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億年後太陽會爆炸嗎?科學家解密核聚變反應,太陽不能自救

2020-12-03 奇點使者

導語:自小到大,我們都承受著太陽的「恩澤」。常識在告訴我們,沒有它,人類就得滅亡了。它還能堅持多少年?是50億年嗎?這個時間是否準確,它又為何不進行自救呢?

在很久以前,由於科技落後,導致當時很多地理知識都是錯誤的,其中「地心論」最為明顯。在那個封建勢力至上的社會,不滿足於老百姓們的敬畏,還把自己的野心延伸至地球以外,認為自己所居住的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從而大肆宣揚「地心論」,愚昧世人的思想。幸好的是,一位名為哥白尼的勇士站了出來,揭露封建勢力們的虛假面目,為太陽正名,宣稱太陽才是太陽系的中心,提出了日心論。哥白尼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太陽位距太陽系的中心,憑藉著強大的引力,將諸多星體吸引在自己的身旁。太陽也不遺餘力地發光發熱,為諸多星體送去了熱量。

很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便告知我們地球的重要性,地球一直圍繞它進行公轉,時時刻刻接受著太陽光芒的「恩澤」。水、氧氣以及適宜的溫度和穩定的環境,是生物生存的必備要素,地球就是同時擁有這四大要素才能孕育生命。而這四大要素剛好又是太陽帶來的,所以說太陽關乎著地面生物的生死存亡。

你還記得今年最「出位」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嗎?除了劇情感人和特效吸睛以外,該電影還揭露了未來世界的一角:太陽毀滅,人類逃亡。在影片中的設定是這樣的:太陽出現了氦閃,化為了紅巨星,面臨死亡。失去熱量支撐的地球,難以在太陽系中生存,因而他們打算利用行星驅動器驅使地球逃離太陽系。

太陽對於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解的是,既然知道了太陽滅亡的原因是核燃料耗盡、核聚變反應停止,太空中元素眾多,為何太陽不能及時補充氫元素?在很多書籍裡,都喜歡把太陽描繪成一個大火球,那還因為核聚變反應所產生的熱量所致的。但事實上,核聚變反應並不是在太陽內部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進行的,只能在核心位置。範圍小了,太陽核聚變發生時會釋放出很強的輻射壓,阻礙著氫元素進入太陽內部,因而得不了及時的補充,無奈毀滅是太陽的最終路途。

根據科學家預計,距離太陽發生氦閃的時間至少還有50億年, 這給了人類一段漫長的準備時間。以後是否要如《流浪地球》那般狼狽地逃離太陽系,這就交由人類決定了,或許會有所轉機。

另外,最近還有一個消息稱,黑洞或許是恆星的「造物主」。對此,網友們都表示大吃一驚,黑洞是宇宙中最恐怖的天體,它的體積雖小,但是質量卻極其重大,引力巨強,凡是經過它附近的物體,無一不被吞噬。最恐怖的還是,被吞噬了的物體似乎從來沒出現過似的,什麼蛛絲馬跡都會被抹去。

如此恐怖的物體怎麼可能會成為科學家眼裡的「造物主」?詳細的原因尚未公布,只是大概地知道黑洞的內部會對氣體形成強烈的壓迫,進而形成一顆全新的天體。其中的個因還需等到全面的科學報告才能知曉了。

你是否想過太陽毀滅到來的那天,紅通通的天體懸掛天空,如同染了血色,那是一種令人絕望的顏色,此時你也會心生恐懼吧。

相關焦點

  • 同樣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氫彈瞬間爆炸,太陽卻能維持100億年
    但是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的時間要漫長的多。太陽的核聚變的反應不但已經持續了46億年的時間,而且未來還會穩定的維持大約60億年。為什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能夠穩定維持100億年而不是瞬間爆炸完了呢?科地球上的海水中含有豐富的核聚變原材料,氫的同位素氘。科學家估計海水中的氘總量達40萬億噸。如果將這些氘全部用於核聚變反應的話,釋放出的能量可供人類使用幾百億年的時間。這塊能源實在是誘人,但是人類要想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並不容易。像氫彈這樣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太陽也許能夠給我們啟發。
  • 太陽已有50億年的壽命,沒有氧氣是怎麼燃燒的,太陽會爆炸嗎?
    太陽已有50億年的壽命,沒有氧氣是怎麼燃燒的,太陽會爆炸嗎?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閱讀小編的科普小知識!隨著人們對科技知識了解的範圍越來越廣泛,自然的產生了許多奇妙的想法。據說太陽已經有50億年的壽命,那麼在沒有氧氣的太空中,太陽是怎麼燃燒的呢?還有,太陽一直在燃燒下去,在某一天會發生爆炸嗎?曾有天文學家對太陽的壽命進行過估算,說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的壽命,也就是說曾為地球上的生命默默奉獻了50億年的光源,專家還預言太陽內部的燃料還可以不間歇的燃燒50億年的時間,加在一起共有100億年的壽命。那麼,太陽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 太陽和氫彈一樣是核聚變反應,它怎麼能夠維持46億年而不瞬間爆炸
    我們發現太陽內部也在進行著和氫彈一樣的核聚變反應。氫彈爆炸那幾乎是瞬間的事情。但是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的時間要漫長的多。太陽的核聚變的反應不但已經持續了46億年的時間,而且未來還會穩定的維持大約60億年。為什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能夠穩定維持幾十億年而不是瞬間爆炸完了呢?
  • 太陽是可控核聚變嗎?不然的話為什麼不會爆炸?
    事實上,在茫茫宇宙中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時刻進行著核聚變的天體被人們稱之為恆星!太陽便是這樣的天體!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已經持續了近50億年,而且在未來大約50億年內仍將繼續。太陽將在這種穩定的核聚變下「燃燒」完自己的生命,然後膨脹成為紅巨星,再坍縮成為白矮星,最後完全冷卻,消失在黑暗中!
  • 氫彈和太陽都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太陽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
    引言:在物質能量中,粒子反應產生的能量是最為豐富的,無論是核裂變還是核聚變都可以產生大量的能量,因此粒子反應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領域,現在的核電站一般都是核裂變產生能量,不過太陽卻是通過核聚變產生能量的,這與氫彈的核聚變反應類似,但是氫彈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太陽核聚變反應卻是可控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同樣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不能像太陽一樣持續發光和熱?
    氫彈爆炸的原理實際上是利用太陽的核聚變來完成反應,但不同之處在於太陽可以一直進行核聚變反應儘管氫彈會造成廣泛的破壞,但氫彈也會因爆炸而失去作用。與可以永遠存在的太陽不同,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而太陽仍然可以繼續發光和熱50億年。
  • 既然太陽會發生核聚變反應,為什麼它不會瞬間爆炸?
    由於太陽自身巨大的重力擠壓,使其核心的壓力和溫度變得極高,形成了可以發生核聚變反應的環境。氫原子核(即質子)通過質子-質子鏈反應以及碳氮氧循環(主要是前者)結合成氦原子核(氦-4),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是為什麼所有的氫原子核不會瞬間聚變呢?或者說太陽為什麼不會一下子爆炸? 一切都從核心開始。
  • 都是核聚變,為何氫彈爆炸只是一瞬間,而太陽能炸100億年?
    氫彈會利用核聚變產生巨大的能量,而對於太陽來說隨時都在發生核聚變。但是都是核聚變,為何氫彈爆炸只是一瞬間,而太陽能炸100億年?原來太陽是利用核聚變反應燃燒的。太陽的內部有著頻繁且持續的核聚變反應,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向四周發射出能量,也因為太陽發射出的能力地球上才會出現生命。
  • 為什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不是一瞬間全部爆炸,而是持續發生的?
    為什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不是一瞬間全部爆炸,而是持續發生的?太陽每日都在為地球提供光和熱,正是因為太陽所帶來的能量,才讓地球從一個光禿禿的球體變為了生命遍地的美麗星球,所以生命體根本無法離開太陽。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過原子彈,其中運用的物理原理就是核聚變,而太陽上有無數的粒子正在發生核聚變,相當於無數的大型爆炸正在太陽上發生,而這些都會散發出巨大的能量,變為宇宙輻射,散播到宇宙之中,穿越遙遠的距離到達地球,將這些能量帶給了地球。不過,這個核聚變並非是一瞬被全部引爆,而是持續不斷的發生變化,究竟是什麼可以讓它持續如此長的時間呢?
  • 如果太陽內部核聚變反應停止,地球多長時間會陷入黑暗?
    有人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停止,地球多長時間會陷入黑暗?可能很多人會說,這麼簡單的問題小學生也會計算和回答,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1.50億千米左右,而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299792458米/秒,計算後得出光子到達地球的時間約為8分鐘。所以,太陽熄滅後,8分鐘之後地球將陷入黑暗。
  • 太陽的核聚變鏈式反應
    除了氫(太陽的燃料),我們身體中的其他原子都是在超新星以及恆星核心之中融合而成的。不過,這個核聚變過程還是很複雜的,並且也很難,即使是在恆星的核心之中。例如,看似簡單的氫核聚變成氦,這是我們太陽的主要能量來源。通過簡單的計算可以得到,太陽核心的溫度約為300萬開爾文(開爾文K為熱力學單位,與攝氏度的轉換關係為:開氏度 = 攝氏度+273.15)。
  • 太陽那麼高強度的核聚變反應,為什麼不會失控?
    據科學家們測算,太陽每秒鐘釋放的能量可以達到3.8*10^26焦耳,相當於900億個當量在百萬噸級核彈爆炸所釋放的能量,也大致相當於1.3億億噸標準煤燃燒時產生的能量,我們地球能夠接收到的太陽發出的能量,佔比僅僅達到22億分之一,就是這麼一點看似不起眼的比例,為地球維持相對穩定的溫度和生命體的誕生以及生物的發展演化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 有人說太陽是一顆「巨型氫彈」,為何燃燒50億年不爆炸?
    太陽在宇宙中誕生已有五十億年,對地球而言,它的重要性是無可挑剔的。如果太陽在宇宙中消失了,會給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帶來怎樣的影響?科學家們說,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即使地球僥倖倖免於難,人類也無法逃避。可以看出,人類每天都離不開陽光和溫暖。
  • 同樣是核聚變,氫彈爆炸只是一瞬,為何太陽卻能燃燒百億年?
    比方說在一次工業革命中,人類發明了蒸汽機,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也研究過太陽的能量來源,但是研究來研究去只得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不是煤炭的結論。這以後人們一直為了太陽的能量來源爭論不休,直到核物理學的誕生以及進步,人們才知曉太陽是利用核聚變反應燃燒的。
  • 太陽核心溫度只有1500萬攝氏度,為什麼會發生核聚變反應?
    從「人造太陽」的模擬原理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在人工創造的環境下實現的可控核聚變,其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創造非常高的溫度,推動核聚變的正常穩定和高效運行,從我國「人造太陽」的研究進展來看,我們目前已經實現了裝置內部在1億攝氏度高溫環境下等離子體的穩定運行,將下來還將要突破3億攝氏度的反應溫度,我國的研究進展已經在國際上遙遙領先。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原子彈爆炸從歷史中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日本的兩個地方:廣島和長崎投射了2枚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造成了很多人員的無辜死亡。
  • 同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爆炸連渣都不剩,太陽卻在持續燃燒?
    氫彈的爆炸和太陽能持續燃燒的原因都是因為核聚變的反應才產生的,那人們會提出疑問,同樣都是核聚變,為什麼氫彈的爆炸會連渣都不剩,而太陽卻能燃燒很多年呢?太陽的核聚變從上文可以看出氫彈爆炸的先決條件之一是溫度要高,然而太陽表面的溫度為6000度,核心處的溫度高達1500萬度,這樣的溫度根本達不到核聚變反應的要求,那為什麼太陽內部能發生核聚變呢?
  • 太陽「燃燒」了50億年?不,其實太陽從未燃燒過
    我們知道的是,太陽已經「燃燒」了將近50億年的時間,那麼它的能量還剩下多少呢?為何這麼久都沒有熄滅呢?不過核聚變有太多的不可控性,例如說氫彈的爆炸。科學家也一直在致力於研究更多能夠可控的核聚變,這樣一來,這個重大的發現不僅為人類提供了未來能源的來源,還為人們對太陽能量的研究提供了進一步的思路。
  • 太陽的核聚變還能夠燃燒多久?聽完科學家的解答恍然大悟
    但是太空中沒有氧氣,太陽上也基本沒有氧氣,它之所以能夠燃燒是因為太陽內部時刻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國,這是更高級別的燃燒,而且產生的溫度更高,更強。對於核聚變相信很多都知道,氫彈的爆炸就是核聚變反應,可想而知它的威力有多大了。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也是地球的33萬倍。
  • 太陽和氫彈都是核聚變,為什麼太陽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
    我們知道太陽和氫彈都是核聚變的原理,那麼為什麼氫彈會直接爆炸,而太陽卻不會像氫彈一樣爆炸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簡單了解一下核聚變的原理。所謂的核聚變,指的是讓多個原子核互相碰撞,並使這些原子核產生聚合作用的過程,它們在生成更重的原子核的同時,會由於質量虧損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