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生:再說說《堂吉訶德》、「反面教材」和「胸口長毛」

2021-01-11 光明數字報

    腓力三世在王宮陽臺上看見有個學生一面看書一面狂笑,就說此人在看《堂吉訶德》,不然必是瘋子。

 

    董燕生在中學時代讀《堂吉訶德》也經常這樣,看著看著就笑。那時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生會與這位遊俠騎士結下不解之緣。堂吉訶德的掛像就在他客廳的牆上,保持永遠前進的姿態。

 

    董燕生翻譯的《堂吉訶德》多年來以不同的面貌不斷再版,在書架上散發著沉靜的芬芳。他心裡也許藏著一個我們看不到也猜不透的堂吉訶德,一個長不大的騎士;他的字典裡不設「防護牆」,想到十分,非得說到十二分,有時把話說得越尖酸刻薄越覺得過癮,難免讓人覺得「童言無忌」,實際上,他心地善良又充滿幻想。

 

    5月19日,中華讀書報專訪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翻譯家董燕生。

 

    機器代替不了文學翻譯

 

    中華讀書報:您現在是怎樣的生活狀態?

 

    董燕生:傻吃憨睡等死,捎帶著幹點活兒。編教材每天不超過兩小時,《現代西班牙語》第三個版本還差兩冊,第四冊還在校對。我以為有電腦用不著校對,沒想到更麻煩,不同格式轉換的過程出現問題,到他們那兒一塌糊塗。

 

    中華讀書報: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有了翻譯軟體,什麼難題都可以解決。

 

    董燕生:網絡上的翻譯更可笑。電影上的字幕更是胡說八道一氣。把漢語翻譯成西語,中國人的水平要和講西語的人水平差不多才行。機器永遠代替不了人工翻譯,尤其是文學翻譯。文學翻譯的靈活性太大了,它不是技術說明書——那是固定的一對一。文學翻譯是一對幾百、幾千、幾萬。

 

    中華讀書報:新媒體對您的生活影響大嗎?

 

    董燕生:首先影響視力。無謂地耽誤你的時間。我在微信上經常看到各種新聞,有些論調胡說八道,非常有損中國的國際形象,肆無忌憚地宣揚種族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很多內容看了氣得要死,還是忍不住要看。以前沒它生活也照樣,現在沒有它寢食不安,想像不出這日子怎麼過。像抽大煙一樣上癮。我只在每天吃早飯時看看《朝聞天下》。我用電腦,很長一段時間就是收發郵件。我倒很想看看外國的報紙,主要是西班牙的報紙。微信就是晚上睡覺前看一會兒,主要是看別人發來的有意思的內容,有一些好玩的視頻,共享一下,逗人一笑。

 

    中國當代文學在西班牙沒有任何反響

 

    中華讀書報:中國當代文學在西班牙的情況如何?

 

    董燕生:沒有任何反響。前些年,有些外國朋友甚至問我中國有沒有文學。倒是老子的《道德經》有很多版本,到現在還在不斷地翻譯。但是對《道德經》的解讀也不一樣,很多人認為是帝王統治術。

 

    中華讀書報:您將諾貝爾獎得主阿斯圖裡亞斯的長篇小說《總統先生》翻譯成中文,外文出版社曾經約過您翻譯莫言的書,翻完後出版社也付了稿費,當時它在國外沒有得到出版。不知莫言獲諾貝爾獎後他的書在西班牙是否出版了?

 

    董燕生:《總統先生》譯出後倒是付了稿費,但我始終沒見到成書。至於莫言得獎後是否出版,我不得而知。

 

    中華讀書報:如何提高外譯質量,您有什麼具體建議?

 

    董燕生: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西語水平高、母語水平高的中國譯者,與西語水平高、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合作,這樣的譯文質量還有一定的保證。漢語譯者先拿出毛坯,再和西語國家的專家溝通,最後再定稿。

 

    中華讀書報:您對西語翻譯評價不高——是通過什麼判斷得出這樣的結論?

 

    董燕生:通過我的教學和廣泛的接觸。有的人寫出西語就不像樣子,怎麼能讓他翻譯?凡是西班牙語國家的文學作品,我從來不看譯文,因為我知道,再好的譯文也會走樣。原來我還以為英語界的翻譯水平會高一些,結果發現也不盡然。美國有個作家房龍,寫過一本書叫《寬容》。我喜歡這本書,但總覺得漢譯本有些地方不對勁,一對照英語原文,果然發現不少誤譯。

 

    將中文翻譯成外文,外語水平首先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本身還要有作家的氣質,說出的話要有文學味兒。西語界不知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能力?有些人不要說外國文學,中國文學也沒看過多少。急功近利的結果,最後只能適得其反,給人家造成中國文化一塌糊塗的印象。

 

    中華讀書報:這麼說是不是有一些危言聳聽?

 

    董燕生:有時候需要一點危言聳聽,好讓麻痺的神經稍微清醒一些。你翻譯出去的東西,人家是否喜歡看?看了有什麼感覺?相關部門做過調查沒有?不要以為花足了錢就會有效果。依我看,要有像樣的中國文學翻譯出現,還需要一兩代人努力,甚至還要更多的時間。

 

    我譯《堂吉訶德》

 

    中華讀書報:能否說說您是如何翻譯《堂吉訶德》的?

 

    董燕生:當時楊絳的《堂吉訶德》是唯一從西語直譯的譯本。我看她的譯本,第一是學習,看前輩是怎麼翻譯的;第二,我將來能否達到這個水平。如果能達到,做這事兒多少有點意義。看了之後我有信心了,至少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的錯誤我不會犯。她的譯本比我的少了十幾萬字。少在哪裡?塞萬提斯受巴羅克文學思潮的影響,詞語華麗,時不時一下說出十幾個同義詞、近義詞。我翻譯時翻遍了字典,覺得十分棘手,就想去看看前輩是怎麼做的。結果發現原著十幾個詞,在她那裡只譯了兩三個。有人說大手筆會減繁,我實在不敢苟同這種高論。翻譯有節譯、選譯、編譯。我們現在說的是全譯,必須照本宣科,不能有任何刪節。

 

    我制定的一個翻譯標準和原則:首先要反映出原文說了些什麼?其次,原文是怎麼說的;第三,重要的不是說了什麼,弄清楚原文為什麼這麼說。同樣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語氣,調侃或莊重,要尊重原文說話的口氣。莊重的還是調侃的,輕鬆的還是諷刺的都要反映出來。

 

    西語有個說法,所有的翻譯都是叛徒。有一定的道理。有時候譯者必須稍微背叛一下原作者,目的在於達到他希望在讀者當中引起的反響。弄清楚為什麼要這麼說,就可以「曲線救國」。塞萬提斯很喜歡玩文字遊戲,搞一些諧音之類的噱頭,這時一字一字對譯,只能是原文的風採喪失殆盡。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漢語特點去模仿他的文字遊戲,這樣就達到了他期望的效果。

 

    中華讀書報:《堂吉訶德》重印了多少次?發行量您掌握嗎?

 

    董燕生:最早灕江社說要出版,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版權轉給浙江文藝出版社,幾年之後,長江文藝出版社又出版過一次。最近有幾個出版社和我籤合同,拖了好幾年也沒見到書。更有意思的是,長春有一個人搞到一套《堂吉訶德》的連環畫,是上個世紀一位西班牙畫家的作品。畫面下的文字,完全採用了我的譯文。至於發表過我譯本的幾家出版社改頭換面出的好多版本,我連知道都不知道。

 

    出版社催稿時十萬火急,籤了合同後拖兩三年見不到樣書,都是常有的事。至於合同內容更叫人哭笑不得,全部是譯者必須如何如何,否則就要受到懲罰,而有關出版方的條款,基本上是這個權利那個權利。能變成繁體字在港臺出版,製成影像,到處發行,這一切都與你無關。條款也是他來定,稿費也是他來定。總之很像楊白勞的賣身契,看了使人感到屈辱。不過至今似乎也無人對此表示些許關切。

 

    「反面教材」沒說錯

 

    中華讀書報:您的主業是教學,又是怎麼和《堂吉訶德》結緣的?

 

    董燕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教師如果課外搞翻譯,是領導眼裡是不守規矩的人,那時候有個帽子,叫「名利思想」。在那種氣氛裡,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想過搞翻譯。改革開放以後,氣氛有變化了。但是我也沒想過翻譯《堂吉訶德》,雖然我中學時就讀過傅東華的譯文,上大學後開始讀原文。我認為把這部作品翻譯出來是大手筆,是大家的事兒。

 

    有一次突然有一個灕江出版社的編輯到我家來,說北京大學的趙振江夫妻推薦他來的。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翻譯《堂吉訶德》這件事,你最好找北外的董燕生。

 

    我聽了一愣,我的朋友、我的同行對我這麼高的評價!感動之餘,就想不妨試試。我就說,你給我一段時間,讓我考慮考慮,如果我覺得自己可以幹再籤合同;如果我覺得能力不夠,我的翻譯達不到現有的譯本水平,何必做這個無用功呢?

 

    在這段時間,我讀了楊絳的譯本,對照原文,發現了很多基本的錯誤。

 

    中華讀書報:哪些方面的錯誤?

 

    董燕生:比如譯名的專有名詞,英語、法語和西語有些地方是很相像的,但是拼寫有小小的區別,這小小的區別讓有些人糊塗了,也不查字典。比如古埃及的宗教和行政頭目叫法老,西語是F開頭,英法語是PH開頭,但約定俗成都翻譯成「法老」。楊絳的譯作裡只按西班牙語的發音翻譯,把「法老」譯成「法拉歐內」;兩河流域的一個古老文明國家亞述,她譯成「阿西利亞」。

 

    對於已經約定俗成、進入中國辭書的譯名是不能改變的,不管是多麼荒唐。英國有柯南·道爾寫過《福爾摩斯》,英文Holmes是怎麼變成福爾摩斯的?我始終不明白。後來接觸福建學生,才知道在福建話裡沒有F這個音,而翻譯《福爾摩斯》的恰恰是福建人。

 

    中華讀書報:關於「胸口長毛」的譯文也發生過有意思的爭論。

 

    董燕生:各種語言裡都有大量的固定說法,進入其中的單詞已經失去原本的含義,其整體另有所指,不能照字面意思望文生義,而必須查閱詞典才能確定譯文。比如漢語中的「聽風就是雨」、「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等,其實與風雨、榔頭、棒槌毫無關係,按字面直譯只能使讀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堂吉訶德》中桑丘形容堂吉訶德的「意中人」時說:她胸口還長著毛呢!西語詞典上解釋的意思是,形容一個人非常勇敢強壯,女人具有男子漢氣質。一旦西班牙語國家的人們明白了這個望文生義的直譯,都會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來。

 

    中華讀書報:爭論是如何引起的?您回應過嗎?

 

    董燕生:我接受採訪時順便說出自己的觀點,沒想到記者寫成文章刊登後引起軒然大波。社科院文研所好多資深編審和翻譯家聯名寫了一篇文章,攻擊了我一番,說我是「譯界一霸」,說我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有意思的是,所有這些資深學者,沒有一個是懂西班牙語的,我不明白他們怎麼就理直氣壯地評論西班牙語的翻譯。我沒有回應。關於這場爭論,我的朋友林一安寫過《莫把錯譯當經典》,在《中華讀書報》刊登了。

 

    中華讀書報:這場風波對您有何影響?

 

    董燕生:沒有影響。我覺得很可笑。有朋友擔心我,打電話問我惹下什麼禍了。不過這也確實反映了我們這裡還沒有正常的學術討論的氣氛。

 

    中華讀書報:您和楊絳本人有過交集嗎?

 

    董燕生:沒有。有出版社曾找我翻譯她的《幹校六記》,一是我不感興趣,二是實在沒時間,推辭了。

 

    中華讀書報:您獲得過胡安·卡洛斯國王授予的依薩貝爾女王勳章和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堂吉訶德》帶給您很大的聲譽。

 

    董燕生:這不是我追求的,完全是意外收穫。能夠從事《堂吉訶德》的翻譯也是意外。

 

    學生待我如親人

 

    中華讀書報:我聽說學生們很喜歡您?您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這麼吸引學生?

 

    董燕生:那確實。像我和學生的關係很少有。我到今年的6月24日才滿八十。中國的習慣是提前祝壽,去年一大幫學生為我舉行了盛大的生日宴會,出了紀念冊。我教過的學生全國各地都有,時不時地打電話,也常來看我。有的夫妻吵架,跑到我這裡來躲著,有的和父母鬧彆扭也來我這裡。我爸跟我媽說過,我們這兒子好像長不大。另外我性格比較外向,不會拐彎抹角,不會閃爍其詞。用我妹妹的話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哥哥,他憨頭憨腦,不會坑人。

 

    中華讀書報:聽說您學西班牙語是歪打正著?

 

    董燕生:我在1956年考進北京外國語大學。跟我一起考上這所學校的高中同學說他想學西班牙語,我就說那我也選這個語種,免得到了別的系裡誰也不認識。本來我是打算學俄語的,當時蘇聯在中國吃香,俄國文學也很有吸引力。

 

    中華讀書報:先前您說過,現在的翻譯家文學修養不夠。您的文學修養來自哪裡?

 

    董燕生:我從小喜歡看文學方面的書。初中時看中國小說多,高中以後主要是看外國小說,世界名著看了不少,雨果的《九三年》《巴黎聖母院》,巴爾扎克、左拉,英國的狄更斯等等。

 

    中華讀書報:您獲得很多榮譽,回顧一生,您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董燕生:學生對我的情誼,讓我十分十分地自在。學生把我當成他們的親人,是我這一生最有價值的收穫。

 

相關焦點

  • 張治︱楊絳譯《堂吉訶德》功過申辯
    《堂吉訶德》,[西班牙] 塞萬提斯著,楊絳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3月出版《堂吉訶德》,[西班牙] 塞萬提斯著,董燕生譯,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在報紙上看到西班牙語界著名專家董燕生的採訪,他仍在把楊絳譯的《堂吉訶德》當作「反面教材」。
  • 反面教材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反面教材,消極的供教學用的資料。借指壞的典型。出自: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發行《參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種牛痘』,增強幹部和群眾在政治上的免疫力。」反面教材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 在四個整容失敗的女演員中,第一個變成了「反面教材」
    在四個整容失敗的女演員中,第一個變成了「反面教材」,最後一個真的太糟糕了1、張檬張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出演第一部電影《金都1943》,正式進入演藝圈,張檬最受歡迎的作品是武俠劇《天涯明月刀》,因此他被提名為第
  • 趙麗穎的英語口語,成為了某高校的反面案例,曾多次被寫進教材
    近日趙麗穎被登錄了某高校的課堂,可是與以往不同,這次的趙麗穎是作為反面案例的,是關於趙麗穎某次廣告時候的一句話英語口語「And you What would you do for love?」,而且不止如此,還曬出了趙麗穎當時的照片,讓不少趙麗穎的粉絲不滿……說起趙麗穎,觀眾都不陌生,雖然因為懷孕產子的原因,暫時沒有活躍在娛樂圈,可是趙麗穎在娛樂圈的一線流量小花的地位沒有改變,自出道後出演的《花千骨》、《蜀山戰紀》、《老九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都是口碑和收視具佳的作品,幾乎成為收視率的保障,備受無數粉絲的喜愛~可是趙麗穎也有自己的弱點,那就是學歷以及英語口語
  • 外媒批評,美國成為應對疫情的「反面教材」,一切失敗都源於「盲目」
    導語:外媒批評,美國成為應對疫情的「反面教材」,一切失敗都源於「盲目」 9月20日的時候,埃及媒體《金字塔報》發表了一篇有關於美國疫情的文章,其中提到了美國罔顧事實,沒有深思熟慮,而且不依賴科學,因此導致了新冠快速擴散,成為全世界的「反面教材」。
  • 損失超1500億,英國成反面教材!西班牙巨頭替華為發聲了
    英國成為反面教材相比較西班牙的明智,英國可以算得上是反面教材了。自從英國決定封禁華為之後,根據有關機構統計,截止至2027年,英國因封禁華為所帶來的損失將會超過1,500億萬人民幣。除了經濟損失之外,英國決定封禁華為也會影響國內5G建設速度,破壞中印兩國之間關係,影響兩國貿易往來。
  • 真正的霸王龍長毛的?小短手賣萌,不會咆哮的霸王毛龍
    但有古生物學家從恐龍化石中的骨骼、皮膚化石、牙齒及肌肉組織的化石,重新復原了霸王龍的形象,霸王龍是長毛的?霸王龍還有個讓古生物學家不懂的是,—那對看起來像個笑話的前爪,很像兩個小雞腿。大部分人覺得那是肢體退化的遺留物,和同類交流的「打手語」還是小拳拳捶你胸口?只有霸王龍自己知道它們能幹嘛了。
  • 告別管理大師馬奇:這個世界需要堂吉訶德式的領導力
    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說:「今天我對你們說,我的朋友,儘管我們面對今天和明日的困難,我仍然有一個夢想。」   堂吉訶德也是一個夢想者,創造了自己身在其中懲處邪惡的一個世界。這個幻想與其說是一個理想的社會秩序,不如說是一種關於美與和諧的恰當的生活。堂吉訶德對於美的需求,使他通過想像為自己創造了美女杜爾西尼婭,而且要求自己和他人對此相信。
  • 經受今生|王六一:堂吉訶德的故鄉與阿爾卡拉大學
    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國際漫畫展,作為中國貴陽孔學堂與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漫畫研究所文化交流的成果,經過長達兩年的籌備,終於將要在2019年5月下旬,在貴陽孔學堂展廳正式開展。阿尓卡拉不僅擁有最古老的大學,它還是《堂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的故鄉。進入這一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在主要的街道和廣場都可見到塞萬提斯和堂吉訶德的雕塑。這些出自西班牙和國外藝術家之手所創作的寫實與抽象的雕塑,表現了人們對這位偉大作家的愛戴。遊人在阿爾卡拉肯定都會到塞萬提斯廣場轉轉,參觀塞萬提斯故居。
  • 反面教材!蔡英文自稱身體好不戴口罩,卻慘遭醫生打臉!
    因為此次疫情的病毒和多年之前的非典病毒同屬於冠狀病毒,所以很多人因此陷入了恐慌的情緒,眾人紛紛自覺地戴上口罩並減少出門次數。就在全民積極防禦的時刻,蔡英文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戴口罩出門,而且還對此毫無反省之意。作為臺灣地區的最高行政領導人,蔡英文的一舉一動都是臺灣民眾的模板,也都會引來人的解讀和效仿。在疫情正在蔓延的時候不戴口罩,顯然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例子。反面教材!
  • 【薦書】致敬管理大師馬奇——平臺企業更需要「堂吉訶德式」領導力
    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更像是一個悲劇人物,他夢想做一名遊俠騎士,行俠仗義,遊蕩天下,儘管堅守理想和使命,一生卻是屢戰屢敗。首先,堂吉訶德有「非凡的想像力」,以此產生「願景」和「夢想」,能夠超越現實的束縛,洞察潛在的可能性,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第二,堂吉訶德有追求夢想的「痴迷之心」,有強烈的騎士精神,「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將履行騎士職責視為己任。他傾聽內心的呼喚,不以結果為導向,不以成敗論英雄。
  • 動漫翻拍成真人版,都是反面教材嗎?國產翻拍的《棋魂》倒是不錯
    我們經常能看到畫師將二次元和三次元聯繫在一起,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效果也是頗為明顯的。畫作上是如此,拍成電視或者電影呈現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這就好比朋友圈裡,某位好友拍攝了一組圖片,就地取景,看起來美得不行。可是當你去「實地考察」後,就會發現:和預期差距好大。最近,流行將動漫翻拍成真人版,這也是二次元向三次元轉換的一個過程。可是從翻拍的效果來看,似乎不盡人意。
  • 兔的長毛和短毛兔區別 兔的長毛和短毛兔區別有什麼
    但是很多人在選擇飼養的兔子的時候不知道是選擇長毛兔還是選擇短毛兔,下面就來看看兔的長毛和短毛兔區別。  長毛兔和短毛兔最主要的區別就是長毛兔的毛很多,而且是除了面部的一小部分外,幾乎全身都長滿很濃密的像絲綢的毛,短毛兔的毛就相對於長毛兔來說就很短了
  • "723動車事故"新聞發言人:用「我反正信了」做授課反面教材
    4月11日,他為中國傳媒大學組織的一次某系統宣傳業務專題培訓班授課,將近三個小時,他始終保持挺拔的站姿,不坐,也不用講稿,拿自己發言人生涯最後那場發布會作教材,笑稱自己是「反面教員」。「我反正信了」曾是王勇平很長一段時間的一張標籤,近七年過去,遠離鎂光燈的王勇平曾選擇緘口不語,寫下20萬字的紀實文學《相信》,卻始終深藏箱底不肯出版。
  • 新華時評:以「反面典型」為鏡鑑正心修身
    原標題:新華時評:以「反面典型」為鏡鑑正心修身 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央反腐力度不斷加大,不斷有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被公之於眾,違法事實、腐敗程度觸目驚心。 典型是最直接、最直觀的教材。
  • 長毛金星蕨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長毛金星蕨,拉丁名是Parathelypteris petelotii,屬於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薄囊蕨綱、水龍骨目、金星蕨科、金星蕨族、金星蕨屬的一種植物。長毛金星蕨,植株高達70釐米。根狀莖粗而直立,近樹幹狀。
  • 人類什麼時候能造出來鋼鐵俠胸口的方舟反應堆?
    鋼鐵俠胸口的反應堆正是他斯塔克工廠那個大的反應堆的縮小版。但為什麼能縮小到這麼小,還能釋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導演說能他就能,鋼鐵俠是一部超級英雄題材的科幻電影,總不能讓超級英雄作戰時還得背上一個反應堆吧。
  • 冰凍2.8萬年的細胞復活,長毛象出現在南極,大復甦時代要來了
    顧名思義,長毛象獸就是渾身長著長毛的象,渾身上下都被濃密的褐色長毛覆蓋,其餘部分跟大象長得一樣。長著長毛的大象,縱觀各大動物園,還真是沒見過。這個長毛象獸的原型是什麼呢?請聽我娓娓道來。在數碼寶貝裡,長毛象獸是存在上古時代的數碼獸。由於數碼世界同我們現實世界一樣,也產生了溫室效應,世界內溫度升高,許多超級壓縮的數據被解凍,其中被解凍地區就有長毛象獸現身。
  • 安家:丁嘉麗成功演出潘貴雨反面形象,戲外卻失敗活成反面教材
    先有樊勝美的媽、再有蘇明玉的媽,現在又出來一個房似錦的媽。真的,沒有最折磨,只有更折磨。很奇怪,現在正面的母親形象在文藝品中大多雞肋,要麼是無腦操心孩子找沒找對象、要麼是功能性存在證明一個家的完整。但負面形象的設置卻是個個生動,雖是老生常談的重男輕女套路,但在虐待的手段上卻是推陳出新,作足了文章。
  • 電影《飢餓站臺》:333層煉獄,層層分食的貪婪,堂吉訶德的救贖
    這部西班牙小成本電影《飢餓站臺》,從預告片揭露影片結構的時候就很吸引人,通過一個垂直上下運送食物的監獄,去描述身處在每一層的人面臨的處境和變化。這部電影中的隱喻和明喻非常得多,每個人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下面我將以個人的視角去解析這部腦洞巨大卻無比現實深刻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