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東方】播出預告|傳道授業醫者仁心-來輝武的快樂人生

2020-11-27 騰訊網

胸懷蒼生國天下,俯首甘為孺子牛,功名利祿皆拋下,他是服務大眾的志願者,是青年人成長的榜樣。

他的一生都在探求中華醫藥文化的精髓,他要在中醫藥學的浩瀚海洋裡尋找人生價值。

他名聲在外,卻事事低調,傳播中華文化,世界舞臺依然有他活躍的身影。

關心教育,資助公益,廣施善行、兼濟天下的仁心仁德,早已成為他事業的一部分。

他說,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為人類做點有益的事,奮鬥永遠在路上。

他就是505集團董事局主席 來輝武教授

同期:健康長壽做什麼呢,就要做事啊,就要弘揚中醫,弘揚中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忠孝誠信,求實創新,團結奮進,使人民幸福快樂,就是為人民服務,一句話,你活著,健康的活著,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8日,美國華盛頓州政府舉行儀式,向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頒授證書,感謝他在中醫藥領域、慈善領域、公益領域、中美文化交流領域、為促進世界和平等諸多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這位老人名叫來輝武,並將2018年12月18日命名為「華盛頓州金縣來輝武教授日」,這是華盛頓州首次以華人命名的節日。

早在1995年10月,美國舊金山市市長弗蘭克· 姆· 佐敦為來輝武頒發證書,稱讚他是「醫藥領域傑出的發明家、人道主義者、世界著名的醫療專家」,並將1995年10月2日命名為「舊金山市來輝武教授日」。相隔23年,同一個華人,同一個為他命名的節日,這在華人中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長期以來,弘揚中醫藥、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中美人民的文化交流合作,是他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行程,只要有華人的活動就會找他贊助,只要是為了華人謀福利,他都二話不說義不容辭,對於華人的事情,他總是很捨得拼。他一手創立了中美加友好協會,促進東西方文化互鑑交流,他說,中國的文化是積澱了幾千年的精品,理應讓更多的人看到,展示我們中國實力,中國魅力,將中國的故事講給世界聽。如今,來輝武仍然保持數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規律,刻苦鑽研,孜孜求索, 用中華民族的傳統醫藥和文化精髓與西方的文化碰撞。一位保持中華民族傳統醫學文化的中國人活躍在西雅圖政治,經濟,慈善舞臺上。

來輝武成長於農村,一生務農的父親熱愛中醫藥並粗通醫術,看到窮苦的鄉親無錢治病,便自採草藥義務行善救人。村裡窮人多,父母就節衣縮食,把糧食衣物周濟給鄉親;新中國成立前,兩位老人還將省下來的錢辦私塾,父母的言傳身教深深影響著來輝武幼小的心靈,也成為他踐行對國家、企業、家庭責任的動力源泉。

來輝武自小天資聰穎,無論幹什麼有一種韌勁。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來輝武就創建了戶縣八中電機廠, 因經營有方,幾個月後累計收入就達到近十萬元人民幣,創紀錄地成為當時全國校辦工廠效益最好的模範。彼時全國高考還沒有恢復,在可觀的收益面前,來輝武的第一個決策是為戶縣八中上千名學生免去了書費、學雜費、代辦費。

1980年初,來輝武調任鹹陽地區行政公署辦公室工作。三年多時間裡,他深入農村第一線,深感農村看病難、吃藥貴、因病致貧、因病家破人亡時有發生,這些真實發生的經歷堅定了他一直以來行醫救人的理想和信念,1950年出生的來輝武,憑藉著睿智與膽識,在仕途中展示了不俗的能力。但他說:「我關心政治,更喜歡做實業」,於是放棄了坦途光明的政治生涯,重新出發。上世紀80年代,來輝武決定:用中醫濟世救人。

同期:我七八歲就下地勞動,星期天節假日去挖藥材。要交學費,要買書,學雜費,在小學,在中學,直到在西安有關大學,因而自小就與中醫中藥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1988年,來輝武創立了505集團,在沒有拿國家一分錢的情況下,用了短短幾年便發展成年銷售過億的大型集團公司。不到三年便給國家上繳稅金數千萬元,產品暢銷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為數千萬億的患者解除和減輕了痛苦,先後獲得國家級星火獎和尤裡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獎等數十項大獎。這位智者始終相信實業興邦,他一邊以創新精神開創中醫保健養生市場的未來,引領了一批行業從業者;一邊以務實精神經營企業,以稅收回報國家對市場的開放和支持。

上個世紀的最後幾年,來輝武帶領505集團創造了屬於陝西名優企業的輝煌,那是屬於中國保健行業的輝煌,也是向世界展現中醫精粹的輝煌時代。505集團的輝煌可謂風頭一時無兩,很多人都想究其門道,前往探訪考察的人不計其數。在來輝武看來,促使505成功的關鍵秘訣,恰恰是最簡單的四個字:誠實守信。

積跬步方至千裡,積小善方成大愛。30年來,來輝武的公益版圖覆蓋科技、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養老等領域,累計投入達10億元。拳拳赤子心,來輝武的一言一行浸潤著企業家的使命與擔當。醫者仁心,來輝武不但以醫學之道救人,還秉承「取之於民還之於民」的理念,熱衷於慈善公益事業。他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樸素的生活方式,吃最簡單的粗茶淡飯,穿最普通的棉麻衣服,保持著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把個人財富拿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這些年來,來輝武教授捐資建立希望小學,贊助成立教學獎勵基金,科研基金總數近30筆。從教師獎勵到科研獎勵,從醫德獎勵到「見義勇為」獎勵,從培訓中心的建立到科技會堂的建立,從大學到希望小學,從北京到陝西本省、本地區,從體育到殘疾人事業,獎金數量多在百萬元以上,最多的一筆達300萬元。來輝武教授這種廣施善行、兼濟天下的仁心仁德,早已成為他事業的一部分。

同期:我認為一個人活著應該做一點有益於人民的事業,要有耐心,要學會感恩,取之於社會來之於社會,要回報社會,一個人活著,應該讓更多的人活的更好。

偉大的時代離不開每一個努力奮鬥的人,如今,來輝武依然孜孜不倦地在中醫藥領域裡上下求索,他也盡心竭力將自己的經驗與資源傳給年輕一代。面對眾多榮譽,來輝武卻說:我無他求,只求治病救人,有益於人類,因為我知道,我奉獻於人類的東西,不是膚淺的、稍縱即逝的,更不是虛假的,而是真正的喜悅,是深刻到生命本身的,只要生命存在它就存在延續的喜悅,做一個給人以喜悅的人,足矣!敬請收看本期節目《傳道受業醫者仁心 -- 來輝武的快樂人生》。

中央新影老故事頻道《印象東方》欄目播出

【首播時間】12月02日(周三):11:25

【重播時間】12月02日(周三):19:25

【重播時間】12月03日(周四):08:25

【重播時間】12月03日(周四):15:25

【重播時間】12月03日(周四):23:25

《印象東方》欄目是中央新影老故事頻道全新推出的一檔以「感悟中國發展 弘揚中國精神」為主題的大型專題紀錄片欄目,欄目以「傳播創新中國 助力品牌發展」為己任,深入全國採選具有「創新創業精神、時代發展精神」的企業、人物、行業協會、地方政府進行報導,通過紀錄片的獨特形式,展現人民奮鬥,樹立行業標杆,傳播品牌文化,弘揚創新精神。《印象東方》欄目每年將與100家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優秀企業戰略合作,依託央級電視媒體平臺首播,全網融媒體交互聯播的推廣模式,推動區域品牌發展、弘揚地方經濟特色,傳播企業品牌文化,紀錄和展現各行各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構想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相關焦點

  • 醫者仁心:科學精神如何與人文精神完美融合
    醫者仁心季羨林在他的散文《談人生》中提到了「天人合一」這一概念。季老反對西方文明徵服自然的想法,提出應該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也只有這樣,我們從醫者才能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始終對自己的工作保持尊重和熱情。作為一個優秀的醫生,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這是毫無疑問的。為患者解除病痛當然需要具備相當專業的知識。
  • 致生命中缺「醫」不可的你③|張峰:竭盡全力幫助患者戰勝病魔
    在危難關頭,廣大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在人生旅途中,廣大醫務工作者默默奉獻始終護佑。他們業精於專,以生命的名義執著鑽研,傳道授業,護佑健康;他們德厚於山,以仁心仁術託舉生命,書寫榮光……在2020年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廣饒縣衛生健康局共同推出《致生命中缺「醫」不可的你》特別策劃,走進醫師,致敬醫師。
  • 大醫精誠:醫者仁心 不悔來時路
    大醫精誠:醫者仁心 不悔來時路 時間: 2020-11-02 10:4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萌
  • 人民日報金臺隨筆:感受醫者仁心的溫度
    如果說超負荷的工作帶來的是身體上的傷痛與折磨,那直面一幕幕生死無常的瞬間,直面人性的脆弱與矛盾,可能是對醫者更大的考驗與磨礪。生或死、是與非、進和退,這些普通人不常面對的抉擇,每時每刻都在醫生面前交織。
  • 醫者仁心的家國情懷——評越劇現代戲《生命之光》
    故事的背後,更是一位醫者的家國情懷和浙江人的求是開拓精神。劇照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寫的《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指出,為學者需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列立志為第一要務,並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可見立志的重要性。
  • 責任耀齊魯|醫者仁心 不放棄任何一位患者
    從醫42年來,樊兆民秉承醫者仁心,憑藉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和精湛醫術,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患者診療滿意度,他在醫療技術上和科室管理上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革,攻堅克難,不放棄任何一位患者,竭盡全力為他們解除病痛。
  • 島內醫界涉詐騙駭人聽聞 醫者仁心失落何處?
    醫者仁心失落何處?    在島內,大學取分最高的院系就是醫學系,醫界精英雲集。醫生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都很高,醫生是人人羨慕的職業。而且,根據臺灣媒體所作的調查,醫生也是社會上最受信賴的人群,比例最多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有1萬元現金要託付給別人,第一選擇是家人,第二就是醫生。
  • 劉智平:三萬英尺傳道授業 腳踏實地因材施教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中國民航,有這樣一群專門教導飛行員的「老師」,他們,叫做飛行教員。東航四川分公司的劉智平就是其中一員。人生軌跡本是體育老師 機緣巧合「大畢改」進入民航在未觸及到「飛行」這個概念以前,按照原本的人生規劃,劉智平在大學畢業後將按部就班成為一名體育老師。
  • 同濟大學附屬醫院系統3名醫生獲第三屆「仁心醫者·上海市仁心醫師...
    同濟大學附屬醫院系統3名醫生獲第三屆「仁心醫者·上海市仁心醫師獎」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08-28  瀏覽: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舉辦「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
    2020年11月26日,「藥者仁心——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此次會議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主辦,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承辦。30多位醫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就醫藥行業參與野生動物保護這一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 醫者仁心,偉大的尼斯醫生,她用愛敲開精神病患者的心門……
    醫者仁心,了不起的電影,偉大的尼斯醫生。「垃圾是人分出來的」,精神病人是被界定出來的,他們卻可能是最單純和最接近本質的人。「我們有一萬種可能性,做些改變的事情」尼斯醫生說。診治精神病的到底是什麼?當然不是冰錐,可其實也不是藝術和精神分析,是對人性的關注與尊重,對既定規則的質疑和挑戰。
  • 醫者仁心!乘客萬米高空突發癲癇 四川女醫生緊急救治
    這已經是陳蕾第二次在萬米高空救人,醫者仁心,在她看來,「這都是作為醫生的本能」。幸虧有你萬米高空乘客突發癲癇獲救「飛機上有醫生嗎?有位患者情況緊急!」12日,在美國華盛頓飛往北京的UA807航班上,一名男性乘客突發癲癇。正是當地時間晚上8點多,大多數乘客都還在睡覺。
  • 醫者如胡方斌 患者之幸事也
    因此,那些在胡方斌手上得救的病人是足夠幸運的,一方面,胡方斌拯救了他們的性命,扶起了他們的未來人生,另一方面,他們和胡方斌共同完成的勝利,為醫學界書寫著段段傳奇,是對醫學的無量貢獻。胡方斌就像一位衝在醫療最前線的勇敢的戰士,只要敵人一日沒有清退,革命就一日尚未勝利。  所謂醫者仁心,沒有仁德,難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 醫者仁心不辱使命 抗疫路上履職盡責——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賀永庭...
    情之所系 醫者仁心1月30日,圖們市被確診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一時間全市防控形勢陡然上升,異常嚴峻,得知這一情況的賀永庭與醫院黨政領導班子一起,徹夜未眠。面對不可預知的感染危險,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治療患者和推進防控工作有效落實,賀永庭再次投入到更加殘酷的戰鬥之中。賀永庭主任與李龍鐸院長一起,反覆研究新冠病毒防控指南的新要求,不斷完善工作部署和診療流程。
  • 滿屏「老師好」,送給B站授業解惑者
    那些動輒百萬粉絲、千萬獲贊的B站老師,正用另一種方式傳道授業,真正贏得「桃李滿天下」。  老師成了up主,桃李滿網絡  「唐朝大詩人劉禹錫說:『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沒想到我一個老頭子能在網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真是受寵若驚!」
  • 有一種感動叫擔當,有一種奉獻叫醫者!2020「榮耀醫者」名單揭曉
    「敬佑生命·榮耀醫者」活動,也只是拉開了「尊醫重衛」大幕的一角,要在社會上呈燎原之勢,還需要我們獲獎的優秀醫生能夠帶動整個醫學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懈怠、持續奮戰,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優良醫風,繼續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健康中國的推動者、醫者仁心的踐行者。作為傳播者,人民日報、生命時報還需要繼續為健康中國建設鼓與呼,為提升醫患關係做出更大努力,讓尊重與關愛播散於社會每一個角落。
  • 連線武漢:「戰場」在變 醫者初心不變
    連線武漢:「戰場」在變 醫者初心不變 2020-03-15 21:29: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楷欣 責任編輯:張楷欣
  • 三部《良醫》,一樣仁心,你更喜歡哪一版?
    在熒幕上,那些醫生故事的作品也總是被人關注,無論是中國的《醫者仁心》《急診科故事》……還是國外的《良醫》,儘管膚色不同,可一襲白衣之下都是一顆赤誠的仁心。所以,醫生的故事每一次播出都能贏得觀眾的掌聲。因為疫情的關係,《良醫》第四季暫時停拍了,過去三季,這部電視劇成為ABC電視臺旗下的評分最高劇,事實上,《良醫》改編自2013年的同名韓劇,原作還曾被改編成日劇,一樣受到觀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