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關注的破產泊頭火柴廠設備及存貨等網絡拍賣會成功舉行。百年「泊頭」畫上句號,宣告了中國火柴界的「五朵金花」泊頭、開封、安陽、濟寧、蚌埠五家火柴廠全部退出歷史舞臺。
「她在牆上又擦著了一根火柴。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奶奶出現在亮光裡,是那麼溫和,那麼慈愛。」還記得這些熟悉的名句嗎?沒錯,這就是安徒生在1846年創作的名篇《賣火柴的小女孩》。
實際上,當時的黃磷火柴毒性劇烈、容易自燃,歐洲國家紛紛禁止生產,更談不上叫賣了。直到這部作品面世9年後,瑞典人發明用紅磷的安全火柴,才使得現代火柴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時代。
早期火柴名叫「發燭」
其發明時間至今存疑
現代火柴的前身叫「發燭」。
從史料記載來看,「發燭」是松木削成如紙張薄的小片,用硫磺塗滿它的一端。南宋時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已經到處都有出售「發燭」的小販。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認為,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根火柴。
他編著的《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中國科學技術史精華》一書,提煉選擇出中國居世界第一的一百個發明與發現的事例,「發燭」就是其中之一。羅伯特·坦普爾的依據是元末明初學者陶宗儀所著的《輟耕錄》,其中的《發燭》中說:「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熔硫磺塗木片頂端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粹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史載周建德六年,齊后妃貧者以發燭為生,豈即杭人之所制矣。」
中國官修史書《資治通鑑》中也記載了這一點:「陳宣帝太建九年,齊后妃貧苦,至以賣燭為業。」北宋人陶谷的《清異錄》說:「夜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說的是當時民間百姓非常流行用一種塗上硫磺的杉木條引火,這也說明了原始的火柴,應該是在《清異錄》成書年代之前就已經發明,也就是公元950年前。
另一則重要史料則將「發燭」的發明推向了漢朝,史料記載:「漢淮南王招致方術之士,延八公等撰《鴻寶萬畢方》,法燭是其一也,餘非民所急,故不行於世,然則法燭之起,自劉安始也。」據此看來,「發燭」由早期的煉丹家所發明。我們也知道硫磺是煉丹家的主要藥物,所以他們發明原始火柴是更加合理的。
「發燭」確實是一項偉大發明,其作用是由火種迅速得到火焰以點燃燈燭,使人類用火的本領跨進一大步。但不能直接生火,應當說是現代火柴的前身。
神奇的「洋火」
紅磷讓人類用上火柴
如果說「發燭」源於煉丹,現代火柴則起源於歐洲的鍊金術。
1669年,德國鍊金術士布朗特在一次「點石成金」的試驗中,發現了能夠自燃的磷。1677年,英國著名科學家波意耳經過研究,掌握了制磷的技術。磷曝露在空氣中,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熱也會使它燃燒。磷的發現,使人們產生了用它易燃的性質製造點火工具的想法。
1805年,法國化學家錢斯爾發明了第一根火柴,他的火柴是浸沾硫酸而生火。1827年,英國人華克把硫磺和磷的混合液用木棒攪拌,放在石頭上刮擦時,棒頭卻被點燃了。華克根據這種原理製作了火柴,並把自己的頭像印在上面,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花,這比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還要早13年。
1833年,在瑞典卑爾加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廠。從此出現了火柴工業,人類原始的取火時代隨之結束。但因這種摩擦火柴的主要原料是黃磷,毒性劇烈,人只要誤食0.1克就會喪命,而且稍不注意就會自燃。當時燒壞衣服、灼傷人體,乃至造成火災的事故屢有發生。所以歐洲很快禁止生產這種火柴。1855年,瑞典人倫休特雷姆用紅磷代替黃磷,這種火柴著火點高,攜帶比較安全,因此人們稱之為安全火柴。同年,這種安全火柴由瑞典一家公司開始生產。自此,大規模商業性生產的火柴開始流傳於世界各地。
伊瓦·克魯格抓住了機遇,成為赫赫有名的火柴大王。克魯格的瑞典火柴公司下屬分支機構遍及35個國家,共有150家火柴製造企業,僱傭了大約6萬多名工人,這個火柴王國在全世界25個國家擁有生產和銷售火柴的壟斷權或是壟斷地位,在其擴張的鼎盛時期,世界上每點燃的10根火柴中就有9根是他們生產的。
火柴剛剛發明不久,西方國家就將其作為高檔禮品向道光皇帝朝貢,這新奇的洋玩意兒立刻引起了皇親國戚和重臣富商的驚嘆與追逐。同治年間火柴開始輸入中國,當時稱之為「洋火」或「自來火」。那時候,這神奇的「洋火」,對老百姓來講還是一種奢侈品。
競選火柴、皇家婚禮火柴
「火柴王國」遠無止境
經過近200年發展,火柴工業快速發展。
一般而言,日用火柴有木梗火柴、蠟紙梗火柴和書式火柴3種。木梗火柴用質地比較鬆軟的木材製成方形截面的火柴梗,梗端沾上石蠟和藥漿,乾燥後裝於木片或紙板製成的小盒中,盒側面塗上磷層,為最普通的火柴。蠟紙梗火柴用薄紙浸以熔融的石蠟後擠縮成截面為圓形或方形的長梗條,再經切斷製成火柴梗,燃燒時間比同樣規格的木梗長2-3倍,因此適用於航海、漁獵、勘探等野外作業的環境。書式火柴包裝外形扁薄且似書冊,其梗枝是用木片或紙板衝切而成,每10支或15支為一組,一端基部相連,呈梳齒狀,梗尖一端沾石蠟及藥漿。製成火柴後,用卡紙封面裝訂成冊。磷層塗刷於封面裝訂處。使用時逐根撕下擦劃。這種火柴外形美觀、攜帶方便。
一份來自中國日用化工協會的報告稱,美、日、德、英、法、瑞、印等國的火柴工業,沒有因打火機的出現而銷聲匿跡,火柴業依然生機勃勃,綠色環保火柴,教堂、壁爐專用火柴,珍藏工藝火柴正創造著新的火柴消費市場。這些國家在本國傳統火柴市場容量總體縮小的情況下,正把目標市場轉移向中國。
此外,火柴也成為了一種歷史的載體。競選火柴、皇家婚禮火柴等成為火花愛好者熱衷收藏的對象。艾森豪、詹森、漢弗萊、尼克森、卡特、裡根、布希等多位總統都推出過競選火柴。美國每四年一屆舉行總統競選,競選前總統候選人為了多拉選票,特地印製書式火柴,並在封面印上本人肖像和競選廣告語。走進白宮後,還要印製一批總統就職專用火柴,主要用於總統舉行就職儀式時,作為禮品分送貴賓,留作紀念。
1984年,在中美合資興建的北京長城飯店,時任美國總統裡根和夫人南希在舉行的答謝宴會上,在每一餐位上放置一盒精緻的書式火柴,火柴盒是白色的玻璃卡,正面是藍底金色的圓形美國總統的印徽,反面用凸版印著美國白宮的圖案,下端一行金字印著裡根的英文名字。小小的火柴盒,成為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品。
防風火柴、救生信號火柴等特種火柴也在快速發展中。人類對火柴的研究永無止境,可以預料,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火柴王國仍將會有一個大的發展空間。
延伸閱讀
火柴真的弱不禁風嗎?
被浸入水中、埋入土中或者被腳踩都不會熄滅,您能想像,這會是火柴嗎?
實際上,有許多火柴並非弱不禁風。龐大的「火柴王國」中,既包括能用來焊補面盆、焊接金屬導線、拍電影的焊接火柴,也包括能抗幾級大風的抗風火柴,還有點燃後會發出不同顏色的火焰、像五彩繽紛的焰火一樣的玩具火柴,劃燃後能產生月季香、茉莉香、玫瑰香、蘋果香的香味火柴等。即便在黑夜的海上,點燃後能發出紅色火焰、亮度可達100燭光、燃燒2至10分鐘的救生信號火柴等等。
多次燃燒火柴能反覆發火,燃燒多次。這種火柴不用木梗,由於二醋酸纖維的阻燃作用,控制了發火物質的燃燒,不至於使整根火柴一次燃燒完,達到多次使用的目的,已研製成能反覆擦燃600次以上的火柴。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