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輪效應》選摘

2020-11-27 騰訊網

系統=要素×連接關係 真正的高手,通過觀察要素(果樹、蘋果、牛頓、大地),能洞察他們之間的連接關係(結合、吸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然後發現系統規律,推測系統走勢。這就是系統動力學。為什麼要講這個?因為吉姆·柯林斯的新書《飛輪效應》,其實全書就是在論述系統動力學四大基本連接關係(因果鏈、增強迴路、調節迴路、滯後效應)中的一種:增強迴路。

什麼是增強迴路?因增強果,果反過來又增強因,形成迴路,一圈一圈循環增強,就是「增強迴路」。想像一下,你用麥克風對著揚聲器說話的場景。麥克風、揚聲器之間,形成了一條一圈圈增強的「迴路」。你溫柔的聲音,被循環放大,幾秒之內就成為尖銳的「嘯叫」,讓所有人捂上耳朵。這就是「增強迴路」的威力。現實世界中的增強迴路,隨處可見。一個人越成功,就會有越多優質資源來找他合作;和越多優質資源合作,他就越成功。成功和優質資源之間,互為因果,彼此刺激,循環放大。

一個首尾相連的飛輪造出來了。然後,亞馬遜用難以想像的戰略定力,推動了這個「亞馬遜飛輪」20年,飛輪轉速到了令所有人膽寒的程度,最終碾軋了所有競爭對手,獲得了贏家通吃式的成功。

它來自對以下三環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1)你對什麼充滿熱情?(2)你能在什麼方面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3)是什麼驅動你的經濟引擎?這是非常厲害的。讀到這一部分的時候,尤其是第7步「三環理論」時,我有種會心一笑的感覺。柯林斯用「三環理論」回答了一個問題:既然亞馬遜飛輪這麼厲害,我能不能直接拿過來,在我的雪道上往下推,而不是造我自己的飛輪呢?如果可以這麼做,那麼所有人都推亞馬遜的飛輪,是不是都能獲得成功呢?當然不能。因為你沒有考慮到,每個人、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你所熱愛、你所擅長的,決定了你能推的飛輪,和別人的註定不一樣。我想你也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不少關於「how」(如何做)的收穫。

那麼,柯林斯的飛輪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寫更多高質量的書(A),帶來更多的聲譽(B);更多的聲譽,帶來與更多企業家、學者交流學習的機會(C);更多的交流學習,最後反過來,帶來寫更多高質量的書(A)的結果。

2001年秋天,《從優秀到卓越》首次面市,亞馬遜公司邀請我與其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及其高管團隊進行一次深度交流。那時正值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很多人想知道亞馬遜如何能從危機中走出來,也好奇它是否能成為一家卓越公司。我把我們的研究成果「飛輪效應」告訴了他們。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轉型中,沒有單一起決定作用的創舉,沒有驚人的創新,沒有幸運的突變,也沒有奇蹟的瞬間。相反,整個過程就像是在持續地推動一個巨大的、沉重的飛輪。你使勁地推動飛輪前進了1英寸[2];接著你繼續推動飛輪,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你的飛輪轉動了完整的一圈;你不停地努力,飛輪轉動得快了一些,2圈……4圈……8圈……飛輪積累了動能……16圈……32圈……飛輪轉得更快了……1 000圈……1萬圈……10萬圈……終於,企業在某個時刻實現了突破!於是飛輪就以不可阻擋的勢能持續向前轉動著。

當你做出一系列明智決策並對其精準執行時,你的每一次行動都能匯集上一輪飛輪運轉的動力。這,便是你實現卓越的過程。聽完我的介紹,亞馬遜團隊理解了飛輪的概念。他們運用這一概念,構建了亞馬遜飛輪,讓亞馬遜獲得了卓越表現。一開始,貝佐斯就為亞馬遜注入了「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的激情。這是一種巨大的動力,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崇高的目標。但真正讓亞馬遜實現卓越的關鍵因素並不是「崇高的目標」,而是貝佐斯及其團隊使這個目標循環往復地被實踐的一項機制。布拉德·斯通在《一網打盡》中寫道,「貝佐斯及其管理團隊構建了良性的業務循環方式,並堅信這種循環可以有力推動他們的業務發展。這種循環方式是:以更低的價格帶來更多的顧客訪問量,更多的訪問量能帶來更多的銷售量,同時也能吸引更多需要支付佣金的第三方賣家。這就使得亞馬遜能夠將物流中心和伺服器等固定成本分攤給第三方,從而確保自身獲得更多收益。同時,更高的效益則使其能夠進一步降低價格,循環往復。亞馬遜管理團隊相信在飛輪的任何一部分加大投入,都能推動飛輪的加速運轉」。

當深陷厄運之輪時,企業面對令人失望的結果往往手足無措,一味去尋求救世主般的領導者、新的方案、新的潮流,並寄託於激進的變革,但到頭來這只會令它們更加失望。面對失望的結局,它們會更加手足無措,最終只能面對令人更加失望的結局。與之相反,亞馬遜沒有放棄自己的飛輪,它在堅持踐行飛輪效應的過程中不斷對飛輪進行積極的創新和持續的加速。因此亞馬遜不僅安全度過了經濟危機,而且成為網際網路時代最成功也最持久的公司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亞馬遜將其飛輪進行迭代和延展,使其經營範圍超越了簡單的電子商務網站,並通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新技術來改進商業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亞馬遜建立了一個以客戶價值為中心的商業帝國,其規模之大讓世界上許多大型企業都望洋興嘆。在整個過程中,亞馬遜底層的飛輪架構幾乎從未改變。永遠不要低估卓越飛輪的力量,因為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夠提供令企業持續增長的動力。一旦你找到了正確的飛輪,你就會在未來數十年不斷做決策,不斷採取行動,不斷地轉動,不斷更新和延展。

嚴重的戰略錯誤往往就是沒能極具進取性地、持續地取得勝利,一些管理者會犯這個錯誤是因為他們沉醉於不斷尋找新的爆品。有時他們確實也找到了某些新的爆品。然而,我們的大量研究表明,如果你真正地構建你的飛輪,並一直專注於飛輪的迭代和延展,那麼你的飛輪就會經久不衰,甚至能夠確保你的組織成功跨越重大的戰略拐點或不確定性。而這需要組織管理者清楚地認識到飛輪的底層結構並不是單一的業務生產線或業務活動。

十多年來,雖然英特爾一直專注於微處理器業務,但支撐其早期存儲晶片業務的飛輪結構還是一樣適用於現在的微處理器業務。英特爾從存儲晶片到微處理器,雖然業務不同,但其飛輪轉動的邏輯是一樣的。2002年,在討論如何成就卓越企業時,我與格魯夫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當我問到英特爾當初如何做出退出存儲晶片業務的決定時,格魯夫解釋道:「從飛輪的結構來看,英特爾公司從存儲晶片業務向微處理器業務的轉型並不是突然的斷裂,也不是突兀地創造另一個新的飛輪,它其實只是將驅動飛輪的動力從存儲晶片逐步轉變為微處理器而已。」如果英特爾在退出存儲晶片市場時就拋棄了原有的飛輪,它就不會成為推動個人電腦變革的微處理器製造商。一個真正卓越的公司,不會把某個特定業務線、產品、創新或發明當作最重要的事。真正重要的事,是對你的飛輪結構要有精準理解。

亞馬遜公司、先鋒領航和英特爾公司並沒有因為外界的不確定性破壞飛輪,而是持續轉動各自的飛輪,最終它們成功改變了世界。企業並非要一味地重複之前的工作,而是應當不斷地迭代、擴張、延展。對先鋒領航而言,並不是只要給出約翰·博格追蹤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就行了,更重要的是,要在先鋒領航的飛輪邏輯之上,運用多類型資產,創建出大量低成本基金。對亞馬遜而言,僅僅線上售書是不夠的,還要不斷進行擴張,將其變革成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電商平臺,然後再將飛輪延展到諸如Kindle電子書和Alexa智能音箱等自營設備的銷售上,最後亞馬遜2017年收購了全食超市並進入了實體零售領域。對英特爾而言,它不執著於原有的存儲晶片業務,而是將英特爾原有的飛輪邏輯重新運用到了微處理器業務中。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認為飛輪可能是會變化的,但亞馬遜、先鋒領航和英特爾這三家公司都在高度動蕩的市場環境中長期堅持推動他們的飛輪,並因此收穫了數十年的持續增長。

相關焦點

  • 千奇百怪的效應——飛輪效應
    這就是飛輪效應。飛輪效應說的就是萬事開頭難當然飛輪效應可以說是應用在各行各業的初期是最難的,等品牌的知名度打開,就會有很多慕名而來的用戶了,保持良好的口碑,用戶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度過萬難的開始,飛輪效應就開始發揮作用,自我發展轉動了。
  • 貝殼找房的飛輪效應
    在《飛輪效應》一書之前,吉姆·柯林斯曾創作了《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選擇卓越》與《再造卓越》等一系列經典商業書籍,上述每一本書都是吉姆·柯林斯帶領多位團隊成員,投入多年心血創作完成,對全球商業界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當得知吉姆·柯林斯先生又最新創作了《飛輪效應》一書後,便迫不及待地買來閱讀。這本書重點介紹了一個核心觀點就是「飛輪效應」。
  • 「飛輪效應」是如何成就亞馬遜的?
    但是,亞馬遜把這三個核心業務板塊重新組合之後,創造出了一種互相推動的飛輪效應,形成了一種正循環,讓自己的業務不斷發展壯大。打造飛輪效應,亞馬遜具體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來聽聽看吧。歡迎轉發金句卡到朋友圈稿件提供 | 韓焱精選編輯排版 | Eurus「飛輪效應」如何成就亞馬遜?
  • 飛輪效應恆強勢企業或個人的秘密武器
    答案是,因為那些成功的人和企業已經開設了自己的「增長飛輪」並獲得了「飛輪效應」。飛輪效應是什麼?「飛輪效應(Flywheel Effect)」的概念首先由管理專家Jim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中提出,並由Bezos和亞馬遜提出。
  • 《飛輪效應》:邁向卓越的12問
    作者 | 李祖濱 杜若芸《飛輪效應》是吉姆·柯林斯繼《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再造卓越》之後的又一本著作,本書對於什麼是組織飛輪,如何打造組織飛輪以及組成飛輪的要素等都進行了深入的講解,理論結合案例對飛輪理念進行了徹底剖析。
  • 新氧:飛輪效應越發明顯
    並且新氧獨創的媒體+社區+電商的模式,如飛輪效應般,既能驅動公司業績增長,又能為下一輪增長積蓄力量。 財務指標經營指標全面恢復 新氧三季度總收入為3.6億元,同比增長18.9%。如下圖所示,新氧一季度受到疫情的衝擊,二季度開始快速恢復,新氧三季度的收入規模已經回到了2019年四季度的水平。
  • 人生的兩大奇蹟思維:槓桿效應+飛輪效應!
    成功,就是由「一快」加「一慢」兩大要點組成的「道」:一快,指的是槓桿效應;一慢,指的是飛輪效應。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生,就是這兩大效應的疊加!有的人,只學會了槓桿效應,成了人生賭徒;有的人,只學會了飛輪效應,就像蝸牛爬行。只有極少數人,能將這兩種效應完美的組合起來,今天我就來系統地聊一聊,如何發揮巧妙的利用好這兩大效應。
  • 《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重鑄「飛輪效應」,拆解名家創作秘籍
    「飛輪效應」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當達到某一臨界點時,由於牽引力和慣性的存在,即使飛輪失去推力,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轉動。
  • 《千與千尋》:淺析用「飛輪效應」應對「不確定性」的三個關鍵點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從職場角度,淺析由《千與千尋》啟發下的思考,如何用「飛輪效應」來成功應對外界環境的不確定性帶來的變化與挑戰,以及具體做法的三個關鍵點:01誤入低谷,其實只是「飛輪」暫時「靜止」心理學上有一個「飛輪效應」,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
  •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飛輪效應」須知曉,3個事項父母要注意
    也許我們可以從「飛輪效應」中得到一些啟示。「飛輪效應」給我們帶來的教育啟示所謂「飛輪效應」,是指要使靜止的重輪保持靜止狀態,首先必須用力推它,每轉一圈都要費力。但只要努力堅持,最初的一切努力都不會白費。那是因為慣性的作用,當到達某個臨界點後,你不需要再費力,飛輪還是會繼續快速地旋轉。
  • 成就亞馬遜帝國的「飛輪效應」,對電商賣家創建品牌和業務增長有何...
    「亞馬遜飛輪(Amazon Flywheel)」,也稱為「良性循環(The Virtuous Cycle)」,描述了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可以用它來將流量吸引到其商品詳情頁的策略。亞馬遜從1994年的一家書店,發展到如今的規模,「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必其中有很多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 國家電網的飛輪效應
    02飛輪複利 「新動能」賦能「新基建」創新是第一生產力,滿滿創新範打底,這是國家電網「中國特色、世界領先」的底氣所在。更可貴的是,飛輪效應仍在加強。基礎打底,深層的飛輪賦能效應也就水到渠成。2020年6月,國家電網公司發布「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包括電網數位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大數據應用、5G應用、工業物聯網等。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為重點,帶動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2020年總體投資約247億元,預計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
  • 五大業務效能疊加,輕鬆集團「飛輪效應」穩步破城
    進軍保險成了輕鬆集團推動其飛輪的最緩慢的動作,卻讓人一眼看清了健康保障背後的巨大價值,推動的是輕鬆集團所有業務完成整合,雖然緩慢但所積蓄的後勁非常強大。人們驚奇地發現,大健康產業其實和保險互為場景,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保險其實處於健康保障的最前端,也可以視為用戶終端需求,背後是用戶對健康需求和心智理念的高度統一。
  • 偉大的公司,都會讓業務產生飛輪效應:帶你了解亞馬遜三大業務
    如何產生飛輪效應個人認為,飛輪效應在公司業務發展層面可以理解為各個業務板塊的相互帶動。一開始,企業需要投入極大的精力和資源成本來啟動各個業務,隨著投入業務運轉積累發展,企業全板塊轉作起來,那麼這些單個業務就好像齒輪一樣咬合得越來越近,從而實現飛速轉動。
  • 跟誰學三季度實現同比3.5倍增長,陳向東強調實現飛輪效應
    日前,跟誰學召開了一個千人規模的管理幹部會議,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發表全員講話,在講話中,陳向東強調要形成飛輪效應。「永遠不要低估飛輪的力量。因為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能提供企業持續增長的動力,一旦你找到了正確的飛輪,你就會在未來數十年裡,不斷的做決策,不斷的採取行動,不斷的轉動,不斷的更新和延展。飛輪轉了一圈又一圈,其累積的能量令人驚嘆。
  • 一年內粉絲規模翻番,揭秘榮耀手機「飛輪效應」背後的故事
    「飛輪效應」初顯,催生粉絲規模幾何級數增長用來解釋從量變到質變的商業飛躍,最典型的理論就是著名的「飛輪效應」,這一理論最初由亞馬遜創始人兼CEO貝索斯提出,指的是企業業務如同巨大的飛輪,如果要讓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起初你必須持續用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重複地推,當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就會逐漸轉動起來
  • 天天「雙11」,日日「618」:解讀拼多多新電商的「飛輪效應」
    1  飛輪效應1.0:遊戲化+價格優勢顛覆傳統電商於是,拼多多的價格優勢被保留下來,在遊戲化的支持下,就出現了具有高復購、高留存、高裂變的用戶群體——這就是拼多多「增長飛輪」的第一級引擎。2 飛輪效應供給端改革就成為拼多多增長飛輪的第二級增長引擎,更是拼多多發展的「第二曲線」。
  • 什麼是亞馬遜「飛輪理論」
    公眾號:跨境小人物 2021-01-14 09:27 飛輪效應是Amazon CEO貝佐斯早期提出的一個商業理論,通俗的解讀是:一個公司的各個業務模塊之間會有機的相互推動,就像是咬合的齒輪一樣。
  • 飛輪效應賦能企業增長 亮眼業績背後中梁控股或成行業新龍頭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梁控股集團半年報透露出的積極信號,正迎合了世界第一電商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提出的「飛輪效應」:   一個公司的業務板塊如同咬合的齒輪,雖然從靜止到轉動起來耗費力氣很大,但努力不會白費;一旦一個齒輪開始轉動,整個齒輪組都會跟著飛速轉動。
  • 嘀嗒順風車合規經營,率先實現飛輪效應,嘀嗒出行赴港IPO
    原標題:嘀嗒順風車合規經營,率先實現飛輪效應,嘀嗒出行赴港IPO 平靜的出行市場再一次熱鬧起來,一直低調的嘀嗒出行率先赴港上市的消息非常惹人注目,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掛牌上市,根據嘀嗒出行招股書顯示,2019年,嘀嗒出行整體交易總額(G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