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界面健康
加拿大疫情放緩、發病率降低,這也就意味著加拿大很可能無法滿足康希諾生物在此開展新冠肺炎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的條件。
然而有媒體將其理解為「由於康希諾無法將疫苗運至加拿大,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與康希諾解除合作。」
當地時間8月26日,包括加拿大《環球郵報》、路透社等在內的媒體報導,「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NRC)表示,由於康希諾生物-B還沒有得到運送疫苗的許可,已經結束與該公司在研發衛生事件疫苗方面的合作。據悉,今年5月,康希諾同意將研發中的疫苗運往加拿大,與NRC合作進行疫苗測試。不過,由於授權延誤,NRC表示其團隊和設施已轉而聚焦於其他合作夥伴。」
康希諾生物27日晚發布澄清公告:「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與公司的合作並未終止;於最近一段時間內,公司管理層均未接受任何與Ad5-nCoV在加拿大臨床試驗相關的採訪;公司目前正在與多個國家共同推動Ad5-nCoV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
聯防聯控機制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曾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回答關於「一期臨床實驗達到了什麼效果?二期臨床實驗又達到什麼效果?接下來的三期臨床實驗要達到什麼目的」等問題時,提到:「一期臨床主要是安全性的指標的觀察;二期臨床是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指標的觀察;三期臨床主要是在流行的人群中,流行的區域中,觀察疫苗是否能夠防止人感染,保護率的觀察;完成三期臨床則是我們國家在疫苗最終研發成功最為關鍵的要素。」
然而目前加拿大疫情呈現放緩現狀。7月27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採取了有效公共衛生措施的地方,新冠肺炎病例數量就會下降,沒有採取這些措施則會出現病例增加。而中國、加拿大、德國和韓國已控制住大規模疫情,柬埔寨、紐西蘭、盧安達等國避免了大規模疫情的出現。
王軍志曾強調,「疫苗的保護率如何,還需要完成三期臨床試驗,也就是讓疫苗在流行區域完成一個流行周期的有效性測試。」
加拿大已經不符合「在流行的人群中,流行的區域中,觀察疫苗是否能夠防止人感染,保護率的觀察」這一任務,也就很難完成一個流行周期的有效性測試。
康希諾生物與軍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開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依託康希諾生物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採用基因工程方法,以複製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為載體,表達新型冠狀病毒S蛋白。
據悉,該候選疫苗於2020年3月獲批在武漢開展一期臨床試驗,是全球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候選疫苗。一期和二期臨床試驗數據均已在《柳葉刀》雜誌發表,結果證明了低劑量疫苗安全,一針接種引起顯著免疫原性,可刺激平衡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注射後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該數據結果為候選疫苗進入三期有效性研究提供了關鍵性支持。
據美國臨床試驗資料庫ClinicalTrials.gov上的公開信息顯示,Ad5-nCoV的三期臨床試驗方案為國際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設計,計劃招募4萬名18周歲及以上健康成人,以評估該款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基於臨床一期、二期的數據結果,該候選疫苗已於6月獲得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頒發的軍隊特需藥品批件。8月11日,該候選疫苗被授予發明專利權通知書,成為國內首個獲得專利權的新冠候選疫苗。
截至目前,已經宣布開始三期臨床試驗的企業包括美國製藥商輝瑞、阿斯利康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試驗地點包括英國、美國、巴西、南非、印度等120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