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了六年之久的嘀嗒出行開啟了赴港上市之路,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掛牌上市,嘀嗒出行主營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業務,與其他移動出行平臺不同,嘀嗒出行有著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嘀嗒出行招股書中提到,其商業模式「有著巨大的網絡效應,推動了不斷壯大及參與度與日俱增的用戶群,並增加了用戶粘性」。從數據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嘀嗒出行平臺的平均月活用戶為1,470萬名。2017、2018、2019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49億元、1.18億元和5.81億元,三年增長近十二倍。
與網約車不同,嘀嗒順風車的車主和乘客都是基於節約成本的目的,在滿足自身出行需求的基礎上參與順風合乘,而隨著車主和乘客數量的不斷增加,嘀嗒順風車帶來的匹配效率也逐漸的提升,應答率也隨之提升,根據嘀嗒出行六周年的數據顯示,嘀嗒順風車目前正在經歷一個正循環,用戶的增長、應答率提升、用戶的增長,嘀嗒順風車目前的應答率峰值已經超過70%,隨著匹配效率的提升,,進而吸引更多的乘客和車主使用,這就形成了嘀嗒順風車的增長飛輪效應。
由於同一用戶即可成為順風車乘客也可成為順風車車主,因此,車主和乘客可以相互促進,從招股書數據看,自2017年3月以來,嘀嗒順風車的月活乘客和月活車主便基本呈現同步增長趨勢,乘客規模和車主規模增長出現了互相帶動,互相促進的效應。招股書認為,強大的網絡效應使得嘀嗒順風車在擴張規模方面具備強大競爭優勢,讓嘀嗒能夠更加經濟高效地吸引新用戶。根據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報告,在嘀嗒平臺所有受訪私家車主和順風車乘客中,有超過半數表示,是通過朋友和家人的口碑推薦而使用的嘀嗒順風車。目前,嘀嗒順風車佔有中國順風車最大的市場份額,2019年市佔率為66.5%。
有別於網約車平臺擁有車輛、對車隊實施運營管理、給予司機動態激勵導致變動成本高的「重模式」,專注發展順風車與計程車的嘀嗒出行,走出了一條獨具優勢的「輕模式」。過去六年中,輕資產模式使嘀嗒順風車以最小的增量成本來快速擴大業務規模,率先跨越規模,實現強大的造血能力,迎來了盈利以及為順風車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