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東北部發現罕見樹蛙品種 被認為已絕種百餘年

2020-11-2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訂江西手機報:電信、聯通用戶發簡訊JX到10626655,移動用戶發簡訊JXB到106580009,3元/月

&nbsp&nbsp&nbsp&nbsp據香港《文匯報》1月22日報導,地球物種正因人類活動而急劇減少,印度德裡大學生物學教授比朱最近卻在印度東北部地區,發現了一個據信已絕種140多年的樹蛙品種。不過,由於人類過度開發土地,他們剛被發現已面臨棲息地不足的危機。

&nbsp&nbsp&nbsp&nbsp據報導,英國生物學家1870年曾在印度發現新品種樹蛙,但同類樹蛙此後便絕跡。比朱此前聯同世界各地科學家於印度東北部高地的叢林發現樹蛙,估計他們也散落於中國及泰國等地,但因居於距離地面達6米的樹洞,故一直消失人前。

&nbsp&nbsp&nbsp&nbsp新品種樹蛙成熟時約有一個高爾夫球般大,蝌蚪嘴部則類似吸管,以母蛙產下的卵子作食糧。新屬獲命名為「Frankixalus」,以表揚比朱的師傅、比利時兩棲動物學家博敘在兩棲動物研究上的貢獻。(實習編輯:馬娜審核:譚利婭)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消失樹蛙140年後驚現,以母卵為食,仍瀕臨滅絕
    【每日科技網】  最近,一種曾被認為已經滅絕的樹蛙重新被發現。它們在高處的樹洞裡繁衍,幼蛙以母親未受孕的蛙卵為食。  據《國家地理》報告,曾以Jerdon命名的這種樹蛙上次被發現還是1870年。
  • 從蛙鳴聲不同入手 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太田樹蛙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叫聲洩露「天機」——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英成功培育越南稜皮樹蛙 十分擅長偽裝
    ,英國牛津郡科茨沃爾德野生動物園(Cotswold Wildlife Park)成功培育出了8隻稀有的越南稜皮樹蛙(Vietnamese Mossy Frogs),這也是該公園首次成功培育該品種蛙類。 越南稜皮樹蛙原產於越南北部的深山中,首次發現於1903年。它的皮膚棕綠相間,好似披著一層苔蘚,堪稱自然界的「偽裝大師」。
  •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會上介紹,經過臺師大生命科學系師生林思民、王盈涵、蕭鬱薇等人近5年跟蹤研究,臺灣一種樹蛙從過去學界熟知的「日本樹蛙」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種,命名為「太田樹蛙」。這一新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英文名為PLOS ONE)。圖為「太田樹蛙」。
  • 這些年的快遞奇葩:快遞咖啡和茶 打開竟是大樹蛙!
    4月26日,郵展辦國檢人員查驗時發現一件入境郵包圖像可疑,該郵包自美國寄往北京,申報為「咖啡和茶」,通過開箱驗視,發現箱內為3個塑料盒,盒內均裝活體蛙類及水草等植物墊材。經鑑定,樹蛙活體共計8頭,分屬紅眼樹蛙、虎紋腿猴樹蛙和白腹蘆葦蛙,(活的!活的!活的!嚇死寶寶了!你們。。。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
  • 國際組織公布名單 臺百餘種稀有動植物瀕臨絕種
    國際組織公布名單 臺百餘種稀有動植物瀕臨絕種   2002年10月11日08:44  中國新聞網
  • 澳大利亞公布十年來新發現物種:雄性庫蘭達樹蛙等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9月公布了一份報告,公布了1999年以來發現的新物種,其中包括能快速交談的雄性庫蘭達樹蛙
  • 美麗物種「紅眼樹蛙」餓起來,連同類都不放過
    紅眼樹蛙(學名Agalychnis callidryas),樹蛙的一種,並屬於有袋蛙。生活在哥斯大黎加、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蛙。紅眼樹蛙生活在中美洲的熱帶雨林地區,那裡經常下雨,天氣炎熱而且非常潮溼。然而,那裡的人們為了建造房子和開墾農場,正在不斷砍伐森林,它的居住地在一點一點地縮小。當紅眼樹蛙從睡夢中醒來,它蜷縮著翠綠的身體,突然睜開兩隻巨大的血紅色眼睛,還真是能嚇人一跳呢。紅眼樹蛙分布於中美洲的熱帶雨林中,0~1200米的海拔高度都能生存。
  • 世界上第一種螢光青蛙——圓點紋樹蛙
    阿根廷一個科學家團隊,近日無意間發現世上首種會發出螢光的兩棲類動物──圓點紋樹蛙。該種在南美屬常見品種的樹蛙,在正常情況下,身體綠綠黃黃,並布滿紅色斑點。然而,當燈光變暗和被紫外線照射時,該樹蛙便會發出螢光綠色。
  • 黃山風景區現罕見樹蛙 體表翠綠腹部還有豹紋(圖)
    7月15日傍晚,安徽黃山景區玉屏區工作人員在陪客松觀景平臺旁的一棵黃山松發現一隻貌似蛙類動物棲息在樹枝上,立即向玉屏區管理部門負責人報告。隨後,管理部門有關人員前往觀察,只見動物匍匐在樹枝上,一動不動,初步認定為某蛙類,但在場人員均表示從未在黃山見過此蛙。
  • 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報告:全球四分之一的鯨魚海豚瀕臨絕種 2008年08月12日 16: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8月12日電 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鯨魚及海豚受到絕種威脅
  • 澳發現百萬年前鴨嘴獸化石 身長可達1米—新聞—科學網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一組古生物學家在最新一期《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在東北部的昆士蘭州的一個蘊藏動物化石的沙漠地區,發現了一個巨型鴨嘴獸牙齒化石。小組中的阿徹教授說:「我們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鴨嘴獸牙齒化石,很驚訝鴨嘴獸可以長到這麼大。」
  • 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緬甸樹蛙常棲於闊葉樹、竹叢上或水塘、水坑以及稻田邊,以各種節肢動物為主食。每年6月上旬,是緬甸樹蛙的繁殖盛期。此時雄蛙第一、二指會長出乳白色婚墊,抱對成功後,雌性懷卵數約為530粒。 其實,緬甸樹蛙的名字至今都有爭議,1939年科學家發現了它,認為其是大樹蛙的一個亞種,2009年科學家將該物種提升為種。
  • 樹蛙
    樹蛙大多生活在樹上樹蛙的四肢比較修長,體型也更扁。       圖二、三、四、五是同一隻樹蛙,查閱了一些資料,應該是白頷樹蛙,但是不確定,請高手出來指點一下。       圖:斑腿泛樹蛙       樹蛙的體表有微毒,但是問題不大,膚薄皮嫩者注意。
  • 被認為已絕種!全球最後1隻消失112年巨龜再度現身,科學家沸騰了
    根據聯合國最新自然生態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正在加速破壞大自然,百萬種動物與植物面臨滅絕,當中許多將在數十年內絕種,生物消失的速度增快數百倍。動物星球頻道《滅絕動物大追蹤》團隊追蹤,百年來未見過的雌性費南迪納巨陸龜竟然再度現身,這消息將改變整個陸龜進化史的發展,並成為本世紀生態學上的重要突破。
  • 荷蘭重新發現罕見龍蝦品種
    在荷蘭Het Groene Woud的茂密森林中發現了數量驚人的稱為原始龍蝦的小動物,這種動物曾被認為已滅絕。 但是最近幾十年來,在荷蘭已經看到了一些。 現在,研究人員最近在Het Groene Woud的兩個地方驚人發現了「大量的」史前生物,一個叫做「今日自然」的網站今天報導說。
  • 消亡47年、絕種30年生物為何出現,違反了規律?好事還是壞事
    ,發現它能發出獨特聲音,聲音非常響亮動聽,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但是數量已經不多了。圈養的300隻紐幾內亞唱歌犬相繼死亡了,後來科學家再也沒有發現蹤影,就此宣布消亡。但到了2016年,即宣布滅絕後47年,研究人員重新在野外發現一種類似紐幾內亞犬種的物種,被當地人稱為「高地野狗」,經過一番鑑定後,高山野狗和紐幾內亞犬種為同一個品種。而高地野狗存在時間非常悠久,比紐幾內亞唱歌犬還要久遠的多,被認為最稀有最古老的犬類動物。
  • 研究發現樹蛙能水陸兩地產卵
    黃色樹蛙在水中產卵如今一種樹蛙能見證水生過渡到陸生的這一神秘的關鍵時刻。這種小型的黃色巴拿馬兩棲動物是首個見證能水陸兩地產卵的脊椎動物。 科學家目睹了沙漏樹蛙(學名Dendropsophus ebraccatus)將卵產在懸掛在池塘上的植物上。在蝌蚪孵化之後,它們只需簡單地落入水中就能行了。如今,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賈斯廷•託程和克倫•沃肯廳發現這些青蛙能將大量的卵產在池塘裡或池塘上。
  • 被認為早已滅絕,但在現實中卻還活著的9種罕見動物
    ,但在現實中卻還活著的9種罕見動物! 匹諾曹是卡通人物,據說一旦說謊話,鼻子就會變長,而在現實中,有一種動物也是有著非常長的鼻子,它就是匹諾曹蜥蜴,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動物,因為它特別的罕見,直到2013年,研究人員在厄瓜多的一片森林中發現了這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