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視網膜屏炒概念 遠未達到人眼標準

2020-11-22 開源中國

到目前為止,蘋果已經在自家iPhone 4、iPhone 4S、iPod touch 4、新iPad和新Macbook Pro五款產品上配備了「視網膜」(Retina)屏幕,Macbook Pro上那塊解析度高達2880×1800的顯示屏更是成為了這款產品的最大亮點。但是人眼真的如蘋果所說在常規距離上無法分辨出「視網膜屏幕」的像素點嗎?國外的極客們顯然沒有輕易相信蘋果的說法,經過一番考證後發現:蘋果推出的視網膜屏幕,其實遠未達到真正的「視網膜」水平。

蘋果定義的「視網膜技術」

下圖就是兩年前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在iPhone 4發布會上介紹視網膜技術時的場景。賈伯斯是這樣闡述的:「當你所拿的東西距離你10-12英寸(約25-30釐米)時,它的解析度只要達到300ppi這個『神奇數字』(每英寸300個像素點)以上,你的視網膜就無法分辨出像素點了。」這也就是蘋果對「視網膜屏幕」的最初定義,iPhone 4屏幕的像素密度也達到了326ppi。

而 新iPad屏幕的像素密度則是264ppi,這是因為我們使用iPad時一般會讓它距離眼睛15英寸(約38釐米)左右,它的屏幕也就不需要那麼小的像素 點即可達到蘋果定義的「視網膜」級。同樣,因為使用距離的增加,新Macbook Pro的屏幕像素密度減少到220ppi。

但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賈伯斯所說的「人眼在12英寸外識別出像素點的視覺極限是300ppi」是真的嗎?事實上,300ppi這個「神奇數字」其實是錯誤的,真實數據要遠遠高於這個值。

為什麼蘋果的「視網膜」不是真的

要明白賈伯斯的說法為什麼是錯的,我們必須要來了解一下他到底是怎麼得出300ppi這個「神奇數字」的:簡而言之,他假設了一個擁有「20/20」視力水平的人作為iPhone 4的使用者,這樣的使用者才符合賈伯斯的「視網膜屏幕」說法。

「20/20」的視力到底是怎樣一個水平呢?我們可以從下圖中直觀的了解一下。

這種視力級別是斯奈倫視力表得出的,圖中的兩張視力表都是斯奈倫視力表,不過美國通用的是第一張圖右邊和第二張圖中的這種,「20/20」 也就意味著一個人站在20英尺(約6米)外可以看清第八排字母,大概相當於我們常說的5.0視力水平,這也是傳統意義上的「標準視力」(非近視人群),但 事實上許多調查都顯示,大多數人的視力要高於這個水平,正常人的視力要到60歲之後才會退化到「20/20」(注意近視和視力退化是不同的概念)。也就是 說,蘋果定義的那張「視網膜」其實是老年人的……

人眼的解析度究竟是多少?

那麼人的視網膜究竟能分辨出多小的像素點呢?我們首先要解釋一個名詞:視角。大家可以看下面這個E字,它由15個像素組成,包括11個黑色像素和4個白色像素,在與這個E字的距離到達某個特定值時,你的眼睛就無法看出那兩條在黑色像素之間的白線,此時E字兩端在觀察眼內結點形成的夾角就是視角。如果你的視力水平是「20/20」,代表你的視角是1分,也就是1/60度。

而蘋果對「視網膜屏幕」的定義就是:一個視力為「20/20」的人在常規距離上看屏幕時,屏幕上的一個像素點的大小要小於1分視角,但我們已經知道「20/20」低於一半人的視力水平,因此其實你是能看到蘋果視網膜屏幕上的像素點的。那麼真正的「視網膜屏幕」要達到什麼水平呢?

關 於人眼的極限分辨能力,雖然沒有一個確定值,但仍有一些數據可供我們參考。著名顯示檢測技術公司Displaymate的總裁雷蒙德·索內拉 (Raymond Soneira)說,人眼的分辨極限應該是0.6分視角,不過索內拉的看法也並不被大多數人接受,許多人認為人眼的分辨能力要更高。早 在1946年,美國光學學會的J·布萊克威爾(J·Blackwell)就指出人眼分辨能力能達到0.35分視角,醫學界的大多數研究所得出的數據也與此 相近,因此如果iPhone 4S要達到真正的「視網膜顯示」,它的每個像素點就要比現在小65%,也就是說蘋果需要將其解析度提高3倍之多!

我們也可以從下表中了解一下蘋果的各款產品距離真正的「視網膜顯示」還有多遠。

為什麼解析度很重要

也許很多人認為上面的討論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蘋果的視網膜屏幕已經足以對付大多數人的視覺,在半米外現有的視網膜屏和真正的視網膜屏沒什麼區別,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人們追求高解析度屏幕的原因就是我們不會只與設備維持一個固定距離,而經常需要靠近了看它。事實上,大多數人在半米外看一塊1366×768的普通筆記本電腦屏幕也無法分辨出像素點。更重要的是,顯示屏的最終目標是紙制印刷品,它們需要擁有更高的解析度讓人們可以通過放大來看到更多的細節,就像我們用放大鏡紙上的字一樣。終有一天,我們可以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顯示屏上的細節。

2010 年,日本廣播協會的科技研發實驗室發現在電視播放時,屏幕上的像素越小,所顯示的物體就越真實,所以只要我們能讓像素變得足夠小,屏幕中的物體就會真的 「栩栩如生」。這也是顯示技術的未來:完美的顯示屏可以讓視頻通話變得跟面對面談話一樣,讓看電影變得跟看窗外風景一樣,讓玩遊戲變得跟真實冒險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真正的「視網膜屏幕」。革命尚未成功,蘋果仍需努力。

相關焦點

  • 蘋果概念平板驚豔亮相
    還在糾結於iPad 3視網膜屏,有無Home鍵等一系列靠譜不靠譜的猜想麼?來點實際的吧!近期網上流出了一段1分06秒的概念視頻,裡面詳細的展示了蘋果iPad X版本的一系列應用。    視頻中展示的iPad沒有邊框、無Home按鍵,支持3D顯示、帶投影以及反饋等一系列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應用功能。
  • 正在閱讀:視網膜屏超窄邊框 煤油自製魅族概念平板
    現在有心急的煤油放出了自製的夢想平板概念視頻,看起來很有感覺。此外,該煤油還為MX夢想平板配備了視網膜屏,解析度達到了2560×1600像素。話說YY無罪,網友們對於魅族平板期待嗎?
  • 人眼真實分辨力:1080P不是菜,視網膜屏太低,2K屏不夠錘
    人眼解析度能力 這個問題牽涉到人類眼睛的解析度。 對人類眼睛來說,顯示屏幕能被看到像素點就意味著不清晰。反過來說,顯示屏上每英寸像素至少要達到多少時,才能滿足人類眼睛的解析度?儘管沒有行業標準,但賈伯斯在iPhone4發布會上推出的營銷術語「視網膜屏幕」可做參考。
  • 挑戰人眼極限無窮盡!就算是8K解析度依舊不是終點!
    而體現在人眼觀感上,就再需要引入一個概念,就是ppi(pixels per inch)。ppi的意思就是每英寸有多少像素點,全球知名的手機廠商蘋果將自家超過300ppi的屏幕稱之為「視網膜屏」也正是因為當達到300ppi時,像素點的邊界將不再為人眼所察覺,人眼將不再感受到畫面的顆粒感,此時以前在功能機時代才能看到的屏幕上一點點的發光電將再也不會被「看到」。
  • 蘋果Retina已過時 手機解析度終點在哪
    人眼極限是600PPI。④無2K,不A屏,OLED屏需要更高的解析度。    iPhone4發布時,賈伯斯提出一個新概念:Retina Display,即視網膜屏。    第三代iPad發布會上,蘋果給出了Retina設計標準的公式:    其中 a代表人眼視角,h 代表像素間距,d代表肉眼與屏幕的距離。符合以上條件的屏幕可以使肉眼看不見單個物理像素點。這樣的IPS屏幕就可被蘋果稱作「Retina顯示屏」。
  • 深度解析:人眼到底等於多少像素
    人眼到底是多少像素的,從數位相機出現的那一天起,就有無數人提這個問題,誰讓數位相機把視覺效果以Pixel像素這樣一個簡單的數字表現出來了呢。人眼究竟多清楚 誰也不知道其實像素並不是一個足夠客觀的數字,因為像素本身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每個像素的尺寸是一樣的,而且像素對應出來的解析度是均勻的。簡單來說,像素這種東西只適合顯示器(類顯示設備)的平面產品,用來描繪人眼這種高、精、尖的「設備」實在是太過於簡單粗暴了。
  • 超越人眼極限!蘋果iPhone 4屏幕深入評測
    前言:  經歷三代產品的更迭,蘋果iPhone 4的屏幕終於迎來了突破性的升級。從老舊的480x320像素提高了四倍,達到了960x640像素。雖說像素之高並沒有達到手機屏幕的最巔峰,但是不要忘記,蘋果iPhone 4的屏幕仍然維持了iPhone 3GS的3.5英寸,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它幾乎超越了人眼的極限解析度。
  • 最高超10億 實測人眼到底等於多少像素
    人眼的結構非常非常的複雜 所以我們很難以傳統相機的標準來考量    當然像素依舊是可以說明問題的,最起碼他可以描繪一個很理論的人,換句話說就是這樣的一個前提條件像素的商業反映 視網膜屏幕    提到人眼像素數量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質疑這個像素到底有什麼用處,雖然目前我們並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界定人眼像素的數字,但是諸多消費電子廠商也用了一個比較模糊但是好聽的概念來解釋人眼像素的問題,那就是Retina視網膜屏幕,始作俑者就是我們最「偉大」的蘋果公司。
  • 接棒蘋果產業鏈,特斯拉概念開啟赤金十年
    蘋果與特斯拉在美股周一開盤的時候拆股,導致股價雙雙大漲。一夜之間特斯拉市值漲520億美元(3550億人民幣),蘋果市值增加了723多億美元(5000億人民幣)。特斯拉概念漲停潮受此刺激,A股市場兩大產業鏈也集體躁動,但從9月1日收盤情況來看,特斯拉概念完爆蘋果產業鏈。
  • 中國汽車產能峰值遠未達到
    當時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進行了研究,做出了一個判斷,即到2015年的時候,中國的汽車產銷量會達到1500萬輛,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會場上一片譁然,大家感覺到這個不大現實。然而現在看來,這樣的估計不僅沒錯,甚至還有些保守,中國汽車工業確實在創造奇蹟,在全球發展過程中,所佔的位置是非常重要,而且以後會更加重要。當時的大膽的預測者就包括劉世錦。
  • 支持快充智能平板手機蘋果XR價格5970元
    目前商家「西安時代數碼」現貨有售,蘋果iPhone XR報價5970元,。通過全新的A12晶片,iPhone XS性能將遠超過驍龍845處理器,同時得益於7nm的工藝製程,A12晶片的功耗比也會進一步提高。    在本次蘋果發布會推出的全新系列iPhone XR,外觀與iPhone X相似,後置攝像頭縮減為單顆1200萬像素攝像頭,屏幕也縮減使用LCD屏幕,蘋果官方稱為液態(Liquid)視網膜屏。
  • 調查:日本中學生英語測試達標率遠未達到政府設定標準
    截至2016年12月,日本高中三年級學生中有36.4%的人在實用英語技能檢定(Eiken Test in Practical English Proficiency)中達到了準2級或以上的標準。這一數據較去年高出2.1個百分點,但距離政府設定的50%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 中國股市上炒天文下炒地圖 熱炒厄爾尼諾概念靠譜嗎
    中國股市上炒天文下炒地圖 熱炒厄爾尼諾概念靠譜嗎 2015-06-19 14:08:29來源:武漢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明燕   以往,股民見過圍繞區域經濟「炒地圖」,對「炒天文」顯然並不常見。厄爾尼諾作為太平洋平均海表溫度持續偏高的一種現象,會引發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根據國家氣象中心預測,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已達到中等以上強度,將持續至今年秋季。未來半年內,將對全球天氣產生明顯影響,極端天氣事件將會明顯增多。
  • 石墨烯地暖真的只是炒概念?
    提到石墨烯地暖,很多人就是好奇與新鮮,很多用戶沒有聽說過石墨烯,或者認為石墨烯地暖就是電地暖,裡面就是碳晶或者石墨,石墨烯那麼貴,怎麼會做地暖?於是還有人甚至認為石墨烯地暖都是假的,炒作的概念。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來從原理和應用方式上深入的探討一下。
  • A5雙核 蘋果iPod touch 5暴跌僅售2010元
    iPod touch 5是蘋果最新推出的一款MID產品。相比上代產品,整機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都變化巨大。鋁合金機身更輕更薄。4英寸1136*640解析度視網膜屏,顯示更細膩。
  • 人發燒有沒有可能達到50度?達到50度是什麼概念?
    發熱是一種人體自我保護措施,當人體感染新細菌,白細胞未將其全部吞噬,新抗體未生成時,身體就會發燒。 一般來說,人發燒很少超過41度。醫學上的說法是:發熱時體溫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特定範圍一下的現象稱為熱限。
  • VR藍光輻射對人眼傷害大 嚴重可致人失明
    簡單來說,藍光對人眼造成的傷害是無法修復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愛眼協會發布的數據,2006年至2008年因藍光輻射每年導致全球超過30000人失明。和其他電子設備相比,VR裡的藍光傷害更加特殊和直接。
  • WWDC 2019上未出現的蘋果AR眼鏡
    除了tvOS、watchOS 6、iOS13以及iPadOS的最新版本,蘋果公司還發布了ARKit 3、Reality Kit等開發工具。儘管本屆WWDC大會的乾貨頗多,但仍然讓人感到失落:傳聞中的蘋果AR眼鏡,遲遲未能面世。一直以來,蘋果都以嚴格的保密機制聞名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