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在對抗化療過程中採用了類似熊冬眠的防禦機制

2021-01-14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報導,即使在最成功的癌症治療之後,醫生們也不願使用「治癒」這個詞。不同類型的癌症有著不同的復發率,許多癌症可以安靜地潛伏多年然後再次出現並引起復發。對於腫瘤學家來說,了解這些癌細胞是如何休眠並隱藏多年的仍舊是個謎。

  有針對性的研究表明,不同類型的癌細胞可能會利用多種方法來達到停滯狀態,從隱藏在脂肪組織到跟免疫系統達到新的平衡。一項研究甚至還發現,用於治療乳腺癌的藥物可以直接觸發某些癌細胞的休眠。

  最新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所有癌細胞作為一種生存機制都可能有能力進入休眠狀態以此來避免化療所帶來的破壞。這些癌細胞形成的機制跟冬眠動物的過程非常相似。

  這項新研究的通訊作者Catherine O'Brien解釋稱:「腫瘤就像一個完整的有機體,能進入緩慢分裂的狀態、保存能量以幫助它生存。有一些例子表明,動物為了抵禦惡劣環境會進入一種可逆的、緩慢分裂的狀態。似乎癌細胞也巧妙地利用了同樣的狀態來進行生存。」

  研究人員對人類結直腸癌細胞進行了臨床前研究。在實驗室條件下,研究人員發現化療似乎會誘導細胞進入緩慢分裂狀態。癌細胞在這種緩慢分裂狀態下的基因表達跟小鼠胚胎轉入一種被稱為胚胎滯育的類冬眠狀態時的基因表達非常相似。

  100多種哺乳動物--從熊到老鼠都有胚胎滯育的能力。這種機制被認為是由不利環境條件觸發,從而導致有機體本質上暫停胚胎的發育,一直到環境變得更有利於生存。

  胚胎滯育的一個關鍵特徵是一種叫做自噬的細胞過程。新研究發現,癌細胞會利用同樣的自噬機制進入休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化療帶來的破壞。研究人員發現,當自噬被抑制時,癌細胞無法進入冬眠狀態並被化療有效殺死。

  來自瑪格麗特公主癌症中心的科學家Aaron Schimmer將這種機制描述為熊在冬天冬眠的方式。另外他還指出,了解這一機制可以讓人們深入了解為什麼有些人對化療反應表現不佳。

  「我們從來都不知道癌細胞就像冬眠的熊那樣,」Schimmer說道,「這項研究還告訴我們如何鎖定這些正在睡覺的熊從而讓它們無法冬眠和醒來後意外地回來。」

  這項研究將這些休眠的癌細胞稱為「耐藥持久化細胞(DTP)」。研究人員建立的模型表明,所有的癌細胞都有能力變成DTP。O 'Brien表示,這一關於癌細胞如何從化療中躲避被殺死命運的新見解指向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潛在癌症治療方法--抑制這種類似冬眠的機制,「這給了我們一個獨特的治療機會。我們需要在癌細胞獲得導致耐藥性的基因突變之前在它們處於這種緩慢循環的脆弱狀態時鎖定它們。這是思考化療耐藥性以及如何克服它的新途徑。」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研究:癌細胞在對抗化療過程中採用了類似熊冬眠的防禦機制
    最新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所有癌細胞作為一種生存機制都可能有能力進入休眠狀態以此來避免化療所帶來的破壞。這些癌細胞形成的機制跟冬眠動物的過程非常相似。這項新研究的通訊作者Catherine O'Brien解釋稱:「腫瘤就像一個完整的有機體,能進入緩慢分裂的狀態、保存能量以幫助它生存。有一些例子表明,動物為了抵禦惡劣環境會進入一種可逆的、緩慢分裂的狀態。
  • 癌細胞會全體「冬眠」,以此躲過化療
    癌細胞集體「冬眠」躲過化療 癌症之所以難治,除了跟藥物效果有關,癌細胞的「狡猾」也是重要原因。無論是化療藥物還是靶向藥物,都會產生耐受的情況,一旦出現耐受,癌細胞便會向身體的其他部位逃脫,進而出現復發情況。而這背後,還潛藏著癌細胞的一個隱藏機制,不過目前已經逐漸被醫學界揭示出來了。
  • 新研究:癌細胞太狡猾,面對化療時自動進入「冬眠」苟活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癌症三大治療手段之一的化療為何不能根除癌症的部分原因。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結果顯示在使用化療治療癌症時,癌細胞會出現類似動物「冬眠」的現象。 根據研究中對人類結直腸癌細胞的臨床前研究,發現癌細胞能夠減緩到低維持性的「耐藥持久性」(DTP)狀態。
  • 研究發現線粒體可能會在化療過程中保護癌細胞
    據外媒報導,化療是對抗癌症的有力武器,但癌症的複雜性意味著它並不總能獲得預期效果。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研究這些逃避能力背後的一些細胞過程,近日,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機制可能會為化療獲取上風鋪平道路。
  • 【不冬眠的熊】
    冬眠是指某些哺乳動物、部分鳥類在寒冷的季節, 通過降低體溫的方式進入類似昏睡的生理狀態。 野生冬眠的熊                                                                    雖然熊是雜食動物
  • 科學家開發「納米鈣離子發生器」可幫助消除癌細胞的耐藥性
    化療仍然是對抗癌症的最佳療法之一,但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會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現在,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鈣離子的爆發可以從內部削弱它們的防禦機制,使藥物再次有效。癌細胞可以用一種很聰明的方式來防禦那些會對它們產生毒性的藥物。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儘管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更多療法顯示出巨大希望,但對於目前,化療仍然是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通常,腫瘤細胞通過促進其將藥物泵出細胞的蛋白質的產生來獲得多藥耐藥性(MDR),使得化學療法無效。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儘管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更多療法顯示出巨大希望,但對於目前,化療仍然是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通常,腫瘤細胞通過促進其將藥物泵出細胞的蛋白質的產生來獲得多藥耐藥性(MDR),使得化學療法無效。
  • 熊貓為什麼不冬眠?正在冬眠的熊戰鬥力究竟怎麼樣?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熊類動物大部分都會冬眠,但有一種比較特殊,那就是熊貓,熊貓到了冬天是不冬眠的。冬眠對於熊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什麼熊貓不冬眠呢?首先,熊貓和北極熊簡直是兩個極端,熊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萬年前,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熊類動物,所以也被叫做活化石,野生熊貓主要生活在四川,以竹子為食,而竹子一年四季都是翠綠的,所以就算在寒冷的冬天,熊貓也能夠找到食物,所以熊貓不會冬眠。不冬眠的熊貓,似乎還沒有其他熊類動物快樂。對於其他熊類來說,一到冬天熊就會鑽到溫暖的窩裡,美美地睡上一覺,睜開眼睛就是春暖花開。
  • 熊是怎樣冬眠的?正在冬眠的熊可能被東北虎拖出去吃掉嗎?
    真正意義上的主動冬眠只在鳥類和哺乳動物中出現,並且可以分為「主動冬眠」和「被動冬眠」兩種,也就是說一些動物可以主動性的選擇是否進入冬眠狀態,而一些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會在溫度降低的時候被動進入冬眠。無需對熊擔心在可以冬眠的眾多動物中,「熊類」可以說十分的特殊。
  • 冬眠的熊提前一個月醒了
    今年的3月,走進樹林裡的動物學家們會大吃一驚,因為全球各地的熊都不合時宜地提早醒來,原因是冬天變暖了,最近的一次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冬天之一。俄羅斯、芬蘭和英國的圈養熊和野生熊都很早就脫離了冬眠,有些種群根本就沒有開始冬眠。冬眠是熊一年一度的固定節目。冬季幾個月的長時間睡眠使他們可以在食物匱乏的時候等待最惡劣的天氣結束。
  • 一文匯總:長鏈非編碼RNA在惡性腫瘤化療耐藥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隨著基因組新技術興起,大量的lncRNAs被發現和報導。LncRNA能夠在多個途徑上對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加以調控,所以,lncRNA參與了多種生物學過程,如遺傳,發育,分化等等,尤其調控著惡性腫瘤的發病、轉移以及復發,甚至參與了腫瘤的耐藥。
  • 為什麼免疫系統不能有效檢測癌細胞?我們有必要了解癌細胞逃逸機制
    2、專業治療早中晚期,任何復發,擴散轉移的癌細胞。3、幾乎無副作用,身體負擔極小,安全安心。4、有持續功能,無化療般的耐藥現象。5、綜合其他療法,有相輔相成效應。6、增強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態和生活質量。
  • 熊冬眠嗎 熊在冬季會不會冬眠
    導語:我們知道,很多動物在冬天到來之際都會進行冬眠,常見的有青蛙、烏龜、蛇、蝸牛等等。那麼,那麼熊冬眠嗎?到底熊在冬季會不會冬眠呢?動物之所以冬眠,是因為食物匱乏,體能沒法支撐正常活動。由此,我們來看看熊需不需要冬眠。
  • 熊可以冬眠,人為什麼不行?-虎嗅網
    但奇怪的是,這並不會損害熊的腎臟或肝臟。要知道,如果人類血液中非蛋白含氮量超出正常值,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人體中血液的正常含氮量為20~25毫克/100毫升。其中尿素所含的氮最多,超出這個值說明你的腎可能有問題了。血液中非蛋白含氮量的測定是臨床上判斷腎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當腎功能衰竭的時候,血液中的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就會升高。
  • 陳根:癌細胞內溶解的納米顆粒,將免於化療副作用
    事實上,除了免疫治療,放療和化療依舊是對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  但同時,許多用於治療癌症的化療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這種療法會讓健康的細胞也受到影響,導致人感到噁心和疼痛。這也促使人們尋找替代目前治療大多數癌症的合成藥物的有效替代品。
  • 熊為什麼可以冬眠,遇到意外怎麼辦?人類可以和熊一樣嗎?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設計師,在數億年的進化中,只有最優秀的生物才可以倖存。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動物界中一個神奇的現象「冬眠」, 很多生物在面對極端寒冷的冬季時,都會選擇冬眠,等待天氣溫暖萬物復甦的時候再次恢復正常,有趣的是冬眠的本領並不是一種生物的特長,哺乳動物和一些變溫動物都具備冬眠的能力,這說明「冬眠」是生物進化過程中一個十分優秀的選項。
  • ◆為什麼熊要冬眠?
    直到來年春天,它們才會從冬眠中甦醒,搖搖晃晃地走出洞穴。熊為什麼要冬眠呢?那是因為冬天到來後,小動物們的活動量逐漸減少,這也就意味著,它們能夠找到的食物減少了。冬天天氣乾燥寒冷,即使它們能找到食物,從食物中獲取的能量也不足以彌補生物體因外出活動所消耗的能量。所以,除了長途跋涉去南方過冬的候鳥,大多數動物都很難熬過冬天。有些動物就會死去,還有一些便會選擇和熊同樣的方式,利用寒冷的冬天好好地睡一覺,借冬眠將身體的能量消耗降至最低。冬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睡覺,而是動物用來降低體溫、減緩心跳的一種特殊方法。只有這樣,動物才能在寒冷又沒有食物的冬天保存能量。
  • 揭秘熊在冬眠時候需要刻意起床上大號嗎?
    雖然世界上的熊種類非常多,不過它們大部分都會選擇在入秋的時候開始尋找安全的庇護所,好為可以長達6個月的冬眠做準備。不過神奇的是,有的科學家說熊「不算是冬眠」,有的則說熊是「超級冬眠動物」。為什麼差這麼多呢?原來是因為,那些被認為會「冬眠」的動物,能讓自己的體溫降到0度以下,即使體內的液體都結凍成一根冰棒了,還是能在回溫之後恢復原本狀態。
  • 做化療痛苦嗎?化療痛苦的全過程有圖片有真相
    一提到化療多數人就面露難色,一則是化療的原因是因為病情的嚴重,二則就是化療的痛苦是在是讓人望而卻步「不敢恭維」。 化療是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對原發灶、轉移灶和亞臨床轉移灶均有治療作用。化療藥物的選擇性差,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殺死了大量的正常細胞,破壞了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抑制骨髓造血幹細胞的功能,並易產生耐藥性。現代醫學證實化療還有誘發基因突變和致癌的危險,為癌細胞的復發和轉移間接提供條件。因為化療藥物的毒副性較大因此化療的過程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