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因綠葉中含量十分豐富而得名,又名喋醯穀氨酸,是動植物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去醫院進行產檢的準媽媽們,醫生開的處方裡經常會有葉酸片,這讓人們意識到葉酸對孕婦以及寶寶的健康非常重要。
北京市政府為了維護兒童健康,2014年,全市共對31285名待孕婦女進行有關增補葉酸,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方面知識的健康教育,向31051名婦女發放了葉酸。葉酸的服藥率為95.91%,服藥依從率為79.47%。2014年,北京市戶籍胎嬰兒神經管缺陷發生率比2013年下降了0.05%。葉酸為機體細胞生長和繁殖必不可少的維生素之一,缺乏會對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也會產生影響。
葉酸缺乏,會造成這種葉酸缺乏型的這個貧血症,而且還比較常見。葉酸缺乏還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關係,還跟高血壓的發生也有關係,包括還有一項重要的健康指標參數,我希望你們體檢的時候都做一下,就是有一項叫「HCY」,英文的縮寫就是「HCY」,中文呢就翻譯成「同型半胱氨酸」。它實際上是一種危險因子,它是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高度相關的。也就是說「HCY」的水平高,你這個個體,你這個人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就會大大地提高。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也不用著急,你額外補充,每天堅持額外補充一點葉酸,對於大部分人群,你每天吃點葉酸片也是可以的。或者,你就刻意的去選擇這種葉酸含量高的這樣的一些食品,這樣的一些食物來吃,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飲食結構的調整,你體內的「HCY」的水平就會顯著地降低,所以它降低了以後,就大大地降低了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這樣的一種可能性。
葉酸不僅對孕婦和新生兒重要,對所有人群都非常重要!葉酸是參與人體細胞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包括DNA的合成、胺基酸的合成……對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來講,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葉酸攝入量是400微克,特殊人群包括準媽媽在內一些高血壓患者,每天的葉酸攝入量應該是600到800微克。
實際上我們平常吃的所有食物當中,幾乎都含有葉酸,只不過呢,葉酸的含量和水平不一樣而已,比如說在一些豆科的植物,像我們吃的大豆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豆類,它的葉酸含量相對會高一點,其他的比如說菠菜,一些綠色蔬菜當中葉酸的含量也稍微高一點,但是像我們吃的主要的糧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麥,它裡邊的葉酸含量就比較低了。
由於人類不具備自身合成葉酸的能力,需要從植物和微生物中攝取,人類缺乏葉酸會增加許多疾病風險,葉酸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維生素缺乏症之一。因此,利用生物強化提高作物的葉酸含量,是一個解決全球性葉酸缺乏問題的有效方法。
對於我國來講,更多的關注於這個作物自身的基因是什麼。通過與農業育種、遺傳育種的技術相結合,培育出來的一種新的種子,它天然的就是一種新的作物品種。然後你通過這種正常的這樣的一種農業生產的手段和方法把種子播種下去,它生產出來的糧食生產出來的蔬菜,天然的就是含有高葉酸的。因為我們是從種子本身來出發,在整個的生產過程當中,它沒有這種化學的或者是工業的一些手段來介入,所以它的這種安全性是有更好的保障。
2014年11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主辦的「第二屆國際國際營養大會」在羅馬召開,70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參與,在大會上發布了《羅馬宣言》,希望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政府要攜起手來共同努力,通過農業的手段去解決全球全人類所面臨的公共營養健康的問題。2015年6月,在香山科學會議上,張春義提出了「營養導向型農業」。
、目前,我國作物營養強化技術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從品種上來講,我們有水稻、小麥、玉米、甘薯、甚至馬鈴薯,那麼這些不同的作物品種中,它所涉及到的目標元素,就會涉及到葉酸、鐵、鋅。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性狀。第二,從加工的角度來講,利用一些品種為加工的原料,小糕點、快餐面等品種豐富,形態不同的快消品。為了證明新型的營養強化的作物對於改善人體的營養健康狀況有效,我們也先後做了兩次「人群營養幹預實驗」,一次是2007年在四川省蓬溪縣,另外一次是2018年在河南省南陽地區。兩次我們都拿到了很積極的、預期的結果。對於人群的營養這種作物發揮它的作用。我們希望將來,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上吃的很普通的食品,包括米、面、油,還有一般性的蔬菜,都是含有各種各樣的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物質。「我的願景其實很簡單:希望十億中國人都吃上我們種子裡邊長出來的營養!」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因綠葉中含量十分豐富而得名,又名喋醯穀氨酸,是動植物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去醫院進行產檢的準媽媽們,醫生開的處方裡經常會有葉酸片,這讓人們意識到葉酸對孕婦以及寶寶的健康非常重要。
北京市政府為了維護兒童健康,2014年,全市共對31285名待孕婦女進行有關增補葉酸,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方面知識的健康教育,向31051名婦女發放了葉酸。葉酸的服藥率為95.91%,服藥依從率為79.47%。2014年,北京市戶籍胎嬰兒神經管缺陷發生率比2013年下降了0.05%。葉酸為機體細胞生長和繁殖必不可少的維生素之一,缺乏會對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也會產生影響。
葉酸缺乏,會造成這種葉酸缺乏型的這個貧血症,而且還比較常見。葉酸缺乏還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關係,還跟高血壓的發生也有關係,包括還有一項重要的健康指標參數,我希望你們體檢的時候都做一下,就是有一項叫「HCY」,英文的縮寫就是「HCY」,中文呢就翻譯成「同型半胱氨酸」。它實際上是一種危險因子,它是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高度相關的。也就是說「HCY」的水平高,你這個個體,你這個人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就會大大地提高。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也不用著急,你額外補充,每天堅持額外補充一點葉酸,對於大部分人群,你每天吃點葉酸片也是可以的。或者,你就刻意的去選擇這種葉酸含量高的這樣的一些食品,這樣的一些食物來吃,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飲食結構的調整,你體內的「HCY」的水平就會顯著地降低,所以它降低了以後,就大大地降低了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這樣的一種可能性。
葉酸不僅對孕婦和新生兒重要,對所有人群都非常重要!葉酸是參與人體細胞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包括DNA的合成、胺基酸的合成……對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來講,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葉酸攝入量是400微克,特殊人群包括準媽媽在內一些高血壓患者,每天的葉酸攝入量應該是600到800微克。
實際上我們平常吃的所有食物當中,幾乎都含有葉酸,只不過呢,葉酸的含量和水平不一樣而已,比如說在一些豆科的植物,像我們吃的大豆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豆類,它的葉酸含量相對會高一點,其他的比如說菠菜,一些綠色蔬菜當中葉酸的含量也稍微高一點,但是像我們吃的主要的糧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麥,它裡邊的葉酸含量就比較低了。
由於人類不具備自身合成葉酸的能力,需要從植物和微生物中攝取,人類缺乏葉酸會增加許多疾病風險,葉酸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維生素缺乏症之一。因此,利用生物強化提高作物的葉酸含量,是一個解決全球性葉酸缺乏問題的有效方法。
對於我國來講,更多的關注於這個作物自身的基因是什麼。通過與農業育種、遺傳育種的技術相結合,培育出來的一種新的種子,它天然的就是一種新的作物品種。然後你通過這種正常的這樣的一種農業生產的手段和方法把種子播種下去,它生產出來的糧食生產出來的蔬菜,天然的就是含有高葉酸的。因為我們是從種子本身來出發,在整個的生產過程當中,它沒有這種化學的或者是工業的一些手段來介入,所以它的這種安全性是有更好的保障。
2014年11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主辦的「第二屆國際國際營養大會」在羅馬召開,70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參與,在大會上發布了《羅馬宣言》,希望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政府要攜起手來共同努力,通過農業的手段去解決全球全人類所面臨的公共營養健康的問題。2015年6月,在香山科學會議上,張春義提出了「營養導向型農業」。
、目前,我國作物營養強化技術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從品種上來講,我們有水稻、小麥、玉米、甘薯、甚至馬鈴薯,那麼這些不同的作物品種中,它所涉及到的目標元素,就會涉及到葉酸、鐵、鋅。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性狀。第二,從加工的角度來講,利用一些品種為加工的原料,小糕點、快餐面等品種豐富,形態不同的快消品。為了證明新型的營養強化的作物對於改善人體的營養健康狀況有效,我們也先後做了兩次「人群營養幹預實驗」,一次是2007年在四川省蓬溪縣,另外一次是2018年在河南省南陽地區。兩次我們都拿到了很積極的、預期的結果。對於人群的營養這種作物發揮它的作用。我們希望將來,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上吃的很普通的食品,包括米、面、油,還有一般性的蔬菜,都是含有各種各樣的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物質。「我的願景其實很簡單:希望十億中國人都吃上我們種子裡邊長出來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