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馬斯克又刷屏了!
美國SpaceX實現載人首飛
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將兩名NASA太空人送入太空。值得一說的是,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
也是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立18年以來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
也意味著馬斯克帶領的SpaceX公司正式開啟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的全新時代,人類航天史正在被改寫。
資料顯示,SpaceX由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於2002年創立,創立以來不斷改寫人類太空探索的歷史,2008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首個由私人投資的軌道級液體燃料火箭;2010年,成功將飛船送入低地球軌道並回收;2012年,成為首家成功向國際空間站發送太空飛行器的公司。
在太空探索過程中,實現了「從0到1」的顛覆式創新,以及「從1到N」的快速迭代與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可以說,意義非凡。
此外,也是在上個周末,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H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更值得關注的是,由我國民營企業研發的星際榮耀「焦點一號」(代號「JD-1」)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近日成功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這可能有利於降低發射成本和太空產業商業化。
受一系列消息提振,今日航天航空板塊高開高走。截止收盤,航天航空板塊內個股全線上漲,愛樂達、賽微電子、景嘉微漲幅大於5%;天河防務、中航高科等漲幅大於3%。
20萬億市場風口已開啟
行業規模方面,據報導,到2040年太空行業的規模將達2.7萬億美元(近20萬億人民幣)。高盛也表示,太空經濟「有著長遠而持久的機遇」,未來20年間,其行業規模將會成長至數萬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隨著SpaceX創造歷史,20萬億級別市場的風口可能已經開啟。
對此,民生證券表示,隨著載人龍飛船的成功升空,商業載人航天發展進入新篇章,未來商業航天有望快速發展。建議關注:
1、受益於主戰裝備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的核心主機廠:中直股份、中航沈飛、中航飛機、內蒙一機;
2、保持穩定增長的軍工上遊電子元器件廠商:中航光電、航天電器、火炬電子、鴻遠電子;3、國防信息化核心標的:景嘉微、亞光科技;
3、業績實現快速增長的材料領域廠商:光威復材、中航高科、中簡科技;
4、受益於國企改革帶來的資產注入預期提升的標的:四創電子;
6、太空網際網路迎來發展機遇:中國衛通、中國衛星。
華創證券指出,美國已經九年沒有任何一個太空人飛向太空,此次任務極有可能宣告美國重新拾起載人航天的能力。而SpaceX的成功,會帶動整個私人航天產業進入新的時代。
從歷次市場的熱度和真正可能受益的公司來看,航天動力、中國衛星、航天電子、航天電器、航天科技、天箭科技等可能成為關注的焦點。此外,南鋼股份也可能因此受益。
國海證券認為,此次SpaceX成功,為航天多個細分產業鏈打開更廣闊空間,北鬥導航、衛星通信等航天細分板塊有望受益。
相關上市公司
中國衛通
國內唯一擁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廣播衛星資源的衛星通信運營商,公司作為產業龍頭,有望充分受益行業紅利。
北鬥星通
專業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產品、基於位置的信息系統應用和基於位置的運營服務業務,形成了"產品系統應用運營服務"的經營模式。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