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魔攘鬼」的九大中藥(中):中醫鬼話2

2020-12-04 笑談中醫

中醫講「人有九質」,一個人體質的好壞決定了他的健康狀況。四代中醫世家傳人——效哥,從醫二十餘載,從諸多的臨床案例中驗證了「體質調理」和「體質重建」對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性。效哥始終致力於體質調理的研究,力求幫助更多的人通過「體質重建」實現不生病、少生病。

我們不迷信,但,有些說不清的東西,我們把它們記錄下來,希望科學發展到哪天能解決這些謎團時,我們留下的也算是一種「史料」吧!本文今天呈現的內容,是效哥所親歷的一些事,別怕,我們都不迷信,只不過解釋不明白而已!1、抓替死鬼!魂與魄,決定了生死,魂不守舍的軀殼,生命也就不穩固了!

魂魄,是標準的中醫術語,曾經在李時珍先生的《本草綱目》裡,看到一段描述,原文不寫了,比較文言,直接轉述大概意思,李時珍先生這樣寫道:

「當一個屋子裡面有人吊死的時候,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在死屍下面掘地三尺,挖到一顆像琉璃一樣的東西,遠遠地扔掉,這個東西就是人的「魄」,死去的人,無非就是魂飛魄落,魂要高飛、魄要入地,一旦超過了一定的時間,沒有挖掘,這個屋子就不安全了,前一個人的魄入地之後,就會留在地下,不能解脫,因為「孤陰不長」,所以它必須要結合另一個魂,才能解脫,於是未來再住到這個屋子的人,一旦新人的魄不夠強大,新人的魂就會被地下的魄所吸引,這個新人就會被吸走魂,而用上吊的方式死去,同時,新人的魄沒有了魂,就一樣會入地,再等待下一個不夠強大的「魂魄出現」,再去吸別人的魂!」

所以,大家應該身邊有河湖的,應該聽說最多的就是「那裡年年淹死人」,而且淹死的很多都是會遊泳的,所以,河湖裡面淹死人,老輩子人都講,那是在抓「替死鬼」!其實,這個就和李時珍先生講的這個案例的本質是一模一樣的,「吊死人的地方總有人吊死,淹死人的地方總有人淹死」時珍先生說的沒錯,這麼解釋怎麼說也不算迷信,因為中醫就是這麼看重「魂魄理論」!所以,身體好的人,魂魄結合力很好,即使住進了這樣的房子,也不會被先前那個入地的孤魄所吸掉魂!

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人體無非就是個皮囊,魂魄才是這個皮囊的主人,人活一輩子,活的是什麼?魂飛魄落的時刻,就是生命的終點!

所以,很多老年人有病了,往往可以撐很久,而中年人往往就是那個魂魄結合力很弱的,發病往往去世最快!

延伸閱讀:

中年男子,生命為何那麼脆弱(點擊進入閱讀)!

而決定魂魄去留,中醫認為是元氣的盛衰,所以,大家發現沒有,魂魄不好的人,會有什麼表現,不精神、疲倦乏力、嗜睡、醒了以後不解乏,所以,元氣在中醫四氣中,第一重要!

2、如何知道一個患者必將去世?

大家家裡有老人的,有沒有人注意過,老人在最後快走的時候,往往能看見已經過世的其他親屬,或者是這些已經過世的親屬要來接老人走,但是我們卻一臉蒙圈的看不到?但是後背會出冷汗

「斷生死脈」是中醫的一個特色,基本上連哪天哪個時辰,人走,都能精準的判斷出來,效哥的太爺爺就是這樣的中醫,可惜,失傳了,效哥如今不會,效哥在臨床上,判斷一個人是否快走,往往就是用我們上面那一段文字的方法,沒有道理,卻很靈驗,要去世的人,能看到已經去世的人,基本上,生命就不會太久了,3-5天,什麼原理,效哥不知道,這也是從無數次面對這種患者時,苦苦摸索出來的一個不算經驗的經驗!

3、「鬼剃頭」,細思恐!

鬼剃頭,相當於西醫的「圓形脫髮」!表面上看沒啥,禿一塊,但你仔細想想,你掉的那一縷頭髮,居然不在你的枕頭上,哪裡去了?西醫的解釋,是慢慢逐漸掉的,自己不知道就掉沒了!這個解釋有很大漏洞!不說有對象的,哪怕是單身狗,晚上洗漱的時候,誰不照照鏡子自戀一會?腦袋上缺一塊頭髮,難道還看不到?一個看不到,總不至於個個都看不到吧?而且,最靠譜的是,鬼剃頭全部發生在夜間!效哥最好奇的就是那個問題,掉頭髮、禿一塊這都沒啥問題,唯一的問題是「那一縷上千根頭髮是真的不在枕頭上」?古人給這個病起名字,恐怕真的有道理,飄飄給你剃完頭髮就手就收走了?

4、小兒驚嚇,與拘魂碼!

小孩子五臟稚嫩,尤其是幾歲的時候,最容易受驚嚇而發燒、睜眼睡覺、發蔫、驚厥抽搐等,中醫治療這種病,不太好說有多麼驕傲的療效,10個孩子裡面總有2-3個不順手的!但是我們民間,媽媽們,奶奶們會叫魂的,往往及時叫一下,孩子很快就會好轉,一旦耽誤了時間,就不那麼容易好了,但是,民間有些高手,會給你畫個拘魂碼,夜間燒了,孩子瞬間恢復正常,比中藥快!怎麼解釋?我們解釋不了,但真實效果在那裡擺著,有的地方是燒郵票,沒有道理,唯獨效果很好!

5、白狐、飄飄、女鬼,效哥親身經歷!

曾經租過一個房子,住進去就覺得很怪,不舒服,衛生間內的鏡子也是個照不到臉的弧形鏡子,直接扔了,換了個鏡子,在那裡住的第一個晚上,效哥似睡非睡時,看到一個白狐,對著效哥猛地吹了一口氣,效哥嚇出了一聲冷汗,那種感覺很不舒服!後來,孩子去那裡住了一次,就再也不去了,因為孩子說,看到了房子頂上有白色狐狸,大家都懂,孩子能看到很多我們成年人看不到的東西,飄飄,效哥有幸在東釣魚臺住了一年,院子裡是百年老宅,小布希也在那裡住過,一次晚上,效哥在辦公室,就感覺樓上的門窗不對勁,就像被人用力搖晃的那種聲音,效哥嚇得從辦公室出來了,那個院子的安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然後往南側的住地走,相聚也不過就是100多米,一個飄飄從面前飄過,長發,白衣,看不到臉,為什麼說是飄,因為正常人走路會有聲音,而且也會起伏,並且走路能走多快,但這個的速度,真是想踩著旱冰鞋那種速度,過去以後,效哥往花園裡看,真的沒人,打那以後,那個院子裡,天黑了,效哥就不出門了!老宅,確實比較陰,女鬼,居室能入夢的場景,一般都是你要住很久,才會入夢的,效哥有一次第一次去一個地方住,從來沒去過,感覺是夢,但第一次住的地方是不可能入夢的,奇怪就在這裡,然後看到對面的床上側臥著一個女鬼,再看效哥,很恐怖,效哥醒了,發現夢裡就是這個屋子,對面的床也是一樣,怎麼解釋?

相關焦點

  • 中醫談中藥毒性:所有的藥都是毒
    如何跳出「陰謀論」和「媒體大戰」來看中醫中藥,2014年4月23日,蝌蚪五線譜記者約訪了協和醫院中醫科副教授尹德海。  採訪一:關於比利時馬兜鈴事件再評價  尹德海依然認為,按照傳統的中醫治療方式,比利時的馬兜鈴酸事件是「診治的失誤」和「服用的失誤」——不是中藥本身。  這個失誤在於,「錯誤地超劑量服用」以及「錯誤地超周期服用」。  中藥是講究辯證的,為什麼中醫治病在患者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要換單子,換處方,也是這個道理。
  • 中醫科學院院長回答抗疫問題,中藥是不是安慰劑!
    中醫能治好我,我就是活生生的證據。「說中藥是心理安慰?理解有誤,身處疫區才能有感受!」兩個月前,中國抗疫決戰時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寥寥數語回復《中國科學報》後,便斷了聯絡。4月24日,黃璐琦在「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與傳承創新發展」研討會上第一次詳細介紹了在金銀潭醫院、東西湖方艙醫院、將軍路街衛生院開展的中藥臨床試驗情況。會後,他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回應了外界對中醫藥在此次抗疫治療中的種種質疑。
  • 甘肅中醫純中藥治療愛滋病 廳長為他「曬」療效
    日前,甘肅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在微博中讚美劉寶錄的醫術:「中醫劉寶錄138××××0728 ,用中醫治療愛滋病效果很好,希望愛滋病患者找他治療,免費。」就是這樣一條微博,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目前,通過抗病毒藥物治療愛滋病,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主流療法,中醫治療愛滋病能有奇效確實不尋常。為了一探其中奧秘,本報記者近日對劉寶錄和劉維忠分別進行了採訪。
  • 屠呦呦入圍「20世紀最偉大人物」,要正視我們的中醫中藥
    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和她一起入圍的,還有物理學家居裡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學家領域唯一在世的候選人,也是所有28位候選人中唯一的亞洲人。看到這一消息,內心是激動不已的。
  • 喝完中藥復讀生殞命追蹤 中醫疑細辛用量過度
    部分中醫獲知處方單中有細辛這味藥後,表示問題可能出在這味藥上。處方單將送鑑定屍檢結果未出來永春縣中醫院的診療記錄上,記載小溪既往有胃炎病史、偏頭痛史,無藥物過敏史。事發當天下午,小溪口服中藥後,出現頭暈無力、嘔吐、手足麻木,當夜8時40分許送到中醫院。經對症治療後,9時10分,小溪突然出現昏迷、嘔吐,繼而出現點頭樣呼吸(出現該症狀一般已瀕臨死亡)、面色蒼白、渾身出汗、手足及口唇青紫、瞳孔放大等症狀。搶救1小時40分鐘後,醫院宣布小溪臨床死亡。診斷書最後擬了2個原因:胃炎和藥物中毒。
  • 中醫是不是科學?中藥到底有沒有藥理作用?
    科學就是需要不停的在理論、推理、驗證過程中反覆。量子力學統一了4種力中的3種。所以量子力學的下一個目標是準備用su(5)統一引力。但是,現在實驗驗證的結論是su(5)是錯的。 一個科學體系,一半對一半錯,這都很正常。 》醫學的有效率和治癒率,中醫都不差。
  • 打開線上「望聞問切」,中藥「海外飄香」——深圳中醫海外抗疫記
    然而,當年邁的Michael在自我隔離的過程中被咳嗽、氣促折磨到幾近奔潰,他只得「南坡不行走北坡」,轉而向中醫診所求助。「接診我的中醫為我開了一些中藥,最開始我很不情願,因為我同時還在服用心臟治療的藥物,我很怕會有什麼副作用。」 Michael在信裡寫道。
  • 中藥石膏砷超標緻兩人死亡 京一「老」中醫被訴
    中藥石膏砷超標緻兩人死亡 京一「老」中醫被訴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1月13日15:36   因購買的中藥中生石膏砷含量超標
  • 長期喝中藥有副作用嗎?中醫告訴你答案
    中醫是祖國醫學,在疾病的治療上具有獨特的療效,調理陰陽,治病祛邪,保健養生,延年益壽。談起中醫,就不得不提中藥,雖然中醫的治療手段有很多,針刺、艾灸、拔罐、刮痧、貼敷等等。但是最核心最溫和的還是通過中藥來發揮中醫的治療作用。
  • 退休中醫:經常脹氣反酸,4種中藥煮水喝,消炎抑菌、修復胃黏膜
    胃細胞受損時,有可能影響胃部的活性氧的生成,導致受損細胞變多,加大胃部感染疾病的機率,所以退休中醫建議,經常感到反酸脹氣的時候,用4種中藥煮水喝,消炎抑菌,幫助修復胃黏膜,讓胃細胞越來越好,適合養生。4種中藥:1、升麻:升麻性平,入胃經,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
  • 新的一年了,你竟然還在給寶寶用中醫中藥?!(1)同仁堂的故事
    在過去的一年,因為中醫藥完全不符合「循證醫學」的原則,口袋育兒明確建議所有寶媽:不要使用任何中醫和中藥。有的寶媽認為這就是「反中醫」,並和我們討論質疑。平時因公眾號文章的特點,我們無法一一詳盡回應。正好這次春節長假比較有時間了,我們將用一個系列文章,全面深入介紹「中醫藥」的特點,以及為什麼口袋育兒堅持科學育兒,拒絕「中醫藥」。
  • 穿山甲不再是中藥,中醫也需要去偽存真
    有人說穿山甲快滅絕了,是因為中藥入藥有用到造成的。這個說法有失偏頗,穿山甲被人吃掉的也不少,被當作作野味上了飯桌。對穿山甲的保護,已經意味著一個物種的種群數量已經難以恢復,也幾乎不可能在野外繼續繁衍。而黃連羊肝丸未收載的原因,是因為處方中含有夜明砂(蝙蝠類動物的糞便)。所以,傳承下來的東西有好有壞。發現馬兜鈴有毒性後呼籲了多年,今年才除名藥典,所謂千年良方裡,還有多少這樣的?只能說待檢驗的太多了,中醫已經在進步了,要剔除了的還有很多東西,但是剔得還不夠徹底。
  • 穿山甲被請出藥典 中醫已做了多年準備|中藥|天仙藤|中國藥典|...
    最新出版的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品種未被繼續收錄。中醫藥業界人士對此怎麼看?會對中醫中藥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近日,南都記者就此採訪了兩名中醫藥專家,分別為南方醫科大學中藥方劑教研室主任程衛東,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彭康。
  • ​中醫不僅抵禦了中國歷史上321次大型瘟疫,當前歐洲煮大鍋中藥...
    正如在2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中,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所說:中國方法是事實證明唯一成功的方法!(新華社) 2月6日,國家中醫藥局官網發布,中藥清肺排毒湯治療新冠肺炎總有效率可達90%以上。2月10日,湖北省中醫院黨委書記巴元明教授接受採訪時說,「中醫藥參與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0%左右。」
  • 中醫建議:常用3種中藥泡水喝,排毒素、補腎氣,腎臟一天天變好
    對於腎臟不舒服的人,中醫建議,常用3種中藥泡水喝,排毒素、補腎氣,腎臟一天天變好,適合養生。3樣中藥:1、黑豆:黑豆是一種高蛋白、低熱量的中藥材,性平味甘,歸於腎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常食黑豆,可百病不生。」
  • 大眾網--光大傳統文化 振興中醫中藥
    我這裡有一組數字:英國5000萬人口,中醫診所3000個;荷蘭1500萬人口,中醫診所1600個;加拿大3000萬人口,中醫診所3000個,這麼多診所,中藥使用量就不言而喻了。一方面是中醫診所的普及;另一方面是中藥研究生產上的異軍突起。香港特首董建華在1998年度施政報告中宣布,要讓香港發揮傳統醫藥研究的領導作用。
  • 中醫建議:常胃痛反酸,3種中藥泡水喝,保護胃黏膜,胃也更乾淨
    ,保持了身體的正常運轉,當胃功能出現失衡時,不僅會對身體日常營養的攝入造成影響,還會阻礙機體排毒功能的減弱,中醫建議,經常胃痛反酸,用3種中藥泡水喝,改善胃脹胃酸,清出堆積毒素,修復胃部細胞,還能保護胃黏膜,胃也更乾淨,有利於日常養生。
  • ...結合醫院抗疫科普】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醫方案常用中藥...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彭 康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方案也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完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剛正式發布,《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在醫療救治工作中要積極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
  • 我父親曾是中醫,我相信中醫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阿甘,今天阿甘分享的是孫師傅的故事,他被腎結石和膽結石折磨多年,做了手術卻仍結石復發,他的父親是一名老中醫,他也相信中醫中藥的力量,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福建省寧德市孫師傅 口述 我今年 56歲,在福建寧德市一家大企業工作。
  • ...生產到應用各環節持續強化投入,完善廣州中醫中藥全產業鏈條...
    實施大型骨幹企業支持和培育計劃,鼓勵加大原始創新、新藥研發力度,聚力打造世界級中藥企業。做強中藥老字號,發展中醫名院名科,加強企業新品牌培育。從研發、生產到應用各環節持續強化投入,完善廣州中醫中藥全產業鏈條。(南方日報)*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