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什麼是佛塔?你旅遊拍照時無心轉繞一圈佛塔的功德有多大?

2020-12-05 慧軒智光

佛塔曾被音譯為「塔婆」、「佛圖」、「浮圖」、「浮屠」等,由於古印度的Stupa是用於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經之用的,亦被意譯為「方墳」、「圓冢」直到隋唐時,翻譯家才創造出了「塔」字,作為統一的譯名,沿用至今。

佛塔的起源

上可追溯到釋迦牟尼佛以前,佛典如《四分律》、《五分律》等都曾提及地下有迦葉佛古塔之事。而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舍衛國的給孤獨長者也曾經供養佛的法塔、爪塔。在佛陀涅盤後,弟子們因為緬懷、紀念佛陀的緣故,便建塔以供養佛的舍利。

佛塔的象徵意義

佛塔代表了佛陀的聖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個部分都揭示了成佛之道。除了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層基臺則代表了十善業、三階代表三寶、獅座代表法住於世、蓮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無量心。整個佛塔則代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內的六十名數。

隨著佛教的流傳和發展,造塔的原因也變得很多,並不一定是為了收納敬奉舍利。《長阿含經》云:「於四衢道起立塔廟,表懸繒,使國行人皆見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饒益」,便說明了造塔是為了使人不忘佛陀教誨的另一層意義。而在佛塔中,通常會安奉著聖者舍利、經書及各種吉祥物品,讓繞塔及頂禮者皆能積集功德。

造塔的具體功德

關於造塔的功德,《佛說造塔經》中講得很詳細。《譬喻經》中也說,造佛塔者不會生於偏遠之地、不會極其貧窮、不得具有邪見之身等,講了大概十種功德。《佛說造塔延命功德經》中,也闡述了造佛塔者不會橫死等七種功德。所以從大乘經典來看,有條件、有能力的話,我們應該多造佛塔。

佛塔造好了以後,轉繞它有什麼功德

《右繞佛塔功德經》云:「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斯由右繞塔。」一切天龍、夜叉、鬼神都會對你親近供養,而不會肆意加害。

值得注意的是,繞塔時一定要右繞,漢文《華嚴經》中也說「右繞三匝」。繞塔必須順時針,如果逆時針方向繞,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非常大的過失,這在漢文經典中也講得很清楚。

右繞佛塔的功德非常大。佛經中記載,往昔有批商人到海裡取寶,途中遇到鯨魚的危害,幾乎被它吞食時,他們大聲地念佛號,鯨魚閉口而死。後來鯨魚轉生為人,名叫須瑞迦塔,他從小就入寺為僧,最後獲得了阿羅漢果。那他獲得聖果的因緣是什麼呢?原來他前生曾是一隻蒼蠅,聞到佛塔周圍的牛糞味,很幸運地繞塔一周。另有一種說法是,蒼蠅停於浮在佛塔周圍的牛糞上,當水流經佛塔四周時,蒼蠅也跟著繞塔一周。以此功德,他在佛陀出世時證悟了聖果。

所以大家不要認為繞塔一周或禮塔一次的功德不大,因為佛塔是威力強大的聖境,稍作一點微小的善行,都足以讓我們淨罪積資。

所以大家有機會的話,應該讓自己的父母親右繞一下佛像或佛塔,釋迦佛教法下與之結緣的人,在彌勒佛的教法下會獲得解脫。如果他們不信佛,也可以騙他們繞一圈。是小孩的話,就用東西逗他:「這個糖給你,跟著我來、跟著我來……」然後就轉一圈。如果是父母,那可以說:「我們要不要去旅遊?聽說那個地方特別好。」慢慢地帶他們繞一圈佛塔——「好,旅遊完畢!」

所以大家平時不管在哪裡看見佛堂、佛寺、佛像、佛塔,沒有很多精力和時間的話,至少也要轉三圈。

佛像和佛塔是真正的如意寶,對今生來世有非常大的利益和加持。若能對此產生定解,依靠它肯定可以遣除罪障、開智慧、延長壽命,一切願望全部如願以償。這就是三寶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我們有教證也有理證。所以,自古以來的大成就者對轉繞佛塔和佛像極為重視。

其實佛塔等殊勝的對境哪裡都有,只是我們太愚痴了,根本不知道它的價值。現在大家懂得這些道理之後,第一、見到佛塔要多轉繞,至少繞三圈;第二、一定要右繞。這兩件事情一定要記住。繞完了之後,應該念一些簡單或者比較廣的回向文,功德回向於一切眾生獲得成就。

當然,在佛塔前作供養、頂禮乃至打掃,這些功德也非常大。總而言之,大家一定要對佛塔的殊勝對境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感恩品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亞洲三大佛教遺蹟之一,寺內保留2千多個佛塔,緬甸熱門的旅遊地
    緬甸中部有著名的旅遊城市, 這個城市是蒲甘, 現在的蒲甘顯然已經成為緬甸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曾經蒲甘最有特色的日落觀賞地瑞山陀佛塔,即使現在沒有登上遊客,看到他樸素大方的白色金字塔風格的佛塔一定會讓你吃驚。斯拉馬尼寺的外觀看起來沒有什麼特色,但一旦進入佛塔內部,一定會被裡面漂亮的13世紀壁畫嚇一跳, 緬甸的等級制度、服裝、民族風俗、到佛教的各種活動、民間龍舟,曾經讓人感到蒲甘的一點點滴滴。
  • 寧波「最孤獨」佛塔,外表7層,實際卻有14層,名字和武則天有關
    佛塔是古代高層建築的代表,其用料之精良、結構之巧妙、技藝之高超、類型之豐富,都遠遠的超出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筆端,佛塔最早是用來供奉和安置設立,經卷以及各種法物的。喜歡旅遊的人們,走過很多的城市,也一定見過許多佛塔,一般來說,凡是建有佛塔的地方都會有一座寺廟,方便人們來此祭拜,。
  • 中國最古老佛塔,比西安大雁塔早1個多世紀,塔頂石榴樹年年結果
    我不知道大家出去旅行時有沒有注意過,很多地方有佛塔和佛寺,而且香火旺盛,很受歡迎, 說到這裡,我們中國的佛教文化不得不說了, 可以說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後,信徒急劇增加,擴展到國內的大江南北, 因此,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有非常多的佛教建築,至今仍有很多成為有名的旅遊勝地, 被稱為「中條第一禪林
  • 有棵大樹在雲南長成了佛塔,獨特的奇觀,吸引遊客絡繹不絕
    在雲南省芒市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佛塔建築,卻有著一座絕景樹包塔。樹包塔位於芒市勇罕街和胞波路的交匯處,傣語稱「廣母姐塔」,亦稱鐵城塔。佛塔是在一棵百年以上的古樹之間生長起來的,佛塔和古樹幾乎是一體的,無法區分樹和塔。這個被稱為芒市市區的奇景,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
  • 緬甸一座神秘佛塔,建造600多噸的黃金石頭上,卻禁止女性觸碰
    這是一個人人皆知的,堪稱世界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的緬甸,當然,古代的緬甸不叫洪沙瓦底,據說它的歷史可以直接追溯到5000多年前,在那個時候,這個國家對佛教的推崇絕對是根深蒂固的,當然,在佛教思想的長期影響下,緬甸人基本上都有一個愛好:樂善好施。
  • 新疆搶險加固樓蘭古城三間房和佛塔遺址
    記者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獲悉,搶險加固的對象主要是樓蘭古城內存在安全隱患的三間房、佛塔遺址本體以及它們賦存的臺地,工程資金總量約942萬元。去年,文物保護人員在古城巡查時發現,三間房、佛塔遺址所在的臺地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坍塌,兩座建築遺址本體也都存在影響安全的裂隙、底部掏蝕、孔洞等病害。
  • 緬甸耗資100億建全球最大玉石佛塔,共用去1500噸翡翠創世界紀錄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世界上最大的翡翠佛塔-曼德勒翡翠佛塔。顧名思義,這是一座由翡翠作為建築材料的佛塔,坐落在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阿馬拉布拉。翡翠是一種優質精美的玉石,它以清脆的質地和秀麗的外形受到人們的青睞。眾所周知,緬甸是世界著名的翡翠王國,全球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翡翠來自這裡。
  • 瓦拉納西,曾誕生第一批佛教徒,如今這裡信仰佛教的人口卻不足1%
    如今殘垣斷壁的佛教誕生地:鹿野苑鹿野苑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圖中的佛塔,佛塔的旁邊還有菩提樹,以及釋迦牟尼與弟子的雕像,這些是後來興建的。而另一部分,就是鹿野苑古代的遺址,那裡是佛教誕生的地方,釋迦牟尼初次講法也在那裡。
  • 鹿野苑,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如今僅剩下一片斷壁殘垣
    鹿野苑,位於瓦拉納西火車站的南邊,兩者相距約10公裡,可以乘坐公交車前往,大約40分鐘,鹿野苑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遺蹟之一,據傳是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一次講法和成立僧伽團體的地方,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從瓦拉納西來到這裡後,瞬間感覺格外的清淨,甚至感覺有些冷清,相比印度那些熱門的旅遊景點,這裡似乎被人所遺忘。
  • 清邁最著名寺廟,曾發生大地震,佛塔尖頂塌毀,露出塔內金身佛
    清邁最著名寺廟,曾發生大地震,佛塔尖頂塌毀,露出塔內金身佛眾所周知,泰國的寺廟非常多,泰國的第二大城市——清邁市更是廟宇林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清邁的石廟。素貼寺是清邁地區1200座寺廟中最大的一座,位於素貼山山腰。
  • 俗語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佛教如今已成為了我國不可或缺的信仰文化,佛教的傳播時間、傳播速度早已超乎我們想像,經歷了兩千多個春秋,它的範圍遍及全球。佛陀一生講了無數的法,對我國的語言詞彙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像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很多詞「一報還一報」、「四大皆空」、「因果報應」等等都是佛教名詞。
  • 飛機飛過南海觀音像時,為什麼要選擇繞飛一圈,原因你猜到了嗎
    佛教早在千年以前就已傳入我國,對華夏文明有著深遠的影響,經過千年的文化融合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即使在21世紀,佛教在我國仍有著諸多的信奉者,甚至在一些重要的日子中,很多人會選擇去寺廟拜會一下,這被中國人稱作為祈福。
  • 1411年創建、1545年被大地震毀了的清邁佛塔,門票只要40泰銖
    契迪龍寺,位於泰國北部清邁市古城內,1411年創建,是清邁數一數二的著名寺廟,寺廟屬於典型蘭納(古泰族王朝)風格建築,這座寺廟最與眾不同的便是它的四方形佛塔,因為1545年的一次大地震佛塔被毀,在長年累月的風化後成為當下的模樣。鑑於不能拍攝佛像,所以就不呈現殿內了。
  • 如來八塔——釋迦牟尼佛的八大功德
    03轉法輪塔(吉祥多門塔)轉法輪塔(吉祥多門塔)在佛陀初轉法輪的婆羅奈國,被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修建的轉法輪塔,也稱作吉祥多門塔,藏語稱為「扎西果芒卻頓」,是為紀念釋迦摩尼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而建。多門塔的名稱源於佛塔由幾個建在不同平面之上的神殿組成,其內部相連,神殿逐層變小,神殿內部牆壁上繪滿各種神祇和曼荼羅壁畫。朝聖者可以從這些神殿中逐漸攀爬到整座建築頂部的藻井處。吉祥多門塔也是方形四層階塔座,每一面的中間部分凸出其寬度的1/3。這種佛塔最多可以修剪108個門或者龕,一般為56個門,最少也有16個門。
  • 它們被尊為「佛教海內三寶」,你可知它們分別出自哪座寺院?
    它們被尊為「佛教海內三寶」,你可知它們分別出自哪座寺院?大家好,感謝關注旅遊小常識!佛教在我們傳承的歷史已有接近2000年,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記憶。在佛教傳入我國後,佛祖真身舍利也在各種機緣巧合之後流入我國,目前國內已經發現的藏有佛祖真身舍利的古寺多大十幾座,而這當中,最珍貴的,當屬被尊為「佛教海內三寶」的佛祖舍利,它們分別是什麼?都是出自哪座寺院呢?今天小編就帶您一起,走近佛門聖物,了解這三座與佛門至寶故事相關的古寺故事!
  • 實拍佛教信徒心中的聖地菩提伽耶,來自東南亞和西藏的朝聖者最多
    摩訶菩提寺是來菩提伽耶朝聖的人們必去的寺廟,寺裡佛祖悟道的菩提樹下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有的虔誠地朝拜,有的在菩提樹下冥想,有的轉菩提樹,非常的有氣場。而從聖菩提樹上掉落的樹葉,會迅速被人撿起收藏。寺中52米高的摩訶菩提塔在很遠都能看到。200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印度05:參觀佛教聖地鹿野苑,唐僧曾在鼎盛時到此,如今只剩寂靜
    鹿野苑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是釋迦摩尼得道成佛後第一次講法的地方,佛陀在此初轉法輪和成立僧伽團體。鹿野苑離印度教聖城瓦拉納西大約10公裡。我們搭乘了一輛Tutu前往,沿途揚塵很重,建議佩戴口罩。公元前531年,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僧侶與僧團,佛教的佛、法、僧三寶至此初創完成。7世紀唐僧玄奘曾來此,當時鹿野苑正如日中天,是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考古學家發現,這裡有4、5層壘疊的寺廟和僧房遺址,說明這裡的佛塔和寺廟在歷史上被反覆修繕建造過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