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輕資產模式,嘀嗒順風車實現飛輪效應,進入自驅式增長

2020-11-27 騰訊網

發展了六年之久的嘀嗒出行開啟了赴港上市之路,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掛牌上市,嘀嗒出行主營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業務,與其他移動出行平臺不同,嘀嗒出行有著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嘀嗒出行招股書中提到,其商業模式「有著巨大的網絡效應,推動了不斷壯大及參與度與日俱增的用戶群,並增加了用戶粘性」。從數據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嘀嗒出行平臺的平均月活用戶為1,470萬名。2017、2018、2019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49億元、1.18億元和5.81億元,三年增長近十二倍。

與網約車不同,嘀嗒順風車的車主和乘客都是基於節約成本的目的,在滿足自身出行需求的基礎上參與順風合乘,而隨著車主和乘客數量的不斷增加,嘀嗒順風車帶來的匹配效率也逐漸的提升,應答率也隨之提升,根據嘀嗒出行六周年的數據顯示,嘀嗒順風車目前正在經歷一個正循環,用戶的增長、應答率提升、用戶的增長,嘀嗒順風車目前的應答率峰值已經超過70%,隨著匹配效率的提升,,進而吸引更多的乘客和車主使用,這就形成了嘀嗒順風車的增長飛輪效應。

由於同一用戶即可成為順風車乘客也可成為順風車車主,因此,車主和乘客可以相互促進,從招股書數據看,自2017年3月以來,嘀嗒順風車的月活乘客和月活車主便基本呈現同步增長趨勢,乘客規模和車主規模增長出現了互相帶動,互相促進的效應。招股書認為,強大的網絡效應使得嘀嗒順風車在擴張規模方面具備強大競爭優勢,讓嘀嗒能夠更加經濟高效地吸引新用戶。根據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報告,在嘀嗒平臺所有受訪私家車主和順風車乘客中,有超過半數表示,是通過朋友和家人的口碑推薦而使用的嘀嗒順風車。目前,嘀嗒順風車佔有中國順風車最大的市場份額,2019年市佔率為66.5%。

有別於網約車平臺擁有車輛、對車隊實施運營管理、給予司機動態激勵導致變動成本高的「重模式」,專注發展順風車與計程車的嘀嗒出行,走出了一條獨具優勢的「輕模式」。過去六年中,輕資產模式使嘀嗒順風車以最小的增量成本來快速擴大業務規模,率先跨越規模,實現強大的造血能力,迎來了盈利以及為順風車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強大的造血能力,嘀嗒順風車實現飛輪效應,嘀嗒出行赴港IPO
    發展了六年之久的嘀嗒出行開啟了赴港上市之路,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掛牌上市,嘀嗒出行主營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業務,與其他移動出行平臺不同,嘀嗒出行有著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嘀嗒出行招股書中提到,其商業模式「有著巨大的網絡效應,推動了不斷壯大及參與度與日俱增的用戶群
  • 「飛輪效應」帶來嘀嗒順風車市場NO1,嘀嗒出行正式啟動IPO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順風車覆蓋全國366個城市,有約980萬名認證順風車車主及約嘀嗒出行作為一股清流從來不倚靠燒錢補貼的方式獲取流量,究竟採取了何種方式讓嘀嗒順風車的成績如此耀眼? 順風車作為市場的新興出行方式,其本意是為了解決當下我國有限道路和無限車輛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其性質是基於車乘之間有順路需求的平等互助的性質,基於以上觀點,充分說明了順風車運營模式應當是不以營利為目的。
  • 嘀嗒順風車合規經營,率先實現飛輪效應,嘀嗒出行赴港IPO
    原標題:嘀嗒順風車合規經營,率先實現飛輪效應,嘀嗒出行赴港IPO 平靜的出行市場再一次熱鬧起來,一直低調的嘀嗒出行率先赴港上市的消息非常惹人注目,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掛牌上市,根據嘀嗒出行招股書顯示,2019年,嘀嗒出行整體交易總額(GTV
  • 依靠合規經營和真順風車,嘀嗒出行實現飛輪效應
    一直低調發展業務的嘀嗒出行打破了市場的寧靜,出行市場再一次熱鬧起來,與其他移動出行平臺不同,嘀嗒出行主營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業務,在這兩大賽道上,嘀嗒出行都取得了優異的成果,根據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報告,2019年,順風車領域市場份額嘀嗒出行排名第一,在計程車網約市場排名第二,此外,嘀嗒出行也是中國數位化揚招業務的開拓者及領先出行平臺。
  • 嘀嗒出行六年深耕 終成最受重慶人歡迎順風車平臺
    其實現在提起順風車,大多數的朋友想起的就是嘀嗒出行。根據調查顯示嘀嗒出行市場佔有率達到了七成左右,成為國內最大的順風車平臺。其實對於這次嘀嗒出行獲得「2020年度最受重慶人歡迎的順風車平臺獎」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順風車服務,約有1920萬位註冊順風車車主和980萬位認證順風車車主,累計搭乘乘客數3670萬。
  • 行業發展回歸理性階段,嘀嗒順風車發展是必然的
    本網9月22日訊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反思兩年的滴滴接連在順風車領域進行重啟嘗試,行業格局同時也在「重啟」。以順風車起家的嘀嗒出行公布,拿到了近7成順風車市場份額,並在成立六年的時間節點上曬出了成績單:截至今年8月31日,平臺整體註冊用戶數突破1.8億,註冊車主數突破1900萬。六年的發展時間不算短,順風車市場可謂經歷了一波三折。
  • 嘀嗒順風車堅持「合規」步履,始終與監管部門相向而行
    順風車作為時下出行亮點憑藉自身天然優勢引來大量商家入駐市場,順風車行業迄今為止已有六年發展史,行業初期各大資本商家為爭奪市場流量紛紛展開「燒錢補貼」模式,直到到大資本吞併小資本獲得市場流量掌控權。
  • ...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共享出行|嘀嗒順風車|大眾出行|順風車...
    所有人都以為移動出行行業的硝煙在漸漸消散,但是在順風車這個賽道上總是在燃燒著無盡的戰火,近日,嘀嗒出行赴港上市的消息讓整個順風車行業的硝煙再次瀰漫起來,作為曾經的順風車龍頭企業,滴滴一直有傳出要上市的消息,但是嘀嗒出行卻領先所有平臺,率先赴港IPO,根據嘀嗒出行招股書顯示,嘀嗒出行此次赴港IPO有望成為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
  • 順風車上禁菸了 嘀嗒上線無煙順風車管理辦法
    嘀嗒出行12月9日宣布,經順風車行業用戶委員會提議、600多萬用戶建言集思投票,其推出的《無煙順風車管理辦法》正式開始實施。在嘀嗒平臺上順風車合乘期間,車主與乘客均全面禁菸,並從投訴機制、行為分扣除、影響信用等多個維度約束吸菸行為。  該管理辦法還規定,為杜絕安全隱患,並避免影響後續乘車人員的健康,禁止順風車司乘雙方協商吸菸。
  • 嘀嗒順風車秉持行業本質,堅持與國家監管部門相向而行
    成立於2014年的嘀嗒出行,以順風車業務起家,並且在核心業務的推動下,搶佔行業先機,率先衝刺IPO賽道。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順風車業務遍及國內的366個城市,約有980萬名認證順風車車主及1920萬名註冊順風車車主,累計搭乘乘客數3670萬,在2019年度完成1.79億份順風車搭乘訂單,當年GTV高達85億元。
  • 貝殼找房的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是指,「企業在實現卓越的過程中,沒有單一起決定作用的創舉,沒有驚人的創新,沒有幸運的突變,也沒有奇蹟的瞬間。相反,整個過程就像是在持續地推動一個巨大的、沉重的飛輪。這種循環模式的核心邏輯是,通過線上化工具與平臺合作機制,可以讓經紀人的生存狀況更好,經紀人的生存狀況更好,就會對用戶好,用戶好就會給平臺帶來口碑效應,好的平臺口碑會吸引到更多的用戶,更多的用戶會讓平臺上的店東生意更好,店東生意更好就會對經紀人更好,對平臺更具忠誠度,進而為用戶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如此循環往復,貝殼找房未來便會形成巨大的飛輪效應。
  • 《飛輪效應》選摘
    因為吉姆·柯林斯的新書《飛輪效應》,其實全書就是在論述系統動力學四大基本連接關係(因果鏈、增強迴路、調節迴路、滯後效應)中的一種:增強迴路。 什麼是增強迴路?因增強果,果反過來又增強因,形成迴路,一圈一圈循環增強,就是「增強迴路」。想像一下,你用麥克風對著揚聲器說話的場景。麥克風、揚聲器之間,形成了一條一圈圈增強的「迴路」。
  • 跟誰學三季度實現同比3.5倍增長,陳向東強調實現飛輪效應
    自聚焦在線直播大班課以來,跟誰學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日前,跟誰學召開了一個千人規模的管理幹部會議,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發表全員講話,在講話中,陳向東強調要形成飛輪效應。「永遠不要低估飛輪的力量。
  • 飛輪效應恆強勢企業或個人的秘密武器
    你繼續推,飛輪就跑得更快。二、三、四、五圈………輪子越來越快了,最後,只要不費吹灰之力,車輪就能轉得很快。飛輪效應引起的增長是指數級增長,剛開始增長緩慢,因為可以積累發展的優勢,以後增長會加快。如圖所示:做這四點,構建你的增長飛輪,實現指數級增長個人興趣和能力的增長也是一個飛輪:興趣激發我們發展能力,取得成果的能力,結果進一步激發興趣。那些不斷改進的大師就是要啟動這樣一個飛輪。
  • 「飛輪效應」是如何成就亞馬遜的?
    但是,亞馬遜把這三個核心業務板塊重新組合之後,創造出了一種互相推動的飛輪效應,形成了一種正循環,讓自己的業務不斷發展壯大。打造飛輪效應,亞馬遜具體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來聽聽看吧。「平臺」戰略成為了70%以上的「獨角獸」企業的商業模式選擇,也是傳統行業、龍頭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方向。因此,這個時代,善於「創造客戶與運營平臺」的企業才可能成為贏家。平臺連接了生產者和消費者,把原來線性的價值鏈彎曲成閉環,讓多樣化的供給和多元化的需求匹配起來成為一個越轉越快的「飛輪」,進一步形成了平臺商業模式特有的「飛輪效應「。
  • 飛輪效應賦能企業增長 亮眼業績背後中梁控股或成行業新龍頭
    樓市資本論獲知,8月24日,中梁控股集團公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37.67億元,同比增長15.6%;淨利潤22.1億元,同比增1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核心淨利潤13.08億元,同比增6.2%。   與此同時,最新克而瑞數據,2020年1-8月,中梁控股集團實現了965億元全口徑銷售額,排名TOP19,穩居行業20強。
  • 大悅城、紅星商業轉型輕資產模式 踐行阿基米德定律
    在資產價格高漲的背景下,從傳統的重資產模式逐漸轉向輕資產模式,房地產行業頗似在踐行阿基米德定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包括萬達、大悅城、紅星商業等在內的房企紛紛向輕資產模式轉型。而在城市更新領域,輕資產模式也頗為盛行。
  • 從瘋長走向規範 順風車企業共建行業文明才能標本兼治
    本報記者 許潔  曾幾何時,在共享經濟風起雲湧之際,順風車坐享行業紅利的同時,也在肆無忌憚地瘋長。行業盈利模式在資本的放大鏡下無限聚焦,成本、收益、用戶體驗、用戶數據等,類似的拷問一直延續到共享單車行業。  對於順風車該如何發展,主管部門近日也有了明確表態,為順風車規範發展指明了道路。
  • 平臺Vs自營,輕資產的傷與重資產的痛
    平臺與自營:輕資產的傷與重資產的痛其實我們在思考微觀層面的平臺模式或者自營模式時,也是類似的邏輯。在每個領域,所有的創業者都有著一個「淘寶」或「滴滴」的夢想,誰都不想一上來就做「京東自營」的重資產模式。因為大家都知道平臺理論上有無限的延展性,平臺上有海量的供方,也可以有海量的需方。
  • 新氧:飛輪效應越發明顯
    並且新氧獨創的媒體+社區+電商的模式,如飛輪效應般,既能驅動公司業績增長,又能為下一輪增長積蓄力量。 財務指標經營指標全面恢復 新氧三季度總收入為3.6億元,同比增長18.9%。如下圖所示,新氧一季度受到疫情的衝擊,二季度開始快速恢復,新氧三季度的收入規模已經回到了2019年四季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