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玩「雞蛋跳水」實驗,學牛頓慣性原理

2020-12-05 騰訊網

  鯊魚實驗室

  鯊魚寶寶們知道為什麼火車軌道兩邊要用護欄圍著?為什麼飛機降落後必須要剎車嗎?這和小小鯊今天做的實驗有關哦~

  每天5分鐘,積累科學知識!

  實驗視頻

  你需要準備:

  兩張名片,不要太硬,平常的就行

  半杯水,太多了會撒的到處是水,太少了雞蛋會碎

  一個雞蛋,儘量用熟雞蛋,萬一失敗了不至於雞蛋碎了一桌

  一個膠帶和剪刀

  實驗過程

  1、首先,我們在杯子裡中裝滿一杯水,並用衛生紙筒把雞蛋固定在紙筒上,就像這樣!

  2、接下來,我們我們用很快的速度抽掉下面的託盤,猜猜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雞蛋會碎掉?還是會……

  哇,雞蛋穩穩地落在了我們給它準備好的水杯裡呢!一個雞蛋可以很輕鬆的落進杯子裡,那如果同時有三顆雞蛋,會怎麼樣呢?

  沒錯,就是你看到的這樣,三顆雞蛋依舊穩穩地落入了杯子裡。這個很有難度有沒有,別著急,我們還有更難的,來看看終極挑戰吧~

  實驗原理

  小小鯊來解答!這個實驗就是運用慣性的原理。那鯊魚寶寶要問了,什麼叫慣性呢?就是物體會保持原來的狀態。比如說,你正在跑步,突然有人從後面抓住你讓你停下來,但是你還是會往前跑幾步。

  當下面的名片被抽走時,上面的紙筒和雞蛋都會保持慣性。原來是不動的,還會保持不動的狀態。那為什麼紙筒飛走了,雞蛋卻沒有呢?

  原來啊,慣性的大小會跟物體的重量有關,重量越大,保持原來狀態的能力越大。紙筒和雞蛋相比,輕了很多,所以呢慣性也小了很多。

  並且紙筒還受到下面名片的摩擦力,所以紙筒會倒向旁邊;但是雞蛋比較重,還會保持慣性,直接掉到水裡。你明白了嗎?

相關焦點

  • 5個和水有關的趣味科學實驗,邊玩邊學,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
    接下來水兒媽媽就分享5個和水有關的趣味科學實驗,孩子可以在觀察和實踐中一邊玩一邊學,培養科學思維。一、往高處流的水實驗準備:5個玻璃杯、食用色素(沒有也可以,但視覺效果沒有那麼好)、比較堅韌的紙巾或擦臉巾。
  • 等效原理如何解決牛頓「絕對空間」問題?
    當我們進行物理實驗時,不希望某個系統受到外力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穩定的地方,比如一個穩定的房間,或者一個穩定的實驗室是理想的實驗場所。但實驗室的空間以恆定速度運動也是可以的,因為這種運動是相對的。我們稱任何相對於靜止狀態勻速運動的物體為慣性系。根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系沒有合力,因此處於平衡狀態。
  • 一個雞蛋的落水經歷,告訴你什麼是慣性力!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影視作品中,我們可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在一張紙上放一個空瓶子,然後快速將紙抽走而瓶子不倒等等類似的事情,那麼同學們知道這其中的原理是什麼嗎?實驗: 慣性力實驗材料準備雞蛋、水杯、盤子、捲紙筒開始實驗先在水杯裡加滿水,然後拿一個盤子蓋在水杯上面,把捲紙筒放在盤子上面,再把雞蛋放在捲紙筒上。
  • 伽利略和牛頓的世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伽利略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從此更是瘋狂的喜歡上了數學和物理,並且經常去跟瑪竇請教問題,我們應該感謝瑪竇對伽利略的鼓勵,雖然使得世上少了一名不錯的醫生,但是卻催生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伽利略在力學和物體運動規律方面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是他打下了牛頓經典力學的基樁,而牛頓在這片基樁之上蓋起了足以讓後人仰視的經典力學大廈。
  • 吉哥深夜食堂: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一)——牛頓與經典力學
    它和我們的生活有哪些關係?這本書用孩子都能聽懂的語言向我們逐一揭開了「量子力學」神秘的面紗。吉哥嘗試用文字,向大家轉述書中的主要內容(你可以當成的吉哥的讀書筆記),同學們也可以結合原書音頻加深理解。牛頓煮雞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水已經在燒了!」 正在聚精會神地計算的牛頓,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
  • 初中物理8.1「牛頓第一定律」知識梳理03:慣性
    歡迎來到【鬍子物理】,讓孩子學習物理不再吃力!知識回顧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表面越光滑,產生的阻力越小,物體運動的距離就越遠。牛頓第一定律:如果物體不受力,那麼它將保持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慣性從牛頓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原來靜止的物體將 一直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其速度一直運動下去。
  • 什麼是慣性系和非慣性系?為什麼牛頓定律只在慣性系中生效?
    牛頓想像出了一個絕對的空間和時間——用暗藏的測量杆構成的隱喻的網格來定義上下、左右、前後:空間的三個基本維度。靜止或「勻速運動」(或者稱為「無加速度」)的物體會按照牛頓運動定律相對這些網格運動。這些網格就構成了「慣性系」思想的基本骨架。
  • 八年級物理 如何理解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
    八年級下冊物理中,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是力學的基礎知識,能夠正確把握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學好力學知識的基礎。我們在此來具體理解一下慣性和慣性定律,分析一下影響慣性的因素以及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之間的關係。
  • ...互動丨這些科學小實驗宅家也能去實踐,快和孩子玩起來吧!
    小編今天推薦10種在家就可以帶孩子玩的科學小遊戲,既能玩又能學!01QQ醋蛋醋蛋是我看完書後,最先想到和大家分享的。因為材料太簡單了,只要家裡做飯,隨時可以開始實驗。兒童和腸胃病患者不建議食用醋蛋,做完實驗的雞蛋最好不要再煮著吃。02神秘的信以前看間諜片裡有些橋段很神奇,竟然有人能在看起來沒什麼異常的白紙上,得到重要的敵方信息。
  • 不要讓慣性思維禁錮孩子的想像力,孩子有可能是下一個牛頓
    有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定義為思維定勢,又叫慣性思維。慣性思維會讓我們簡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讓我們的行為變得刻板重複,這種心理會讓我們的生活方式變得簡單。不過一旦情況發生改變,我們不能隨機應變就容易犯錯誤,甚至會犯下大錯。2018年的一天,武漢593路公交車撞上了高架橋匝道上的限高欄,造成了1死7傷的慘劇。
  • 這3個科學小實驗在家就能玩,用來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再好不過了
    你可能會說,「我不知道怎麼陪孩子做小實驗,只能送去讓老師教。」其實很多小實驗操作起來都非常簡單,材料也很容易準備,只要知道了方法,就能經常陪孩子玩。今天,小樣媽就給大家準備了3個科學小實驗,和孩子一起動手試試看吧。
  • 相對論前夜:牛頓和麥克斯韋的戰爭
    有了慣性系的概念,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就可以簡單的說成「力學實驗對所有的慣性系都平權」,或者說「我們無法通過任何力學實驗來區分兩個慣性系」,就不用老是重複說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了。好,我們現在知道了相對性原理要求力學實驗對所有的慣性系都平權,而力學實驗是由對應的力學定律來描述的。那麼,相對性原理會對這些力學定律做出什麼樣的要求呢?
  • 相對論前夜:牛頓和麥克斯韋的戰爭
    在這裡,我們只要知道地面系可以近似看作慣性系,而且,如果一個參考系相對某個慣性系做勻速直線運動(比如一輛勻速運動的火車),那麼這個參考系也是慣性系就行了。有了慣性系的概念,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就可以簡單的說成「力學實驗對所有的慣性系都平權」,或者說「我們無法通過任何力學實驗來區分兩個慣性系」,就不用老是重複說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了。
  • 等效原理:引力質量等價慣性質量,慣性怎麼來的,叫「慣性」恰當嗎
    文/樸道玄燈廣義相對論:彎曲的四維時空形成引力場廣義相對論的「等效原理」表述為物體的引力質量與其慣性質量等價牛頓心中沒有維度的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之所以需要引入「絕對時間、絕對空間」這個概念,根本原因在於牛頓認為「物體間無條件地都存在引力
  • 關於慣性系和牛頓運動定律的成立條件
    首先看一下這個問題的提出背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必修1(2010年第3版)中,講完牛頓第一定律後,課後有個欄目科學漫步:慣性參考系。教材中這樣表述:在有些參考系中,不受力的物體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這樣的參考系叫做慣性參考系,簡稱慣性系。
  • 「疫」時公益|科學小實驗,和爸媽一起邊玩邊學!(二)
    「疫」時公益|科學小實驗,和爸媽一起邊玩邊學!寶貝們的活動範圍從學校、遊樂園、圖書館、博物館變成了客廳、臥室、陽臺、衛生間帶娃一線的寶爸寶媽們也快到崩潰的邊緣別擔心感同身受的小編與樂行博遊一起為大家準備了能夠和孩子一起邊玩邊學的
  • 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8—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家長可以通過Scratch編程給孩子展示更加形象生動的物理學和生活趣味現象,達到給孩子科普、培養物理學興趣的目的。學生可以在學習編程的同時融入物理學的知識,能拓展自己的思維,活用所學的編程和物理知識。上一課介紹了浮力定律,這節課我們將介紹牛頓三大運動定律,Scratch編程模擬牛頓三大定律效果如下:二.牛頓故事分享1:煮懷表的故事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
  • 命題點——牛頓第一定律、慣性
    、慣性知識點儲備: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B、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有些形變是很微小的,是彈性形變,所以對C、運動狀態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很明顯大小方向都改變了, C多 D、 外力消失就滿足了牛頓第一定律 , 因此要看原來運動狀態 , 原來是運動的 , 所以球一直 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 B
  • 物理學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建立在對慣性的新理解和認識之上
    比薩斜塔實驗大家應該都學過,這是伽利略的一個著名實驗。伽利略首創慣性和慣性系概念。以此結束了亞里斯多德的關於力與運動的關係。即力不是使得物體運動的原因,慣性才是。力是改變物體狀態的條件。伽利略對運動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詳盡研究並給出了嚴格的數學表達式。尤其是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學史上是一個裡程碑。
  • 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
    這種不同慣性系之間的轉換關係,就叫做「伽利略變換」(如圖2上)。牛頓認為,地面上的小張做實驗得到的力學定律,和火車上小李做實驗得到的力學定律沒啥不同,他們倆無法區分自己是在地面還是火車上,這就叫「伽利略相對性原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