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談到美食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洪七公,
洪七公見到黃蓉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撕作三份,雞屁股給我。」毫不掩飾他對美食的愛好,直白痛快。而洪七公的食指也符合成語的本義。
《射鵰英雄傳》:「古人說:『食指大動』,真是一點也不錯。我只要見到或是聞到奇珍異味,右手的食指就會跳個不住。「
《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洪七公雪山吃蜈蚣,更是讓人垂涎欲滴。敢吃蜈蚣,需要勇氣,更需要一顆貪吃的心。蜈蚣作為食材,可以有極佳的"色",
《神鵰俠侶》:只見洪七公取出小刀,斬去蜈蚣頭尾,輕輕一捏,殼兒應手而落,露出肉來,雪白透明,有如大蝦,甚是美觀。
而吃到嘴裡,更有絕佳的」味「,
《神鵰俠侶》:洪七公待蜈蚣炸得微黃,加上作料拌勻,伸手往鍋中提了一條上來放入口中,輕輕嚼了幾嚼,兩眼微閉,嘆了一口氣,只覺天下之至樂,無逾於此矣,
認出洪七公很簡單,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美食家,可要發現隱藏的美食家,答案就不是那麼淺顯明了,需稍微的想一想,才覺得的確如此。
要說誰才是藏在幕後的大美食家,非黃藥師莫屬,相比而言,他才是實至名歸的美食家。
還是要從《射鵰英雄傳》中找出線索。
第一,黃蓉的廚藝如何,傳自何人?
黃蓉隨手炮製,便做出了隔著屏幕都可以聞到香氣的叫花雞,引得洪七公盡顯吃貨本色。
《射鵰英雄傳》:烤得一會,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溼泥幹透,剝去幹泥,雞毛隨泥而落,雞肉白嫩,濃香撲鼻。
這裡且不讚美金庸先生的文字功夫了得,而只關注黃蓉姑娘的烹飪手藝。
叫花雞做法不複雜,可要達到黃蓉的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
書中說到,黃蓉的母親在她出生時去世,所以,不但她由黃藥師撫養成人,教授武功,而且,黃蓉的廚藝應該也是學自父親,也只有黃藥師可以教她。
《射鵰英雄傳》:拙荊不幸在生她的時候去世。
第二,為何黃蓉的精湛廚藝來自黃藥師?
來看黃蓉為郭靖拜師而為洪七公精心整治的幾樣拿手小菜,從中尋找暗伏的信息。
第一道,玉笛誰家聽落梅
取材的用心倒也罷了,烹飪的創意才更難得。菜的名目隱合黃藥師的武學,以詩詞命名,又暗含文化典故,品嘗美味的同時,品味詩詞意境,吃得不是牛肉,而是文化。
《射鵰英雄傳》:「若是次序的變化不計,那麼只有二十五變,合五五梅花之數,又因肉條形如笛子,因此這道菜有個名目,叫做『玉笛誰家聽落梅』。這『誰家』兩字,也有考人一考的意思。七公你考中了,是吃客中的狀元。」
「玉笛誰家聽落梅」或許來自大詩人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其中有「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可能根據唐朝詩人韋莊的《章江作》修改,原詩為「玉笛誰家叫落梅」,僅有一字之差。
第二道,好逑湯
這一道菜的創意又取自《詩經》。
《射鵰英雄傳》:「那麼這斑鳩呢?《詩經》第一篇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以這湯叫作『好逑湯』。」
雖然君子好逑幾乎是眾人皆知的詩句,但要能夠巧妙聯想,要求的可不僅僅是會讀而已,對《詩經》的熟悉程度已經超過常人。
第三道,二十四橋明月夜
《射鵰英雄傳》:這味蒸豆腐也有個唐詩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橋明月夜」,要不是黃蓉有家傳「蘭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靈巧輕柔,運勁若有若無,那嫩豆腐觸手即爛,如何能將之削成廿四個小圓球?
做這一道菜,不僅需要熟記唐詩,還要把武功練得爐火純青。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即使《射鵰英雄傳》書中對黃蓉的年齡描寫有些矛盾之處,但她也不會超過二十歲,或者說十五歲左右。黃蓉再怎麼天資過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每一項極需要大量時間練習的科目上都表現的極為出色,而且還要為每一道佳餚想出匪夷所思的主題,這也太難為小姑娘了。
既要精通武藝,又要善於廚藝,同時還要飽讀詩書,黃蓉雖然聰明,小小年紀想要做到也不大可能,有一個名師指點,才是更為合理的解釋。
名師出高徒,黃藥師雖然沒有機會一展身手,但從黃蓉的表現可以想見他的水平。
照著範例烹製,還容易做到,但無中生有的想出來,才更加困難。
所以黃蓉是成功的廚子,黃藥師則是廚子背後的大師。
第三,黃藥師一定是美食家嗎?
教導黃蓉廚藝的老師,很大可能是黃藥師,如果他不欣賞美食,怎麼會有動力去深入研究?
桃花島主每天練練功,吹吹簫,磚研奇門五行之術,閒著沒事就燒兩個小菜樂悠悠。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能創出「玉笛誰家聽落梅」的黃藥師,想必是熱愛生活的。
從黃藥師的身上,能看到古代文人的影子。
如蘇軾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杜甫也有「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紅魚入饌來。」,連陸遊也是同好「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而且蘇東坡是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家,做肉、釀酒、煮粥樣樣在行,他還創製了酥香味美的東坡肉。
不僅要追求味蕾的享受,回味尺頰生香的快感,更要品味文化的意蘊。
可以想像,在桃花島上,無所不精的黃藥師並沒有沉浸在失去愛妻的痛苦中,有著傑出的文化品味和修養,致力於生活藝術,他把自己不一般的的審美情趣融合到飲食文化中,教授愛女之餘,自得其樂。
結語
不像洪七公只知道品嘗美食,黃藥師不但善於烹飪,而且把美食提到文化藝術的高度,他才是真正欣賞美食。
懂美食,善烹飪,更懂其中蘊含的意境,黃藥師才是金庸武俠世界首屈一指的大美食家。
〈參考〉
《左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完〉
—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