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機器製造商「海納智能」赴港IPO上市,毛利增長166%

2021-01-09 艾財有道德先行

「老有所養,少有所依」是中國的傳統觀念,也說明對老人和小孩投入更多的關愛,是市場長期存在的需求。隨著內地二胎政策的落地,母嬰用品的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港股市場也在本周迎來一家「二胎概念」的公司申請IPO。

艾德證券觀察到,根據港交所4月16日披露, 海納智能裝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建泉融資擔任其獨家保薦人。據悉,該公司去年二次申請港股上市,目前顯示資料已失效。

為什麼一個二胎概念的公司,會跟智能裝備扯上關係呢?

艾德證券觀察到,海納智能裝備成立於2011年,是在中國從事設計及生產製造一次性衛生用品(包括嬰兒紙尿褲、成人紙尿褲及女性衛生巾)自動化機器的製造商。也就是說,海納智能不直接生產母嬰用品,而是為母嬰用品的生產商提供設備支持。

海納智能相關設備 艾德證券整理

大家耳熟能詳的諸多紙尿褲品牌,都是採用海納智能裝備以自有品牌【海納機械】設計、開發及生產製造一次性衛生用品的機器。公司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包括與客戶合作進行產品設計、按客戶提供的規格定製產品、進行質量監控、向客戶交付產品、為客戶安裝產品以及提供售後服務。

截至2019年3月25日,海納智能裝備分別於晉江生產基地及杭州生產基地(總樓面面積合共約為3.6萬平方米)經營18條及6條生產線,以支持生產。

而2019年上半年嬰兒紙尿褲設備對公司營收貢獻佔主導地位,比重達到了59%,這說明海納智能的重心進一步向「二胎用品」轉移。

艾德證券還觀察到,近幾年,海納智能的業績十分搶眼,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分別為1.13億元(人民幣,下同)、2.61億元、3.37億元及1.7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62.7萬元、3003.1萬元、3863.6萬元及1160萬元,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海納智能業績 艾德證券整理

業績高速增長,主要由於海納智能裝備的嬰兒紙尿褲機器業務銷售量佳,且有相對高的毛利率。2016年-2018年,嬰兒紙尿褲機器業務的毛利由2301.6萬元增長至6121.3萬元,翻了1.66倍,毛利率維持在22%左右,成為業績增長的推動力。

此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一次性衛生用品機械市場相對分散,於2018年約有70名機械製造商。按銷售一次性衛生產品機械所產生的收益計,2018年五大一次性衛生產品機械製造商的市場份額約19.3%,其中該公司位列第三,約佔市場份額3.8%。

艾德證券站通整理

那麼,作為行業領先的製造商,海納智能還能有多大的成長空間呢?

從行業角度看,人口老齡化加劇及二胎政策的紅利,仍然有利於提高我國一次性衛生用品機械的需求。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該人口數目預期將在2023年達到約2.08億人,佔2023年中國總人口約14.7%。

可以說,在嬰兒紙尿褲機器業務已經獲得穩定的營收情況下,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成人紙尿褲的需求也將進一步釋放。海納智能通過此次赴港IPO的融資,將加強研發能力、擴大公司的產能、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本文內容不做任何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港股IPO|電梯轎廂製造商高比集團控股欲赴港上市,營收重度依賴第一...
    港股IPO|電梯轎廂製造商高比集團控股欲赴港上市,營收重度依賴第一大客戶 2020-09-02 11:15:05 來源:資本邦
  • 資本市場晉江板塊將再添新軍 通過港交所聆訊 海納機械6月3日香港...
    晉江新聞網5月26日訊  日前,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對外披露了來自晉江的海納智能裝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機械」)通過上市聆訊的招股書,這也意味著該公司已取得香港上市的入場券。據悉,海納機械將於6月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  此次,海納機械擬發售1.16億股,其中90%配售,10%公開發售。
  • 上市之日已定,海納智能將掀起「口罩概念股投資熱」
    今日,口罩概念股、從事設計及生產衛生用品自動化機器的製造商—海納智能裝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納智能」),正在進行招股。這意味著港股工業機械板塊將迎來一隻優質標的股的加入。高速成長期,毛利率持續增強業績高成長性,是衡量優質標的股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
  • 巨龍通信擬啟動赴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上市計劃
    中國證券網訊 (記者 盧夢勻)10月19日,新三板公司巨龍通信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10月18日召開了第一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巨龍通信啟動赴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上市計劃方案的議案。
  • 傳京東物流赴港IPO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3日訊(趙芙瑤)12月3日,據路透社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京東物流將於2021年上半年赴港上市其中京東健康將於12月8日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京東數科也進入了科創板的問詢階段,可見2020年是京東向資本市場全面衝刺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旗下三大「獨角獸」的估值十分可觀,其中京東物流估值2600億元、京東健康1900億元、京東數科估值2000億元,三隻獨角獸合計估值超過6500億元人民幣。今年6月,京東集團也完成了赴港二次上市,讓資本市場對京東的未來充滿期待。
  • 嘀嗒順風車合規經營,率先實現飛輪效應,嘀嗒出行赴港IPO
    原標題:嘀嗒順風車合規經營,率先實現飛輪效應,嘀嗒出行赴港IPO 平靜的出行市場再一次熱鬧起來,一直低調的嘀嗒出行率先赴港上市的消息非常惹人注目,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掛牌上市,根據嘀嗒出行招股書顯示,2019年,嘀嗒出行整體交易總額(GTV
  • 八點一氪 | 找鋼網遞交IPO招股書;傳美團赴港融資目標超40億美元...
    大公司 找鋼網遞交IPO招股書:2017年營收175億元 資料顯示鋼鐵電商平臺找鋼網已於近日向香港聯交所正式遞交招股書,申請赴港上市,成為第一批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的AB股結構公司之一。(騰訊一線) 美團赴港IPO,知情人士:公司融資目標超40億美元 美團點評已申請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據三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該公司融資目標超過40億美元。但業內人士表示,由於該公司仍在虧損,並依靠燒錢的商業模式來推動業績增長,可能難以實現這一目標。知情人士說,該公司可能會在今年十月上市,但拒絕透露未公開信息。
  • 【盤點】2018年過去了,那些赴港IPO的教育企業都經歷了什麼?
    【盤點】2018年過去了,那些赴港IPO的教育企業都經歷了什麼? 作者:紅印兒 發布時間: 2019-01-16 13:37 【盤點】2018年過去了,那些赴港
  • 衛龍擬赴港IPO:一年營收49億,毛利比肩農夫山泉!
    公司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商討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衛龍並未就上述消息做出置評。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從學校對門零食攤上5毛錢一包的垃圾食品,到火到國外的中國美食。
  • inNews:中國奢侈品持續呈現非爆炸式增長 滴滴將於今年赴港IPO
    3、蘋果被指測試摺疊屏iPhone、分橫屏和豎屏、預計2022年上市 蘋果正在測試兩種新設備,一種屬於雙屏幕機型,不算是摺疊屏幕;另外一種是類似三星Galaxy Z Flip或摩託羅拉RAZR的摺疊屏。這兩種新設備的外殼正在富士康深圳工廠測試中,但還不是完整智慧型手機,只是用來測試摺疊轉軸耐用度。
  • 各國工業自動化實力幾何?全球Top20PLC製造商,日本佔半壁江山
    近日,外媒《Robotics&Automation》評選出了前22名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製造商榜單。日本上榜公司多達9家,幾乎包攬了榜單的一半,其後分別是德國和美國。中國大陸在PLC領域雖也有上市公司,但無一家企業衝進該榜單。
  • 傳鉑鑫生物擬赴港上市
    去年全年,香港市場一共迎來14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於主板掛牌上市,整個生物醫藥板塊也在年內強勢扛起支撐市場的大旗,尤其現有的28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雖然在業務經營層面未及盈利,但在資本市場卻表現神勇,多隻生物科技股在去年股價飆漲翻倍,成為港股年度贏家。而2021剛剛開年,又傳將有一家內地生物科技公司將赴港上市,延續香港IPO市場的熱鬧景象。
  • 終過聆訊的大唐地產,中小房企赴港IPO的荊棘之路
    圖片來源:攝圖網中小房企IPO闖關難儘管近年來房企赴港IPO的通過率有所提高,但今年以來在港交所IPO的房企中,多次交表其實是「常態化」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昨日(11月25日)港交所披露通過聆訊的大唐地產是三戰IPO歷時12年。
  • Atlantic Sapphire美國RAS基地收穫166噸三文魚,計劃明年赴美上市...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2020年第四季度,Atlantic Sapphire美國RAS基地收穫166噸三文魚,計劃明年第二季度赴美上市。  公司稱,截止2020年12月31日的前三個月,佛羅裡達基地共收穫166噸帶頭去髒(HOG)大西洋鮭,丹麥基地收購341噸三文魚。第四季度,佛羅裡達基地尚存有1,500噸三文魚生物量,丹麥基地存有約600噸三文魚。  Atlantic Sapphire佛羅裡達出產的三文魚價格遠高於市價。
  • 【獵雲早報】愛奇藝擬赴港上市;傳TikTok與微軟的談判可能無法達成...
    重要資訊首先是一組二季度大公司財報的消息:虎牙二季度營收26.97億元,同比增長34.2%@獵雲網 虎牙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二季度營收26.97億元,同比增長34.2%;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虎牙的淨利潤為3.51億元,同比增長106.0%。
  • 艾德證券期貨:雲想科技赴港IPO,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213.5%
    來源:新浪證券摘要: 雲想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據艾德證券期貨了解:雲想科技即將開啟港股IPO進程,作為中國領先的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服務商,雲想科技開啟IPO,意味著短視頻賽道或將孕育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圖片來源:雲想科技招股書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213.5%據招股文件披露,隨著短視頻需求增加及短視頻營銷市場快速增長,雲想科技將業務中心移至短視頻營銷,雲想科技成立於2012年,該短視頻公司在2017-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2.35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11.86億元和 23.13
  • 強大的造血能力,嘀嗒順風車實現飛輪效應,嘀嗒出行赴港IPO
    發展了六年之久的嘀嗒出行開啟了赴港上市之路,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掛牌上市,嘀嗒出行主營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業務,與其他移動出行平臺不同,嘀嗒出行有著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嘀嗒出行招股書中提到,其商業模式「有著巨大的網絡效應,推動了不斷壯大及參與度與日俱增的用戶群
  • 36氪或明年赴港IPO 近三年營收複合增長率達265%
    日前,有消息稱,36氪擬於2019年赴港IPO。36氪旗下目前有三大業務,赴港IPO的或是旗下的傳媒業務「品新傳媒」和數據業務「鯨準」,另外一塊眾創空間業務「氪空間」,則計劃後續赴美上市,對標美國公司wework。  對此傳聞,36氪董秘王鏡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求證時,表示「不予置評」。
  • 艾德一站通:兩家創新生物藥企要上市!雲頂新耀、艾迪康擬赴港IPO
    「摘要:兩家生物科技企業計劃在港股上市,上艾德一站通領打新豪禮!」在醫療健康作為逆周期板塊於資本市場中脫穎而出之際,又有來自中國浙江的兩家生物科技企業,預計赴港上市了。據外媒報導,來自浙江嘉興的中國生物製藥企業——雲頂新耀(Everest Medicines)、來自浙江杭州的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龍頭——艾迪康醫學(Adicon)均正與財務顧問商討潛在上市計劃,並預計在香港上市。
  • IPO路上的智能製造「追夢人」
    2007年,公司主營業務為各類智能製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階段主要為國內外中高端汽車生產企業及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提供智能自動化生產線,報告期內主要汽車整車類客戶包括上汽大眾系、德國大眾系、一汽集團系、華晨寶馬、吉利系等,汽車零部件類客戶包括上汽集團系、採埃孚系、寧德時代新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