洲、中國、東南亞、南美、南北極及極寒帶的類型超過300種、數量超過15000種的海洋生物。場館裡建有四條海底隧道,每條隧道都超過150米,讓你仿佛置身於海洋深處。NO.11 謝德水族館謝德水族館建成於上世紀30年代,是歷史最悠久的水族館之一。
  • 真正中國創造!全球氫能發明專利排行榜,中國企業佔據半壁江山!
    從四大發明到中國古建築和中國古典文化,中國人的創造力自古以來就是非常的強悍的,而且近代的中國也在大力發展鼓勵創新。,佔比45%,可謂是佔據了全球氫能產業的半壁江山! 特別是過去幾年間,我國上下掀起了一股氫能熱,數十個地方政府出臺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規劃。
  • 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中國十大現代傑出人物事跡
    對中國貢獻巨大的人物、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影響當代中國50位名人、中國十大著名人物、中國近代100名名人、中國現代傑出人物事跡、中國現代50個傑出人物、近代中國十大影響人物;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zhi
  • 十二位對近現代中國影響巨大的科學家
    茅以升主持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工作30餘年,為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積極倡導土力學學科在工程中應用的開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錢塘江大橋,成為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裡程碑;新中國成立後,他又參與設計了武漢長江大橋。
  • 吳有訓:中國近代物理學的開拓者
    1916年7月,吳有訓畢業於江西省立第二中學,報考了中國最早成立的四大國立高等師範學校之一——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南京大學),進入學校的理化部學習。吳有訓上大學三年級時,恰逢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的胡剛復歸國前來任教。胡剛復可以說是我國最早從事X射線研究的學者,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吳有訓就是在他的引導下得以接觸到X射線有關的基礎知識,並由此逐漸培養起對X射線研究的濃厚興趣。
  • 光明日報:方心芳——我國現代工業微生物學的開拓者
    我國現代工業微生物學開拓者和應用現代微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傳統發酵產品的先驅者之一。從30年代初期開始終生從事食品發酵微生物學研究,在釀酒、烷烴發酵生產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畢生重視微生物菌種的收集、研究、應用和開發。50年代後組織和指導建立了我國現代微生物學的一些新興分支學科,培養了一批高級專業人才,為我國微生物學和現代微生物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中國近現代史上20位傑出女性,她們都是誰
    讓我們來細數一下那些歷史上對近現代中國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傑出女性。中國近現代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她活躍於政治、外交等領域,對近代中國歷史與中美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她是第一位在美國國會演講的中國人。她是新中國人民司法工作的開拓者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是中國婦女運動的領袖之一。
  • 外媒評選20位中國AI領袖 百度系佔據半壁江山
    據中新網6月22日報導,近日,《福布斯》刊登了一篇文章,AI領域知名科技媒體TOPBOTS評選出了20位驅動中國人工智慧改革的科技領導者,李開復、陸奇、王海峰、林元慶等眾多來自業界學術界人工智慧領域資深人士均榜上有名。值得注意的是這些AI領袖中,近半數來自百度或曾在百度就職。
  • 我國現代十大數學家,這才是中國的脊梁!
    因此,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膜拜下我國現代最著名的十位數學家:1 新中國數學事業奠基人,華羅庚華羅庚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新中國數學事業發展的重要奠基人。5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蘇步青世界著名微分幾何學家,射影微分幾何學派的開拓者 早年對對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做出了貢獻, 四、五十年代開始研究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 60年代又研究高維空間共軛網理論 ,70年代以來在中國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計算幾何!! 為中國數學走向現代化做出巨大貢獻!!
  • 大學校友之「大國工匠」,這所大學力壓清華大學,佔據近半壁江山!
    現代社會渴求匠人精神,這是一種職業精神,包含了專注、創新、敬業、精益求精等品質,我國很多高校,也培養了諸多「大國工匠」。 近日,一份《大學校友之「大國工匠」》名單引來許多網友的圍觀,共有35位「大國工匠」上榜,均為中國最頂級的科學家,如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和殲20總設計師楊偉等。
  • 我國植物分類學的重要開拓者——陳煥鏞
    陳煥鏞是我國植物分類學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蜚聲中外,被國際學界公認為「華南植物學研究的一流人物」。1919年,陳煥鏞取得哈佛大學林學碩士學位。同年十月,躊躇滿志的陳煥庸回到了祖國,開啟了我國現代植物學分類研究的圖卷,並最終成為「中國華南植物研究第一人」,並與著名植物學家胡先驌並稱「南陳北胡」。陳煥鏞青年時期就對植物分類有濃厚興趣,他立志要改變我國植物學科研落後面貌。在當時,有很多國外的研究者來中國採集我國珍貴標本。作為我國學者自己採集植物標本的先驅之一,陳煥鏞為我國最早一批植物標本室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
  • 11月Google Play的全球下載榜單前十,中國佔據半壁江山
    2、在11月Google Play的全球下載榜單上,TikTok、Likee、SHAREit、Club Factory、UC瀏覽器這5個「中國製造」的產品成功佔據了前十的半壁江山。獅評:TikTok11月在全球下載量達7200萬,同比增長11%,下載量已超過17億,UC瀏覽器於2009年出海,全球月活用戶已達到4.3億,UC瀏覽器的海外下載量已達11億,其中近一半來自於印度。
  • 中國近代史上十位傑出的地質學家
    近代歷史上,我國的許多成就在世界上都取得極大的成功,無論在哪個方向,都是令世人震驚的,小編帶你認識以下,近代歷史上十位傑出的地質學家吧~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 佔據全球玻尿酸半壁江山,華熙生物是如何成為行業巨頭的?
    2018年華熙生物已經佔據了全球36%的市場份額,而在今年6月華熙生物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全球行業老四佛思特生物(東辰生物)。華熙生物這個深耕玻尿酸行業20年的企業,將鎖定全球玻尿酸的半壁江山。20年持續錘鍊的高產業化能力40年前,「中國玻尿酸之父」張天民率先從臍帶和雞冠中成功提取到玻尿酸(HA),並研製出了中國第一款HA注射液,用於眼科手術,敲開了中國玻尿酸的研發大門。
  • 現代科學界的泰山北鬥——霍金
    他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宇宙的起始與終結,是他的研究課題。他的驚世之著《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成為關於量學物理學與相對論最暢銷的書。他不僅是現代科學界的 稱泰山北鬥,還是一位永遠戰鬥不息的人生鬥士。
  • 主旋律電影佔據今年票房半壁江山,大國情懷在電影中展現
    今年的元旦檔可以說給了大家巨大的驚喜,在2020中國電影市場經歷了半年的休市之後,重開的中國電影一躍成為了世界電影市場最的票房貢獻地,而在2020年中國電影最為火爆的幾部電影,都是以宣傳愛國為主的主旋律電影 打開百度熱搜榜,你會發現一部三個月國慶檔上映的電影,現在依然佔據電影熱搜榜的第一名,
  • 《中國現代科學家(八)》自提預售開始!科學家系列你集齊幾組?
    為展現科學家們的輝煌業績和偉大精神,從1988年起,我國已發行了7組《中國現代科學家》系列郵票。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家們以堅定的愛國主義、頑強的探索精神、踏實的勤奮工作,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民族的科技振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方寸間一覽科學家風採,看看這些郵票你都集齊了沒?
  • 今年中國工程界最高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大學佔據半壁江山
    光華工程科技獎是在1996年,由兩院院士朱光亞先生,臺灣實業家陳由豪先生、杜俊元先生和尹衍樑先生共同捐資設立,並由中國工程院負責具體評獎,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批准實施的一個獎項,目前是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至今已舉辦十三屆,共有304名科學家和1個團體獲此殊榮。
  • 中國是否有可以比肩愛因斯坦的科學家?他們都是誰?
    牛頓,被很多人熟知是小學課本中「蘋果樹」的故事,牛頓作為傑出的物理學家,在科學界被稱為行走的「百科全書」,由此可見他的學識是多麼的淵博,牛頓在伽利略之後,有力的推動了人類歷史上的科學革命,並且在力學、數學和經濟學上,都取得了非常傑出的成就,在牛頓之後,人類歷史上另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便是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