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家政學專業:都教什麼?是培養大學生當保姆嗎

2021-01-10 人民網

講臺上戴著寬邊眼鏡的教師商士傑,正在和學生們講王熙鳳。他沒有把王熙鳳當成文學人物來分析,也不是在講《紅樓夢》。他把王熙鳳當成一個管家,他在講的課是《家政學原理》。

在座的大學生,不是中文系的,也不是歷史系的,而是今年河北師範大學家政學專業招收的首屆本科新生。他們可不是來學如何當保姆或管家的。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家政」跟家務差不多,總讓人聯想到打掃衛生、洗衣燒飯、伺候老人小孩的保潔員或小保姆,多以文化程度不高的女性為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政服務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專業化發展態勢。據國家發改委統計,2018年,我國家政服務業的經營規模達到5762億元,同比增長27.9%,從業人員總量已超過3000萬人。權威人士分析,我國家政服務業具有成為萬億級別產業的潛力,發展前景非常巨大。

相形之下,各地家政服務企業發展不規範,「小、亂、散」特徵突出,部分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弱、信用程度低,一些地方家政服務成為投訴新熱點。間或發生的負面事件中,凸顯「信用不靠譜」和「權益保障難」的雙重困境,殃及整個行業口碑,難以吸引高素質人才。

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鼓勵每個省份原則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9月,河北師範大學新設家政學專業正式招收新生,成為目前國內唯一開設家政學相關專業的一本高校。

一時間,眾說紛紜。家政學專業都教什麼?是培養大學生當保姆嗎?買菜做飯洗衣服這些家務活,還用去大學課堂裡學麼?畢業能找到像樣的工作嗎?幹家政服務有發展前途嗎?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展開調查。

6月25日,中華女子學院家政學專業大二學生在北京市三八服務中心接受家政服務培訓。 受訪者供圖

家政學「這個『學』字不能少!」

在這次河北師範大學開辦家政學專業之前,已有幾所本科高校開設了家政學及相關專業。早在2003年,吉林農業大學率先設置了家政學專業。

晏祺君2014年高考時,填報的第一志願第一專業就是家政學。她當時被烹飪、服飾、茶道、插花等實用性強的課程所吸引,原計劃畢業後還是回福建莆田老家,找個有編制的穩定工作。沒想到,這個完全出於興趣報考的專業,竟讓她改變了初衷。

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專業課程涉及面很廣,有與營養相關的,如家庭營養學、家庭烹飪學、家庭食療藥膳;有與教育相關的,如家庭教育、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學;還有與醫學相關的,如人體解剖學、家庭護理學和老年護理學等。

晏祺君親歷了95歲的太婆逐漸衰老、失能,對與養老相關的課程尤其感興趣。還在讀大一時,她選擇到吉林省一家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實習:入戶登記老人信息、幫老人做營養餐、為老人執筆回憶錄等。還一直關注農村養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大學四年,不論從事關於失能老人的科研項目,還是參與吉林省家庭服務業職業技能大賽,她都全力以赴,從未懈怠。

畢業後,她只身前往日本留學,準備在這個目前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攻讀福祉社會學研究生,專註失能老人照料方面的研究。

「家政學專業是一個學科,這個『學』字不能少。有理論基礎和研究方向,不是給家政公司做培訓的。」晏祺君不厭其煩地向記者解釋,正是因為讀了這個經常被人誤解的專業,她才開始對學術研究感興趣。

那些烹飪等實用性的課程,更讓晏祺君在生活中受益匪淺。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日本,她都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得有滋有味。初到日本,晏祺君也和其他留學生一樣,經常在朋友圈曬日式美食,但配的文字卻是:「炸豬排沒有我自己做的好吃」或是「不是齁甜就是齁鹹……希望趕緊把房子租下來能自己做飯!」

同樣畢業於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專業的李思楠,自詡從沒因為自己是這個專業的男生,在學校被其他專業的同學看不起過,相反卻一直享受著他們的豔羨。

在這所以農學見長的高校裡,大多數專業的實驗都離不開田間地頭,唯有家政學專業經常在廚房裡研究各色美食。「他們種地,我們做飯。每次路過我們實驗室,他們都羨慕得不得了:『啊!他們又在炒菜了!又燉雞腿了!』」回想起當年的大學生活,李思楠仍升騰起滿滿的幸福感。

現在不少單身男青年穿戴不講究,一年四季只穿格子衫,自已不會做飯只能一天到晚吃外賣。已北漂了四五年的李思楠,服飾搭配、髮型設計都很精心,對香水也有研究,還經常自己燉肉、做點心、醃毛豆,逢年過節都做一桌子菜,過得頗有儀式感。

「如果時光倒流,重新讓我選一次,我還會選家政學專業。」李思楠對記者說,「這個專業讓我陶冶情操,教會我如何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河北師範大學家政學專業新生張再超,高中時曾休學一年,陪護身患重症的母親,到北京求醫治病。他親眼目睹病房裡七十多歲的老人,因子女太忙無法陪床獨自垂淚,還有八十多歲的老人進手術室前,子女帶著律師逼著她籤財產分割合同……這一幕幕讓他暗下決心,只要有條件,就把家政學一直讀下去。「念到碩士、博士,把關愛家人、關愛老人,經營好自己家庭這個學問學透。」

家政服務不光是當保姆

經營好自己的生活、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在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家政學專業教師薛書敏看來,這才是家政學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家政學以家庭生活為中心,旨在促進家庭的幸福。家政服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而已。」

「家政學也是一種社會學,不是簡單的伺候人。」北京家政協會會長、北京愛儂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穆麗傑對記者說,「無論男女,經營好自己的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要在事業成功的同時,使家庭更幸福。為什麼現在提倡讓孩子從小做家務?難道是讓他長大當保姆?不是。是為了讓孩子通過做家務,鍛鍊日後生活必備的能力和素養。」

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與家庭相關的教育不僅是大學的通識課,具體的例如烹飪課等實踐,更是從中小學就已開展。以「home economics」或「生活科學系」為名的家政學科,在美國、日本等地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其實,追溯我國大學開設家政學專業,也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早在1906年,河北師範大學的前身之一——北洋女師範學堂,曾將家政作為文、理科的必修科目。

1916年1月,北洋女師範學堂改名為「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當年從美國、日本著名學府留學歸來的齊國樑校長,深受日本家政學教育的啟發,為學校增設了唯一一個高等教育專修科——家事專修科。1929年,家事專修科改為家政系,開始招收家政學本科學生。這是家政學在中國高校中開枝散葉的鼻祖。

當時學校家事專修科設有國文、讀經、修身、數理化、園藝、英文、美術、縫紉、烹飪等三十多門課。由於戰亂等多種原因,家事專修科到1948年前後被迫停辦。據記載,鄧穎超、郭隆真等革命家,凌叔華、許廣平等文學家,當時就是家事專修科學生。

基於傳承這段校史的使命,響應社會發展需求,河北師範大學在《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出臺的前一年,即在學前教育學院當中申辦復建家政學專業,成為2018年全國唯一一所申報該專業的高校。

「物流專業不是教大學生送快遞;建築專業不是教大學生去工地搬磚;家政學專業也不是教大學生當保姆。」河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李春暉對記者說,「家政學最直接關注人的需求,有助於人們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的提高。」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目前家政學專業的建設和發展,仍與家政服務行業和社會需求密不可分。今年2月,李克強總理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出:促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事關千家萬戶福祉,是適應老齡化快速發展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需求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擴消費、增就業。對於任何一個行業來說,要想提質擴容,人才都是必備條件。高校的最主要職能之一就是培養人才。

高校培養人才不同於職業教育,雖然也有具體的實踐技能課程,但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開設家政學專業的本科高校多以培養家政服務業的師資培訓力量和管理者為目標。河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院長馮玉珠向記者介紹,他們開設家政學專業,則寄希望培養家政學專業人才,完善學科體系建設,為行業提供人才支持,也為政府相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也是半路出家的商士傑,本來研究方向是社會心理學和文化心理學。臨時接到《家政學原理》教學任務,他用了一整個暑假潛心備課,幾乎看了市面上所有家政學概論的教材,卻找不到滿意的參考。

「目前多數教材更適用於大中專,偏向於實踐操作。」商士傑對記者說。

行業「痛點」多,現實很骨感

一位受訪的某專科院校高級家政管理專業在讀學生,向記者抱怨專業課程設置散且亂,老師講得也不系統。「有時講到最後,老師都說也不知道這些知識能用在哪兒。」可見,完善家政學學科體系建設已迫在眉睫。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開設家政學及相關專業的高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多數老師都是從社會學、心理學、營養學、教育學等交叉學科轉型過來的。有些任課老師,對於家政學的概念缺乏了解,認知有限,教學態度比較勉強。

更有甚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時請人代課。還有的學校乾脆聘請醫院退休的護士長,給家政學專業大學生講護理,讓學生覺得自己更像是醫院護工。不少學生從實習開始,就選擇與家政服務完全不相關的領域,或乾脆埋頭念書考研換方向,遠遠地逃離。

「師資短缺,確實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薛書敏也很無奈。個別已設置家政學專業的高校,因師資緊缺、招生困難,不得已只能停招。

進入家政企業實習或工作的大學生,則多感到一股寒意。

「上學時很開心,也看好行業發展前景,一旦進入家政企業實習後,大多數同學都決定以後不幹這行。」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2014屆畢業生文玉虎對記者說,「我們學校在長春,即使是長春數一數二的家政公司,都特別小,特別low(低級)。」

無論是北上廣還是小縣城,街面上最常見的家政公司,多是勞務中介性質。巴掌大的門臉,招牌上紅底白字寫著碩大的「家政」二字,和「保潔、小時工、月嫂、護工」等一排小字。小店裡黑乎乎的,擺著一桌二椅,看起來大多都簡陋不堪。

文玉虎覺得自己科班出身,年輕肯吃苦,總能做些改變。讀大三時,他和學長一起創業,在長春開了家政社區門店,為附近高端小區居民入戶做深度保潔。正是憑藉這段經歷,他獲得了北京某知名家政企業的工作機會,在正規的寫字樓裡辦公,給人感覺很體面。

文玉虎的工作本來在公司總部,給公司門店和家政服務員做培訓。有段時間公司業務下滑,他又被派到門店去做「派單老師」,也就是最普通的家政中介:幫客戶找阿姨,給阿姨找客戶。

從早上8點開工,每天都幹到很晚,周末無休——只有晚上和周末,客戶們才得空到門店找阿姨。最讓文玉虎頭疼的是,如何處理客戶和阿姨們的糾紛。「客戶說阿姨不好,阿姨說客戶不好,我哪兒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幹了三四個月,文玉虎說自己「整個人脾氣都大了。」

這樣既累人又累心的工作,每月工資到手只有2700元。更重要的是,文玉虎說他在這裡看不到未來。「沒有晉升通道,也沒有給我們年輕人充分發揮的空間。更何況大小夥子幹家政,說出去也不好聽!」文玉虎決定離開這個行業。

李思楠是文玉虎的大學同班同學,他也想為改變家政行業的小亂散做點什麼。2014年,他進入了一家網際網路+家政公司。沒想到幹了一年左右,公司就黃了。同期網際網路+家政企業,多數都沒撐下來,它們都沒有解決好服務水準和員工誠信這兩個行業「痛點」。

「在北京幹家政的,好多是附近省份的農村婦女。她們本來幹得好好的,像現在秋收季節一到,她們好多人都得趕回家收麥子,說不幹就不幹了,你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李思楠發現目前家政行業遠沒有想像的那麼成熟,繼續做又找不到方向,他也轉行了。

朝陽產業亟待專業人才

40天內換了7個育兒嫂,上海市民李曉茱和家政服務人員打交道的經歷讓她心力交瘁。

原本用得好好的育兒嫂突然生病,不得已臨時換人,正趕上李曉茱休完產假要重返職場,她急得不行。「人家聽說我換了這麼多育兒嫂,肯定覺得我這個人太挑剔有問題,但我當時真的急得『飢不擇食』,只要有人能搭把手就行。」

「這7個育兒嫂裡,有5個是炒我魷魚的!」李曉茱無奈之下,差點放棄工作,回家當全職媽媽。

走馬燈一樣更換的育兒嫂裡,有的穿著雪紡裙高跟鞋來試工,根本沒法抱孩子;有的給小嬰兒餵飯哄睡的耐心,只能堅持十分鐘;有的溝通起來「油鹽不進」,對一切意見建議充耳不聞;有的擺出一副專家姿態,指揮全家按她的要求帶孩子;有的一丁點帶孩子的經驗都沒有,也敢接下育兒嫂的工作……

李曉茱因為急著用人,曾想把這位毫無經驗的阿姨留下。李曉茱的媽媽還手把手教她學做嬰兒輔食,教她給小孩洗澡、餵飯、哄睡。「本來這種事自己做就算了,現在還要指導她怎麼做,操心她做得好不好。她在期間,我媽反而更累了。後來對方提出做不來要離開,我覺得她應該付我媽一筆培訓費才對。」

李曉茱僱育兒嫂的月薪是8千元左右。如此高的工資,竟然找不到合適的人。「最後我們感覺,只要是個女的,有張身份證,家政中介就敢推薦入戶,實在太不負責任了。」李曉茱對記者說,「那40天,我們問題沒解決,錢也花了。一方面是身體累,一方面是心累,也不知道為了啥!」

家政行業,既是容納就業的蓄水池,也是育兒養老的保溫艙。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家政服務需求的激增,家政從業人員的收入待遇提高,一線城市月嫂的價格就沒有低於一萬元的,僅是做家務的保姆小時工月薪也在五千元左右。整個家政市場和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

畢業於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家政學專業的丁貴濱,從2016年底踏入山東佰業環保科技集團(下簡稱「山東佰業」)的大門開始,就被當成了「寶貝」。集團運營總監劉振從面試丁貴濱開始,就有了強烈的念頭:「必須把他摁這兒,可別讓他跑了。」

作為一家集設備生產、產品研發、創業指導、市場運營、企業管理和技術培訓於一體的創新型家政企業,山東佰業已對5000餘家加盟商進行創業幫扶。2016年進入公司擔任培訓師的丁貴濱,主要為家政加盟店人員進行標準化培訓。

他不僅像其他同事一樣講課,還撰寫了標準化培訓教材,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實用理論。在實踐中,他對加盟商的指導既宏觀又具體,成本核算恨不得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短短三年時間,丁貴濱已經成了公司業務骨幹,並已晉升為中層管理人員。劉振說丁貴濱是帶著創業的激情在工作,三年來從沒倦怠過,一直在發光發熱。

「像小丁這樣科班出身,經受過專業教育的人才,在我們行業裡其實特別緊缺。他們認可我們這個行業的發展和價值觀,穩定性強,工作思路清晰、專業。」山東佰業人事總監慈曉雲告訴記者,「不像我們招聘來的有些員工,幹著幹著覺得這行沒意思,跑了。企業培訓員工要花很多精力,往往成本是很高的。」

因為丁貴濱的加入,山東佰業的高管還專程到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希望成為該校家政學專業實習基地,吸引學生畢業後加盟。

光把大學生吸引來不夠,還要容得下、留得住。慈曉雲說:「公司一方面要用待遇留人,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公司的平臺上,施展個人的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不會因為迷茫堅持不下去。」

「家政行業之所以長期被社會看低看貶,主要是從業者的素質和服務品質,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引進高素質的年輕人到家政行業,可以提升整個社會對家政行業的評價。」山東佰業董事長霍亮認為,家政企業自身要成體系、有發展,「要讓年輕人看到希望,給他們提供獨當一面的機會。」

今年夏天,陳蘭從湖南女子學院家政學專業畢業後,來到廣州一家月子中心工作。雖然作為剛入職的新人,她已經深刻感受到領導的重視:請她參與公司管理,由她挑頭策劃活動,讓她參加廣州市家政協會舉辦的各種培訓。

「這些都能幫助我全面成長,讓我看得見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不感覺迷茫。福利待遇也很滿意。」陳蘭告訴記者,董事長還經常拜託她把同學或學妹挖來,共同為公司謀發展。

「這些大學生剛入行時,跟各種人打交道可能顯得並不成熟,但他們有理論依託,後勁足,能在研發、管理、培訓等方面,做很多開拓性的工作。」薛書敏向記者介紹,目前家政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很多都是一線成長起來的,文化水平偏低,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好不容易招來一個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如果沒用對用好,體現不出孩子們的價值,他們也感到很遺憾。」薛書敏說。

「家政學專業能被人承認,畢業生好找工作、有錢賺,不知您能不能體會到我這種成就感?」丁貴濱對記者說,「雖然目前家政行業還有待規範,但市場空缺大,行業機會多,從業人員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是值得年輕人創業發展的朝陽行業。現在90後在各行各業都頂上來了,家政行業也不該例外。」

雖然女兒還不到一歲半,李曉茱已經開始為女兒的未來操心:「我們小咪長大以後,肯定也是要使用家政服務的,希望等到她結婚生孩子時,家政服務能變得省心些。」

(應採訪對象要求,李曉茱、陳蘭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這些專業被教育部點名支持,獎學金傾斜,國外相關大學了解一下?
    對此,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全國婦聯辦公廳教鼓勵支持社會服務產業發展,提高家政、養老、育幼等領域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質量。這位精通跆拳道、可在任何天氣高速駕車避開狗仔隊的超級保姆是西班牙富商的女兒,畢業於世界著名的諾蘭德家政學院。在英國,不管是貴族、歌星,還是普通家庭,都以能請到一位諾蘭德學院的畢業生為榮。富商的名牌大學女兒卻去做保姆,這在國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確實,我們身邊的保姆不是農民工,就是城市下崗女工,很少聽說有哪位大學生去做保姆。目前我國的家政從業人員,其中90%以上為進城務工人員。
  • 女碩士辭職做保姆,降維打擊是家政行業的新趨勢?
    這讓人想到了《三體》裡的降維打擊(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的一種打擊),這位32歲的碩士保姆,不說其他的技能,光是學歷這一項,對其他普通的保姆來說就是降維打擊,如今,學歷高的人從事家政業是一種新趨勢嗎?
  • 2020熱門專業解讀:「法學」是紅牌專業?那還值得報嗎?
    提到法學,你想到的是什麼? 是影視劇中的各色律師形象?還是眾多勸退表情包?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專業呢? 什麼是法學? 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
  • 大學培養理論人才,企業需要技術人才,給大學生3000塊都多?
    本科大學生的主要優勢在於懂專業與學術理論,在報考公務員、文職、行政、調研、後勤、管理等性質領域,比較有優勢,以及能夠勝任,在這些領域,本科大學生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了三千塊了!高等院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有很多在畢業後都是職業不對專業,那麼在高校中學習的專業知識就不能直接使用,這是一種雙向的浪費;而企業也只能通過錄取新人後再培訓,才能讓員工勝任上崗。
  • 現在的大學教育教的都是什麼?大海啊,全是水
    導語:現在的大學教育教的都是什麼?大海啊,全是水在經歷過小學的課改,中學的課改後,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到了大學身上,這不前段時間國家開始對大學生下手了,給大學生再增添一把重擔。不過我有個很不理解的問題,為何所有的問題都趕到一代人的身上了?
  • 錄取分不高的4個冷門專業,對口工作就業率高,人才市場需求量大
    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自然是非常好的,但並不是說考上了好大學就沒有後顧之憂了,選擇專業同樣重要。不少考生都願意報考熱門專業,殊不知很多熱門專業畢業之後可能不是很好找工作。今天我們來介紹4個冷門專業,這些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並不是很高,但是對口工作的就業率卻很高,人才市場的需求量很大。
  • 如何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戀愛觀
    單相思與愛情錯覺都是戀愛心理的一種認知和情感的失誤。單相思使某些學生陷入痛苦的境地,處於空虛、煩惱,甚至絕望之中。處理不好對以後的戀愛婚姻生活都有消極的影響,因此,陷入單相思的大學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選擇。
  • 為什麼大學生都要學高等數學,能用到高數的機會多嗎?
    高等數學學什麼?高等數學主要包括極限理論、微積分(一元和多元)、無窮級數等方面的內容。一元函數微積分包括導數、微分、不定積分和定積分;多元函數微積分主要包括偏導數、二重積分、三重積分等內容;無窮級數包括數項級數的斂散性及函數項級數及冪級數、傅立葉級數等內容。
  • 查明建:外語教育的人文化與外語專業人才培養
    所以外語專業就出現了危機,普遍表現在外語專業的學生反映知識面非常狹窄,人文修養不足,創新能力不強,人才市場上缺乏競爭力,連續三年英語專業都成為就業最難,失業最快的紅牌專業。全國英語畢業生的現狀就是小才擁擠,大才難覓,就像中國人都會說中文一樣,並不是說能說中文就是中文專業人才。
  • 智能管家保姆機器人|既是保姆又是家庭醫生的機器人你想要嗎?
    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人形管家保姆機器人,屬於智能家用類管家機器人。該設想機器人產品能解決基本的醫療問題並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幫助。智能家用類管家機器人行業屬於現代新興產業,有高技術、高需求、高產值的特點。
  • 哪些專業的大學生薪資最高?原來有這麼多,你的專業在其中嗎?
    許多小夥伴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最在意的大多是畢業後的薪資情況。 今天呢,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當今哪個專業的大學生薪資最高。 那麼,到底哪些專業的大學生薪資最高呢?
  • 「四位一體」培養食品類專業人才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傅兵說,近年來,學院堅持以賽促教、賽教融通的理念,先後與好利來、85度C、新希望六和等知名企業建立合作,支持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並實施「學校企業深度融合、專業產業無縫對接、教師師傅結對互聘、校企文化元素交融」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模式,讓高素質食品類人才大有可為。 校企深度合作,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做好「頂層設計」。
  • 伊萬卡高薪聘請的中國保姆厲害!霸氣十足好威風,教中文水平一流。
    伊萬卡高薪聘請的中國保姆厲害!霸氣十足好威風,教中文水平一流! 美國第一千金伊萬卡已經相當火了,這個集才華與美貌一身的完美女人讓人佩服。而當了媽媽後的伊萬卡,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是相當嚴格。伊萬卡的大女兒阿拉貝拉當年一口流利的中文,讓她瞬間成了小網紅。
  • 什麼是生物科學專業,這種專業怎麼樣?未來的前景會不會很好
    生物科學專業怎麼樣?未來的前景好嗎?生物科學這個專業是很好的專業,生物科學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專業,生物科學包括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這些專業學科主要培養學生學習有關生物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初步教育、研究、開發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其核心課程主要包括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普通生態學、植物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等學科。
  • 非師範專業的大學生,如何成為一名英語老師?
    「非師範專業的大學生,如何成為一名英語老師?」有人問。非師範專業學生,想要成為老師,難度是非常大的;想要成為正式的英語老師,其難度更是大得嚇人,因為正式的英語老師一般是師範類專業的大學生,而且是師範類中英語專業的大學生。所以,非師範類專業的學生想要成為一名英語老師的方式很多,接下去由我這個一線教師來告訴你答案吧。首先,可以成為英語代課教師。
  • 「專科生」算大學生嗎?聽聽大學教授怎麼說,網友:口下積德
    ,這樣的專科是在很多人看來都不算是大學生,甚至發出了「專科生不配穿學士服」的言論。 「專科生」算大學生嗎,網友們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在網友們討論,專科生算不算大學生時,從很多角度分析了專科生和本科生的區別,從學習時間上來看,專科生只需要學習3年,而本科生需要學習4年,從畢業後的就業來看,專科生考研考公都會有所限制,本科生卻沒有,而專科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差異就是是否有學位證書。
  • 大學生體驗50元在京生存15天 被指對能力培養作用有限
    他們做到了嗎?遇到了哪些困難?對於這樣的實踐方式,我們應不應該提倡呢?  英語專業的宋曉靜來北京之前就早早的做了準備,在一個北京兼職微信群裡,她得知一個運動品牌廣告的拍攝需要群眾演員,她說:「那天我正好沒有找到工作,就想去體驗一下這個工作,我看他工資還行,有70塊錢。」
  • 大學生不願意報考的專業,學習非常辛苦,但薪資待遇非常高!
    眾所周知,大學生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他們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都有直接的影響,而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能夠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可以坐在辦公室裡,拿著一份不錯的薪資。但是我國的大學專業各種各樣,並且分布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大學生教你選專業:工程力學專業
    可以說這個專業是工科裡最基礎的專業。它是機械、土木、交通、能源、材料、儀器儀表等所有相關行業的力學基礎。它幾乎與所有工科專業交叉,用它能直接解決工科專業發展和工程實際中的力學難題。小到蓋房子、交通運輸,大到航空航天、國防行業,都會用到工程力學。所以很多學校都設有工程力學專業,只是側重點可能有點區別。
  • 「歷久彌新」四大專業中,畢業生年齡越大越受歡迎,刷新了大學生...
    「歷久彌新」的4個專業,畢業生越老越吃香,刷新大學生就業率距離2020年結束,只剩下一個多月,所以距離2021年的高考,滿打滿算也就是半年,有2020年的考生們美玉在前,相信2021年的考生們壓力應該不小,畢竟前輩們在極特殊的環境中,都能考出刷新紀錄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