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導,我國疫苗再次取得了新突破,第五款第三期目前已經在烏茲別克斯坦進入正式的實驗階段。之所以選在烏茲別克斯坦,是因為該國所擁有的相關設備相當完備,但疫情難控,所以比較適合在那裡進行三期的實驗。
在同一時間,我國的醫療專家及疫苗目前都已進入這個國家,其負責疫情的防控專家表示,只要是中方疫苗接種後會出現什麼不良反應的話都會負責,給出免費的治療。而此前其發展部部長稱,相較其他國家的同類疫苗,對中國的疫苗更放心,遠遠地更加信任它的安全性。
從大數據上看,國內目前已經有數萬人接種了四種疫苗,試驗規模很大,接種疫苗的人群沒有出現過什麼嚴重的不良反應,從這就可以看出,中國疫苗的安全性相較其它同類疫苗要高得多。
此次的第五款與前四款相較,在技術線路上並不相同,不過只要遵循相同的實驗規範,其安全性是能夠得到保障的。其實該疫苗此前在國內也進行過臨床試驗,且效果理想。如果這一款能夠順利通過試驗,相較滅活等技術,將會在更低的成本下,產能更高,更適合大規模的接種。
當然,除去在接種之後的短期有效性之外,就目前世界嚴峻的疫情形勢看,疫苗能持續多長的時間?也是一至關重要的指標。畢竟種類不同,那麼在人體裡所生成的抗體能存在的時間長短也不同。
比如狂犬疫苗等只能維持6個月的時間,所以要用加強針進行鞏固,而像水痘,或防止天花的疫苗,屬於永久疫苗。所以,由於當前的疫情嚴峻,當前所提供的疫苗只能跳過正常情況下所需的幾年試驗,更多是為了緊急使用,它具體的有效時間也尚未可知。而目前通過對志願者的情況去追蹤研究,發現我國的最少也能持續上一年左右的時間。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以後在開放疫苗注射時,普通民眾應不應該去打?對此,陳薇院士已正式官方宣布,非高危高風險人員可不打。對於普通國人來說,疫苗目前還無法百分百保障,還存有很多的不確定性,若不是必須的活動,處於風險環境中,當前還沒有必要使用。
此外,由於目前還沒有完全批量生產,想要滿足人口數量的需求,目前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禁忌人群適合使用,比如可能會接觸到病毒的醫護人員,海關等高風險人群,及老年人等一些高危人群。而那些不會接觸到病毒環境的人群,還有大多數內地的人群,都沒必要在短期內進行緊急接種。
從世界範圍內來看,由於每個國家的抗疫能力都不一樣,而且感染者人數非常地多,所以想在短期之內把疫情給控制下去十分困難的,只有覆蓋全球人數十億人的疫苗覆蓋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就會很考驗政府的調控能力,及考驗各國的運輸及製造業。
也就是說,只有全面鋪開實現量產了,我國多數民眾才更適合接種疫苗。況且,當前普通人群如果進行接種的話,就不知道會不會存在有特殊人群的副作用,且越往後價格也會越低,現在沒必要打,也沒那麼適合打。
而根據我國所加入的全球新冠疫苗研製計劃,可知我國的定位很明確,本質上是為了讓世界各國民眾都能夠買得到,並安心地接種,而且那時候的價格在量產之下也會更低,效果也會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