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喜寶》毀亦舒原著?不,原著已是「瑪麗蘇」本尊

2020-12-04 森林有隻窩窩兔

這是一個「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愛情悲劇:

劍橋高材生薑喜寶和富家女勖聰慧在飛機上相識,隨後聰慧邀請她參加自己的訂婚宴,而喜寶因此被聰慧的父親勖存姿「一見鍾情」,與此同時,兒子勖聰恕也對喜寶發動追求,但喜寶選擇了勖存姿,從而過上貴婦一般的生活。

然而勖存姿的蒼老和冷酷令她心生疲憊,所以喜寶一邊享受他供給的金錢,一邊精神和肉體雙重出軌。而當勖存姿因嫉妒而射殺她的情人後,喜寶陷入絕望並荒廢了學業。

她對勖存姿又愛又恨,卻怎麼也離不開他,只好陪著他直到他終老,最後,喜寶還得到了他巨大的遺產。

以上故事梗概,就是作家亦舒的經典作品《喜寶》。

有人評價亦舒小說的最大魅力是「教你如何做一個堅強,擁有獨立人格的女性」。

若真的如此,那很可惜,在《喜寶》裡難以看到一絲探討女性獨立的深意,因為女主喜寶已經被這段不倫戀「養廢」,不存在女性意識覺醒。

或許有人說,勖聰慧就是女性意識覺醒的代表——那顯然就太單薄了,聰慧只是個「工具人式」的配角,存在感很弱,就連描寫她為了尋找自我、離家出走,隱姓埋名地不知生活在中國何處的情節中,小說也只用了不到三百字來輕描淡寫。

以至於我看完原著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對豆瓣8分這成績行「注目禮」——從男女主角的孽戀開始到充滿瑪麗蘇的劇情,再到最後不勞而獲的女主得到龐大的遺產,這些都反映出原著只是一個「小格局的意淫」的本質。

更別提白開水一般的文筆,狗血而不能自洽的情節,和那平面化又略帶神經質的人物,當然更少不了所有男配都愛女主角的設定。

而且為了突出富人的生活品質,珠寶、騎馬、打獵、晚宴、豪車、堡壘、珠寶和私人飛機等元素,毫無美感的暴露在小說各處。

其中被多次提及的劍橋大學,我想這大概是它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因為通過小說內容的呈現,我不認為女主喜寶有考上劍橋的學識和意志。

為了證明我所言不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這「瑪麗蘇」愛情悲劇是如何形成的吧。

01、人設

喜寶的生存哲學:「如果沒有愛,那有很多錢也是好的」

喜寶生於一個單親家庭,故事始於她的母親準備改嫁到澳洲,房子要退租,而她面臨即將流離失所的窘境,就連回劍橋繼續學業的設想都無法保證,因為她和供自己讀書的男友鬧矛盾了。

母親:「沒有人勉強你與他在一起。」我:「怎麼沒有?我的經濟環境勉強著我跟他在一起,這還不夠?」母親:「你不能與他結婚嗎?」「我?」我指指鼻子,「劍橋讀BAR的學生嫁與唐人街餐館調酒師?」

從喜寶對待男友的態度,我們可以分辨她是個絕對的利己主義者——她看不上只是名調酒師的男友,但這不妨礙她接受男友的金援。

她把這份「愛情」等同交易,願意付出自己的青春和肉體做報酬,並理所當然地認為男友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所以在她缺錢的當下,又不願在香港做小文員謀生時,喜寶就以同樣的思路從實際出發,攀上勖聰慧遞來的高枝,為自己找了勖存姿這個金主。

但以第三者的身份插足勖家後,她富足的生活舒適卻不舒心。

與聰慧的友情斷絕了,與聰恕的交情理不清,就算她揮揮衣袖回劍橋上學了,但很快地又有了新的煩惱——時隔數月,金主還沒碰過她年輕的肉體,所以喜寶忍不住患得患失了。

在猜疑和不甘的雙重作用下,她一邊放縱肉體出軌,一邊擔心勖存姿知道後會收回一切——恨勖存姿買了她卻忽視她,卻更恨自己賤賣了自己。

於是,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就誕生了大家都熟知的那一金句: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

這金句總是被單獨拿出來示眾,以至於我在讀原著前,一直覺得說出這樣一番話的喜寶是傲嬌自戀、精明透徹的女人,隱約中還透著一股別樣的「勵志」和世故。

然而結合上下文讀過後,發現這恰恰是她最脆弱無助時說的喪氣話,她只是想麻痺自己,把這番話當成人生「信條」,從而說服自己出賣青春和肉體,減少她內心因不道德而產生的痛苦和掙扎。

不過無論金句被如何解讀,最後喜寶還是沉淪在勖存姿的豢養下,關於這一點,我始終無法為她的悲傷產生共鳴。

喜寶曾經無比堅信「錢可以取代愛」,但後來又在情人和勖存姿之間猶豫了,很顯然,她的生存哲學與她的行為是不匹配的——貪婪是人的本性之一,喜寶也不例外。

當金錢足夠滿足她時,靈魂就空虛了,隨之滋生新的欲望,比如渴望「真愛」和「自由」,想脫離勖存姿的「控制」,然而她又清晰地知道,如果離開了他,自己就什麼也不是。

亦舒用了大量重複、類似的筆墨來描寫喜寶的自怨自艾和搖擺不定,同時又堅定金錢對她的重要性,這確實能強化喜寶的矛盾感,但在角色塑造上,「喜寶」這人物的維度就從來沒變化過——她只是反覆地、被動地處理每一件發生在當下的事,是個乏味的角色。

02、情節

喜寶一句話俘獲男主:「如果我也衣食無憂,那麼我也可以一輩子可愛。」

喜寶憑什麼被勖存姿看中呢?

首先,儘管她的人設是劍橋高材生,但若沒有年輕貌美的外在,誰也不會有興趣了解你的內在,更何況勖存姿是個閱女無數的富豪。

而小說中至少3次描寫到喜寶擁有一對美胸,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她除了美貌和狡黠張揚的個性,還有好身材都是吸引男人愛她的特徵之一——看,男女之間的好感就是來得如今簡單粗暴。

再者,在知道勖存姿是朋友的父親之前,喜寶對富足生活的羨慕渴望,都被亦舒美化成「傲嬌敢說」的姿態:「雖然我沒有,但我不在乎」。

「勖聰慧有條件做一個可愛的人,她出生時嘴裡含銀匙羹,她不用掙扎生活……她有一個富足的父親,現在她將與一個大好青年訂婚……但是我有什麼?我赤手空拳地來到社會,如果我不踩死人,人家就踩死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所以姜喜寶沒有勖聰慧可愛,當然!」

這段話的中心思想莫名匹配到《寄生蟲》裡的一段臺詞,「太太的善良,是因為有錢所以善良」,而喜寶也是這樣認為的,如果她像聰慧一樣應有盡有,她也可以「可愛」一輩子。

誠然,此時喜寶是半醉的,可能不是刻意要撩漢,但她說出這番話絕對有引入注意的意思,畢竟能出現在富人婚宴上的客人,定然非富則貴,所以她知道自己傾訴的對象是什麼人。

她掩飾了內心深處不可說的憤憤不平,在和勖存姿的交談過程中,以傲嬌狡黠的敢說和欲拒還迎的配合,成功讓勖存姿對她「一見鍾情」。

緊接著,花甲之年的勖存姿迅速被「戀愛腦」附身,迫切地想成為可以讓她「可愛一輩子」的男人,既滿足她拜金的需求又滿足他「被需要」的需求——不得不說,這個富豪真是太容易上鉤了。

此後,勖存姿不僅贈送金錢、珠寶、堡壘和分享人生理念等等,在稱呼上也多次暱稱喜寶為「公主」,並以實際行動致力把她養成一位嬌貴的公主。

他對勖太太和女兒聰慧都不曾如此「豪擲千金」,可見勖存姿對喜寶的「愛」有多麼洶湧澎湃,但同時又誇張得令人想不懂為何?

淺薄的交談和「一見鍾情」的情節設定是薄弱的,不足以成為愛情的基礎,又缺乏更細節的輔助情節,突兀且無說服力;以致於勖存姿對喜寶的「深愛」來得無緣無故,只是演繹了一則「霸道總裁用金錢堆出一份愛情來」的戲碼。

03、衝突

喜寶和勖存姿的愛恨:「你讓我無所適從」

喜寶和勖存姿的衝突主要來自他們的身份地位、年齡差距、表達愛的方式和思想,分明是兩個世界的人卻成為伴侶,這註定了相愛相殺的屬性。

《喜寶》有兩處令人印象深刻的衝突,都是圍繞喜寶和勖存姿展開的,然而明明是挺有看頭的悲劇衝突,可小說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卻讓人如鯁在喉,無法下咽。

第一個衝突:一名年輕的德國物理學家漢斯,一出場就以風度翩翩的騎馬英姿驚豔了喜寶,再以撩妹術輔攻,直呼她為「公主殿下」。

作者大概是想營造一種古典浪漫的氣氛,所以王子一般的漢斯當然需要喜寶這公主來搭配,然而「公主殿下」被他們引用在蒼白無味的對話中,不僅對情節沒有任何幫助,更沒有任何鋪墊、延伸或暗示之類的用途,只是純流水帳式的對話。

而且,他們的對話不僅乏味,而且很誇張、油膩和虛偽,那種程度大概連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看了都會淚目:

「問題是公主是否願意脫離那條龍。」他凝視我。「我也不知道。」我雙手掩住臉。「你很害怕。」他說。「是的,我不否認我害怕。」我嘆口氣。「你擁有最美麗的馬,最美麗的車,最美麗的房子,最美麗的項鍊,但你不快樂。為什麼?」「他恐嚇我,他威逼我,他在心理上給我至大的恐懼。」「是否你太倚賴他?」「不。我不能夠愛一個老頭。他不過是一個老頭。他也不能愛我,我只不過是他用錢買回來的婊子。」「那麼離開他。」漢斯說,「你的生命還很長。」

毫不意外的,漢斯就這樣愛上喜寶了,而喜寶也有幾分意亂情迷,而且為了反抗勖存姿的控制,喜寶刻意在他眼皮底下與漢斯來往。

而最戲劇性的一幕,就發生在勖存姿因妒生恨,怒而槍殺了漢斯;當然,身為可以隻手遮天的頂級富豪,勖存姿的殺人證據是不存在的,驗屍報告證明漢斯是死於意外。

而喜寶又一次與勖存姿生出嫌隙,從此陷入絕望和自我放棄,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然而這樣的悲劇所傳達出來的感受,卻是「喜寶害人不淺」。

第二個衝突:勖聰恕在情場上輸給了父親,於是這位「有錢有閒又戀愛腦」的富家公子抑鬱了,甚至痛不欲生地住到療養院去。

本來只是耍脾氣,想以此要挾勖存姿放棄喜寶,讓自己得到心愛姑娘的手段而已,卻不曾想最後真的瘋魔了;

甚至在他痴傻到認不得人的時候,口口聲聲很重視他的勖存姿壓根都沒看望過兒子,更不知道兒子已經病重很久了,畢竟在妻子為兒子的病情而心力交瘁時,勖存姿正忙著和情敵過招呢。

當他知道兒子病況後,他一邊難過痛苦一邊還防著喜寶對兒子由憐生愛;而最終就有了這段戲劇性的情節:當兒子病情康復時,勖存姿卻死了,父子倆錯過了今生相聚與和解的機會,遺憾終身。

我想亦舒是想通過這一段來描寫人生無常,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

然而在缺乏張力和合理性的衝突下,這樣涉及生死別離的悲傷無法觸動我,腦海裡也只浮現出「活該」兩個字——在親人最需要的時候缺席,就意味著以後的永遠缺席。

《編劇的藝術》裡提到衝突的4種類型,其中不合理的靜止型衝突和跳躍形衝突《喜寶》裡都有,看似都有鋪墊,但情節粗糙又跳脫,沒有起推動或升華作用,違背了現實和常理。

寫在最後:

小說裡誰都誇讚喜寶聰明,然而除了她是劍橋的學生以外,全文找不到一處能體現她聰明的細節描寫,反而她自說自話的部分長篇大論,暴露了她「吃著碗裡的又想著鍋裡」的一面。

所以她和勖存姿那轟烈波折的愛情悲劇,不過是披著上流階級的華麗外衣,以愛之名傷害著身邊所有人,談著不講邏輯不著調的「瑪麗蘇」愛情。

總而言之,原著《喜寶》的致命點就是「人設」嚴重不符,從而導致情節和衝突都雙雙脫軌。

而前不久上映的電影版《喜寶》,豆瓣評分只有3.5,我想其中也有原著的因素;雖說改編也能出傑作,但顯然原著《喜寶》本就不具備「能被改編好」的基礎條件。

相關焦點

  • 電影《喜寶》遭吐槽:男主老 配角土 服裝置景像山寨上流社會
    而且可以看出,郭採潔明顯是在努力貼近姜喜寶的精神世界,就像她在接受採訪中被問到觀眾認為她與原著形象不符的問題時回答說:「我的確不是喜寶,但我真的懂她。我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這一點也與喜寶的背景相似。我毅然決然地要演喜寶,那種強烈的野心與氣度也與喜寶匹配。」 她還說自己非常入戲,常常是拍起哭戲來停不住。
  • 電影《喜寶》全網上線!年輕女學生愛上有錢老頭,真愛還是拜金?
    由郭採潔主演的電影《喜寶》全網上線!之前不少網友對這部作品的評論並不是很好,尤其是豆瓣評分才3.5分,很多人評論郭採潔演出的喜寶總是有一種顧裡的感覺,很難走出最初的角色印象。但電影當中經過改編後的劇情實際上弱化了這一點,甚至變成了真愛和拜金的思考,讓人不禁有些失望。在原著當中,喜寶是一個真正聰明的女人,她出賣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同時也在金錢的腐蝕下漸漸喪失自尊和自我。
  • 動漫迷必看的電影《JOJO的奇妙冒險》:忠實於原著,票房暴死
    荒木飛呂彥漫畫《JOJO的奇妙冒險》第四部將拍真人電影,三池崇史執導,山崎賢人、神木隆之介、小松菜奈、岡田降生、真劍佑、山田孝之、伊勢谷友介出演。這部電影的官方宣布BD&DVD將於2018年3月23日發售,原作因其天馬行空的世界觀而大受歡迎,先後被改編成動漫、遊戲,三池崇史這次靠譜了,整體忠實於原著,替身的特效比預想的要好,尤其是極惡中隊那段的表現,能感受到製作的誠意。《JOJO的奇妙冒險:不滅鑽石》的故事發生在上一部《星塵鬥士》的劇情結束的11年後。
  • 電影助原著逆襲 小說《狼圖騰》被曝銷量月增20倍
    《狼圖騰》上映至今僅半個月,票房已超過5億元,更讓人驚喜的是,電影的賣座還讓原著再次火了一回。有消息說,電影上映的半個月時間裡,原著銷量大幅上漲,相比之前一個月激增20倍。這種書籍被改編成電影登上大銀幕助推原著迎來「第二春」的現象,最近的除了《狼圖騰》,還有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模仿遊戲》原著《艾倫·圖靈傳》,和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萬物理論》原著《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銷量都實現了飛躍。
  • 《流浪地球》觀感及與與原著對比
    看完這部電影,我翻出了《流浪地球》的原著,這隻算得上是短篇科幻小說,電影對原著做了許多改編,最明顯的就是,在電影裡,預設了地球與木星相遇時產生偏航,即將要與木星相撞,人類傾其所能挽救地球。在原著中,地球經過木星並沒有太多風險,原著如是說:「但領航工程師們的計算是精確的,暗紅色的迷亂的天空中緩緩移動著.我們的星球也在木星表面拉起了如山的液氫和液氨的巨浪。
  • 《小丑回魂》中小丑的身份到底是什麼,原著與電影的答案
    《小丑回魂》中小丑的身份到底是什麼,原著與電影的答案  有些朋友對《小丑回魂》中小丑的身份有很大意見和疑問,那我們就從原著和電影故事裡找一找小丑的真實身份吧!你要知道,在 IMDb,評分過 7 的恐怖片就是佳作,評分超 8 分,人數超 2.5 萬人的恐怖片更不超過 20 部。恐怖類型片下,《小丑回魂》躋身第五,排在它前面的是兩部經典:[閃靈]和[怪形]([閃靈]也是根據史蒂芬·金小說改編)。
  • 電影《挪威的森林》相比原著改編得如何?值得一看嗎?
    對於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看過原著的觀眾會失望,沒看過原著的觀眾會迷惑。與其看這種「原著的皮毛」,倒不如去看看原著好了。電影版《挪威的森林》,實在有太多的詬病了。而直子和綠子的選角,我想到了三個也許有些過分的字——毀原著。不是說菊地凜子與水原希子演技不到位,而是這兩位真的不符合直子與綠子的形象。誠然,哪怕一部電影選角不是太到位,但可以將原著小說的意境影像化,那也算一部佳片,可是《挪威的森林》更讓我失望的正是這裡。不知道是不是村上春樹的這部作品太強大了,還是導演陳英雄火候不到位,電影版《挪威的森林》仿佛就像在花兩個小時在翻一本書。
  • 惡搞電影,不過是吐槽的一種藝術形式,然後將原著「毀滅」
    有一種電影,明知道會是一部沒劇情,沒演技,沒特效的爛片,卻能讓觀眾堅持看完,它一定就是惡搞電影。所謂惡搞電影,就是模仿某部熱門影視作品,引用一批演技誇張的演員,然後通過一系列惡搞的片段式劇情將原著「毀滅」!
  • 3分鐘讀懂《流浪地球》原著,結局太過「真實」,電影都不敢拍
    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3分鐘讀懂《流浪地球》原著,結局太過「真實」,電影都不敢拍」,大家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發表看法,如果喜歡的話可以點擊小編的頭像加關注,小編會持續為您提供最優質的好文章!
  • 茅盾與電影《子夜》:銀幕化再創造消除了原著與觀眾的「隔」
    改編忠實於原著,又不拘泥於原著。改編本對原小說作了一些必要的增刪。據桑弧回憶:「現在影片中範博文和林佩珊一對,比小說中思想更傾向進步,並安排他們最後雙雙出走,這都是茅盾先生建議改動的。他還建議,將朱桂英與金和尚寫成愛人關係。茅盾先生認為原著中工賊屠維嶽和資本家馮雲卿父女刻畫得比較好,我在改編時都注意保留了。」
  • 奧斯卡獲獎影片多小說改編 中文原著已出版(圖)
    其中,像《荒野獵人》《房間》等獲獎影片的原著小說都出版了中文版。此外,獲提名的《火星救援》《卡羅爾》等四部電影的原著小說也有了中文版。如果你還沒找到資源看這些電影,不妨先讀讀這些原著小說。影片改編自麥可·龐克的同名小說,原著小說出版於2002年,當時第一版只賣出了15000本,電影開拍前已經成了絕版書。  當書商得知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要出演電影《荒野獵人》時,才趕緊從版權方購買了再版版權。2015年,小說精裝版再版,此後賣出了超過50萬本,加印了21次,還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中文版已由北大出版社引進出版。
  • 凡人修仙傳動漫招原著粉百般挑刺,那不叫原著粉,那叫原著蛆
    那麼就衍生出了原著粉,這也是作品人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原著粉中的某些人簡直是無理取鬧。就談談二個最被詬病的問題。①:建模問題這個是經常被提起的一個問題,因為在原著中韓立的描寫是平平無奇,甚至可以說是長得比較醜的那一種。然後這一次的動漫形象是這樣的。然後就有很多粉絲們吐槽啊!說韓立怎麼可能這麼帥?這樣絕對不符合原著,好垃圾之類的。
  • 淺析電影《香水》與原著小說相比的未盡之處
    湯姆·提克威導演的《香水》改編自派屈克·聚斯金德暢銷國際的同名小說,原著自1985年出版以來,始終高居德國暢銷書排行榜前十,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四十種文字全球發售。作為新世紀德國電影的先鋒,出生於1965年的提克威,從11歲起就是德國有名的電影神童,與他共事的電影創作人都稱他為「電影娃娃」。
  • 《流浪地球》,原著中最後出現的詩,引人深思
    在流浪地球之前,「國產科幻」可以說是圈錢的代名詞,但是其中大部分不是特效感人,就是劇情荒誕,所以說流浪地球是啟動了中國科幻元年的重要作品也不為過。《流浪地球》背後是現代的電影工業體系,絕對不輸給大多數好萊塢科幻巨片。
  • 《流浪地球》:原著裡虐心的情節,電影沒敢拍
    這個春節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不出意外應該就是靠口碑逆襲的黑馬《流浪地球》了。
  • 提名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哪些已有中文版原著
    [摘要]在本屆奧斯卡的入圍影片中,不少電影都根據小說原著改編,其中提名最佳影片的,有四部原著小說已有中文版,而大熱的《卡羅爾》(獲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中文版近日也將上市。在本屆奧斯卡的入圍影片中,不少電影都根據小說原著改編,其中提名最佳影片的,有四部原著小說已有中文版,而大熱的《卡羅爾》(獲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中文版近日也將上市。
  •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還要推薦你讀劉慈欣的原著小說?
    在《流浪地球》創想特輯中,劉慈欣就坦誠說道,書中的很多元素自己其實都不知道該是什麼樣子的。畢竟,文字所承載的想像力遠比視覺圖像要多得多。無論是《流浪地球》還是《瘋狂的外星人》,電影給觀眾帶來的衝擊力和震撼感拉近了科幻作品和普通觀眾間的距離,而兩部電影的原著小說則承載了更多的空間供讀者思考和遐想。
  • 快速讀懂《流浪地球》原著,電影裡沒有展現的,很震撼~
    近期電影《流浪地球》火了,截至今日票房已經達到24億,可以說中國人終於拍出了屬於自己的科幻片。雖然臺詞和表演有點尬,但僅就故事創意和視覺震撼,稱得上良心之作,糖醋L君看了電影後和大家聊一聊原著小說《流浪地球》。它於2000年發表在《科幻世界》雜誌的中篇小說,2018年11月23日,榮獲2018中國科幻大會水滴獎評委會特別獎,後來被收進了劉慈欣的一些中短篇小說集。
  • 認真讀一本書|流浪地球|原著和電影
    在2018.12.19號知道了由大劉(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馬上要在大年初一上映的時候,就趕緊在微信讀書裡下載這部小說,看完小說再看電影,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果然在觀影后就暗暗慶幸自己提前看了原著,電影本身不錯,但不得不說電影和原著講的是兩個故事,傳達的是兩種思想,看完是兩種感受。流浪地球原著:太陽即將爆炸,人類傾盡了所有能源實施了史上最大的逃亡計劃: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飛向比鄰星,建立新的太陽系。在逃亡的過程中有兩個高潮點,一次是近日點,一次是認為流浪地球計劃是聯合政府的騙局。
  • 《遇見你之前》:一部讓人淚奔的豆瓣高分瑪麗蘇電影
    瑪麗蘇電影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狗血,我一向是個不喜歡瑪麗蘇電影的人,但《遇見你之前》這部電影,雖說也是俗套的劇情,卻讓我感覺到真實:原來瑪麗蘇電影不僅可以又甜又虐,還能讓人從中有所啟發。不過,女主露露慢慢得到了男主的認可跟喜愛,因為她的真實不做作,簡單直接。男主在被告知前女友跟好友結婚後,生氣地砸碎照片,女主露露想把照片粘好,卻遭男主勸阻,並想把她開除。沒想到,女主霸氣回絕,聲稱自己是他母親僱傭的,照顧他是因為缺錢,威爾沒資格開除她。