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癌細胞太狡猾,面對化療時自動進入「冬眠」苟活

2021-01-15 騰訊網

癌症是人類最主要的健康殺手之一。雖然目前已經開發出了多種治療方法,但並非百分百有效,有的在治療後會復發,有的甚至還有嚴重副作用。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癌症三大治療手段之一的化療為何不能根除癌症的部分原因。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結果顯示在使用化療治療癌症時,癌細胞會出現類似動物「冬眠」的現象。

根據研究中對人類結直腸癌細胞的臨床前研究,發現癌細胞能夠減緩到低維持性的「耐藥持久性」(DTP)狀態。這或許也是一些治療中的出現失敗和復發的原因。

研究人員在培養皿中收集人類結直腸癌細胞,並將細胞暴露於化療,觀察到當化療藥物存在時,結直腸癌細胞協調進入相同的休眠狀態。細胞停止生長,這意味著它們只需要很少的營養就能生存。

研究人員還在不同組的小鼠身上使用了結腸直腸癌細胞的異種移植物。一旦小鼠出現一定大小的腫瘤,研究人員就用標準的化療方案治療小鼠。

科學家觀察到接受治療的小鼠在八周內腫瘤生長可以忽略不計。當治療停止時,腫瘤又開始生長。

再生期後從腫瘤中取出的癌細胞被移植到不同的小鼠體內,並再次進行治療。再生癌細胞對治療仍然敏感,它們的生長的方式與此前完全相同,這一發現與癌細胞進入DTP狀態一致。

這種DTP狀態非常類似於胚胎滯育。胚胎滯育是一種緊急生存模式,是動物在著床前胚胎發育可逆性暫停的一種狀態,也稱為不連續發育,已知有7個目130多種哺乳動物存在這種現象。

胚胎滯育使包括小鼠在內的許多動物能夠有效地暫停胚胎發育,直到環境條件更加有利時才繼續發育。

DTP狀態和胚胎滯育之間的另一個聯繫是它們依賴於一種叫做自噬的生物機制,在這種機制中,細胞吞噬自身細胞質蛋白或細胞器並使其包被進入囊泡,一次實現自身代謝。

自噬在體內自然發生,是清除廢物的一種方式。但這項研究顯示,癌細胞也利用這種機制維持自己的生命。

研究人員表示這將成為解釋耐藥性的一個重要證據。

通過靶向和抑制自噬過程,研究人員能夠打破休眠(或DTP)狀態,並通過化療永久殺死癌細胞。這對於那些可能會對傳統治療產生耐藥性的癌細胞來說,不失為一種解決方案。

為此,研究人員測試了一種抑制自噬的小分子,發現癌細胞無法存活,這表明沒有這種機制,化學療法可以殺死癌細胞。

科學家已經了解了癌症在體內隱藏的其他幾種方式。這項新研究帶來了更多證據,顯示了癌細胞出現耐藥性和對部分治療免疫的原因所在。

這也是第一項針對癌細胞利用「冬眠」以在化學療法中存活的研究。此外,研究人員表明,針對這種緩慢分裂狀態下的癌細胞的新型治療策略還可以預防癌症再生。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sciencealert.com/cancer-cells-can-go-into-a-bear-like-hibernation-to-evade-chemotherapy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1/210107164746.htm

相關焦點

  • 研究:癌細胞在對抗化療過程中採用了類似熊冬眠的防禦機制
    最新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所有癌細胞作為一種生存機制都可能有能力進入休眠狀態以此來避免化療所帶來的破壞。這些癌細胞形成的機制跟冬眠動物的過程非常相似。這項新研究的通訊作者Catherine O'Brien解釋稱:「腫瘤就像一個完整的有機體,能進入緩慢分裂的狀態、保存能量以幫助它生存。有一些例子表明,動物為了抵禦惡劣環境會進入一種可逆的、緩慢分裂的狀態。
  • 癌細胞在對抗化療過程中採用了類似熊冬眠的防禦機制
    一項研究甚至還發現,用於治療乳腺癌的藥物可以直接觸發某些癌細胞的休眠。  最新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所有癌細胞作為一種生存機制都可能有能力進入休眠狀態以此來避免化療所帶來的破壞。這些癌細胞形成的機制跟冬眠動物的過程非常相似。
  • 癌細胞會全體「冬眠」,以此躲過化療
    朋友說著,把最新的研究文章分享給了小A。 癌細胞集體「冬眠」躲過化療 癌症之所以難治,除了跟藥物效果有關,癌細胞的「狡猾」也是重要原因。無論是化療藥物還是靶向藥物,都會產生耐受的情況,一旦出現耐受,癌細胞便會向身體的其他部位逃脫,進而出現復發情況。
  • 癌細胞太狡猾?代謝可塑性了解一下
    那是因為敵人太狡猾。當癌細胞遇到威脅時,它們往往會重新編程。於是,美國萊斯大學和貝勒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開始研究癌細胞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近日,研究人員在《美國國際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成果。他們已建立了一個基本框架,讓人們了解當藥物或免疫系統阻斷癌症轉移時,癌細胞究竟如何適應。他們希望從中獲得一些線索,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對付癌細胞。
  • JCB重磅:科學家揭示為何化療後癌細胞「捲土重來」
    本以為人可以為了成功不折手段,萬萬沒想到癌細胞的「不死之謎」也是如此。這一「不死之謎」目前已被美國杜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們所發現。他們表示:癌細胞在化療中靠著「同類相食」的方式吞噬相鄰細胞來求生。並且這類同類相殘的行為可以為癌細胞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並為化療結束後的腫瘤復發奠定基礎。
  • 研究發現線粒體可能會在化療過程中保護癌細胞
    據外媒報導,化療是對抗癌症的有力武器,但癌症的複雜性意味著它並不總能獲得預期效果。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研究這些逃避能力背後的一些細胞過程,近日,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機制可能會為化療獲取上風鋪平道路。
  • 研究發現:癌細胞欺騙脂肪細胞 過量產生GFBP1蛋白質
    我們知道,癌細胞有著諸多狡猾的作惡手段。他們會躲避免疫系統的監控,會長途跋涉轉移陣地,也會蟄伏多年,以待覆發。然而本周發表在《Cancer Cell》上的一篇文章,則又刷新了我們的認知……為了在人體內作惡,白血病細胞竟會欺騙脂肪細胞,挾持腸道菌群,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這些癌細胞為啥要如此處心積慮呢?
  • 英媒:「加熱」癌細胞可提高化療效率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020年12月25日報導,研究顯示,化療技術在用藥時利用磁性納米粒子將癌細胞加熱至104
  • 化療真的能縮小腫瘤、殺死癌細胞嗎?一組實驗告訴你真相
    上發表了一份研究結果。結果跟我們的想法相悖:化療藥明明是殺滅癌細胞的,可注射後卻促進癌細胞生長,這到底是為什麼?為了弄明白原因,Hoffman團隊做了進一步研究。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化療藥能使骨髓內上皮細胞的前體進入腫瘤內,從而促進癌細胞轉移。也有人認為,環磷醯胺會引起微血管改變,殺害巨噬細胞,從而促進了癌細胞轉移。
  • 二甲雙胍誘導癌細胞焦亡為克服放/化療耐受提供新策略
    放化療殺滅腫瘤細胞的主要機制之一是腫瘤細胞凋亡。細胞凋亡是程序性細胞死亡中研究最多的死亡方式。但狡猾的腫瘤細胞會想方設法逃逸細胞凋亡而產生放化療耐受。讓腫瘤細胞產生其它形式的細胞死亡亦或是克服放化療耐受的一種途徑。越來越多研究表明程序性細胞死亡還包括其它類型,如自噬、程序性細胞壞死、細胞焦亡等。
  • 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聚焦癌細胞耐藥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功,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癌細胞耐藥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4】Nat Commun:細胞壓力或會促進癌細胞對療法產生化療耐受性doi:10.1038/s41467-020-16747-y與化療耐藥相關的機制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機制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也納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細胞壓力促進癌細胞化療耐受的分子機制
  • 肺癌捲土重來的秘密:癌細胞吃同伴保持體力?—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狡猾的癌細胞是如何避開化療藥物的治療,隱藏在身體裡的呢?而邪惡的癌細胞竟然依靠吞噬其他癌細胞的方式,提供自身能量,最終復發。 肺癌術後進行輔助化療是常規操作,有助於殺死殘留的癌細胞。但是為什麼有些患者化療後收效甚微?為什麼肺癌會捲土重來?
  • 熱水「燙死」癌細胞?這種熱化療靠譜嗎
    「無以數計的癌細胞散落在腹腔內,好像撒了幾把沙子、綠豆在肚子裡」。醫學上把腹腔種植轉移直接稱為「腹膜癌」,這層表面光滑的黏膜,一旦被癌細胞侵佔,傳統的手術、放療和化療對此便束手無策,病人也幾乎被判了 「死刑」。怎麼辦?腫瘤專家們找到一種熱化療的方法:利用癌細胞怕熱的特點,用43℃恆溫熱水灌注化療藥物到體腔,「燙」死癌細胞。然而,如何讓溫度保持在43℃這條「鋼絲線」上,成為關鍵問題。
  • 陳根:癌細胞內溶解的納米顆粒,將免於化療副作用
    事實上,除了免疫治療,放療和化療依舊是對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  但同時,許多用於治療癌症的化療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這種療法會讓健康的細胞也受到影響,導致人感到噁心和疼痛。這也促使人們尋找替代目前治療大多數癌症的合成藥物的有效替代品。
  • 科學家研究顯示熱處理可以使化療更有效
    一項由UCL研究人員領導的新研究表明,加熱癌細胞同時進行化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殺死癌細胞的方法。 這項研究發表在材料化學雜誌B發現將化療藥物「加載」到能夠加熱癌細胞的微小磁性顆粒上,同時將藥物送到癌細胞上,對癌細胞的破壞效果比不加熱量的化療藥物高出34%。 攜帶化療藥物的磁性氧化鐵納米粒子在交變磁場中暴露時會散熱。這意味著,一旦納米粒子聚集在腫瘤區域,就可以從體外施加一個交替磁場,從而使熱和化療同時進行。
  • 最新研究發現,壓力太大會「喚醒」休眠的癌細胞
    (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癌細胞的 「休眠」 和 「甦醒」惡性腫瘤在手術切除、化療、放療後的復發研究人員認為,癌症的復發是 「躲過」 治療、處於 「休眠」 狀態的癌細胞重新激活造成的。癌細胞的擴散發生在癌症發展的初期,擴散的癌細胞能夠在形成新的腫瘤前保持長期的休眠狀態。癌細胞的休眠狀態主要包含兩個條件:一是癌細胞數量穩定,即癌細胞的增殖和死亡速度相同;二是癌細胞處於可逆的細胞周期阻滯狀態,細胞分裂暫時減慢或停止。
  • 英研究顯示黃金納米粒子可提高癌症化療效果
    黃金微粒幫助治療癌症  (記者張家偉)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日前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微小的黃金納米粒子能提升癌症化療的效果,並降低化療對病患的副作用  帝國理工學院下設的國家心肺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黃金納米粒子很容易被人體癌細胞吸收,他們為這種粒子包上一層化療藥物後,就可以把它們作為「運輸工具」準確地將化療藥物投放到癌細胞上。  參與研究的國家心肺研究所研究人員安德魯·索利說,化療藥物直接注入人體後,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可能將正常細胞和免疫細胞一同殺滅,產生副作用。
  • 讓化療更優雅?以色列科學家:通過DNA編輯殺死癌細胞而不損傷正常細胞
    據每日郵報23日報導,以色列科學家稱,他們已使用突破性技術在不損害其他正常細胞的情況下摧毀了實驗老鼠體內的癌細胞,據稱,這是世界首次。據報導,以色列科學家口中的這項新技術被稱為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 3000多年都沒被打敗,癌細胞是怎麼躲過人類重重追捕的?
    說到底,還是癌細胞太聰明的緣故。今天帶大家看看癌細胞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到底聰明在哪。一開始,我們體內的正常細胞按其功能分化組成一個個器官,進而形成了人體八大系統。它們各司其職,工作起來井井有條,使得人體能夠順利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
  • 超分子化療:一種基於超分子化學的高效低毒的化療新策略
    目前,化學藥物治療(化療)、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是三大主要的癌症治療方式。在臨床治療中,傳統的化療藥物,如順鉑、紫杉醇、阿黴素等,往往存在嚴重的毒副作用,這主要歸因於它們無法選擇性地區分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因此,化療猶如一把「雙刃劍」,在治療中會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如何改良現有的臨床抗癌藥物,降低其毒副作用並提高藥效,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