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太原的初雪過後,記得學會「閉藏」

2020-11-24 騰訊網

小雪

寂寥小雪閒中過,

斑駁新霜鬢上加。

Light Snow

小雪時節已進入初冬,一方面預示著強冷空氣,甚至寒潮活動頻數開始增多,天氣會越來越冷;另一方面可見嚴霜、溼雪與堅冰,屬於冬季的降水漸增多。

在黃帝內經中用「閉藏」這個詞來概括農曆十、十一、十二月的養生原則,其閉藏的對象主要是指如「志」「意氣」「華英」「陽氣」等。

冬三月,自然萬物潛藏於內,水結冰,地被凍裂,自然界如此寒冷,所以人體活動時,儘量不要擾亂陽氣,儘量使陽氣潛藏。

具體到生活上,要注意早臥晚起,躲避寒涼;

同時在情志上,要使自己的情志藏匿下來,如同自然界的動植物一樣,好像有私事不願意洩露的樣子,同時覺得心情美好,保持一種有所心得、有所收穫的心態,在光照不足、氣溫低、活動範圍縮小的環境中,注意這種難得的心態的修養,可以平衡陰寒對於人們精神情志的不利影響,減少得病的機會。使陽氣潛藏於內,情緒上平靜。

去寒就溫,不要冒觸風寒,注意保暖,不要讓皮膚無故地洩露或寒邪侵襲肌表,避免人體的陽氣反覆受到奪失。

這些養藏的道理是符合冬氣閉藏的規律的。違背之,腎氣保養得不好,到春天少陽之氣就不能升發,肝臟得不到滋養,會筋脈不利,手足冷或熱,患下焦病證等。這就是冬天應藏而不藏,所以春天當生而不能生,可見,除本季養生不當會生病外,還影響到下一季。因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相互關聯的養護生命的整體原則。

四時氣象法於天,攝養之法用於人。根據每一個季節的自然氣象、陰陽升降的特點而調整自己的養生方法和規律,體現了天人合一、人法自然的養生之道。

太行初雪帶寒風,一路凋零下贛汀

隨著氣溫的急速下降,人們會開始進食溫補類食材,如羊肉、生薑、桂圓等,一方面可以增強抗寒能力,一方面為 「來年打虎」儲備能量。但是,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或溫補太過,有時容易引發上火表現,如煩躁,口瘡、齦腫、便秘等,此時需要就醫,辨清緣由,對證處理。

寂寥小雪閒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

冬季是抑鬱狀態的高發期,除了心理調適外,還可食用一些利於改善不良情緒的食物,如粗糧、全麥食品、深綠色蔬菜、香蕉、巧克力等,亦可遵醫囑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和葉酸等。此外,多曬太陽、適當運動、聽輕音樂等多種手段均有驅散愁霾的作用。

擁爐睡思難撐拄,起喚梅花為解圍

冬季室內暖氣過高會產生燥邪,體弱的人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可予以百合、銀耳、大棗等以潤燥養陰,或以蔬菜+少量蛋白質製作湯類緩解內燥;進食高脂高熱量食物,如果超過個體的消化能力,容易傷脾生痰,乏力頭蒙,此時需要健脾化痰升清,可藉助如白蘿蔔、山楂、綠萼梅等予以解膩消食、助清陽之氣上升。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按摩穴位、導引等方法達到補養身體的作用。如常按揉太溪穴可滋補腎水,利於固精藏精。這些中醫幹預方法,均可起到防治未病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文字:乳腺科 藺娟

排版:宣傳科 康曦

審核:宣傳科 袁曉霞

相關焦點

  • 全國初雪時間表出爐 看看你離初雪還有多遠?
    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初雪時間表、大城市遇雪概率榜等獨家產品,來看看你離初雪到底有多遠?西北東北多地初雪遲到 華北地區初雪或提前派送截至11月20日8時,我國新疆北部、青海、內蒙古、黑龍江等多地已經「籤收」了今冬的初雪。
  • 後日小雪|小雪養生,講究兩個字「養」「藏」
    寒冷遇初雪,養生防病氣。小雪之後,養生應以「養藏」為原則,具體應該怎麼做呢?現在就教您一套詳細的養藏計劃! 一候虹藏不見。 藏 起居:早睡晚起 早睡晚起,有利於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最好不要遲於23點休息。如果超過1點還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節氣後氣溫下降明顯,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 小雪節氣這些地方盼雪有望 冬天的第一頓火鍋可以安排了!
    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降水形式將由雨轉為雪,但雪量還不夠大,因此稱小雪。作為二十四節氣的發源地,黃河中下遊一帶(華北、黃淮等地)往往會在小雪節氣期間迎來初雪。不過今年,這一帶的初雪卻來得有些早。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等地都在小雪節氣的前夕就迎來了今冬的初雪,而鄭州也有可能在小雪節氣伊始就迎來初雪。在新疆、青藏高原和東北等地,小雪節氣時已經進入降雪的盛期,需要警惕強風雪可能帶來的災害。
  • 冬季養生最宜養腎臟 順應節氣安排飲食起居
    原標題:冬季養生最宜養腎臟 順應節氣安排飲食起居   編者按:《黃帝內經》載:「腎臟為封藏之本,精之處也。」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後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長發育與生殖的功能,與自然界冬季相應。冬季自然界陽氣內藏,天寒地凍,萬物閉藏,最利於人體陽氣與腎精的閉藏。
  • 寒氣所薄凝而為雪,小雪節氣,推薦養生藥膳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營養專委會標準化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青年委員等。『 小 雪 』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 北京小雪節氣前夕喜提今冬初雪 較常年初雪日早8天
    今年的初雪比常年來得早一些,較常見平均初雪日偏早8天,但正好趕在今年的「小雪」節氣前一天到來,也可以稱得上十分應景了。  「應景」初雪駕到!  截止到8時,城區5站(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觀象臺)觀測到降雪,達到初雪標準,今冬初雪來得較往年的平均初雪日偏早了8天,正好趕在今年的「小雪」節氣前一天到來,十分應景。  降雪將持續到傍晚前後 本場雪以溼雪為主  預計北京今天 上午降雪明顯,下午將有所減弱,傍晚逐漸停歇 。
  • 全國初雪時間表出爐!快看你哪天「籤收」
    本周,在冷空氣的頻繁影響下,我國北方多地陸續迎來今冬的首場降雪。
  • 北京小雪節氣前夕喜提今冬初雪 較常年同期偏早
    今年的初雪比常年來得早一些,較常見平均初雪日偏早8天,但正好趕在今年的「小雪」節氣前一天到來,也可以稱得上十分應景了。 「應景」初雪駕到!今年初雪比常年偏早8天 今天早晨07時,北京降雪陸續展開,降雪自西南向東北發展。
  • 全國初雪時間表出爐!快看長沙哪天「籤收」?
    長春、呼和浩特、瀋陽等地都已在這輪過程中「籤收」初雪,華北、西北一些地方的初雪也已「發貨」。 未來還有哪些地方即將迎來今冬的初雪? 去哪裡遇雪概率高? 長沙要等到啥時候?
  • 小雪:初雪如初戀,預見不如遇見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2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節氣就到了。小雪於每年公曆的11月22或23日與立冬節氣交節,這一天稱為小雪日。小雪節氣的雪,往往是隨下隨化,飄然而至,落地成雨,小露身段,形不成積雪,故稱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說是小雪節氣到了,但天公是否能降下小雪還是另外一回事。經過深秋風霜的摧殘,草木凋零,萬物閉藏,大自然已是赤地千裡,沒有了一點生機,這時如果能下點下雪,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啊!
  • 【走進中醫藥文化】冬終也,物終藏也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意味著風雨、乾濕、光照、氣溫等,處於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秋收冬藏」,萬物在冬季閉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冬天季節,陽退陰生,生氣閉蓄,萬物開始收藏。傳統是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秋季少雨乾燥氣候漸過去,開始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
  • 小雪至 最詳細的全國初雪時間地圖在這裡啦
    意思是 「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轉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足,因此稱小雪。氣象專家表示,雖然「小雪」節氣不一定下雪,但這個節氣也為雪的到來準備好了「請柬」。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表示,常年,華北、黃淮一帶會在小雪節氣期間迎來初雪,像是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鄭州、太原、西安等地多在這一時節出現冬天的第一場雪。
  • 2020年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要會「藏」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 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糧入倉,菜入窖」,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了。 倭瓜、餃子、涮羊肉就是「進補、驅寒」的主旋律 冬季草木凋零,萬物閉藏,人的飲食養生也進入「藏」的階段,即進補。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打虎。」「補」是冬季食俗一大特點。
  • 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來了 這些習俗和養生知識快收好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氣候由熱轉寒,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的說法。那麼,杭州是否會出現降溫?「霜降」有哪些習俗?這時節要如何養生?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視覺中國供圖 圖文無關對於杭州人來說見到初霜也許還早「霜降」節氣有天氣漸冷
  • 全國初雪時間地圖發布,來看你家2019年第一場雪什麼時候下?
    「太行初雪帶寒風,一路凋零下贛中。」11月22日,我國各地進入小雪節氣,這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北方開始降雪,南方開始步入冬季。特別推出全國初雪時間地圖,帶你看看雪花到底何時飄到你家。
  • 今日小雪,聊聊24節氣中,關於「小雪」的那些古詩詞和養生知識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不是反映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小雪節氣,我國東南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
  • 歲時節氣丨小雪宜食指南,羊肉梨木耳柑橘蘿蔔……
    小雪,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個節氣。十月立冬小雪漲,鬥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小雪節氣後陰氣下降,陽氣上升,萬物收藏,大地少見青綠。黃河以北的一些地區會迎來初雪,而南方冷空氣侵襲,冬天真正到來。古代人將小雪分為三候。
  • 「冬」來萬物藏 養生保健康
    明天(11月7日)是冬季第一個節氣:立冬。寒風乍起,萬物收藏,立冬後,生活起居要以「養藏」為主。按照中醫理論:季節與人體五臟相對應,冬與腎是對應的,專家提醒,「立冬」後養生重在養腎。    「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的重要方面。中醫認為,在生活起居方面要「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人體陽氣的生發。
  • 白露養生吃什麼?白露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白露節氣傳統食物
    白露養生吃什麼?白露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白露節氣傳統食物  每年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的天文物候及民俗
    冬天的勢力範圍將跨過長江,黃淮、關中地區開始出現初雪,此時降雪的氣溫因為還不夠低,雪多以雨夾雪或溼雪形式降落,雪落地難存,或積雪率不高,所以稱之為「小雪」。明郎英《七修類稿·天地三·氣候集解》:「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物候小雪分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