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的太太生小孩的時候,因醫院處理不當致其死亡。醫院為此失誤賠償了1億元,朋友的這位特別能掙錢的企業家太太就此永遠地離開人世,同時也為這個世界打造出一位鑽石王老五。兩個多月後,這位朋友匆匆結婚,並且移居國外。當時,很多人對此頗有微詞。說他心狠的有之,說他不道德的有之。我也覺得他的行為過分。
幾年以後,另一個朋友的婚姻走到盡頭,思前想後,他也匆匆結婚。從某程度上說,他是步了前面那位朋友的後塵。
前幾天無意中讀到一篇文章說,分手後最好不要尋求複合,要趕緊再找一個。理論依據是,管理學中一個古老的「汙水與葡萄酒定律」指出:把一杯葡萄酒倒進汙水中,得到的是一桶汙水;把一杯汙水倒進一桶葡萄酒中,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分手的情侶或者離婚的前任就是汙水,無論是你找對方複合,還是對方找你複合,最後得到的都是汙水。
這個推導過程有一個巨大的瑕疵:直接把對方定論為汙水。這是失敗者的把戲,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不可取。
但是,有人說,參照熱力學第二定律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熱力學第二定律是這樣說的: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總熵值一定會增大。熵,是度量混亂程度的指標。兩個人的感情世界可以視為一個封閉的系統,經過磨合一段時間之後,兩個人的關係達到某種和諧。但是,如果不花力氣管理,其混亂程度會越來越大。
關係和諧有很多方面組成的,我們這裡把它簡化一下。假設某對情侶在如下這個狀態下達到和諧:
相處時間:10小/天,10-20天/月處理家務:男,0-1小時;女,0-2小時爭吵次數:0-1次/天,3-10次/月工資收入:男,6000-10000元;女,3000-9000元花錢金額:男,1000-2000元/月;女,1000-6000元/月異性朋友:男,1-9個正常關係;女,1-9個正常關係稍有常識,我們就會知道,上面的5個項目不會永遠不變,也不會永遠都落在這個範圍內。一旦變化量超過某個範圍,兩個人的關係就會到影響。比如說,你的男票升職了,工資只漲了2000塊,脾氣卻長了一大截。而且他工作特別積極,每天加班,有時直接睡在辦公室裡。兩個人一個月內在一起的時間由原來的30天,變成15天。於是,他處理家務的時間少了。你們爭吵的次數多了。為彌補心理平衡,你瘋狂購物,一個月花掉1萬塊錢,或者瘋狂吃喝,胖了100斤……
無序狀態的組合,永遠都比有序狀態的組合多數百萬倍。無序是常態,有序是特殊態。所以,熱力學第二定律也證明了託爾斯泰的診斷是正確的「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幸福是一種有序狀態,不幸是一種無序狀態,而無序狀態,在數量上比有序狀態多數十倍、數百倍,甚至數百萬倍。因素越多,差距越大。
分手之後的狀態(熵):
相處時間:0小/天,1-3天/月處理家務:自己做爭吵次數:見一次吵一次工資收入:男,6000-10000元;女,3000-9000元花錢金額:各花各的錢,跟對方沒關係異性朋友:男,2個關係曖昧;女,2個關係親密可以看到,這種關係離原先那個和諧狀態越來越遠。如果你們強行複合,各自做一些讓步,你會發現你開始在乎:分開期間你都跟誰誰誰咋的了?各種心累,各種爭吵……從難度上講,再找一個人,重新開始一段新的關係,會容易很多。
理解了這個,關係正常的情侶或夫妻,要注意調正彼此的關係參數,適當的調整,否則,遲早會出問題。比如說,對方升職了,你也得跟著成長,舉止得體,配得上對方。一個很著名的例子,就是某人一路官運亨通當上副省長,可惜其妻一直像個農村的村婦,從來不在朋友或下屬面前給其留面子,甚至多次持刀傷夫,終於引來殺身之禍。副省長也鋃鐺入獄。
最後,總結成一句話,分開了,不要尋求複合;關係正常的,要注意彼此的距離並加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