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隻松鼠被曝吃出蟑螂和發黴 曾因食品安全折戟IPO)
松鼠再度亮起食品安全紅燈。" style="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 vertical-align: middle;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max-width: 640px;" />
「網紅零食」三隻松鼠再度亮起食品安全紅燈。
3月12日,三隻松鼠吃出蟲子的事件在網絡上迅速發酵。據報導,部分消費者在三隻松鼠的產品中吃出了爛標籤、蟲子等異物。
為此,時間財經通過微博搜索「三隻松鼠蟲子」、「三隻松鼠蟑螂」、「三隻松鼠不明物」等關鍵詞發現,有很多消費者都出現了吃出蟲子的經歷,並有微博曬圖。
例如,三隻松鼠的巴旦木裡吃出蟲子,三隻松鼠芒果乾吃出蟑螂,三隻松鼠蘭花豆有蟲子,三隻松鼠的開心果裡面有蟲子。
時間財經聯繫到了微博名為Libra_-Ss的消費者,據他描述,「我女朋友發布微博後,他們主動聯繫的我們,三隻松鼠方面的質量專家說,『有蟲子不算違反食品安全法』,說是給我們退貨,我也沒有時間,懶得弄了。」
與此同時,「黑貓投訴·河北」收到網友投訴稱,三隻松鼠天貓店銷售的265克一袋的夏威夷果,出現嚴重的發黴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安徽三隻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三隻松鼠)是一家以研發、銷售堅果等食品為主的網際網路品牌公司,成立於2012年。上線的第65天,在天貓堅果類目銷售躍居第1名。2018年11月11日,天貓旗艦店訪客量2200萬,成為當年天貓雙十一流量第一品牌。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對時間財經表示,三隻松鼠走的是代工模式,他們的代工廠多是小企業,質量檢控等方面的配置比較低。此外,三隻松鼠給到這些代工廠的費用相對較低,以至於他們在食品安全上的投入較少,這也直接造成了三隻松鼠的產品頻頻出現質量問題。
芒果乾出蟑螂
消費者小亞(化名)向時間財經描述,她1月份在天貓旗艦店購買了137元的三隻松鼠相關產品,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朋友。1月21日,朋友拆裝後吃了幾塊後才發現,一隻蟑螂在芒果乾果肉裡包裹著。
「還好我朋友沒有直接吃下去,不然太噁心了 」小亞說。據她介紹,小亞朋友在1月21日發現後,開始與三隻松鼠方面溝通,三隻松鼠已經全額退款。
(小亞發來的圖片)
1月25日,三隻松鼠天貓旗艦店與小亞溝通中表示,您的朋友目前還沒有進行退貨,商品我們也沒有見到,相信您去任何平臺投訴也是希望我們去為您妥善處理解決,而且您去任何平臺投訴最後也是松鼠家為您協商處理,對待問題方面也會更加的客觀,核實具體問題的情況也會更加繁瑣,但是無論怎樣任何處理也是需要進一步的核實的,目前在核實問題方面我們是有難度的,在僅憑一張照片的情況下,我們確實沒有辦法再進一步給到您結果。
小亞在回覆中表示,「找本地質檢部門鑑定,或是你們過來鑑定都可以。」
之所以小亞沒有把帶有蟑螂的芒果乾寄給我三隻松鼠方面,小亞表示,「我朋友說寄過去 我們就沒有證據了。」
對於三隻松鼠處理結果她並不滿意。今年3月11日,她又向三隻松鼠客服平臺反映,在與平臺溝通中表示,「你們電話打不進,我今天準備讓我朋友把東西寄回去,請問我送我朋友的生日禮物吃出蟑螂,難道不應該有合理的賠償嗎?」
3月13日,小亞與三隻松鼠最終協商解決,三隻松鼠承諾賠償500元。
根據這位消費者為時間財經發來圖片信息顯示,這款2018年11月12日生產的三隻松鼠芒果乾製造商為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地址為安徽蕪湖市戈江區蕪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久盛路8號。
可以明顯看出,這一款產品並非三隻松鼠代工廠生產,而是由自己股份公司生產。
對此,時間財經聯繫到了三隻松鼠方面,三隻松鼠方面回覆:「針對產品中出現蟲子的報導,我司已關注到,我司已第一時間與消費者進行聯繫。對於吃出蟑螂一事,如您有其聯繫方式,也請第一時間提供給我司核實。」
三隻松鼠還表示,三隻松鼠建立了駐廠品控管理制度,實時監督合作夥伴的生產流程,使準入的產品能夠符合標準要求。每年對合作夥伴開展至少2次的通知檢查和1次的非通知檢查,對檢查所發現的不合格項,採取限期整改等不同措施,以持續改進供應商的質量管控能力和水平。
屢陷質量門
但三隻松鼠一直飽受食品安全問題的困擾。
據證券日報報導,在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間,三隻松鼠接連被14名消費者起訴至法院,要求退款並3-10倍賠償,主要糾紛為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違反廣告法等,整體索賠金額達到216萬元左右。
從招股書也可以看出,從2017年3月份至2017年7月份,三隻松鼠因為食品不符合標準而接到了7起訴訟。涉嫌的產品包括了奶油味瓜子、和田駿棗、雪菊、凍幹檸檬片、香辣滷藕等產品。
2017年8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三隻松鼠登上黑榜,被推向風口浪尖。
根據當時公告顯示,這一批次的是由三隻松鼠於2017年1月22日生產的開心果(225g/袋)被檢出黴菌不合格,其檢出值為70 CFU/g。而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黴菌的最大限量值為25 CFU/g。這也意味著,三隻松鼠涉事開心果被檢出的黴菌不合格項目,要比國家標準規定高出1.8倍之多。
「三隻松鼠」在官方微博上發布回應:以這樣的方式上了熱搜,松鼠頗為震驚,連夜對接產品檢測中心,進行反饋與確認,也感謝所有主人的私信與關切,可能有上千種解答你心中疑問的方式,但沒有一種比實事求是和真誠,更有力的回應了。
在後期發布的官方聲明中稱,極可能是在產品出廠後因存儲、運輸條件下控制不當引起黴菌滋生,導致流通環節抽取樣品不合格。
曾因食品安全折戟IPO
繼來伊份、百草味、鹽津鋪子等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之後,三隻松鼠對於登陸資本市場早已垂涎已久。
2018年6月25日,證監會網站顯示,三隻松鼠正進入IPO排隊階段,其審核狀態顯示為「預先披露更新」。
據證券日報報導,這是三隻松鼠經過了兩次終止審查之後,又再一次出現在IPO排隊名單中。不過,三隻松鼠表示,此次三隻松鼠IPO排隊並非是重啟上市,而是一直就處於排隊狀態。
三隻松鼠的上市之路頗為坎坷,2017年3月,三隻松鼠曾向證監會提交過IPO審核,不過,在2017年10月份,證監會網站顯示三隻松鼠IPO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審查」,當時的中止是三隻松鼠主動提出的,給出的原因是「籤字律師辭職」。
在2017年10月31日,三隻松鼠再次更新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10月27日報送)」,IPO申請恢復正常審核。同年12月8日,證監會宣布三隻松鼠等5公司將於當周首發上會。
令人失望的是,中國證監會網站12月12日晚發布補充公告稱,發審委原定於12月13日審議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事宜,但鑑於三隻松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於是決定取消對三隻松鼠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朱丹蓬表示,三隻松鼠IPO失敗,關鍵就是食品安全,作為一家食品企業食品安全老是出現問題,證監會肯定會更加嚴格審查。
雖然再次折戟上市,但是三隻松鼠的業績表現不俗。招股書顯示,2015年,三隻松鼠的營業收入為20.43億元,淨利潤為897萬元;2016年,三隻松鼠的營業收入為44.22億元,淨利潤為2.36億元;2017年1至6月份,三隻松鼠的營業收入為28.94億元,淨利潤達到了2.4億元。
朱丹蓬認為,對於三隻松鼠而言,要想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一方面要需要完善質量內控體系,另一方面也要更加嚴格地篩選代工廠,同時相應的提高代工費。當代工廠有利潤的時候,三隻松鼠才可能做更多有利於食品安全管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