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創業基金助大學生圓夢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6月8日,瀋陽工程學院與遼寧百家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籤署了扶持大學生創業戰略框架協議,成功引進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300萬元,助力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

  據瀋陽工程學院院長張鐵巖介紹,為給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幫助,該校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公共必修課納入了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地為大二、大三學生設置了10學時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同時,建設了創新創業實驗室,通過虛擬企業運營評估、診斷,幫助大學生做好創業前準備。

  目前,瀋陽工程學院科技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規劃面積已達1000平方米,基地扶持本校大學生創業7家,帶動學生就業40餘人,投入種子基金30餘萬元。近兩年,校內批准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項目和實驗項目共計488項,其中,獲批省級項目152項,獲批國家級項目54項。

相關焦點

  • 全國大學生創業基金「千萬億」工程啟動
    發布會上,拜麗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秀東鄭重宣布:耗資一億人民幣,攜手團中央成立的拜麗德全國大學生創業基金「千萬億」工程正式啟動,此舉得到了各界與會人士的熱烈反響。隨後,鄭總與幾位領導共同為基金舉行了揭牌儀式,並啟動了創業基金「千萬億」工程,第八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姜永濤、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副主任李寶國等領導發表了講話,他們對大學生創業基金給予了高度評價,對這種新興的創業模式寄予了厚望。
  • 山東實施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 最高可貸款300萬元
    魯網8月13日訊(記者 殷會麗)記者今天從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省屬高校將探索實施彈性學制,允許保留學級學創新創業。鼓勵社會組織、公益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設立大學生創業風險基金。
  • 大創聯盟搭起「硬核」平臺助創業 大學生創業「闖關」難?
    創業是搭起夢想與實踐最好的橋梁之一。作為最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新生力量,近年來,大學生創業群體已經成為杭州創業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浙江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呂韶,在2018年3月和他的團隊成立了杭州智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聚焦AI(人工智慧)營銷與AI客服一體化平臺的打造,不到一年的時間,智語網絡已經順利完成天使輪和數千pre-A兩輪融資。
  • 大學生從休學到退學創業 不羨慕百萬年薪
    大學生創客,跨進企業的助長「搖籃」  在中國,大學畢業生數量連年增加,2007年已近450萬。大學生就業已成為目前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鼓勵和扶持大學生創業已是現階段政府和社會緩解就業壓力的一種有效手段。
  • 四十九坊堅守教育,捐資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
    10月27日上午,民建思源益知愛·四十九坊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捐贈暨山東財經大學與四十九坊校企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我校燕山校區舉行。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民建山東省委主委郭愛玲、學校黨委書記王邵軍和四十九坊創始人張傳宗等嘉賓出席活動。
  •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添新動能
    徐運源 蔣萬知  將秸稈變廢為寶,成為可用於通信電子設備的新型導熱材料;機器人能深入水下300米,識別並自主捕撈海參,讓漁民不再冒險……11月21日,長沙市第十七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嶽麓山大學科技城舉行。選手們的精彩路演、專家們的犀利點評,碰撞出創新創業的火花。
  • 易店無憂:共助大學生店主定義創業型人生
    易店無憂通過對教育部的統計數據了解到,在2020年,全國範圍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 874 萬,相比於去年增加了 40 萬人。《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的文件中顯示, 截止2019 年大約有超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都表示有創業的想法。
  • 南潯區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開始申報啦! 最高300萬扶持獎勵等你...
    01   申報條件   (1)註冊日期:   2020年1月1日後引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落戶南潯創辦企業   (3)申報團隊:   1.團隊成員應包括3名及以上在校大學生或畢業5年以內高校畢業生;   2.團隊應有一定的資金保障,所創辦企業實收資本不低於50萬元;   3.團隊創辦企業帶動就業5人以上(含團隊成員,以在南潯區繳納社會保險為準,在校大學生不受繳納社會保險限制)。
  • 方城縣舉行2020年「希望工程 金秋圓夢」資助貧困大學生捐贈大會
    文圖:耿之本9月8日下午,由方城縣團委、關工委組織的2020「希望工程 金秋圓夢」資助貧困大學生捐贈儀式在方城縣第一高中會議中心盛大舉行。鄭州方城商會聯合方城駐鄭黨總支為全縣新考入大學的83名(含小史店鎮9人、清河鎮2人)家庭貧困學子送上每人2000元助學金。
  • 牛娃助力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
    中證網訊 5月28日,由著名節目主持人、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女士發起的「正青春」校園助力成長計劃在國內著名學府清華大學正式啟動,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作為首席金融合作平臺將為全國高校學子的創業項目提供導師指導和資金助力支持。  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下文簡稱「牛娃」)是首批獲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
  • 走進大學生創業園——創業點子多 園區「傾心」助
    大學生創業園建設不斷提速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體系日漸發展,中國其他地方的創業園建設也在不斷提速。徐州市大學生創業園是「國家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和首批「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之一。國家稅務總局徐州市稅務局對接高校、大學生創業中心及大學生創業科技園等相關部門,組建專家團隊擔任「稅務指導師」,將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小微企業稅收優惠、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送上門,精準助力大學生創業。
  • 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有5%,剩下95%到底缺什麼?
    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有5%,剩下95%到底缺什麼?  但是在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中,成功率低得嚇人。《報告》顯示,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3年後超過半數的人退出創業。即便在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如浙江,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作為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是什麼讓大學生創業如此之難?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隨著鄉村振興政策體系的構建,返鄉創業者越來越多,據農村農業部統計,2018年返鄉創業創新人員已達740萬,非農創業人員也有300萬,其中很多是大學畢業生,他們與鄉村振興成為命運共同體。  浙江省經過多年培育,湧現出了一大批積極投身鄉村產業的「農創客」,截至2018年10月,全省「農創客」已有1700餘人。
  • 濱江打造大學生創業生態圈 推動大創項目落地轉化
    來自浙江賽伯樂、浙商創投、黑馬基金、如山資本等數十家投資機構代表與8大優秀創業創新團隊現場零距離接觸。  為推進杭州高新區(濱江)大學生創業項目的落地和轉化,由杭州高新區(濱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杭州高新區(濱江)大學生創業聯盟、杭州國際人才科技創新中心以及杭州賽聖谷創業服務平臺,精心打造推出了「贏在濱江-賽聖谷高端行業路演」品牌活動,建立常態化的項目發布、路演及融資服務機制,為濱江區大創企業打造集高端路演、資本對接、融資輔導、產業加速等要素集聚的全球創投服務平臺,搭建助力大創企業交流成長的創新創業生態圈
  • 我國超八成高校已開設創新創業課 參與大學生達300萬
    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國際論壇上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已有82%的高校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必修課或選修課,設立的創新創業資金已達10.2億元。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就業處處長王林在此次論壇上介紹,據教育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82%的高校開設了創新創業的必修課或選修課,開設創業教育的課程門數比去年增加了14%;設立的創新創業資金達到了10.2億元,吸引校外資金達到了12.8億元。高校設立的創業基地數量也增加了18%,場地面積增加了近20%,大學生參與創業創新活動的人次達到了300多萬人次。
  • 龍門圓夢助學計劃助您赴中國臺灣地區留學
    據統計,目前緬甸在臺之技職專班學生共300多人,今年受疫情影響,在122位錄取學生中,仍有80多位同學如期赴臺,是歷年人數最多的一年。然而據調查資料顯示,這些就讀技職專班的學生家境普遍清寒,部份學生家長為了孩子們的護照籤證費、機票費及初抵臺灣之基本生活費和學雜費等,往往不知所措,有的家庭甚至不惜要背負高利貸才能助孩子圓夢。
  • 做「合伙人」 大創園「江北模式」破解大學生創業難點
    &nbsp&nbsp&nbsp&nbsp中國寧波網訊 從剛剛畢業的職場「菜鳥」,到年銷售額近千萬元的網上齒科商城「掌舵人」,「85後」蔣遼良在江北區藍野大學生創業園的成功經歷,是當地大學生創業園區內不少創業者創業歷程的縮影。
  • 王忠林在華創會開幕式上致辭推介武漢:打造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圓夢之城
    萬僑同心、重振共贏。11月19日,第二十屆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在漢開幕。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武漢真誠期待與廣大華僑華人緊密攜手,打造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圓夢之城,共享機遇,共創輝煌。
  • 鄭州女大學生6元買奶茶獲商家5萬元創業基金
    12月18日,在鄭州龍子湖大學城某飲品店舉行的聖誕許願活動中,一女生喜獲商家五萬元助夢金引圍觀  飲品店門口,現場的大學生紛紛把自己的願望寫在卡片上,而後掛在聖誕樹曬出來:希望不掛科、想找到個全能男朋友等願望引得眾人紛紛拍照。
  • 我校美術學院大創項目在第十二屆「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創業計劃...
    新聞網訊 近日,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山東省學生聯合會主辦,山東科技大學承辦的第十二屆「挑戰杯」·華夏天信山東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普通高校組)終審決賽在山東科技大學落下帷幕,我校美術學院侍錦教授、彭衛麗副教授、肖羽翎老師指導,2017級紡織藝術與裝飾設計專業吳茂林同學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