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O張敏說戰位與站位:給這個舶來詞添上完美「中國註解」

2020-11-26 中國軍網

對話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著艦指揮官張敏——

一名LSO的戰位與站位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孫 飛

著艦指揮官張敏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指揮。資料圖片

暖暖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張敏身上。這位年輕的海軍少校,眉心刻著深深的紋路,黝黑的臉龐上是海風和烈日灼下的印記。

張敏今年32歲。32歲,成家立業初為人父的他,已是飛行大隊大隊長。3個月前,張敏剛剛就任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航母艦載機著艦指揮官(英文簡稱LSO)。

年輕,意味著無限可能。張敏是這支部隊最年輕的LSO,和這支年輕的部隊一樣,在時代的推動下乘風破浪,負重前行。某種意義上,他和戰友們肩上扛著一個軍種轉型的重擔,承載著一個民族向海圖強的世代夙願。

「沒有人民海軍全面推進轉型建設、大力發展航母事業,我就沒有機會來飛艦載機,更沒有機會成為LSO。」張敏感到十分慶幸。

LSO,是伴隨航母事業發展才出現的新戰位。這既是張敏本人的新戰位,也是人民海軍轉型發展、走向遠海大洋必須有的新戰位。

站在岸基LSO工作站,張敏拿著話筒開始進行又一批次艦載戰鬥機模擬著艦指揮。

遇上最好的時代,成就最好的自己

走進張敏的宿舍,最引人注目的是牆上的一張地圖,圖上用不同顏色的筆畫滿了各類線條和標記。

這些線條和標記,是張敏這些年駕駛戰機飛過的航跡匯聚而成的軍旅人生。站在這張地圖前,張敏時常會想起這條航線的起點。

學生時代,張敏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駕駛「飛鯊」艦載機上航母。大學畢業前,他已經和一家國企籤約。沒想到,學校網頁上的一條招飛信息,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一路層層選拔,張敏最終脫穎而出。

2013年7月,從空軍航空大學畢業的張敏被分配到南方某機場。那裡部隊裝備的是先進的國產岸基殲擊機,但張敏的心裡總有一點點「不滿足」。

不久之後,張敏聽說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組建成立。這是人民海軍第一支艦載戰鬥機部隊,也是航母編隊戰鬥力的核心、海軍新型作戰力量的代表。他很想去。

夢想的種子一旦埋下,追求目標的力量便勢不可擋。張敏刻苦訓練,1年半之後就擔負起戰備值班任務。

這時,艦載機部隊到單位選拔飛行員的消息傳來,張敏迫不及待地報了名。

部隊領導不捨得:這麼好的苗子,在這邊發展勢頭挺好,換機型,又得從頭開始……

家屬有想法:剛穩定下來,又要到千裡之外的陌生地方去。

靠真心誠意,張敏說服了領導,又做通了家屬工作。他的理由也很簡單:「作為飛行員,有機會我想飛得更高、更遠!」

最終,張敏從眾多報名人選中脫穎而出,就像當年衝出重重選拔招飛成功一樣。

張敏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他經常說,「我遇上了最好的時代」。

其實,這不是張敏一個人的幸運,這是他們這一代飛行員的幸運。

和張敏同一個班次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如今早已經全部成功上艦。像張敏這樣擔任LSO的,也有不少。相鄰幾個班次的同學都已經成長為部隊的骨幹力量,成為人民海軍轉型建設的先鋒。

「遇上最好的時代,就要成為最優秀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張敏在感謝時代的同時,也在努力讓自身更匹配、更適應這個時代。

來到艦載機部隊的4年多,張敏見證並參與了這支部隊發展的很多重大轉折和全新突破。他是我軍航母建設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推動者,這是時代賦予他前所未有的人生際遇。

去年,組織決定培養張敏為LSO,張敏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為了儘快掌握指揮技巧,每個飛行日,張敏只要不飛行,就搶著去LSO工作站學習。從觀摩到見習,張敏一點點地觀察、記錄、領會、模仿,回到宿舍又反覆琢磨練習,越來越得心應手。

從空軍到海軍,從駕駛岸基殲擊機到駕駛艦載戰鬥機,再到如今擔任LSO指揮艦載機著艦,張敏以一種加速度的方式成長著,就像這支年輕的部隊加速發展一樣。

託舉他加速成長的,是人民海軍加速推進轉型建設的鏗鏘步伐,航母戰鬥力建設的背後是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在支撐。

這裡是最佳的視角,也是最危險的位置

在遼寧艦飛行甲板左舷後部,有一個1平方米左右的區域。從這個角度望去,準備著艦的「飛鯊」艦載機正迎面朝這裡飛過來,姿態、高度、方向清晰可見。

這裡,就是遼寧艦的LSO工作站。

這裡是觀察航母艦載機著艦的最佳視角。它源於世界海軍強國百年航母的發展經驗,也源於他們從千百次艦載機著艦事故中吸取的教訓。

在座艙裡,飛行員對艦載機著艦偏差和趨勢判斷有時候並不是很精確很及時。但是,站在這個最佳視角,LSO可以及時發現飛行員看不到的偏差信息和發展趨勢。作為LSO,張敏經常對飛行員們說:「你必須相信我,但我不一定相信你。」

這裡是最好的位置,也是最危險的戰位。艦載戰鬥機著艦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回顧世界航母史,艦載機飛行安全事故有大約80%發生在著艦過程中。在LSO工作站指揮時,艦載機著艦掛上攔阻索的那一剎那,LSO跟戰機的間隔只有三四米。毫不誇張地說,LSO是在「刀尖」上指揮「刀尖舞者」。

去年10月,張敏第一次拿起話筒模擬指揮著艦。雖然已經在工作站觀摩見習了數百架次,他還是有些緊張。

看著戰機進入下滑航線,張敏手持話筒,盯著高速相機投射的屏幕不敢眨眼。看到戰機代表的點在屏幕中心偏左的位置,張敏在下達指令的那一瞬間,突然意識到視角與飛行員不同,頓時心裡一驚……

現在張敏岸基指揮已經遊刃有餘,但第一次模擬指揮著艦的經歷讓他刻骨銘心:「若是真實著艦指揮時發生類似錯誤,後果不堪設想!」

危險和困難,遠不只這些。

工作站露天設置,LSO要忍受搖晃、噪音、大風和輪胎摩擦地面產生的膠煙。由於整個指揮過程要求很精準,到了工作站,LSO不便佩戴更多的防護設施。加之長時間在外風吹日曬,皮膚黑、皺紋多、老得快,成為LSO的獨有特徵。

冬季,北方的溫度接近-20℃。夏季,航母甲板溫度能達到50℃。這常人難以想像的巨大溫差,讓LSO飽嘗「人間炎涼」。

在別人眼中,張敏是飛艦載戰鬥機的「明星」,LSO更是「明星」中的佼佼者。然而,光環的背後,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

面對全新的崗位、全新的領域,張敏時刻保持「在線」,如履薄冰。拿起話筒的那一刻,張敏才知道「著艦指揮官」的分量有多重。

除了可以預見的危險和挑戰,張敏還要承擔心理上的巨大壓力。

在艦載戰鬥機著艦過程中,飛行員幾乎完全信任並聽令於LSO。「整個航母上的人員、裝備安全都繫於你一身。一旦飛機撞上航母,後果難以想像!」

對於踏入LSO門檻的張敏來說,以後的路還很長。「我有信心,下一個航段任務,我要挑戰艦基著艦指揮。」

「艦基工作站是航母上危險最大、責任最重、環境最惡劣的戰位。」從到岸基LSO工作站觀摩的第一天起,老LSO們就一直向張敏重複這樣的話,但這裡仍是新LSO們最嚮往的戰位。

為什麼他們如此義無反顧?

「這是繞不過去的坎,我們這些『先行者』必須直面挑戰。」張敏說。

沒有LSO,就沒有艦載戰鬥機順利著艦

結束一天的緊張飛行訓練,飛行員們返回內場。此時,LSO的工作還未結束。

張敏要仔細分析每名飛行員的進入點距離、次數,迎角、高度等各類數據,以圖表的形式展現出來,最終形成訓練質量評估報告。

針對每名飛行員的特點,張敏還要思考如何克服偏差的辦法,幫助他們在下一架次模擬飛行中,更精準地進入航線並順利完成著艦。

「比如,數據顯示有一名飛行員一半的飛行架次中迎角大,LSO就要在下次指揮中,提前去提醒他。」張敏說,每個人的性格、技術特點不同,對同一種口令做出的反應也不同,這就需要LSO科學把握,適當調整語氣。

對於LSO指出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每一名艦載機飛行員都會認真對待。他們知道,「LSO是艦載機著艦的真正主宰」。

張敏對這句話感同身受。在他看來,擔任岸基LSO指揮已經如此不易;艦基指揮,尤其是夜間著艦指揮,更是難上加難。

艦載機著艦,條件和環境十分嚴苛和複雜。在湧浪的作用下,飛行甲板可能會出現縱搖、橫搖、升沉等運動,同時風向、風速複雜多變,高速前進的航母尾甲板產生的艦艉流場也會對著艦下滑軌跡帶來擾動。

置身戰機座艙,飛行員難以精準感知現場環境,只能依靠LSO的口令。因此,LSO必須及時、準確引導飛行員修正軌跡偏差、調整飛機姿態,確保艦載機著艦精準、安全。

安全、迅速地回收艦載機,是這支部隊自行編撰的《LSO參考手冊》裡規定的第一條職責。簡單一行字,以張敏為代表的LSO們卻要付出難以想像的汗水和努力。

「上一架次是東風,下一架次可能是西風。LSO要根據不同時間風和浪的方向、大小隨時做出調整。」張敏說,這些常人看似不經意的因素,哪怕再小,也都會影響到艦載機著艦的安全。

「LSO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除了飛行技術要很過硬,LSO要會看晨光、昏影、海況、洋流,會分析數據,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

張敏說,LSO在著艦指揮時發出的簡潔口令,是長期厚積的綜合能力,在幾十秒內的薄發。這個能力,需要深厚的理論、豐富的經驗、過硬的心理,還需要強大的數據為支撐。

過硬技能和豐富經驗主要靠LSO自身經年累月地練習,還需要收集各個海域的洋流、水文、氣象等大數據資料,綜合處理後給出科學建議。每次著艦指揮,LSO都會提前熟悉所在海域的海況和氣象,為的就是在指揮著艦時更有底氣。

目前,我國LSO培養主要採用以老帶新的方式,而國外的培養更加成體系、科學化。

張敏說:「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首先我們必須得承認差距,然後在奮起直追中縮短差距、提升能力。」

向海圖強,民族復興。張敏經常會思考這個話題,這是這支軍隊必然要完成的使命,也是自己未來甚至一生都要為之奮鬥的目標。

離開張敏的宿舍時,再次望向牆上的那張地圖。記者相信,這張地圖上將會劃上更多的線條和標記,它們匯聚成的航線,會隨著人民海軍轉型建設的步伐,延伸到遠海大洋。

相關焦點

  • 一個舶來詞的「中國註解」
    Landing Signal Officer,簡稱LSO,翻譯成中文就是「航母艦載機著艦指揮官」,即向艦載機飛行員發出操縱指令,引導艦載機安全著艦的軍官,也是航母、艦載機岸基訓練機場相應工作站或戰位的統稱。 LSO是一個舶來詞,對人民海軍來說,它更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戰位。
  • 這些舶來詞有點兒意思
    「舶來詞」背後的內涵所謂「舶來詞」,即借外語詞彙輸入漢語,字面意思就是「從自大洋彼岸漂泊而來」「坐著船來」的外來詞。這類詞彙原本在漢語中並不存在,或者說,被借用的詞彙原先並不具有與英文中等同的含義。這種現象在語言學上被稱為「借詞」,是各國間語言接觸與融合的結果。
  • 林青霞鞏俐張敏三大美女打造最養眼武俠片,比武功更拼顏值
    到了1993年正式爆發,並不會武功的張國榮梁家輝梁朝偉等演技明星都紛紛主演武俠片,同樣,林青霞梅豔芳關之琳張敏王祖賢邱淑貞等美女明星也紛紛變身女俠上陣。趕上了這波武俠片熱潮,多少也能添一分光彩,分一分收成;而因為演員檔期等各種原因,錯過這個年份,只能排到1994年,結果卻大不相同。
  • 這個節日,讓我們認識戰位上的女軍醫們
    她們中有「科研大牛」女將軍,有關心病人和同事的「硬核護士長」,還有戰勝SARS再上抗疫一線的臨床醫生……。她們專業、堅韌、溫柔,如鏗鏘玫瑰,綻放在自己的戰位上,讓今年的三八婦女節又多了幾分別樣的色彩。 陳薇:戰鬥在抗擊新冠病毒一線的女將軍
  • 上交大高金EMBA校友張敏:人生需要不斷學習,教育需要良性循環
    「支持高金·捐贈人風採」欄目邀請多位捐贈人,分享他們的高金故事,述說心中的「高金情懷」,共祝母校十年華誕,助力高金再創輝煌!本期策劃,讓我們與SAIF EMBA上海九期班校友、湖北夢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敏面對面。作為高金EMBA上海九期班的校友,張敏的個人經歷與時代大潮緊密貼合。
  • 《雷洛傳》15位演員現狀?邱淑貞息影20年,張敏或將復出
    《雷洛傳》1991年上映,如今28年過去了,昔日15位演員現狀如何?其中3位演員已不在。1、雷洛:劉德華本片故事,全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向氏兄弟當年在開拍前親自去拜訪過呂樂(雷洛),他雖然同意拍,卻不願意用真名。據說呂樂對劉德華的雷洛還是很滿意的,就是不認同開頭收錢那段。
  • 網友考證洋詞出處:老公不是舶來詞 古義為太監
    老公不是洋詞  中國古代已有  發帖人「櫻桃女孩」在帖子《老公———不是洋詞彙,且古代有太監之意》中表示,近來翻閱資料才發現,老公一詞並不是由外國傳入中國的,而是在古代中國就早已存在,而且在那個時候指的竟然是太監。
  • 與50歲的張敏同框後,張敏瞬間成小迷妹
    與50歲的張敏同框後,張敏瞬間成小迷妹 烏鴉哥這個角色,相信80後的人都非常熟悉了。這是古惑仔中最壞的一個男人,不過最近烏鴉哥的近照曝光了之後,有很多人都覺得烏鴉哥變得善良了很多,與之前的形象差距甚大。
  • 「樂正綾」「戰音Lorra」聲源確定 中文V家再添新成員
    「樂正綾」「戰音Lorra」聲源確定 中文V家再添新成員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上陽賦》太現實!章子怡海報像大頭貼,惠英紅趙雅芝站位成焦點
    上了年紀的演員,能否演年輕角色?也都成了外界熱議的話題。特別是作為評委的章子怡在新劇《上陽賦》出來之後遭到了不少網友的「打臉」。《上陽賦》劇組被指太現實《上陽賦》中,41歲的章子怡半年一個,15歲的少女,不管是神態表情,肢體語言方面都顯得有些做作和刻意,與大家潛意識中認為的少女感有很大的差距。作為電影神話的章子怡,也因為這個角色演技備受質疑。
  • 張敏:積小善為大愛 辦實事贏民心
    楊金輝對張敏說。  據了解,楊金輝平時有什麼事都喜歡找她,比如交電費、水費、查低保金等這些事情大都是找她幫忙的。  1987年11月出生的張敏,2018年8月,在村級換屆選舉時,被選為村幹部。經過兩年的歷練,她從懵懂到成熟,從對農村工作一竅不通到現在信手拈來,其中況味只有她自己能懂。
  • LOL:「夢到」套路風靡峽谷,夢魘加稻草人的「完美團戰藝術」
    對於「夢魘+稻草人」這個套路,其實還是蠻有趣的,核心就在於一點,夢魘的「拉燈」會給稻草人的大招在團戰裡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而且由於新版稻草人機制的改動,盲視野大招能提供一個範圍性的恐懼,所以這個套路在理論上是很可行的,特別是配合一些開團型的上單和輔助,團戰是特別好打的,這個陣容優勢的確很明顯,團戰致勝,不管是中後期5V5團戰還是小龍峽谷坑的龍團都很有優勢,具體的分析在下面會一一給到
  • 把「中國精度」刻在每一個戰位
    北鬥衛星系統有了北鬥,戰士、戰鷹、戰車在沙場閱兵時實現米秒不差,戰場的主動權日益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中;5萬餘艘漁船、400多萬輛營運車輛安裝了北鬥終端,交通更加安全可控;地質災害多發地區,北鬥能對大橋、隧道、邊坡實時監測預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更有保障……作為「中國精度」的一張名片,北鬥,正在對我們所處的時空產生著深刻影響。
  • 人大張敏教授:企業財務智能化轉型「點與面」的雙螺旋上升
    背景介紹上矩形當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為實務界和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然而,作為廣受關注的新興領域,智能財務的很多基本問題還未真正釐清,學術界與實務界對此都在進行探索。比如,智能財務的定義是什麼?
  • 紐西蘭隊跳完毛利戰舞,中國臺北女子壘球隊在球場上「撒...
    紐西蘭隊跳完毛利戰舞,中國臺北女子壘球隊在球場上「撒鹽」 環球網消息,只許毛利人跳舞,不許中國臺北隊撒鹽?臺灣又在體育比賽中出事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次並不是因為「正名」或「撤旗」等原因,而是一次本可以避免的文化誤會。
  • 肖戰入選「100位亞洲心動男星」第八名,中國藝人第一!
    但是不得不佩服肖戰的各項數據做的那是非常好看,不僅多次拿到第一,就連顏值也上了榜,不得不讓人感嘆。在4月6日,肖戰入選了「100位亞洲心動男星」榮譽稱號,排名第八名,這個名次也是中國男星中的第一名。這項榮譽的也側面承認了肖戰的高顏值。雖然現在肖戰處於「黑紅」的尷尬局面,但是架不住粉絲喜愛,有粉絲買單這就是現在最成功的地方。
  • Scout完美發揮封神李佐伊,EDG贏下AFS洲際賽LPL再添一分!
    這場比賽Scout完美的表現封神,也被大家冠名李佐伊,這也許是EDG在洲際賽最後一次出現佐伊這個英雄了吧!陣容方面AFS選出了雙前排酒桶、豬妹的組合,C位選出了巖雀和霞這兩個英雄,並拿出了機器人輔助攪局,上單酒桶的戰術目前在LPL還未出現過。而EDG選出了上單波比打野巨魔,中單Scout的招牌佐伊,下路盧錫安和洛這樣的常規陣容。
  • 50歲張敏和56歲張耀揚同框,「烏鴉哥」越老越面善,張敏小迷妹
    烏鴉哥這個角色是張耀揚演的,他也憑藉這個角色走紅。還和老友張敏一起到山區給鄉親們送物資。張耀揚人高馬大,張敏小鳥依人,老友重逢也是引發了不少的回憶。畢竟曾經他們也是有過合作的,當時在電影裡的他們關係很不好,沒想到私下裡關係這麼的親密。
  • 《浪姐》團綜定檔,海報站位問題引爭議,寧靜沒換集體頭像遭調侃
    這次《姐姐的愛樂之程》打亂出道名次安排站位,不知道是基於哪種標準呢?名次+咖位?還是市場影響力?這一點恐怕節目組不解釋,這個問題不會有答案的。 所以說,本來7位姐姐的粉絲之間就有嫌隙,如今《姐姐的愛樂之程》節目組再搞出這麼個不合常理的海報站位,
  • 王者榮耀:大家公認的5位完美設計的英雄,無限颶風竟然是第一名
    王者榮耀:大家公認的5位完美設計的英雄,無限颶風竟然是第一名大家好,這裡是村村的王者榮耀頻道。王者榮耀這款遊戲,裡面英雄的機制,直接決定了他們的特點,有些續航能力特別強,有些高爆發,但無論這個英雄多厲害,都是有缺點的,但今天村村來介紹下大家公認的5位完美設計的英雄,無限颶風竟然是第一名。第五,亞瑟亞瑟是每個玩家都有的英雄,因為他特殊的技能機制,可以算是遊戲裡最完美的一個英雄了,其被動給他提供了很強的續航能力,,在團戰時他的被動還能夠回復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